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运河学校创建于2001年7月,是在拱墅区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对原华丰造纸厂职工子弟学校进行改建,成为区第一所国有民办进城务工者子女学校。2008年9月,学校建立了初中部,成为我区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010年9月,我校改制为公办进城务工者子女学校。高质量的教学,是我校成为杭州知名的进城务工者子女学校,在进城务工者中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我校连续六年被评为杭州市人民满意学校。我校还先后被评为浙江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杭州市“关注每个新杭州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基地、杭州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拱墅区外来创业者子女教育研究基地等。时任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曾两次来我校慰问考察。领导赞誉道:“我们为运河学校为进城务工者子女提供一流教育而感动,为运河学校教职员工的敬业奉献感到骄傲,为进城务工者子女的勤奋好学感到骄傲。”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徐辉、浙江省教育厅刘希平厅长、杭州市市委副书记叶明、时任杭州市副市长项勤、杭州市教育局徐一超局长、拱墅区区委书记俞东来等领导先后来我校调研,对我校的办学特色给予高度评价,肯定“运河学校为破解进城务工者子女‘上学难’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走出了一条成功路子。”学校现有22个教学班,其中小学有14个班级,初中有8个班级。现有学生数874人。学生分别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省内占42%,省外占58%。学校现有在职在编教师共60名,35周岁以下教师39人,平均年龄33.6岁。全部达到合格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本科学历50人,大专学历7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4人,小学高级教师23人。市优秀教师1人,市教坛新秀3人,区优秀教师12人,区教坛新秀11人,区骨干教师4人,区优秀班主任8人。我校35周岁以下教师39人,有着一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杭州市时代小学是一所兼具古典气息与现代活力的学校。她创办于2000年,2004年成为天长教育集团会员单位,2012年时代教育集团正式成立。 学校现有蕙兰校区和天都城校区:蕙兰校区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建国中路锅子弄37号,共有蕙兰楼、建一楼、天长楼、惠德堂和馨艺阁5幢教学楼,宛若江南园林;天都城校区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广厦天都城,校舍所有设计都是为了配合纯粹意义上的教学综合体的演绎和尺度,营造互动、交流(软教学)无处不在的全新教学空间体验,充满现代气息。 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办学宗旨,倡导学生“学得扎实、玩出名堂”。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还开设了书法、武术、健美操、综合实践活动等校本课程。学校通过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游戏节、健身节等载体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努力做到人人有才、人人成才。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家长示范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课外阅读先进集体、杭州市健康单位、杭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杭州市文明学校等多项荣誉。
学校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海通街60号,隶属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发局。邮政编码310018。学校总占地面积为32034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4220平方米。现有16个教学班,644名学生,39名教师(引进全国知名科学特级教师1名)。学校设计36个教学班规模,拥有舞蹈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陶艺教室、科学教室、语音教室、计算机教室、公开课教室、羽毛球馆、报告厅、塑胶跑道田径场等教学设施。我们的校训:“我认真,我能行”。(学校选择用小学生能看懂且朴素的语言,使孩子懂得学习、工作及成功人生所需要的品质――认真、自信。)★工作态度:态度决定成效 行 真:孕真气(内涵修养) 行真事(做事准则) 育真人(职业目标) ★我能行→自我赏识→自信 你能行→赏识他人→欣赏接纳宽容教师培养目标:做最好的老师做具学科教学思想的老师做会科研的老师做学生最亲的老师 学生培养目标:健康 自信 明理 好学学校的三幢教学楼分别取名:“学义楼”、“静学楼”、“勤思楼”。让师生懂得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道理。
杭州市三墩镇长桥小学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千岛湖镇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金印桥村。杭州市三墩镇长桥小学学校规划合理,拥有教学楼、阶梯教室,室内运动场和拥有200米标准跑道的田径场,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郁。设有多个教室及教学办公室、网管中心、语音教室、电脑教室、实验室、心理辅导室、舞蹈教室、美术教室、卫生保健室、图书阅览室等,并配有Internet网。图书阅览室藏书量25000多册,教育环境理想,教学设施齐全,教学设备先进。杭州市三墩镇长桥小学奉行“文明建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品牌强校”的发展理念,坚持“办教师满意、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欢迎的小学”的服务宗旨,坚持“学玩协同”学校文化品牌建设,提升小学生校园生活质量,坚持教师“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学生“乐学会玩”氛围的打造。励精图治,艰苦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的特长,逐渐形成了较鲜明的办学特色。
杭州市萧山区城南小学位于萧山区城厢街道崇化小区南端,是一所城郊结合型的小学,学生主要来自附近的10个村,现有班级13个,教职工32人,学生500余人。 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作为办学目标,坚持德育为首,注重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学校先后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区教师和学生行业规范达标学校、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区安全文明校园、区红十字工作先进集体、区卫生先进单位、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 学校十分重视办学特色的创建,针对本校实际,从1998年起,确定学生编手抄小报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并把它作为活动课程的一个部分。经过几年努力,已从试点发展到全校学生人人参与,从数量、质量上均有一个较大的突破。由于编报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近几年,学生在参加上级举行的读书征文竞赛中多次获奖,其中获省级奖10余个、杭州市级奖五个、萧山区级奖10余个。在参加区级体育比赛中,女子篮球已连续两年获冠军,乒乓球比赛99年获冠军、2002年为亚军,2003年为冠军。学校被区教育局命名为体育、科技传统项目定点学校。目前,城南小学的迁建方案已经萧山区人民政府批准,预计:一所投资4300万元,占地52亩,规模为36班,容纳1600余人的新校舍,将在2005年春投入使用。 今后,学校将继续努力,把城南小学办成高质量、声誉好、有特色的现代化学校
杭州仁和外国语学校,是1993年6月经市教委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民办学校。设有小学部和中学部。1996年12月,经市教委督导组评估验收,首获合格的民办中小学校。2000年2月被省人民政府评为“浙江省优秀民办学校”,并授予奖牌。 该校自创办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全校共有学生1200余人,全部住校,实行寄宿制管理。自筹资金新建校舍5幢,新校址坐落在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梵村,南望宋城,北靠云栖,环境幽雅,风景宜人,是治学求学的好地方。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德为先,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学校注重外语教学,引进国外教材,聘请外籍教师授课,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外语为学校的特色学科,并组织学生出国参加英语短期培训或推荐出国留学。 学校拥有一批富有教学经验、教学认真负责的高级教师,以及充满活力、积极向上、敢于改革创新的中青年教师,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设施日趋完善。学校建有中、小学图书室、语音室、电脑室各1个,自然学科的实验设备齐全。还配有专职生活老师及后勤、医务人员,具体负责学生生活、餐饮、保健等工作,办学条件较好。
杭州市采荷第二小学创建于1988年,是江干区实验学校。随着杭州城市的东扩,为了适应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在杭州市江干区政府、区教育局决定下,学校先后与城郊结合部的笕桥镇小学、清泰门小学实行三校合并,并于2002年9月开办国有民办采荷第三小学。今年9月采荷校区整体搬迁新校园。学校现拥有三个校区。 学校占地面积29035M2,生均7.5M2;学校建筑面积5397M2,生均4.05M2,绿化面积8709M2,生均2.2M2。学校有100米直跑道和200米的环形操场,280M2的风雨操场(礼堂),一个70M2的小型游泳池,2个室内体育馆。学校有音乐、自然、图书阅览、美术、舞蹈、书法和劳动等专用教室。配备了队室、广播室、卫生室和拥有11个网络教室,91个多媒体教室,一个227座的阶梯教室。学校现有图书资料9万余册,校园广播系统、校园双向闭路电视系统,校园通讯系统,校园计算机系统俱全。 学校现有91个教学班(其中:采荷校区45个班,采三校区6个班,笕桥校区40个班),有3886名学生和212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203人,131人具有大专学历,占64.5%,本科以上学历为34人,占16.7%,其余均为合格学历,预计2005年本科学历将达90%以上。省市区教坛新秀52人,省特级教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72人。
1928年1月,在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关怀下,浙江省湘湖师范学校在萧山湘湖诞生,湘师附小也应运而生。由于战乱,学校先后迁浙江义务、松阳、庆元及福建省松溪县、景宁等地。新中国成立后,又迁回萧山办学。 1986年,附小择现址重建。学校现有24个班级,929名学生,65名教师。目前,浙江省湘湖师范学校虽然已停办,但湘师精神薪火相传。陶行知、金海观等教育先驱的名字以及他们所倡导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早已在附小落地生根,激励着附小师生带着新时代的使命负任前行。 以师兴校,教人求真。启动 “春华”、“砥柱”、“秋实”、“名师”四大工程,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学校现有省特级教师1名,中学高级教师8名、杭州市教坛新秀13名,具有区级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占60%以上。 以德立校,学做真人。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全力打造四大节:绿色活力体育节、红色激情艺术节、蓝色科技展示节、白色诗意读书节。努力使学校成为师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立足课堂,质量是本。在学科建设上我们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 提倡“学科间发展均衡”, 力求“质量与负担和谐”,德、智、体、美、劳、知、情、意、行综合提高。在附小学习,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学有成效。 注重素质,彰显特色。学校把体育艺术教育作为办学特色,建立了绘画、书法、篆刻、舞蹈、合唱、民乐、乒乓球、篮球、三棋等社团,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艺术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提素质、磨意志、长见识、得乐趣。 励精图治,再谋图腾。附小拥有光荣的昨天,自豪的今天。如今的附小人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附小人牢记着陶先生的嘱咐,决心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续写湘师附小新的篇章。 作为百年名校,学校拥有众多荣誉:全国红领巾助残先进集体、中国教育学会作文教学研究会作文教学研究基地、浙江省城镇示范小学、杭州市示范小学、杭州书法教育实验基地、杭州市现代数学实验学校、杭州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杭州市体育特色学校、萧山区艺术特色学校、萧山区体育特色学校、萧山区教科研特色学校……
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的前身为杭州大学外语学院开发区附属学校,1995年由杭州市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校园用地面积2957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8240.5平方米,属于全民所有制 事业单位,其行政关系隶属杭州大学外语学院。学校实行全寄宿制管理,双语教学。当年9月份招收1-3年级新生,共8个教学班,共316人。 1996年,学校增设初中部,招收初一3个班,学生108人。当年完成一期绿化工程,共植苗木28个品种,3347株,绿化面积达2300平方米。 1997年7月,新建后门传达室及仓库,增强保卫功能及解决车辆停放问题;增设生活设施,如学生鞋带架、茶杯箱等;建立双杠、单杠、肋木架等体育设施,增添学生的运动器具;完成二期绿化工作,改善学校环境。 1998年2月,完成浴室改造及食堂顶层防漏工程、食堂下水道改建扫尾工作、安装厕所红外节水设备、学生电脑联网、教师办公室电脑化、国画室和实验室安装水池,并建造宣传栏以及专用教室的装潢。同年,被评为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精神文明单位”。 1999年5月,由学校提出申请,杭州市教育委员会批准,“杭州大学外语学院(开发区附属学校)”更名为“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 1999年7月,杭州市教育委员会批准我校开设高中段教育,成立中学部。同时,中学部迁至开发区6号大街。中学部与小学部分为两个独立的校区。同年,小学部新添6套多媒体设备。 2000年7月,由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政府决定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改制转让。学校总资产3469.9477万元,隶属于育英教育集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 2001年5月,学校被评为“浙江省特色办学优秀示范学校”。为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小学部在教学楼和生活楼之间搭建风雨长廊、更新全部的食堂设备、全面改造了多媒体教室和阶梯教室。
1995年,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小学创办。高桥小学座落于萧山中心城区南部,地处道源路南侧,北依繁华的市中心,南与美丽的南江公园隔水相连,东与贺知章故里毗邻,西临弯弯南门江,远望青山缭绕,近听流水吟唱。著名的跨湖桥遗址和湘湖风景处近在咫尺,四周泰和、南市、潘水、颐和、绿都四季花城等现代化生活小区环绕围抱。从1995年建校至今,高桥小学已由5个教学班发展至如今的39个教学班,学生人数达到2169名,教职员工104人,学校占地面积也因高桥初中的迁建由22亩扩大到50亩,成为萧山区内规模最大的城区小学。高桥小学先后投入数百万元改善办学条件。目前,宽阔的校园广场、漂亮的塑胶跑道、足球场、篮球场一应俱全,舞蹈房、电脑室、电视台等设施齐全,大屏幕彩电、多媒体配套设备进入每个教室,教师办公室内电脑、空调一步到位,网络信息系统、校内电话系统、智能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家校互联系统、电子防盗系统等六大系统构成了高效的交互平台。环境优雅,人文气息浓郁,是孩子们读书求知、快乐成长的理想乐园。为了促进教师快速成长,让更多的教师在教学业务上脱颖而出,高桥小学制订了《教师培养规划》;组织开展"师徒结对"、"学术沙龙"、"青年教师协作组"等活动,学校还通过搭建平台,扩大交流,拓展教师成长的空间,与杭州拱宸桥小学等名校结对,派出骨干教师到王崧舟等著名特级教师身边挂职锻炼。全校85名专任教师中合格学历达100%,大专以上学历占94.1%;其中本科学历占53%。高桥小学全校师生将秉承"爱众亲仁,乐学笃行"的校训,坚守"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理念,满怀信心,大步迈向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凭着高桥人的智慧和勤奋,高桥小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灿烂!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