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溪镇塘下中学创办于1978年,前身是郭溪二中,原址在塘下山前下坦,1997年8月迁址,现座落于塘下山前公园南麓。校园占地面积55.6亩,建筑面积共13014平方米,学校背倚塘下公园南100米临温巨公路,依山傍路,环境幽雅,俨然一所花园式校园。 二十几年来,学校办学规模逐年壮大,由原来的10来个班级发展到现在的30个班级,在校生共1552名,专任教师89位,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总数69.3%,平均年龄30.3岁,本科学历以上达93%,中学高级职称3人,一级职称28人,区级教坛新秀8人,区教坛新苗7人,区课改论坛获得者8人,市骨干教师1人,区骨干教师19人,区名师培养对象1人。这支队伍有很强的凝聚力,充满活力,业务精良,与时俱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辛勤奋战在基础教育第一线。 学校本着“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开足基础教育初中阶段必修课程,七年级还开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视对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每年都要举办一届体育节,艺术节,开展各类技能竞赛。学校还特地开辟了“素质教育实验基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激起了学生对学校的热爱,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翱翔于理想的天空,陶醉在艺术的殿堂,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是塘下中学的开设重要课题,体现了塘中教育的一大特色。学校为此培养多位心理辅导老师。为了使青春期教育水平上台阶,塘下中学在区计生局、镇计生办的支持下,开辟了“青春期教育园地”,举办了“青春知识知多少”竞赛,作文比赛和大型图片展览等。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青春期知识,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强的高尚情操,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其他各方面教育工作打开了方便之门。建校20多年以来,学校始终遵循“勤奋、团结、求实、创新”的校训,发扬“尚德、方正、博学、严谨”的师风,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优化管理,深化改革,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在基础教育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近三年,学生在各类竞赛活动中获省级奖3人次,获市级奖22人次,区级奖223次。 学校非常重视教学管理,完善教学机制,注重教学改革和教学形式的创新,以科研兴校为主线,大力开展新课改活动;以校本研修为载体,努力做到“校本研修主题化,主题系列化”,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近四年,先后承担市级课题4项、区级课题12项,课题成果获省一等奖1项、市级揭题12项,区级奖10项,教师论文有11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获省级奖4人次、市级奖12人次、区级奖71人次。获市优质课评比奖1人次、区优质课评比奖17人次,其它教学案例、教学设计、书面评课、课题方案设计等各类评比中获省级奖3人次、市级奖8人次、区级奖198人次,共开出市、区级公开课22节,开创了学校教研生机勃勃的发展局面。 学校先后获得区中考先进学校、市《国家体育锻炼实施办法》先进单位、市级群体先进单位、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先进学校、温州市示范初中、区级文明单位、区级先进学校、区级实验教育先进集体、区先进总务处、区先进教研组等荣誉,学校还成为区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实验基地”,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授予“国家外语实验学校”、同时设立了《温州晚报》学生记者站。 在成绩面前塘中人并没有自满,新时期全体塘中人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正朝着新的目标扬帆远航。热爱教育,有志于献身教育的塘中人必将勇立改革潮头,为这所年轻学校唱响与时俱进的新歌。
平阳县麻步镇第一中学,简称麻步一中,坐落于平阳县麻步镇新桥村,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老校,麻步镇第一中学在历经五十三年的发展壮大,重新焕发了无限生机。近年来,麻步一中以创建市示范初中为契机,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的麻步一中又破又旧,绿化面积几乎没有。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投入,改造并完善了基础设施,逐步对校园进行净化、绿化、美化,学校旧貌换新颜。如今的麻步一中,崭新的教学楼矗立在麻步山北麓,麻灵塘河如一条彩带横贯东西,河畔杨柳依依,绿影婆娑,与粉刷一新的学生公寓和行政楼掩映成趣。绿树下有学生凝神细读的身影,操场上有学生灵活矫健的英姿。还有那茵茵的草坪,小石径在两旁鲜花的点缀下向远方延伸着……如今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花园式的麻步一中。 树贤立德,文化是关键。历经五十多年沧桑的麻步一中之所以能给人古朴凝重、超然世外之感,就是文化的力量所致。2009年,麻步一中在向人文学校的进发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走廊、围墙上的古今中外名家名人画像及其生平事迹,时刻激励师生沿圣贤走过的路孜孜求索;教学楼前高大的树木让人想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古训,文化石上铭刻的“承先启后”体现了麻步一中醇厚的文化底蕴……校内文化氛围氤氲,文化校园初步形成。
萧江镇第一中学创办于一九八六年,座落在桔坡山北麓,东绕潘汇河,西濒萧江,南望萧江桔坡山公园,与萧江镇文化公园为邻,位置优越。学校占地面积69亩,建筑面积 8548m2,绿化面积6500m2。学校拥有标准科学实验室6个、仪器室3个,以及学生专用计算机室、英语听力训练语音室、28个小媒体教室(含2个公共小媒体教室),配有音乐室、舞蹈室、劳技室、美术室、书法室、卫生室、图书阅览室等。学校拥有校园智能广播系统、校园安全监控系统、校园局域网系统;拥有门户网站(域名http://www.xjyz.net/)展现师生风采,建有FTP形成资源共享;学校建有400m环形跑道的标准田径场、三个篮球场、两个排球场和六张桌的乒乓球场。校园幽雅、景色宜人,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是所既简朴又清新的学校。 学校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引领教师追求职业幸福,引导学生享受成长快乐。以“厚德、博学、自强”为校训,本着“教育规范化、教学现代化、教育评价科学化、教育科研制度化、校园环境园林化”的办学目标,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自主成长各有特长;以教师发展为先,分层提高自成风格;以学校发展为重,整体优化突出特色”的办学思路,学校在校风建设、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基础设施和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2010学年第一学期,学校拥有24个班级,1000来名学生,教职员工106人,专任教师83人,其中高级教师10人,一级教师48人,中、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70%。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其中大学本科学历58人,占专任教师79%。专任教师平均年龄32岁,30岁以下24人,30岁—39岁42人,40岁—49岁7人。现有市教坛中坚3 人,县教坛新秀6人,名师培养对象2人,市、县骨干教师7人。2009年,学校林国铁、袁德若等6位教师的县级课题参加评比获得一等奖等奖项,高敏等13位教师参加县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评比获得一等奖等奖项,王玉敏等7位教师参加县主题式团队赛课评比获得一等奖等奖项,鲍远东等9位教师参加县学科命题比赛获奖,全校教师共有100多篇文章在温州教育、平阳教育、平阳教研上发表。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得到全方位展示。2010学年第一学期,我校邵素燕、彭海静、郑秋荣、王玉敏、孔灵敏、鲍迎春、萧丽萍、方道朗等教师获得平阳县“精品百课”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等奖项,萧丽萍获得初中科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邵素燕、郑秋荣、彭海静、王玉敏等教师获得温州市初中教师“精品百课”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等奖项。
浙江省平阳县第三中学是一所创办于1956年的县直属学校,2002年6月14日实现改制,是浙江省最早的民办公助普通中学之一。在县府、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由温州佳诚教育投资公司承办,学校实行董事会管理模式。 学校现有32个班级,学生近1700人,教职员工11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5人,一级教师62人,二级教师41人。为了使学校向现代化教育的发展目标迈进,2003年9月平阳三中在整体买受了原平阳县培培外国语学校后迁入新校。新校位于平阳县昆阳镇万兴路,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总投资3500万元。新校园环境优美,设计新颖,设施一流,富有现代化学校的气息。 我校以培养“品行高雅、学力厚实、各有特长”的三中人为目标,在学校发展的总框架下,立足我校实际情况,逐步实现我校的发展目标。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体制优势,建立教职工聘任制和教职工绩效考核机制,坚持严格考核,奖惩分明,优化教职工队伍。坚持全教会、党员大会定期的政治学习制度,结合不同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以集中辅导、专题报告、看录象、分组讨论、知识测验、参观访问等形式开展师德教育,强化教师爱岗敬业理念、培养工作事业心与责任心。大力开展岗位练兵,经常组织教师学习《考纲》和《高中新课程标准》,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坚持每人每学期读一本好书活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好校局域网和多媒体。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建立"师徒结对"制,聘请省内外特级教师指导工作,使新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得以迅速提高,逐步形成一支乐教、善教,具有奉献、协作精神的教师团队。 改制一年多来,我校德育工作关注学生情感体验,为学生创设自我管理的平台,力求在体验中学会自理、学会负责、学会相处。学校推行“班级日常行为规范百分赛制度”,落实学生文明礼仪、一日常规等规章。已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管理模式,2003年12月被中国德育研究会列为全国德育实验学校。 平阳三中在改制后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已经取得长足发展,学校呈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良好发展趋势。我们全体三中人在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下必然倍加珍惜最好发展机遇,与时俱进,创造出辉煌的明天!
中国东南部的浙南山区,刘基故里文成县,教育相对滞后,每年都会有大量由于教育资源不足而不能升学的 夜幕中的文成县求知中学 失学少年儿童。鉴此现状,出身于农民家庭的中学青年教师李道銮,借教育改革的东风,于1984年自筹经费,创办了新中国第一所民办中学文成县求知中学。 学校历经21个春秋,现已发展到46个高、初中班级,在校生2358名,教职工138人;独立完整,设施齐全的校园占地24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 米,树木成荫,花卉争艳的花园式学校,是培养人才的理想园地,目前成为一所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完全中学。 李道銮深明其理: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教育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的关键所在,走出一着着治校办学的好棋。
我校始建于1969年,紧靠104国道,占地面积15454平方米(23.7亩),建筑面积4106平方米,现有13个教学班,在校生521人,教职工40人。于2005年9月止,已有16人取得本科学历,专科学历合格达100%,其中一位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专科学历教师已全部参加本科函授学习(通过专升本入学考)。中学一级职称6人。我校广大教职员工认清形势,把握时代脉搏,树立竞争意识,服务意识,提高了自身素质。学校办学条件逐年得到改善,信息化建设取得进展。学校有电脑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与一个小媒体教室,共计电脑60台。图书配备达14225册,音体美卫劳、教学仪器与电教设备均以省I类标准配置。 学校有浙江省春蚕奖称号的蔡克林老师、孔宪盛老师与郑君宁老师,温州市级优秀班主任、全国文学社优秀指导师陈必松老师,乐清市先进生产工作者、全国支持中学生文学社团优秀校长陈永海老师,市先进工会主席龙显辉老师,市级先进教科研先进个人陈成济老师,陈谱锦老师于2005年获乐清市数学学科优质课一等奖(共三人),这些优秀先进教师与校级优秀班主任与先进教师引领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学校教师在全市范围内多次获各类奖项。学校完成操场征地与操场的填方平整工作后,近两年来都在校内召开校级田径运动会,在乐清市第45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学校获取10分,名列乐清市团体第20名,其中在女子跳远、男子铅球、男子标枪项目中分别获第三名、第六名与第八名的好成绩。近两年共有学生100多人分数在600分以上,有六位学生进入浙江省重点中学——乐清中学,其中吴海尧同学被乐清中学理科实验班提前录取。八人进入温州市级重点中学乐清市二中与虹桥中学,学生升学率达97%以上。2004年初二数学清江学区竞赛中郑安顺同学获得唯一特等奖。学校树立全体教师皆为德育骨干的思想,强调师爱的深层次是理解、尊重和信任学生。在以人为本,以爱育人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广大教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取得可喜可贺的成绩。 清北中学是乐清市级行规达标学校,是乐清市文明单位。学校党支部二00二年度被评为镇先进党支部,学校于2004年12月通过乐清市初级中学一星级的评估工作。于2004年清竹文学社被评为全国优秀中学生文学社及优秀社报刊称号,2005年评为全国优秀文学社百家与示范社报刊。一直以来我校走科研兴校的路子,于2003年首次两个课题获乐清市级课题立项,《农村初中学生挫折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农村初中学生休闲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并于2005年9月结题。近两年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共有30多篇获市级及以上的奖项。 我们清北中学还以“勤学朴实,奋进创新”为校训,以每位同学都有发展,学有所得为目标。努力实践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各种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大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文明的学习环境,相信美丽的校园因为有全体师生与关爱清北中学的人们而更加充满生机!更加靓丽多姿!
平阳县怀溪乡中心学校地处平阳西部山区,建校于1912年,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2552平方米,现有教学班7个,学生262人,教师34人,具有小学高级职称的有13人,学生基础薄弱,家境相对贫困,受资助学生达120余人。学校绿化面积1150平方米。学校目前藏书22000多册(包括杂志),有图书室、多媒体教室、阅览室、学生宿舍楼、餐厅、健全的体育设施等,少先队室建设符合县级标准,2006年12月在瑞安安阳实验小学的帮扶下建立了学校网站。是平阳县德育规范校、县优秀基层党支部、2005年度“平安校园”合格学校、是浙江省义务教育(三类)标准化学校。
温州市曙光综合高级中学是一所经省教育厅批准改制的省首批全日制普通综合高中。创办于1985年秋,现有24个班级、1307位学生,师资力量雄厚,既有各种普高教学经验的文化理论教师,又有大批优秀的双师型专业技能教师。其中高级教师12人,中级教师14人。学校教学设施一流,学校已建成校园局域网,师生可直接通过宽带上网学习、交流,是一所设备齐全的规模中等的综合高中。 19年来,学校本着“以人为本,不断创新”的理念,实行“严教兴校、以质立校、科学理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方针,遵循“立德、励志、勤学、创新”校训,狠抓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狠抓校风校纪建设,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而闻名遐迩。国家、省、市区各级领导及全国各地286个考察团、参观团先后对校视察指导工作,受到他们一致好评和称赞。 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让我们共同携手,以“今日我以曙光为荣,明日曙光以我为誉”相互共勉,再造“曙光”新优势,再铸“曙光”新辉煌。
泰顺县城关中学创办于1984年秋,原校址于泰顺县镇中路,2005年9月迁泰顺县西大街240号(原泰一中校址),现教学班53个,教职工220人,学生2800多人,校园占地120亩,是泰顺县办学规模最大,学生人数最多,设备齐全,师资力量较强的一所完全中学。学校自开办以来,以逐步实现学校办学特色化、教育内容科学化、教学手段技术化、办学设施标准化、教育管理民主化为目标,大力实施以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为内涵的学校现代化建设,积极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认真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努力培养知识渊博、志趣高雅、身心健康、善于学习、适应社会的“四有”新人。构建了以德育教育为主线,文化教育为重心,艺术教育为特色,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办学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获县文明单位、县先进学校、县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先进集体、县学校安全教育先进单位、县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市中学生行规达标学校、市教科研先进单位、市绿色学校、市无邪教社区试点工作先进单位、市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先进集体、市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市中小学装备先进单位、省“双优杯”先进集体等称号,并且是市人民防空教育试点学校,市依法治校试点学校。1999年又创办了泰顺县少年艺术学校(两校合一),成为泰顺县培养初级艺术人才的摇篮。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