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中心小学(又名吴剑鸣外国语学校),前身为星荫小学,是一所具有103年办学历史的,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声誉的名校。位于宁波市的政治、经济、化中心,学校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15540平方米,现有36个教学班,1700多名学生,76位教师的办学规模。学校“高质量、严要求、有特长”的传名扬省内外。学校拥有小学中学高级教师5名,占6.5%;小学高级教师36名,占47.5%,省、市级教坛新秀11名,区级教坛新秀34名,市区级名师、学科骨干教师5名,获区以上荣誉或奖励者超过80%,中共党员占教师比例的30%左右。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经过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校长和老师的呕心沥血、辛苦耕耘下,积淀了海小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自己的办学个性和“高质量、严要求、有特长”的教育特色,因而赢得了全社会和广大家长的高度信赖,学校现已成为:全国红旗大队、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省文明单位、省文明学校、省电化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市群体师德创优先进集体、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市体育业余训练先进集体、花园式单位等荣誉称号,2002年又获得了中国600所名校之一的殊荣。 学校以现代化的教育思想、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育设施,为每一个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健康、和谐发展服务,为他们打下终生发展的坚实基础。我们希望通过3─5年的不懈努力,把海小办成在省内有重大影响,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实验性、示范性的现代小学。 教育理念是“以诚为本,达成之的”。“诚”,即:诚诚恳恳搞好教育事业,诚心诚意为学生、家长、社会服务。“成”,即: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使教育成功,学校成名。
宁波市实验小学创办于1922年,前身是鄞县私立鄮西小学、宁波市西郊路小学等。1981年改名为宁波师范附属小学,1985年同时定名为宁波市实验小学,隶属于宁波市教育局。2001年宁波市政府出资,港胞范思舜先生捐助,全面翻建了校舍。共有建筑面积10500平方米,占地面积9200平方米。安装了校园通讯系统、校园音响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和电脑网络系统,教学设施设备达到宁波市现代化办学纲要标准。目前全校有31个教学班,1296名学生。有教师78人,其中中学高级职称4人,小学高级32人,小学高级及以上职称占47.4%;本科学历39人,大专34人,大专及以上学历占93.6%;评上区、市及省级以上的“教坛新秀”和“教改之星”有29人,占37.2%。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在全省率先开展整体教育改革实验,相继进行“审美教育”、“数学建模”和“选择教育”等全国或省级立项课题的实验研究,科研成果荣获省、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与日本的长冈井市和德国的亚琛市缔结友好关系,进行教育交流,是宁波市最早对外开放的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整体教育效能,在德、智、体、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培养 了一批又一批个性特长鲜明、学习潜力充足、具有一定审美情操的高素质学生。同时,为宁波师范学校提供了坚实的教育实验基地。学校曾经被评为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教育科研和行风建设先进集体,省“优秀家长学校”和“绿色学校”等称号;荣获宁波市德育工作、艺术工作、群体工作、师训工作、图书工作和电化工作等先进集体。学校被确定为中国教育学会“德育实验学校”,省教育厅“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等。目前,学校正朝着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实验性和示范性的窗口学校迈进。
孩子们是一颗颗梦幻的种子,我们的爱与付出将为他们提供一片温暖、湿润、肥沃的土地,让他们慢慢发芽,走向充盈和茁壮。 当人们说美是一幅画、一首诗、一支歌的时候,我们想说;美是我们的学校。江北实验走过了二十年的风雨历程,今天又迎来了现代化的新校区!我们自豪,我们是实验人!我们以努力完成了过去,必将以努力开创实验更美好的明天! 新落成的校区占地面积3.08公顷,建筑占地面积470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680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实验楼、行政综合楼、食堂、风雨操场、室内游泳池、250米环形塑胶田径场及篮球、排球场等设施。学校有计算机教室、自然实验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房、劳技室、多功能阶梯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各类专用教室,还有电视演播室、导播室,以及闭路电视、校园音响系统,并实现了电脑、电视进教室,学校班班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是一所高标准、高 规格的现代化的小学。 学校长期致力于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教学型、研究型、创新型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成效显著。学校有教师102名,大专以上学历81人,占80.02%,有省特级教师1人,市级名教师2人,市教坛中坚2人,区级名教师4人,区骨干教师5 人,省教坛新秀1人,市级教坛新秀14人,区级教坛新秀17人。 学校新时期办学特色的定位是:以“科研兴教,科研从教”为指导,突出双语教学、计算机教学,以超前的教育理念指导超前的教育行为,以达到示范性的作用。 从1983年起,学校先后承担了10多项市级以上的教育科研实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连续四届八年被评为浙江科研先进集体,成为浙江省科研兴校200强之一。《小学双语教育的实践与探索》的教育研究课题获省教委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并应邀在国家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在广州举办的全国双语教育研讨会上作专题介绍,在深圳举行的全国小学英语教学经验交流会上作专题发言。凝结学校科研成果的《双语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一书已公开出版发行。学校现有区级以上各类课题6个,每年有多个课题在各级评比中获奖。
宁波市江北区中心小学地处东海之滨,三江河畔,现有28个班级,1164名学生,70余名教职工。建校六十多年来,素以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一直以来,学校以“为每个孩子提供全面而适合的教育”为办学宗旨,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先后荣获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学校,全国、省红旗大队,省、市足球、羽毛球传统学校,省群体先进单位,省现代教育技术中期评估成绩突出学校,省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市文明示范单位,市级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市首批“轻负担高质量”实验学校,市阅读明星学校。 优良的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一支爱岗敬业、技艺精湛的师资队伍,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现有市、区名教师8名,市、区学科骨干9名,市、区教坛新秀近60名。中学高级教师13人,占全体教师的近20%。2012年,由30名语文教师组成的团队荣获浙江省“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 高效的德育工作。为了提升学生的道德体验,学校开展了以十大传统节日、六大盛事(读书节、科技节、建队节、英语节、音乐节、体育节)和四大典礼(开学典礼、入学典礼、休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搭建了以“红领巾志愿者服务营”为载体的学生体验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轻负高质”的教学研究。学校重视教学常规管理,抓实备课、抓活课堂、抓勤辅导、抓精作业和批改,实行个性化备课与教学反思相结合,严格控制作业量,开展优秀作业展评活动,探索出了课堂教学、作业管理、自主整理三点合一的“轻负高质”的有效途径。 鲜明的办学特色。艺术教育、阳光体育(羽毛球、游泳)、英语是我校特色项目。其中,《小学水墨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获宁波市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校羽毛球队在省、市各级比赛中频频获奖。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学校开设了跆拳道队、舞蹈、乐器、水墨画、棋类、书法、编织等37个社团,参与学生达800多人次。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获得知识,也享受着学习带给他们的成就和快乐。 今后,我们将怀揣着“和而不同,卓尔不群”的教育理想,不断探索,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家园。
江东中心小学创办于1954年,99年移址新校于美丽的樱花公园之南(华泰街99号),2001年又新建华光分校(福明路757号)。现占地约20199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至2008年,学校共有47个教学班,约2000名学生,约114位教师,其中,市区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等约40名。学校各类设施齐全,是第一批区现代化二星级学校。 学校根据"为学生未来"的办学宗旨,树立将"品位和形象融入教师,将科研和创新融入教育"的理念,提出了学校工作"以德为根"、教师管理"以理为主"、队伍建设"以导为本"、课堂教学"以学为本"、教育活动"以能为本"、教育研究"以质为本"的工作思路,进行了“减负增效”、宁波江东中心小学中山校区“双主互长”、“小课题研究”等实验研究。 全校教师共同“改革学科课程、尝试实践课程、开发环境课程”,以教师的勤勉、探索、超越精神,培养快乐、负责、创新的学生。
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始建于1964年,座落于宁波月湖景区近旁,是宁波市第一所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位于宁波市中心。1999年9月,由美籍华人陈绍华先生提议,美国FNT基金会和市、区政府共同出资改扩建的新校舍在原址落成,并附设哲英书画学校。2002年,FNT基金会和政府再次出资,在联丰世纪苑设立"广济中心小学实验校区",扩大了学校办学规模,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办学层次。学校现有49个教学班近2200余名学生,110名专任教师,现任校长为省特级教师王雷英。 教育是一项永恒的事业,广济中心小学虽只有40多年的办学历史,但在老一辈的努力下已积淀了丰厚的教育涵养。近几年来,新一代广济人继往开来,不断更新理念,在"教育以育人为本,育人以品质为本"思想指导下,倡导"厚积求薄发"的学习舆论,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坚持追求四个"有效":有效管理、有效德育、有效教学、有效活动。实行"一校两址、平行管理、适度竞争"的广济管理模式;开展广济学生阳光评价机制的德育培养模式;教科研引领突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教学;举办各种大型主题活动来引领广济师生核心发展的有效活动。 多年来,学校努力探索"品牌战略"的办学特色;"人本自主"的管理特色;"教师抓教研,学生抓活动"的教育特色,"教育议事会"的现代学校制度特色,逐步形成"和谐、快乐、发展"的广济校园文化氛围,赢得了较高的社会信誉,先后被评定为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示范学校、全国班集体建设科学实验基地、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浙江省书法教育实验基地、宁波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宁波市校本教研示范学校、宁波市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宁波市首批特色学校、宁波市红旗雏鹰大队、宁波市示范家长学校、宁波市群众体育先进集体......
鄞州云龙王笙?z小学是1992年由港胞捐资建造的农村现代化学校,占地总面积20123平方米,环境优美,透发出勃勃生机。教师中有大专以上学历34人,占总数的85%。全校教师团结进取,兢兢业业,先后获得浙江省示范小学,宁波市现代化达纲学校,宁波市体育业余训练先进单位,宁波市最佳家长学校,宁波市捐赠项目先进管理等荣誉。 “制度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建校”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乒乓和科技是该校的两大亮点。自94年5月开办以来,该校乒乓队向上级体校输送了大批优秀运动员,也在省市区各级比赛中屡获佳绩。学校编制了乒乓操,创编了乒乓校歌、乒乓校本课程,开展“合家欢”乒乓比赛等举措,普及了乒乓教育。学生在近年鄞州区小学生计算机编程中一枝独秀,几乎包揽了区一、二、三等奖,并代表全区参加市比赛获得了优异的成绩。科技组队员也不甘示弱,在省、市区机器人车模比赛中有五十余名学生获奖。 学校的《提高农村小学家长学校实效探索》等12个课题被确立为省、市、区立项课题。其中市立项课题《普及、开发、创建――农村小学开展乒乓教学活动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在宁波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类优秀课题评比二等奖 ,《以五自教育为核心 筑就健全人格长城》课题获得宁波市陶研会教科成果二等奖。 近年来学校狠抓教师素质工程,积极为青年搭建成才平台。在鄞州区第8、9届教坛新秀比武中有3人获一等奖,3人获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在市教坛新秀比武有1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 在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全校员工将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为鄞州教育书写最壮丽的篇章。
我校创建于1928年,在1992年6月撤扩并后被正式命名为“明港镇中心小学”,由于原校址受场地限制,已不能适应现代的教育,在教育局、明港镇人民政府等的支持下,新校舍的一期工程于1998年竣工。二OO二年由宁波旅港同乡会资助25万再加上镇政府的拔款完成了二期工程,,两期工程共投入140.2万元。面积为17244平方米,生均33.6平方米。在1999年元旦搬到现校址。目前有小学生530人(14个班),教师27人。师资合格率达100%,其中15人已取得大专学历,占46.9%;有5位教师正在参加大专学历进修,两项合计约占74%;小学高级教师13人,占40.6%;中共党员11人。(其中2人为女教师);共青团员10人。共有6位教师曾被评为县级以上优秀工作者,两位教师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和大队辅导员。 在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文明求实、勤奋进取”为校风,“爱生重德,求实创新”为教风,“勤学、好问、善思”为学风,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大成绩。我校在1987年被县教委命名为“文明学校”,1990年被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教科、教育教学上取得了各种好成绩。98、99、2000、2001、2002县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分别获团体第二、三、五、六名;有4位教师获县教坛新秀称号。自98年度以来,有近20个教师的近百篇教学论文获县一、二、三等奖。两位教师获县教科研成果三等奖。我校的艺术特色,在宁海县第二届艺术节上我校《中国儿童心连心》荣获小学组三等奖;歌伴舞《小草》获三等奖;教师舞蹈《珠穆朗玛》获二等奖;在2003年“三独”比赛中金瑶瑶同学获声乐组二等奖。三年来,我校学生有200余篇作品在各媒体发表。我校小书法特色教育取得了骄人的成果,多次获硬笔书法比赛的一、二、三等奖。
江东实验小学原名四眼碶小学,创建于1913年2月,现座落在宁波市江东区新河路上。2003年9月,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江东实验小学新校舍落成,学校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拥有40个教室,18个专用教室,大型体育馆、室内游泳池、千兆网等全市一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学生1800余名,教职工近90名。学校素以教风正,学风盛,教学质量高而著称。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原浙江省省长沈祖伦、宁波大学校长朱兆祥香港实业家陈廷骅先生和闻儒根先生等多位名人在此就读,学校声誉名扬省内外。 实验小学多年来致力于建设一支"格高、业精、务实、求新"的教师队伍。本科以上学历近80%。有60%以上教师获得省、市、区教坛新秀、学科骨干、名教师等称号。校长刘光霞女士是市名校长、市劳模,市人大代表。多年来,实验人以人文底蕴滋教育之根,以和谐发展铸教育之魂,创造出既无愧于前人、更无愧于后人的辉煌。学校被评为"省最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省依法治校先进学校","省首批校本教研先进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同时,学校也先后成为宁波市"十一五"中小学校长培训实践基地、宁波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实践基地、宁波市特级教师协会学术基地、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实训基地、"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实践基地学校。刘光霞校长也被聘请为 "教育部中国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实践导师,省"领雁工程"骨干校长培训实践导师,市名校长带徒活动导师。学校共接待来自中央、省、市、区领导,及海内外香港、新加坡,省内外及各市、区的兄弟学校的代表团以及全国、省、市领雁工程、校长班、骨干教师班等来访与参观。共安排校长实践培训,省领雁工程各学科培训等活动几十余次。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宁波电视台,宁波日报等众多新闻媒体对我校办学经验和做法进行专题报道,引起良好的社会效应,学校声誉与日俱增。 为了新时期发展的需要,经江东区教育局统筹安排,2011年9月,将在后塘河以北,樱花小区以东,新时代小区以西的宁穿路地块新建江东区实验小学樱花校区,该校区规模为24个班级。至此,江东区实验小学扩大为新河、樱花两个校区,实施管理、制度、师资等方面的完全统一。樱花校区将继续秉承学校原有的办学特色,并在继承江东实验小学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增强实验小学的教育力量,壮大实验小学教育队伍,繁荣和发展实验小学的教育文化,开创实小教育的新篇章!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