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树人中学创办于1995年,是苍南县首所全寄宿制民办完全中学学校位于苍南县城中心区,现有初、高中共27个班级,在校生1200人,教职工130多人,其中高级教师12人,占专职教师的15%。学校遵循“合格十特长”教师“达标十特质”,学校“规范十特色”的办学目标,艺术特色教育日益鲜明,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2002年高考理科本科上线率31.2%、2003年高考理科本科上线率30.3%。李小苗同学获市高一数学竞赛一等奖;陈宗环、黄勇等三位同学荣获县高二数学竞赛一等奖;一年来,共有60多位同学在高中各种竞赛中获奖。 2003年中考再创佳绩,陈尔秀同学荣获省第七届自然科学竞赛一等奖,被温州中学免试录取;陈怀、廖宝丽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被苍南中学提前录取,中考中又有8位同学上重点高中分数线,上重点高中的比率为17.2%。一年来,共有80多位同学的美术作品荣获国家级大奖。 学校注重人性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相结合,学校被聘为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单位,多次被评为市、县级文明学校,先进单位…… 2006年学校被苍南县求知文化补习学校董事长林元洲买下。
温州市白鹿外国语高级中学(原温州教育试验区外国语学校)创办于1994年7月,是浙江省一级民办全日制寄宿型完全中学。学校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 拥有智能化教学楼、科技实验楼、多功能综合楼、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房和闭路电视系统;学生宿舍备有卫生间、电话、空调和热水器供应系统。 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成长奠基 的办学理念;坚持让普通学生也能获得理想发展的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不管提高。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明笃砥成、德志砺才”为校训,以“刻苦钻研、扎实朴素”为学风,以“严谨诚挚、乐于奉献”的教风,赢得了社会的一致赞誉。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师德和师能并进,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100余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中、高级、特级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75%以上,十多位老师被授予市、区优秀教师,业务精湛、爱岗敬业。 学校牢固树立“以德为先”的思想,坚持行为养成和人格塑造相结合,理论教育和实践育人相结合,学生管理规范和个性共存。学校管理方面推出:“品德百分制考核”、“德育成长卡”、“阳光育人工程校内家长帮带制”,实施“四段式”全程管理,营造健康、和谐、催人奋进的良好校园风气。校园文化丰富多彩,举办大型艺术节、文化节等,学生社团活跃,如动漫社、街舞社、吉他社、跆拳道俱乐部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并多次在区级和市级获奖。 1996年,学校创办了全省第一个高中“希望班”,十多年来共招收400多名希望生。对他们实行“四免三发一补”,至今已耗资600多万元。希望生为学校办学创造了极大的社会效益,他们政治上执着追求,工作上务实肯干,学习上勤奋好学,生活上勤俭朴素。先后有10余名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每年高考上线率达100%,本科上线率占38.2%。 由于管理有力,教学得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高考重点率、本科率、上线率逐年上升,会考及格率、优秀率在民办学校中名列前列。其中2002届毕业生董莉莉获龙湾区理科高考状元。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成绩斐然。学校先后被授予“省一级民办普通高中”、“龙湾区绿色学校”、“温州市绿色学校”、“温州市民办教育首届理事单位”、“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
昆阳四中——一所蒸蒸日上的年轻的半寄宿制农村中学,座落于昆阳镇临区街263号。前身临区中学创办于1987年,为顺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县政府先后将临区中学、石塘中学、水亭中学撤并,于2000年8月更名为昆阳镇第四中学。现校园占地面积45亩,建筑面积8900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教学大楼、行政楼、多功能餐厅和两幢学生宿舍楼,新翻建250米环形跑道的运动场,配有多媒体教室28个,大型多媒体会议室,电脑室,实验室、智能闭路广播,便捷的校园信息网和家校联络的校讯通。现有28个班级,1178名在校生,108名教职工,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2人,中学一级教师74名,市骨干教师1人,县名师1人,县教坛新秀1人,县骨干教师1人。办学二十多年来,学子云集,人才辈出,成绩斐然,傲然屹立于万全平原之上。 学校坚持以德治校、依法治校、素质立校、科教兴校、体育强校的工作方略。更名后的短短几年,分别荣获市“绿色学校”、市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市工会民主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县文明学校、县“满意学校”、县规范管理验收优良单位、县“群体师德创优”学校、县农村素质提升工程优秀学校、县校本教研示范校、县级德育规范校、县“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试点学校、县“平安学校”、县公办学校财务管理良好单位、县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县教育系统“四五”普法先进集体、县教科研先进集体、县中小学艺术节《春蚕》一等奖、多次县学生运动会第一名和县中小学合唱比赛初中组一等奖等多项殊荣。 今天的四中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在郑增利校长的带领下,四中人坚定以“振兴四中,我的责任”为信念,秉承“学会学习,自强不息”的校训和“团结、奋进、务实、开拓”的校风,以培养“做一位有责任的人”为德育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求真务实,鼓足干劲,抓住机遇,锐意进取,为昆阳四中续写新的辉煌。
虹桥镇二中坐落在虹桥镇八村,创办于 1988 年秋,现有 30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 1600 多人,学校占地面积 17808 平米,建筑面积 7800 平米,绿化面积 3200 平米,新型的塑胶操场更是美丽和舒适。拥有省 I 类配置的体育运动器材、仪器室、实验室、劳技室、美术室等,配备大型多媒体阶梯教室,专用多媒体教室 30 套及微机房、校园网络等现代教育设施,图书馆藏书量达 1. 5 万册。 学校具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 93 人,高级教师 14 人,一级教师 37 人。教师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在安教、乐教、勤教的基础上,树立了科学的人才观,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对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学校德育工作主题鲜明,通过开展“五有六无”、“信用乐清,从我做起”、 评选“十佳”诚信学生、“走进新时代”读书演讲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让“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成为我们的共同的目标。 学校先后被评为“温州市文明学校”和“乐清市文明单位”和“乐清市三星级学校”,乐清市体育传统项目训练基地,乐清市信息技术推广先进单位。近年来学校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初三学生参加温州中学、乐清中学提前招生,均取得优异成绩。
泰顺县第二中学,位于泗溪镇溪东底葛藤坪,东距泗溪镇约一公里,西临下桥村。学校坐北朝南,背靠狮子山,南朝将军峰。东、南、西、北四溪汇集于此,形成合流,拐弯向南流去。校门口有一座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清代楼式木拱桥溪东桥飞架东溪之上。整个校园三面环水,一面靠山。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独佳。古有“泗水迥澜”之称。 学校1956年创办至今,几经周折,几度风雨,在艰辛中跋涉前进。三十五年来,她大致经历了1956年至1965年的初创时期,1966年至1977年的折腾时期,1978年至今的振兴时期。 1956年4月12日,泰顺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在泗溪小学创办初中班,以利工农子弟就近入学。暑期抽调四名骨干教师担任教学工作,首手招收初一新生112名。9月,正式开学,校址临时设在泗溪小学西侧。以一幢两层泥房充作教室及教工宿舍。同时,正名为泰顺县第二初级中学,并由当时泗溪区委书记杨欣来兼任校长。10月,吴克非副校长到校主持校政。办学条件简陋,教学任务繁重,教师不辞劳苦,积极工作,勤于教学。 1957年2月,吴克非副校长离任。姜志华接任副校长,主持校政。因临时校址已不适用,学校多次向县委奔走呼吁。经多方协商,时任县委书记张育青决定择新址于狮峰南麓溪东底,将溪东“娘娘宫”“陈大翁宫”及“居士林”划归学校作为校舍。择址既定,当地群众及全校师生同甘共苦,投入建校义务劳动,兴建教室,平整操场。上半年落成一幢三间泥墙平房教室及厕所。9月,学校迁入新址,扩大招生,全校增到四个班级,学生200多人。10月,平整出100米跑道,迎接第一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同时,一幢砖木结构,拥有六间教室、一间仪器室及一间阶梯形实验室的两层教学楼落成。教职员工由8人增到16人。学校初具规模。同年秋,组织全校师生前往革命根据地白柯湾、半岗、山后等地访问,听讲革命斗争故事。从此,教育学生沿着革命先烈足迹前进,便成为学校的优良传统。
温州外国语学校 于1995年依托于百年名校--温州四中而创办,是温州地区唯一的一所以外语教学为特色的全日制完全中学。2002年,学校被市政府列为"面向二十一世纪十大名校"之一、 "温州市文明单位"、"温州市义务教育示范校"、现为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确定的"外语实验学校"、"中国/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促进校"、"温州市数学家摇篮工程优秀活动基地"。学校自创办以来,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从本校实际出发,建立起与现代化新温州相适应的别具特色的办学体制、管理运作机制。坚持以"外语见长,文理并重,全面发展,走向世界"为办学理念,坚持以培养"能与世界沟通,能与科学对话,能与社会适应"的走向世界的温州人为办学宗旨,走出了一条外语特色教学的新路子,办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2002年,学校在温州公办中小学中首批获得具有聘请外籍教师的资格,多次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开展交流学习活动;先后与美国Viewpoint学校、澳大利亚Forest Hill和美国肯恩大学建立友好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师生教育交流合作项目,已成功组派数百名优秀学生到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员工181人,外籍教师1人,教授级教师2人,高级职称67人,中级职称50人,教师队伍成熟稳定,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富有敬业精神,教育教学有方,教育教学质量位于温州市前茅。学校拥有高比例的三个层级的优质教师队伍。现有省特级教师2名,市名师名班主任3名,省市“三坛”教师19人,市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11人,有40多人获得过全国、省市各级各类荣誉称号,有30多位教师先后出国培训。学校重视教科研工作,每年都能获得省级或市级课题研究奖项,并已成功取得国家级课题研究项目,形成一批质量较高规格的科研成果。其中6%的教师曾获国家级教科研奖项;14.4%的教师曾获省级教科研奖项;60.2%的教师曾获得市级教科研奖项。每年学校都会派遣大量教师赴高校进修学习,曾有24位教师先后出国培训,整个师资队伍结构完整、实力雄厚,拥有国内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手段。
中共苍南县委党校是苍南县委、县人民政府培养全县领导干部的人才摇篮,位于县城江滨路1号,交通便利,环境清幽,是学习的理想场所。温州新纪元学校苍南分校是温州新思维教育集团重点学校。经苍南县教育局同意,两校实行联合办学。学校图书馆、多媒体计算机房、舞蹈房以及多功能厅等教学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教室配有大屏幕电视、全新的综合楼、教学楼和宿舍楼,是一所具有现代化气息的综合性学校。学校设有高中班、英语、医药学、幼儿师范、电脑财会、计算机应用、电脑文秘、电子商务、电脑图文设计、电脑制版、旅游与导游与商务等10多个专业。学校师资由温州总校选派,力量雄厚,中级职称以上占90%。 学校同武警部队建立了良好的警民共建关系,实行军事化、规范化的封闭式管理。同澳大利亚悉尼麦考瑞大学、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幼儿师范学院、温州医学院、湖北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凡毕业生愿意就读以上大学全日制大专、本科班的,95%以上都可以录取。学校还同温州第一百货公司、温州同仁堂药业公司、温师院幼儿园、温州特陶集团、温州电梯协会等20多家单位签订了实习就业协议,凡优秀毕业生都可以进入以上单位就业。学校特设市场营销专业的温州特陶集团“特陶班”、药学专业的“同仁堂班”、电梯维修专业的“电梯协会班”的订单式培养,毕业后包分配到有关单位就业。温州总校2007年毕业生中升学率是82%,就业率是99%;2008年毕业生中升学率是85%,就业率是99%。另外,学校每年选派部分学生到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深造。 学校以管理严、校风好、升学率和就业率高而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集团投资准备把分校办成浙南地区的重点学校。
乐清市雁荡山旅游学校创办于1984年,是一所以培养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级职业中学,学校位于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风景区的中心地段,占地面积38亩,建筑面积9000m2,学习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旅游专业被浙江省教育厅命名为旅游管理示范专业,在省内享有较高声誉。 我校创办22年来,以“文明创新”为校风,“严谨博爱”为教风,“勤奋守纪”为学风,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学生经过三年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实训,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扎实的文化基础,娴熟的专业技能,深受旅游业界广泛欢迎。23年来,学校培养的6000多名毕业生中,初级服务技能证书合格率达100%;有500多名学生升入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上海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旅游职业学院等大专院校深造;近年来,学生在浙江省高职招生考试中,上线率达90%。每年旅游专业招生班级达7个班级,学校已成为浙南地区培养旅游服务和管理人才的摇篮。 学校与全国各饭店管理集团建立实习协作关系,实习基地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宁波、温州、台州等大中城市的星级饭店,良好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有了可靠的保证。经过旅游饭店、导游岗位实习实训,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理论知识得到全面提升,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供不应求。 学校现有旅游专业在校班级18个班,专业设置上实行宽基础,活模块结构,着力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专业适应能力。为了适应浙江旅游经济的发展,学校正在新校迁扩建。
这是一座充满绿色气息的校园,山清水秀,环境优美;这更是一座洋溢着浓郁人文色彩的校园,以生为本,以美启智,她就是茗西九年一贯制学校。 茗西九年一贯制学校座落在乐清市北白象镇项岙村。原为茗西中学,创办于1993年,在2005年附近的小学撤并,成为年轻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学校班子成员讲团结,讲奉献,求真务实,能够"在其位,谋其政,出其绩",开拓进取。教职工同心同德,爱岗敬业,安于教,专于教,乐于教已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初步形成一支朝气蓬勃、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教职工队伍。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新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超常规地实现了校风、教风、学风的全面飞跃。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自我管理,提高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支持学生组建文学社、书法社、摄影协会等学生社团,积极开展校园兴趣活动,每年定期举办文化节、社团活动周系列活动。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参与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实验,以邓小平"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发展、管理、改革、创新"为主线,狠抓教育质量,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致力于走出一条适合于自已发展的富有特色的办学之路。,在新的形势下,茗西九年一贯制学校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身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热潮中。我们相信,发展中的茗西九年一贯制学校必将实现新的跨越式的发展。
乐清市茗屿中学创建于1969年,座落在环境优雅、依山傍水的乐清市北白象镇瑞里村东山麓,承担北白象镇茗屿片区19个行政村的初中义务教育任务。目前,学校占地近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现有可容纳800名学生的教学楼3幢(共有教室18个),有科教楼和办公楼各一幢。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尽管我们一时不能改变校舍破旧这一现状,但我们利用各种资源,在发展教学硬、软件上狠下苦功。每个教室内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有现代化的大媒体阶梯教室,一流的计算机房,标准的学生乒乓球室、音乐室、图书馆和理生化实验室。 我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环保教育和安全教育为特色,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实行“开放性办学、规范化管理、自主性服务”的办学模式,大力倡导“团结进取、敢为人先、励精图治、勇攀高峰”的校风、“敬业、严谨、求实、创新”的教风和“乐学、勤学、会学、博学”的学风。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