杭州市文一街小学(杭州市师范学院附小)位于西溪河下46号,杭州市文教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比邻杭商院、电子工业学校、省委党校等多所高等学府。她创办于1951年2月,优越的地域文化和悠久的办学历史,为今日的文一街小学奠定了丰厚的教育基石。在上级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11个月艰苦奋战,学校于2001年8月投资近千万元完成了校园整体改建工程,被评为“西湖杯”工程。学校环境高雅优美,设施设备完善,建立了校园网络系统,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广播系统,校园程控电话系统,积极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 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思想和“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健身、学会劳动、学会共处”的培养目标,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德育为核心,以教学为中心,以管理为基础,以质量为生命”的改革思路,团结全体教工,同心合力,发扬团队精神,努力使学校建设成一所能适应小康社会发展需要和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布局合理、设施一流、师资优良、管理科学、特色鲜明、质量上乘的现代化城市小学,使学校成为探索求知的学园、生动活泼的乐园、充满亲情的家园和整洁美丽的花园。 目前,学校占地7586平方米,有25个教学班,教职工63人,其中专任教师57人。学校致力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她的发展得到了家长、社会的认同,同时得到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肯定,近几年来学校多次被上级部门授予各级荣誉,先后承担、国家、省、市、区实验研究课题30余项,被评为全国“我心中的21世纪”读书活动先进单位、中央教科所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省市群体工作先进单位、省市优秀家长学校、省市优秀少先队集体、市区卫生、文明先进单位、校风校貌最佳学校、安全文明学校、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关工工作先进集体、市雏鹰红旗大队等,被授予中央教科所素质教育实验基地学校、中国教育学会“研究性学习”实验学校、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实践基地、杭州师范学院教育实习基地等。
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创建于1987年, 2007年12月,学校成立“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学校现有采荷、双菱、钱江苑三个校区。教师队伍中有特级教师1人,省市区教坛新秀、优秀教师70余人。中学高级教师4人,小学高级教师60余人。本科学历占教师总数的98%以上。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确立“关注孩子一生的发展”的办学宗旨,始终坚持“让美浸润校园,让美充盈课堂,让美流淌心田”的美育化办学理念,开发和提炼出了有形的“荷文化”育人载体,不懈打造“富有清雅、清逸、清朗韵味的校园文化”,追求“充满灵活、灵气、灵动气质的和谐课堂”,培养“具备情趣、情谊、情致品性的欣荷少年”,使采一学生成为具有“正直、自信”品质的新时期少年。 目前,学校已经成为“浙江省航模竞赛基地”、“杭州师范大学教师实习基地”、“浙江师范大学美育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基地”等。学校也先后被评为杭州市家庭教育先进集体、杭州市教科研先进集体、杭州市校务公开先进集体、杭州市文明学校、杭州市文明单位、杭州市安全文明校园、杭州市校本研训示范学校、杭州市语言文字示范性学校,杭州市家庭教育先进集体、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浙江省雏鹰红旗大队、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等。
杭州市浦沿小学教育集团,成立于2008年7月,学校位于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西侧,钱江一桥南岸,是滨江区首个教育集团。集团共有浦沿校区、滨文校区、东冠分校和山二分校四所学校组成,现有61个教学班,2465名学生,154名教师。其中浦沿校区是具有80年建校历史的老牌学校,现有25个教学班,是一所设备完善、环境幽雅的学校,曾被原国家教委基教司司长王文堪誉为“农村小教一枝花”,底蕴深厚,是集团的基石。新落成的滨文校区,占地50亩,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办学规模36个班级,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功能布局合理。数字化报告厅、室内运动场、陶艺、车模、棋类、手工等功能场所一应俱全,硬件设施在杭州地区处于领先地位。集团实行双轨制管理模式,两校区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部门主任负责制,设置了发展规划部、教育指导部、课题管理部、德育宣传部、后勤服务部和计划财务部六大部门,统一师资调配,统一课程设置,统一重大教育活动,统一后勤服务,跨校管理,充分地体现了集团办学优质资源共享的价值取向。两分校实行集团法人领导下的分校校长负责制。目前,集团总部设在滨文校区。新学年,集团依托老浦沿校区厚重的文化积淀,秉承以“让每一个生命都尽情绽放”的办学理念,以“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目标,规范学校管理,改革课程结构,创新亮点工程,加大特色培育,强化团队建设,各方面工作得到了空前发展。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万校国防教育先进学校、中央宣传部组织的全国“双有”活动优秀组织奖,省示范小学、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绿色学校、省家庭教育先进集体、省巾帼文明示范岗、省雏鹰红旗大队、省读书活动组织奖、省“五爱四有”活动先进集体、省体育达标先进单位、杭州市文明单位、市文明学校、市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市三八红旗集体、市绿化先进单位、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市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市绿色学校、市体育传统学校、市示范性家长学校、市群体师德创优先进集体等三十余项市级以上集体荣誉。
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前身为杭州市西湖小学,创办于1933年,2005年5月28日,正式成立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集团成立之际,提出了打造“集团五大‘教育公园’——成长乐园、人才田园、温暖家园、网络e园、现代校园”的办学目标。 至2008学年,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下属No.1西湖小学,No.2西湖府苑小学,No.3西湖文新小学,班级总数达57个,在校学生2200余名,教职员工140名,其中省特级教师2名,小学中学高级教师10名,省市区优秀教师、教坛新秀名45名,各级学科带头人15人。 在西湖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引领下,集团积极打造校园管理文化、教学文化、学习文化、交往文化,努力实现让更多的孩子享受西湖的优质教育。坚持科研先导,活动育人,质量办学,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德育研究、校园网络联合备课实践研究、少先队联合中队实践研究、花仙子综合实践活动等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现代校园网络管理应用、射击、艺术教育等多项学校办学特色,在全面推进教育公平化、优质化进程中受到社会、家长广泛赞誉。 西湖小学教育集团近几年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下,通过科学管理,形成了一流的师资队伍,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也在迅速提升。集团先后命名为全国德育实验学校、全国文明礼仪教育实验基地、浙江省文明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杭州市最满意单位。
学校这几年努力走和谐加特色的建设之路,寻求学校发展方向,争创学校品牌。学校形成了艺术教育(书法、泥塑、科普)特色,现代教育技术特色,正在形成西湖文化教育特色。2003年,学校在充分挖掘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管理优势和自身实际的基础上,借助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确立了学校的中心研究课题《走进西子湖——西湖风景名胜文化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被确立为西湖区重点立项课题,杭州市立项课题,浙江省规划课题,师生合力篇写的《走进西子湖-西湖文化少儿读本》出版发行,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为读本题写书名;中国教育发展研究中研究员、原浙江省教委主任邵宗杰作序;西湖风景名胜区区委书记张建庭为教材撰写前言,该课题还获得了华师大教授、省市区教育专家的指导和肯定。 师生合力编写出版发行的《走进西子湖-西湖文化少儿读本》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兢兢业业、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在全校教工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达到100%。大专及以上学历获得者占全校专任教师的83.6%。学校现有市教坛新秀4名,市教改之星2人,市优秀教师1人,市学科带头人5人,区中心教科研大组成员5人,区级优秀教师、教坛新秀、优秀园丁、优秀领导干部、先进工作者等计70多人次。学校93.3%的老师已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有70%的老师开始用计算机备课,并能自行制作课件;大部分教师学会了网页制作;学校的管理、办公已经初步实现“网络化”、“无纸化”,并已开始进行网络综合辅助教学的研究。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全体教师通力合作、勤奋工作,学校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自1995年以来,学校成立了“西湖乡少儿泥塑院”并获得省“十佳优秀少科院”;先后被命名为“浙江省少先队辅导员实践基地”;“浙江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实验学校”;“浙江省西湖少年科学院”;“浙江省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并先后被授予“杭州市示范学校”、“杭州市绿化先进集体”“西湖区文明单位”、“西湖区绿色学校”、“浙江省治安安全示范单位”、“浙江省示范小学”、“杭州市文明单位”、“杭州市平安师范学校”、“办学水平优秀级学校”等诸多荣誉称号。 西子湖小学全体师生将乘着十六大的东风,以三区体制调整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传承历史,开拓创新,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努力培养新一代西湖人的目标,加快学校发展,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较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较高教育教学质量,较高综合素质的现代化、城市化的窗口学校,开创西子湖小学灿烂辉煌的明天!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前身为杭州市文三街小学,建于1954年。1956年更名为杭州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60年改为杭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分部。1981年独立建校,仍定名为杭州市文三街小学。2001年文三街小学第二校区——嘉绿苑小学落成开学。2002年成为浙江教育学院第一附属小学。2004年第三校区——文苑小学落成开学。2005年成立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目前集团正积极参与与金地集团合作的自在城校区(暂名)的设计和建设,2013年秋季,办学条件处于杭州市领先水平的,集文三校园文化大成的自在城校区将建成并开班。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现下属三所小学,总占地面积约33169平方米,建筑面积25800平方米。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先进,所有教室均配备54寸背投彩电、电脑和实物投影仪;图书馆装备了大量图书及配套的电子阅览室,藏书量达60000多册;阶梯教室、微机房、实验室、舞蹈房、电视台以及学科专用教室,功能齐全;学校还拥有数字化校园网络和VOD点播系统。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现有教学班75个,学生总人数3098名,正式在编教职工181名,后勤员工39名。177位专任教师中,大专学历达97.2%,本科学历达92.1%,研究生和在读研究生共7人。省级特级教师1名,市区学科带头人22 名,市区教坛新秀50名,省市区优秀教师26 名,省市区优秀班主任(辅导员)21 名。小学高级教师达到51.4%,中学高级教师达到5.1%。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有良好个性、自主发展人才为办学目标,始终把教育质量作为立校之本,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自主、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集团化办学实施统一人事、统一财务、统一制度、统一行政的“四统一”的新型管理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又各具特色:“活力文三·自主家园”,显示文三教育的发源地文三街小学的校园风采;“崇德嘉绿·尚礼家园”,是年轻而充满张力的嘉绿苑小学的真实写照;“书香文苑·亲情家园”,彰显文苑小学以走读与寄宿相结合为特色,积极营造充满童趣、民主、亲情的儿童精神家园氛围。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先后与台州、金华、宁波、丽水、桐乡、淳安、湖州、嵊州、慈溪、德国、韩国等地学校结对互助,共累计20多所,并多次接待德国、日本、韩国、山东、云南、广东等教育代表团的来访,平均每个学期3次以上接待浙江教育学院和浙江大学名师名校长的教学观摩、展示和培训工作,在相互学习交流中求得共同发展。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杭州师范大学实习基地、国家级创新教育实验学校、全国雏鹰红旗大队、省文明学校、省教科院实验基地、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先进家长学校、杭州市文明单位、杭州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杭州市群体师德创优先进集体,杭州市城乡互助结对优秀学校、杭州市语言文字规范示范学校、杭州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杭州市“五四”团支部等荣誉称号。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荣誉 全国、省雏鹰红旗大队(2002年2月) 中国少工委 浙江省文明学校(1999年12月) 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浙江省教育委员会 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优秀网站。 浙江省教育厅 省先进家长学校 浙江省教育厅 省体育达标先进学校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工作先进学校 浙江省司法厅 杭州市群体教师德创优先进集体 杭州市教育局 杭州市“五四”团支部 共青团杭州市委 杭州市青年文明号 共青团杭州市委 杭州市卫生先进集体 杭州市卫生局 杭州市文明单位 杭州市委 杭州市人民政府 杭州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2005年5月) 杭州市教育局 杭州人民最满意学校(2010年12月) 杭州市人民政府 杭州市校务公开先进单位 杭州市教育局 杭州市教育工会 西湖区安全文明学校 西湖区委 西湖区人民政府 办学水平(素质教育)优秀级学校 西湖区教育局 西湖区现代教育技术优秀学校 西湖区教育局 西湖区绿色学校(2001年4月) 西湖区教育局 西湖区雏鹰红旗大队(2010年12月) 西湖区教育局 西湖区少工委 西湖禁毒教育示范单位 西湖区教育局 西湖区少工委 西湖区科技航模特色学校(2005年4月) 西湖区教育局
杭州市学校实验学校正式成立于2009年1月19日,杭州市清泰实验学校命名大会在原杭州铁路中学报告厅举行,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蒋莉及教育局副局长周常生等领导出席学校命名仪式。 新成立的杭州市清泰实验学校是以原杭州铁路中学与原杭州铁路五小为班底组建成的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命名大会上,蒋莉局长首先宣布决定撤销铁路中学、铁路五小并组建九年一贯制清泰实验学校,随后周常生局长为新学校揭牌。蒋莉局长在讲话中指出,组建“杭州市清泰实验学校”,是上城区坚决贯彻市委、市府的决策,盘活教育存量资产,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标准化学校进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学校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也是上城教育的一件大事、一件好事。有助于整合资源,实现铁路中学丰富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大大改善铁路五小的办学条件,同时也有助于开展初小衔接研究,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蒋莉局长对新组建的杭州市清泰实验学校给予了厚望,希望全体教师能统一思想认识,把握住这一机遇,发扬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把学校工作做好做实,全力推动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为上城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也希望学校的明天能像新校名一样“人清校泰”。
杭州市卖鱼桥小学,位于拱墅区湖墅南路。建校于1925年,历史悠久。1998年与宝庆桥小学合并,目前已是一所师资精良、规模较大、设备一流的省级文明学校。学校占地11700平方米,教学班33个,学生1300余名,教职工80余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高级教师28人,大专以上学历教师39人,全国优秀教师、省优秀教师、市教坛新秀5人,这些师资力量为学校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环境优雅,设施一流。各类专用教室齐全,另设课件制作室、教师画室、教师阅览室等,并建有校园计算机局域网、校园广播、电视、电话系统和塑胶环行跑道。学校已于1999年被命名为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科研兴校,是学校奋斗目标,多年来,卖小人一直努力不懈地走这条“兴校”之路,共完成国家、省、市级课题9个,其中获市级以上课题奖7个,1994、1998年先后被评为省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未来,卖小人提出了“树现代文明教师形象,建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建规范科研管理体系,抓教学质量监控措施,创办学水平优秀学校”的办学目标,决心不断开拓创新,为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而自强不息。
富阳市富春第四小学位于富阳市后周社区兴达路69号,校园环境幽雅、绿树成荫,鲜花丛丛,是富阳市花园式学校。追溯她的历史悠久,但她进入城镇规划还是近几年的事。2001年10月富阳镇撤镇为街道后由富阳镇中心小学改名为富春第四小学。如今四小本部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数1156人,下辖完小五所,辖区学生2128人,教学班54个;学校师资队伍年轻有活力,师德高,业务优,教职工108人中有中学高级教师3名,小学高级教师68人,大专、本科学历占98.5%;杭州市教坛新秀5人,杭州市、富阳市学科带头人5人,富阳市学科骨干教师12人。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全,24个教学班班班配备现代化多媒体设施,这在我市小学还是第一家。 学校以“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师生素质”为办学理念,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成绩为办学目标,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文明求实,开拓创新”,经过短短几年的奋斗,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两年有3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全国、省、市获奖,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小学艺体类综合活动校本课程建设研究”等12项课题被省市立项,获得浙江省教学科研成果三等奖。学校先后获杭州市、浙江省示范学校,杭州市人民满意学校,富阳市首批文明学校,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富阳市体育传统学校等光荣称号;连年被评为富阳市文明单位,富阳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富阳市少儿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党支部连续三年被评为富阳市先进党支部;学校少先队连续两届被评为浙江省雏鹰红旗大队。 学校以新课程理念为核心,加强学生的科普教育,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形成科技教育为特色,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实践基地”,被浙江省教育学会活动课程研究会确定为“浙江省活动化课程实验基地”。学校立足课堂,放眼课外,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开设了科普小实验、科技小制作、无线电测向、国际象棋等兴趣小组。学生的科劳技作品、科幻画、学生习作、电脑作品、棋类选手屡屡在全国、省、杭州市得奖。其中科技小发明《铝合金百叶窗》获浙江省二等奖,杭州市一等奖;科幻画《中国海底城》获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学生头脑奥林匹克代表队获杭州市一等奖;学生“农头社团”获杭州市优秀科普社团。学校无线电测向成绩显著,荣获全国无线电测向“先进集体”称号。 学校正以强劲的势头蓬勃发展,成为富阳教育的后起之秀。正如校歌中唱的: “乡野春风吹拂着朵朵蓓蕾绽放,七彩乐园里我们放飞理想;今天我们奋发向上,明天雏鹰展翅飞翔……”
杭州市浦沿小学位于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西测,钱江一桥南端。学校创建于民国16年(1927),时称浦沿小学。校址在蒋家桥坂。学校设本部和东冠、新生、山二三所分校,学校占地61633平方米,藏书65503平方米册,计算机489台。全校拥有闭路电视系统、局域网网络系统、智能广播系统、大型多媒体阶梯教室、学生计算机房、语音教室、标准实验室、师生餐厅、塑胶环形250M跑道。现有班级67个,学生3078人,其中本部29班,学生1327人。专任教师142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57人,40周岁以下教师104人,大专以上学历119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名。是一所设施先进,环境幽雅,质量优秀,“学园、花园、乐园,三园合一”的杭州跨江发展的窗口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