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成实验学校创建于1995年,是以安吉路实验学校为依托,但是现已改成公办。实施“五四”分段、九年一贯,走读与寄宿并存的新型公办学校。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能主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接班人”为教育宗旨,以“学会做人,学会求智,学会健身,学会生活“为育人目标。 学校师资精良,教学设备先进。现有85%的教师获区、市级以上教坛新秀或其他荣誉。拥有设施一流的计算机教学中心、信息网络中心,闭路电视系统、音响广播系统等。学校特聘一批特级教师、专家指导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形成了“双语教学,计算机教学,科艺特长教学”的特色,“敬业、勤业、精业”的教风和“好学、善学、乐学”的学风。大成优质教育,优良服务赢得了家长、社会的好评。 跨入了新世纪,大成将不懈追求,勇于开拓进取,为办成示范性、超前性、现代化的一流名校而努力。 杭州大成实验学校于2010年正式和江心岛实验学校合并,目前拥有岳家湾,刀茅巷和江心岛这三个校区,而学校的名字依旧名为大成,从民办转到了公办,而学校全称则变成了杭州市大成实验学校(原杭州大成实验学校)这三个学校共同称为大成教育集团。
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创建于1987年, 2007年12月,学校成立“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学校现有采荷、双菱、钱江苑三个校区。教师队伍中有特级教师1人,省市区教坛新秀、优秀教师70余人。中学高级教师4人,小学高级教师60余人。本科学历占教师总数的98%以上。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确立“关注孩子一生的发展”的办学宗旨,始终坚持“让美浸润校园,让美充盈课堂,让美流淌心田”的美育化办学理念,开发和提炼出了有形的“荷文化”育人载体,不懈打造“富有清雅、清逸、清朗韵味的校园文化”,追求“充满灵活、灵气、灵动气质的和谐课堂”,培养“具备情趣、情谊、情致品性的欣荷少年”,使采一学生成为具有“正直、自信”品质的新时期少年。 目前,学校已经成为“浙江省航模竞赛基地”、“杭州师范大学教师实习基地”、“浙江师范大学美育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基地”等。学校也先后被评为杭州市家庭教育先进集体、杭州市教科研先进集体、杭州市校务公开先进集体、杭州市文明学校、杭州市文明单位、杭州市安全文明校园、杭州市校本研训示范学校、杭州市语言文字示范性学校,杭州市家庭教育先进集体、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浙江省雏鹰红旗大队、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等。
1993年7月,由上城区教育局和政协知名人士、侨眷黄瑞琳女士联合创办了我省最早实行“国有民办”体制改革的寄宿制学校——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小学。1998年改为九年一贯制,更名为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十年的耕耘,十年的收获,学校屡获殊荣:浙江省优秀民办学校,浙江省文明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雏鹰红旗大队,杭州市安全文明示范学校,杭州市群体师德创优先进单位,杭州市行为规范达标学校,……是浙江省现代信息技术实验学校,杭州市教科所科研基地,杭州师范学院教育实践基地。 办学十年来,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在孩子们心中成了“轻松的学园,美丽的花园,温馨的家园,开心的乐园”。在社会各界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十年成功的积累,不仅使硬件设施达到了一流,管理水平、师资队伍、教育质量更趋向于理想化。
杭州绿城育华小学隶属杭州五大名校集团之一的绿城育华教育集团,是一所以寄宿制为主、全面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全日制民办学校。学校地处蒋村街道,依临风景优美的西溪湿地保护区,占地75亩,由绿城集团投资1.9亿元精心建造,校园风格雅致、环境优美、童趣盎然。 学校是一所以寄宿制为主、全面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全日制民办学校,隶属杭州五大名校集团之一的绿城育华教育集团,创建于2003年4月,学校占地75亩,由绿城集团投资1.9亿元精心建造。现有学生1465名,教学班级48个,教职员工188名(截止2010年03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76%,大专学历占24%,中学高级教师3名,区级及以上优秀教师、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近40名。学校重视师德规范和教师专业成长,常年聘请外籍教师参与英语教学,外聘7名特级教师及专家担任学校顾问,参与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指导。学校目前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全国语文教学十佳示范学校(民办)、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示范学校、浙江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实验基地、浙江省少年作家团体会员单位、浙江省新锐民办学校、浙江电视台少儿频道“校园记者站”、杭州市小班化教育实验基地学校、杭州市“领雁工程实践教学基地”、杭州市健康促进学校、西湖区“绿色学校”、西湖区“平安单位”、阿迪达斯青少年足球训练营,是杭州市重点涉外参观单位。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前身为杭州市文三街小学,建于1954年。1956年更名为杭州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60年改为杭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分部。1981年独立建校,仍定名为杭州市文三街小学。2001年文三街小学第二校区——嘉绿苑小学落成开学。2002年成为浙江教育学院第一附属小学。2004年第三校区——文苑小学落成开学。2005年成立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三个下属小学,总占地面积约33169平方米,建筑面积22512平方米。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先进,所有教室均配备54寸背投彩电、电脑和实物投影仪;图书馆装备了大量图书及配套的电子阅览室,藏书量达60000多册;阶梯教室、微机房、实验室、舞蹈房、电视台以及学科专用教室,功能齐全;学校还拥有数字化校园网络和VOD点播系统。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现有教学班70个,学生总人数2918名,正式在编教职工164名,后勤员工39名。本科学历者有107人,占65%,专科学历者有43人,占26%。教师中有特级教师l人,小学中学高级教师6人,小学高级教师81人,省教坛新秀、教改之星2人,省优秀教师5人,省级学科带头人3人,市教坛新秀、教改之星l7人,市学科带头人7人,市优秀教师29人。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有良好个性、自主发展人才为办学目标,始终把教育质量作为立校之本,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自主、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集团化办学实施统一人事、统一财务、统一制度、统一行政的“四统一”的新型管理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又各具特色:“活力文三·自主家园”,显示文三教育的发源地文三街小学的校园风采;“崇德嘉绿·尚礼家园”,是年轻而充满张力的嘉绿苑小学的真实写照;“书香文苑·亲情家园”,彰显文苑小学以走读与寄宿相结合为特色,积极营造充满童趣、民主、亲情的儿童精神家园氛围。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杭州师范大学实习基地、国家级创新教育实验学校、全国雏鹰红旗大队、省文明学校、省教科院实验基地、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先进家长学校、杭州市文明单位、杭州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杭州市群体师德创优先进集体,杭州市城乡互助结对优秀学校、杭州市语言文字规范示范学校、杭州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杭州市“五四”团支部等荣誉称号。
杭州市胜利小学系浙江省实验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授牌命名的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素以历史久、设施全、观念新、教风实、质量高著称。其办学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599年(明神宗二十七年)的崇文书院,是浙江省办学历史最长的学校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被定为省重点小学,成为浙江省教育改革的“窗口”。1959年,邓颖超同志曾亲笔致函表扬该校在课外兴趣活动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果;1960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教先进集体。时任校长金振华赴京参加群英会,受到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同志的亲切接见。同年,金校长又作为浙江省中小学唯一代表进京向中央文教书记会议汇报普通教育改革情况,1978年时任书记周瑞明代表浙江省进京参加全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受到李先念同志接见并合影留念。 改革开放以后,学校着眼于实现教育现代化,致力于师资培训、课堂教学和学生发展的研究,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1990年该校学生程辰代表浙江省少先队员进京参加全国少代会,幸福地与江泽民、杨尚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留念; 2000年,蒋莉校长作为指定发言代表,参加李岚清同志视察浙江教育工作座谈会;2001年、2003年连续两届获得浙江省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杭州师范学院附属学校)成立于2001年8月,是由原杭州市向阳中学和杭州市保俶塔小学合并而成。原向阳中学和保俶塔小学都有较长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多年来,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励精图治,教书育人,为推进杭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原向阳中学创建于1969年8月,是浙江省教育厅首批命名的示范性特色高中,是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和杭州市先进学校。近几年美术特色班高考上线率达100%。原保俶塔小学创建于1949年9月,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是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精神文明单位,全国红旗大队、先进学校。学校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学科教学成绩显著,在国家、省、市竞赛中名列前茅。学校在艺术、体育教育上具有特色,足球、篮球、乒乓球、武术、舞蹈、铜管乐等都有显著成绩。 两校合并后,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方向”及党中央提出的“三个代表”要求,切实贯彻国务院“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精神,围绕“建设设施一流,师资精良,管理规范,质量上乘的杭州市现代化标志性实验学校”的办学目标,巩固“为了学生的未来,提供最好而可行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确立“自找压力、自我奋进”的办学精神,形成“镯志、博学、多思、豁达”的师生形象,挖掘各种办学资源,加强团结合作,努力追求最优化的办学设施,设置最优化的学校课程,构建最优化的质量保障体系,努力开拓创新,科学高效管理,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学校成立以来,十分注重软件建设与开发,在管理制度、教师队伍建设、道德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赢得了社会的认可。教育教学的质量水平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尤其重视这方面的探索与研究,一方面聘请多位专家学者出谋划策,一方面引进人才,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师的发展。学校以“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为载体,构筑起新的课程体系,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开展新的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健全学生的独立人格,促进每一位学生充分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向着目标而努力迈进。 现学校占地70余亩(47534.32方),有72个班级,3100多名学生,教职员工230余人,今年秋季预计招收高中4个班级、初中10个班级、小学5个班级。 投入近5000万元的整体全面改建已进入实质性阶段,目前投入近千万的第一教学楼已经交付使用,以中学部教学区为主体的二期工程也即将完工。其中“电化教学中心”将成为学生的自我“学习中心”。所有教室实现“四网”与“三机”配备。“四网”即Internet网、校园网、闭路电视网、校园广播网;“三机”即大屏幕投影机、电视机、讲台主控机。实验设备、电教设备、专用教室设备、体艺设施配备等达到示范性实验学校标准。 保俶塔实验学校的全体师生将继续努力,把握机遇,开拓进取,加速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在新的起点上赢得新的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杭州市钱塘外语学校是一所民办全日制住宿与走读并存的学校,也是全国首所名校广场。学校位于西湖文教区原杭州外国语学校地址(学院路146号),占地46亩,具有36个班规模,可容纳学生1400人。学校环境优雅,书香浓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校内绿树成荫,设施完备,拥有现代化的教学综合楼、体育馆、图书馆、大会堂、学生餐厅、宿舍以及设施完善的田径场、篮排球场、儿童乐园,配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音响广播系统、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室及其他专用教室,是浙江省Ⅱ类标准化学校。
杭州市学军小学(杭州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是有百年历史又具现代气息的浙江省示范性实验小学,建校于1908年,始名杭州府官立初等小学堂。 从1992年开始一直被评为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先进学校,1991年被杭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确定为重点涉外参观单位,1998年被命名为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2年被评为全国首届中国少年弘扬白求恩雷锋精神十佳先进集体、浙江省首批绿色学校、浙江省教育科研200强学校,2003年被评为杭州市首批文明学校,2005年被评为浙江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杭州市示范文明单位,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浙江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2008年被评为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金奖、杭州市最清洁单位。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杭州市人民满意学校,是杭州市国际交流的窗口。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求智校区占地15598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多平方米,建有两幢教学楼、艺术楼、科技楼、室内篮球馆、室内乒乓球馆、6环道塑胶200米田径场、人造草坪足球场、近300座的阶梯教室、150座的大型会议室、21个专业教室、900多平方米的地下汽车库,每个教室都配备多媒体设备,均可直接上英特网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紫金港校区占地4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0多平方米,有3幢教学楼及行政楼、综合楼、体育馆等、250米田径场、天然草坪足球场、500余座阶梯教室及各类完善的专业教室。 学校现有53个教学班级,2300余名学生。教职工144人,专任教师135人,其中省功勋教师1名,特级教师2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中学高级教师10名,省市区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共计36人,其中省市级23人,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教师占全校专任教师的98%。学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形成一支骨干教师队伍。语文、数学、音乐、科学、美术等学科多次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学科比赛获一二等奖,并涌现出一批在全国、省市区有影响的名师。 学校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全面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素质,为将来成才打好扎实的基础。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形成了六大“学科节日”等特色活动,坚持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保证每位学生发展一项以上的特长。 学校重视教育科研,不断寻求学校教育的发展点。《小学生主体参与教育模式的研究》获浙江省普教成果一等奖,《基于课堂环境的探究性教学研究》获省第四届教研成果一等奖,《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小学多媒体网络环境教与学》均获浙江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现阶段正着力研究儿童文化,基于现代儿童的特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更好的个性化发展。 学校继承“团结、实干、民主、开拓”的领导作风,“尊师、爱校、勤学、守纪”校风和“教学严谨、为人师表”教风的基础上,团结合作,民主开拓,实干奉献,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合格而有特长的优秀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学军小学正以豪迈的雄姿,贯彻“整体观念、主体思想、个性发展、和谐关系” 教改纲领,以“个性化、现代化、国际化”为办学方向,朝着“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的共同愿景不断前进。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