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留下小学始创于1886年,时称西溪私塾。百年沧桑、几度兴衰、屡次易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杭州市(西湖区)重点小学。2001年学校顺利完成了全部六所村完小及区属杭州前进小学撤并任务。同年秋季,由留下街道安乐街33号搬入留下大街2号。2006年学校成为浙江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小学。2011年秋到2013年春开办杨梅山校区。学校座落西溪河畔,紧邻小和山高教园区,占地约22990㎡,建筑面积约1.38万㎡,为学生喜爱的“花园、果园、科普园、乐园”。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能满足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 “千年古镇、百年名校、西溪文化、代代相传”。学校秉承“服务学生、回报社会”的办学宗旨,传承“道义、雅趣、和谐、开放”百年文化,恪守“每天进步一点,做最好的自己”的校训,努力办留下人自己的好学校,为留下地区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近年来,学校抓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契机,坚持规范办学促内涵发展、科研引导促教学优化、落实常规促质量提升,全面践行“高质轻负”;学校坚持立足校本、依托“西溪文化”,建构校本化课程体系,积极实践学校特色发展;学校坚持为了每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明确“开展雅趣教育、培育雅趣少年”培养目标,实现了从乡镇中心小学到城市优质学校的转变和提升。 学校积极推进“践行五气品格,展现雅趣风范”师训工作,以塑造新时期师德师风形象为核心,以问题解决为专业发展路径,倡导自我职业规划,坚持分层培养、加强校本研修,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不断进取的适应现代化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2014学年有教学班36个,学生1700余人,教职工8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3人,市及区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33人,西湖区首席教师2人。目前,学校发展快速,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特色日趋显著,得到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认可。学校成为浙江省示范性小学,浙江省百年名校,杭州市首批轻负高质联系学校。2015年被确定为西湖区新优质学校。 今天,“传承百年精神,打造现代名校”已成为全校师生行动的目标,“办留下人自己的好学校,做最好的自己”是每一位“留小人”努力实践和追求的共同愿景。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沐浴下,百年古樟、赵碑亭边,新一代湘师人踌躇满志、准备起航。 2月27日 ,对于湘师实验小学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上午,湘师实验小学启用暨2013年春季开学典礼举行。各级领导、新老湘师人共聚这里,一起翻开湘师新的一页。 区教育局局长蔡仁林、党委书记郭亮,城厢街道党工委书记叶阿洪、街道办事处主任王钊荣,区教育局副局长赵云飞、党委委员夏国良等领导出席典礼。原湘湖师范学校老校长阙沛霖以及部分湘师老教师,湘师实验小学退休教师、湘师实验小学家长代表等共同参与活动。 湘师实验小学是由人民路小学和体育路小学合并组成,并在湘湖师范旧址上改建的新学校。学校于2010年下半年开始动工建设,规划占地39.6亩,建筑面积达到2万1千多平方米,连土地在内总投资约1.5亿。目前,湘师实验小学的师生由原人民路小学和原体育路小学的全体师生共同搬入组成,毫不夸张的说,两所学校都是萧山城区的老牌名校。 校园内,斑驳的赵碑古亭散发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原汁原味的古楼里流淌着淡淡的书香,参天的百年古樟也见证着满园的芬芳桃李,这些都为孩子们创造了一种很好的校园文化,这样的历史厚重感是城区其他学校所没有的。 局长寄厚望:薪火相传铸品牌 开学典礼上举行了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区教育局、城厢街道党工委领导先后致辞,表达了对湘师实验小学的美好祝愿。 教育局局长蔡仁林对湘师实验小学寄予厚望,他说,新的学校能不能秉承陶行知的办学思想,能不能传承湘师的精神,能不能融合原人民路小学和体育路小学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文化,在更高层次上谋求更好的发展,这是摆在全体新湘师人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蔡仁林希望湘师实验小学能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不断超越,以创新添活力、以质量赢声誉、以特色铸品牌,争创一流名校。希望全体教职工能以学校为荣,尽快缩短两校合并的磨合期,为孩子们健康成长作出应有的贡献,也希望同学们要珍惜良好的学习环境,珍惜美好的少年时光,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杭州濮家小学教育集团,位于杭州市东部,毗邻杭州交通枢纽中心——火车东站,杭州市实验学校,杭州市小班化教育示范学校,杭州市江干区城区一级A类学校。集团现有濮家、万家笕新三个校区,共49个教学班,学生1881人,教师131人。其中,濮家校区占地面积10684平方米,建筑面积5090平方米,班级26个,学生1094人,教师70人;万家校区占地面积7874平方米,建筑面积5985平方米,班级20个,小班化教学,学生696人,教师53人;新校区笕新小学,占地面积14900平方米,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2012年9月份正式开班,招收一年级3个班学生91人。 办学宗旨: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阳光少年”。 办学目标:营造人文美化、实现童真的校园,构建悦教益智、激扬童心的课堂,开展丰富才情、焕发童趣的活动,实现勇于超越、放飞童年的梦想——全面实施“阳光教育”,培育“七彩阳光少年”,实现学校育人模式转换的新探索。 育人理念:积极心态决定幸福人生,健康方式铸就未来发展。 阳光教育成为品牌,彰显特色。“阳光教育”是一种比喻,它可以诠释为一种给我们的校园生活带来光明、带来温暖和生命活力的教育。它是追梦的、健康的教育,重激励,重表现,重展示,充满爱心,充满挑战性,充满快乐与吸引力。集团致力于打造多姿多彩的“阳光校园”,开展同伴同乐的“阳光活动”,评选“七彩阳光少年”,打造“阳光教师团队”,全面实施“阳光教育”,得到市委、区政府及教育局的大力肯定,成功打造教育品牌,充分彰显集团的办学特色。
创办于2004年9月的杭州滨兴学校,是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现有学生1500人,教师100人,作为高新区(滨江)唯一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5年来,学校一直在走文化立校之路,在“和谐、简约、人文、开放”的学校文化中,一种“求阙、自信、超越”的校风正逐渐形成。“建一所理想的学校,走近最理想的教育”是滨兴人共同的办学追求。 学校主要荣誉: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杭州市小班化教育实验基地学校、杭州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实验基地、浙江省1类标准化学校、杭州市文明单位、杭州市中学科学理事单位、杭州市未成年人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杭州市语言规范化示范学校、杭州市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会员、杭州市红旗大队、杭州市家庭教育示范学校、杭州市人民满意学校。 学校一直把抓教学常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提出要树立三大课堂观念,即有序课堂、情感课堂、高效课堂。有序课堂是基础,情感课堂是要素,高效课堂是目的。 学校要求教师始终关注课堂的“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六个方面,努力减少无效的课堂活动,以实现理想的课堂教学。基本的要求是:吸引学生的视线、激起学生的思考、力求学生的练习反馈;中高段年级要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给学生练习反馈,每节课至少让30%的学生有发言或板演的机会。 “紧张+愉悦=高效”是学校追求课堂教学高效的直观表述,紧张:即课堂内要让学生紧张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手脑并用,学生在教师监督和指导下练习与反馈;愉悦,即要让学生在课堂内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师生之间合作的快乐,课堂要有笑声,让学生喜欢的课堂才是好课堂。 通过大量的学习和讨论,学校向教师提出“自主学习——讲解答疑——练习检测” 的三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实现课堂“学生、教师”双主体作用,来尝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校还依托杭师大的师资力量,加快对教师的培养,采用双导师制对1—6年级的部分语文、数学教师进行着力培养;派出教师参加有关名师培训机构的中短期培训,以及派老师去名校挂职锻炼、结对拜师学习。 为了集中优秀教师资源,滨兴学校特邀请区、市的优秀教师来学校与青年教师一起上课,即“精彩课堂”,请专家进行评课指导,在活动中找到与名师的差距,促进广大教师不断学习研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教师课堂教学10人次获杭州市一、二等奖,一大批教师在学科教学业务上成长迅速,教学实绩明显。在历届的中考中,学校的优质重点高中上线率较好,今年中考省一级重点高中上线率达到26.32%。
杭州市西溪实验学校位于西湖区文一西路578号,东靠蒋村商住区,南接著名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西临绕城高速公路,北有全国名校——浙江大学,是一所杭州市九年一贯制示范学校。 规模为36个班,在校学生1416人,在编教职工92人,其中专任教师91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有中学高级教师18名,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9﹪。市区教坛新秀29人,杭州市学科带头人17人。学校办学设施齐全,有多媒体教室、电脑教室、生理化实验室等,全校各个教室均已安排电脑、电视等多媒体设备。目前,学校已经启动二期扩建工程,新的校园规划已启动,各教学综合楼和设施设备将更加完善先进,学校将以更新的面貌示人。 近年来,学校以“创和谐校园、促学生发展”为目标,以“做快乐的人、做丰富的人、做社会的人”为西溪实验品牌定位,积极开展“九年一贯制和谐衔接教学实效性研究”,学校先后被评为西湖区首批校本教研先进集体和新课程改革先进集体,科研成果多次获西湖区一等奖;在创平安校园活动中获得优秀奖,学校科技活动成果累累,在省市区获得多个奖项,学校特色班级活动深受学生喜爱,获得家长、社会好评。
为倡导文明礼仪,体验奉献之乐,让少先队员在活动中学习帮助他人,学习交流与合作,体验角色、体验快乐,北干小学少先队大队部创设情境,在六一节期间组织了倡导礼善之美,体验奉献之乐——红领巾爱心义卖活动。活动前期,学校大队部下发了六一活动告家长书,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活动,鼓励孩子将家中的闲置物品,如:自己看过的课外书以及不需要的旧的学习用品、玩具、自制的手工艺品、小制作等带到学校,进行义卖。很多家长趁休息日还带孩子一道去商场观察售货员和顾客实际售货和购货的全过程,学习一些买卖的经验,了解售货员、收银员、广告宣传员、记帐员等不同岗位角色。5月31日上午,整个校园里热闹非凡。1——5年级各中队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精心布置了各班的义卖展位。8:30,在《快乐的节日》的音乐中,义卖活动开始了,操场上到处是吆喝声声,每个摊位上的商品都琳琅满目,人山人海,队员们有的高举创意标语海报,有的热情为顾客介绍商品,个个笑容灿烂,积极投入到“红领巾爱心义卖”活动中。活动还得到很多家长的支持,不仅有前来帮忙义卖的,还有来义买的。另外,在本次义卖活动中的另一亮点便是老师们也捐献了很多义卖物品,在全体大队委员的热情叫卖下,也全都销售一空。
杭州市滨江一小是江干区的一所公办小学。学校创建于 1991 年 8 月,地处观音塘小区内,濒临钱塘江,位于钱江新城区域内,解放路延伸段从校园旁经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学校占地面积六千八百余平方米,现有 15 个教学班级,师生共 630 余人。学校硬件设备按浙江省一类学校标准配备,是江干区城区小学二级学校。 学校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特色,师生人际关系良好。有一支取得省心理辅导上岗证的教师队伍,有市区获奖论文和市区立项课题。学校科技教育成果显著,学生的各类模型比赛屡屡在省、市、区获奖。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区文明单位、区校务公开先进单位、区安全文明校园,区教育系统群众满意单位等。
杭州市德胜小学教育集团原来为杭州市德胜小学,位于杭州市拱墅区德胜新村内,创建于1989年秋。1993年9月,学校更名为“杭州市德胜第一小学”,2003年10月,恢复原“杭州市德胜小学”校名。原学校校舍面积2963平方米:2004年11月,在原校舍基础上增建综合教学大楼一幢,2005年初,大关苑三小顺利并入,使德胜小学成为拱墅区一所大规模学校。2009年2月,都市水乡校区并入,使学校的规模扩大了一倍。学校能办五十多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2000多人。学校教学设施完善,教室内配有先进的闭路电视系统、音视控制系统、电子白板,建有多功能报告厅、校史陈列室、图书阅览室、现代化教育技术专用教室、电子琴教室、电脑教室、实验室、美术专用教室、书法教室、音乐舞蹈教室及劳动教室等,并配有风雨操场、体育活动室、200米环形塑胶跑道和绿茵足球场等体育场所。学校现有教学班40个,学生1247人,教职工85名,平均年龄30岁,其中男教师16名,女教师68名,本科或以上学历的有46名,大专学历的有39名。几年来,学校实施强有力的人才储备战略,师资整体专业水平快速提高,拥有特级教师2名,中学高级教师5名,省教坛新秀1名,省教改之星2名,市教坛新秀5名,区级教坛新秀19名。这支优质、奋进、和谐的教师队伍,是德胜小学办学质量不断提升的有力保障
萧山区第一实验小学创建于1994年8月。校址位于萧山区城厢街道崇明路142 号。 学校占地 12000 ㎡,建筑面积 7088 ㎡。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齐全,建有标准教室 27 个,有电脑教室、阅览室、实验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书法室、科技室、劳技室、藏书室、师生阅览室、演播室等专用教室,并建有200M塑胶环道操场。学校以现代教育技术为突破口,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进程。95年,在萧山区内小学中率先建立校园闭路电视系统;率先在小学中开设英语、计算机课程。03年在区内率先实施新课程。学校现有多媒体教学设备 18 套,拥有校园网管理平台,建立了校园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电话虚拟网络系统、智能化广播系统、电子防盗监控系统、学校网站。图书室有藏书17000余册,常年订阅各类报刊 100余种。 学校现有教学班 27个,学生1169 名,教职工63人,其中专任教师60 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大专学历达 85 %(本科占 37 %)。有小学高级教师35人。有省教坛新秀1人(孙学灿),杭州市学科带头人 1 人,杭州市教坛新秀 9 人,省教改之星2人,杭州市教改之星4人 法制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成绩显著。2002年成立了省内首家小学段少年法制学校。学校还开展了感恩教育系列活动,2005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教育课题在杭州市立项。 学校自1995年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区德育先进学校、区先进教工之家、区体育达标先进集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教师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区校本研训示范学校、区文明单位和杭州市卫生先进单位、杭州市示范小学。多次接待来自日本、挪威的外宾和兄弟省、市有关领导、教师来校参观,充分发挥实验小学的示范作用。
当同一类情况适龄儿童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时,学校应根据公平、公正原则制定录取方法,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执行。该学校未能录取的学龄儿童由区教育局按相对就近原则统筹安排到尚有学额的学校就读。 杭州市袁浦小学位于钱塘江、富春江和浦阳江三江汇合之滨,创建于民国17年(1928年),始称“普宁小学”,1955年改为“新宁小学”,“文革”期间改名为“五一小学”,1978年正式命名为杭州市袁浦中心小学。1998年易地新建。随着袁浦镇经济、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第二次扩建工程已经结束。扩建后,拥有48个教学班的规模,学生1868人,总面积40835.79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达到20.16平方米,绿化面积12548平方米,绿化率达到33%以上。袁浦小学历史悠久,积淀着较为丰厚的文化底蕴。近几任校长都坚持规模办学的思路。 如今的校园,教学、生活、活动等各功能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为实现学校现代化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校园拥有教学楼、综合楼、风雨操场三栋楼,教师办公室、会议室、室内体育场馆一应俱全。校园信息网、闭路电视网等现代化教育网络齐全,有计算机、美术教室、实验室、音乐专用教室、图书馆。250米环型塑胶跑道,800平方米室内活动室,篮球场。校园内将亭榭小道相间,绿树小草相依,鲜花四季相缀,现代化、标准化的花园式校园将成为本区标准的农村示范学校。 如今学校拥有一支爱生、敬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11人,其中专任教师109人,合格学率达到100%合格,大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的达90%,本科学率和本科在读比例达到80%,计算机、普通话能力考核通过的达95%以上,先后涌现出市区教坛新秀30人,市、区学科带头人9人。 在这种办学信念的影响下,在上级部门的正确的领导下,袁浦小学的全体教职员工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逐步形成了“营建人文校园”的学校宗旨;“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的校魂;“尊重 理解 赏识 激励”的校风;“健康 乐学 宽容 博爱”的校训;“豁达 民主 力行 图强”的领导作风;“关爱学生 享受教育”的教风;“自主实践 自我欣赏”的学风;“以书香校园建设为载体 构建人文校园”的学校特色。 近几年来,学校强调教育服务的理念,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学校的规模再一次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也越来越高,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部门、社会和家长的认可。这几年学校被上级行政部门授予的荣誉有: 2002年5月被中共西湖区委、区政府被评为“安全文明学校” 2002年11月被西湖区教育局评为“西湖区绿色学校称号” 2003年1月被中共袁浦镇党委评为“2002年度先进党支部” 2004年1月被中共教育局委员会评为“西湖区教育系统最满意单位” 2004年1月被西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2003年度西湖区治安安全单位” 2004年2月被袁浦镇政府评为“2003年度先进集体” 2004年2月西湖区委员会、人民政府评为“2003—2004届区级文明单位” 2004年3月被区教师进修学校科研市评为“区域性小学一体化德育创新研究课题实施先进集体” 2005年1月区教师进修学校科研市评为“区域性小学一体化德育创新研究课题实施先进集体” 2005年1月校档案室被评为“杭州市档案管理一级学校” 2005年1月被中共袁浦镇党委评为“2004年度先进党支部” 2006年被评为“杭州市最满意学校” 2006年被评为“西湖区科研先进集体” 2006年被评为“西湖区教育系统规范化党支部” 2006年被评为“西湖区教育系统先进党支部” 2007年被评为“2006年度杭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团支部” 2007年被评为“2006年度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Ⅰ类”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