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位于萧山区二棉路20号,于1998年8月成立,隶属北干街道。学校占地12.8亩,建筑面积3786平方米。拥有计算机教室、实验室、音乐教室、舞蹈房、图书室、体育活动室、教师书吧、学生书吧、电子报告厅等,相关配套设施齐全,各教室均配有多媒体设备,其中实验室为区合格实验室,图书室为区一级图书室,藏书量1.9万册。校园网、校讯通、闭路电视系统等设施设备完善。 学校现有19个教学班,学生600余人,教师45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人,小学高级教师26人。学校有区级以上教坛新秀等综合性荣誉教师17人;杭州市级以上教坛新秀等综合性荣誉教师12人。这其中还有杭州市优秀教师3人、杭州市学科带头人1人、萧山区名教师1人。 几年来,学校遵循“教书育人、全面发展” 这一办学宗旨,以挂牌“萧山区教育科研基地小学”为契机,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和谐成长为目标,立足科研,面向未来,科学发展,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学校也先后被评为萧山区二级学校、萧山区德育特色学校、萧山区绿色学校、萧山区示范性家长学校、萧山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萧山区安全文明校园、萧山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杭州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杭州市国防教育先进单位、杭州市百万家长民主评议学校先进单位、萧山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萧山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萧山区无烟学校、萧山区平安校园、萧山区学习型学校、萧山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称号。
高桥金帆实验学校是经萧山区教育局批准创办、隶属于高桥初中教育集团并由高桥初中管理团队输出管理、以民办性质运作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位于城区金惠路97号,校内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学校占地35亩,建筑面积11663平方米,拥有250米环形塑胶跑道、标准化的篮球场和风雨操场。学校为每个普通教室配备了空调、饮水机等设备。同时也为每间学生宿舍配备了空调、热水器等设备。同时,学校还配备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自然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美术教室、劳技教室等各种专用教室,并建有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等,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通、求实创新、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56名教师中有名校长1人,区名教师8人,杭州市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杭州市教坛新秀16人,区教坛新秀20人,其中多人是区级及杭州市级的优秀班主任。
我们三星小学的前身是城东小学的一所分校,于 2004 年8 月升格为中心小学,现为萧山区三星小学。地处全国羽绒之乡的新塘街道。学校占地面积20.4 亩,建筑面积4000 多平方米;现有12 个教学班,484 名学生,其中三分之一是外来民工子弟;有教职员工 33 位,其中公办教师25 位,代课教师3 位,食堂工作人员5位。学校有200 米环行塑胶跑道,有排球场,有基本的体育锻炼设施;基本的教学用房齐备,有学生电脑房、实
宁波市海曙区信谊小学,创办于1929年,原名“鄞县慎德小学”,是望春乡的一所村小,当时的校址在徐家漕村祠堂内。1984年,学校随同徐家漕村划归海曙区西郊乡。1986年,由村政府出资4万元,重新建了一幢2层的教学楼。1996年,村政府再次出资100余万扩建一幢4层教学楼,学校占地面积7000㎡,建筑面积1632㎡,200米环形跑道,增添了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如电脑室、语音室等。 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调整,旧城改造、旧村改造使学校的办学规模也发生了变化,2003年7月,学校再次扩建,2004年8月,新校舍落成,占地面积22000㎡,建筑面积14547㎡,绿地率达35.9%,有250米塑胶跑道,2027㎡的风雨操场,3个篮球场,1个排球场,1个足球场,6个羽毛球场,有多功能阶梯教室,一到六年级每班都有多媒体设备。 “勤奋、文明、求实、创新”是学校的校风,“外树形象,内抓管理”是学校的办学策略,学校现已制定出近三年的办学规划,争取在三年内把学校办成“管理规范、氛围和谐、教师敬业、特色初显、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区完小。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较扎实的文化基础,一定的学习能力,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合格的小学生。还准备通过对校本课程“传统文化艺术体验教育”的实践和探索,初步建立传统文化艺术体验教育实施方案,逐步形成传统文化艺术体验教育、教学特色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学校有一支政治思想、业务素质高,团结协作、乐于奉献、作风民主、真抓实干的领导班子。有一支结构相对合理、师德高尚、敬业爱岗,并具有一定的现代教育理念、掌握一定现代教育技术和较高文化素养的教师队伍。 正因为全体教师的努力,学校获得过一系列荣誉称号,“文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学校”、“行为规范达标学校”、“社区教育活动先进集体”、“教育学会工作先进集体”、“统计工作先进集体”、“社区资源开放先进集体”等。近年来,学校教育科研成绩明显,立项课题和教师论文多次在区、市、省获奖。相信信谊小学的明天会更美好。
乐清市石帆镇第三小学是1999年经乐清市教委批复,同意撤并竹屿小学与大林小学两所完小而成立的中心小学。 我校地处乐成、虹桥、天成三地交汇地带,紧靠104国道旁,占地16000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3232平方米。学校教学设施齐全,仪器按一类标准配备,配备率达100%,并拥有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音乐室、卫生室、多媒体教室、美术室及标准的200米环形跑道和篮球场等辅助用房和设施。 我校现有教学班12个,学生485人,教职工32人。建校以来,全校上下坚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办学宗旨,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乐观向上、拼搏进取和自主学习的精神。通过努力,我校于03年被评为“乐清市小学生日常行为达标学校”,05年1月被评为“乐清市文明单位”;05年9月被评为“乐清市二星级学校”;05年12月被评为“乐清市绿色学校”;06年被评为“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三类学校”;05-07年先后荣获乐清市“毒品预防三星级学校”、“乐清市平安校园”;“乐清市校本培训资格认定学校”;2009年3月被评为“温州市绿色学校”;09年6月被评为“教学常规管理良好学校”;09年11月被评为“温州市文明单位”。 学校教研氛围浓厚,教师们积极投身教学研究。历年来,教师们积极参加论文、案例撰写,在各级各类评比中屡获佳绩。我校教研组活动的一大特色活动“磨课”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以集体备课、组内磨课等方式为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提供了平台。今年的乐清市优质课(农村组)评比中,我校季冰梅老师荣获科学学科二等奖,包玲丽老师荣获美术学科一等奖。 历年来,学生参加市级以上竞赛活动均取得较好的成绩,舞蹈《山娃娃》在乐清市中小学生艺术节舞蹈比赛中荣获小学组三等奖;朱慧慧同学在乐清市第九届小学生现场绘画竞赛中荣获三等奖,赵淑怡同学在乐清市第九届小学生现场绘画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学区席殊杯作文竞赛中学生数人获奖。 在教育改革的春天里,我们石帆三小全体教职工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努力钻研,不断创新,为把我校的办学水平上一个更高的台阶而不断奋进!
我校创建于1910年,现命名为"唐弢学校"。近年来,学校已由原来的一所完小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3566平方米,建筑面积4090平方米,拥有高标准的多媒体教室、语音室、书画室、计算机房、软件制作室、教师阅览室、劳技室、音乐舞蹈室、仪器室、自然实验室等专用教室,有教科网系统、网络型双向闭路电视系统、校园音响系统、通讯系统等硬件设备,有标准的250米环形塑胶跑道运动场,绿化面积达3400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整洁、美观。 近年来,学校以"发展学生个性,塑造创新人才"为办学宗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力求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学校充分利用近郊优势,实施了农业科普教育,在镇园艺中心建立了"农业科普教育基地",把劳动教育和科普教育结合起来。学校在区内率先开展了"小班教育"的教改实验和新课程的教改实验。目前,小班教育的各方面优势已初见端倪,在区、市范围内有一定影响,该课题也获得江北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新课程的教改实验项目正报送省级立项。学校利用运动场地优势,积极开展体育运动,组建田径队、足球队,在区级比赛中屡获佳绩。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已逐步走出一条"规范加特色"的办学之路,历年来获得了"区文明学校"、"区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区文明单位"、"市示范性文明学校"、"市现代化建设达纲学校"、"省示范小学"、"省雏鹰红旗大队"、"省图书管理先进集体"等称号。 在教育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的今天,我们将不断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具有时代气息的现代化特色学校。
岐阳小学创办于解放初期,址设岐阳三过禹王庙。当时为余姚县陆埠区岐阳乡中心小学,校长舒国强。1958年行政区划宁波市上游公社,后称宁波市望春公社岐阳大队,学校称岐阳小学,钟柏林任校长。1960年王忠根任校长。 鄞县第六区区立石塘初级小学,解放后改为石塘小学。1962年改为岐阳公社中心小学,陈月芳任校长,后陈信土接任校长。1968年仍改为石塘小学,校址都设在石塘庙内,郑聿成任公社教育贫管会负责人。现岐阳小学座落于岐阳村岐山东南首。1982年岐山小学改名为公社中心小学,周普定任校长,1983年8月王家豪接任校长,1985年兴建乡中心教学楼,学校改名为岐阳乡中心小学。1987年8月陈飞任校长,次年兴建第二幢教学楼及教师寝室楼。1988年12月学校达到《办学纲要标准》。 1992年7月撤区并乡,岐阳中心小学改为高桥镇岐阳小学。2000年8月汪文虎接任校长,2004年8月撤岐湖小学并入岐阳小学,高桥镇人民政府投资两百多万元修建了校舍,新建了门卫、食堂,配套设施更加完全,校容校貌大为改善,学校从此进入了规模办学。现在的岐阳小学占地面积为10792.7平方米,建筑面积3797.3平方米,具有200米标准环形跑道、体育快乐园地,食堂软硬件建设达到区学校食堂量化分级B级水平。现有班级18个,学生794人,教职工40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高一层次学历61%。 学校各类设施达到省完小类标准。 学校管理科学,效益显著。积极以教育科研为依托,逐步形成“以德为先,各育并举,和谐发展,整体提高”的办学思路,在实践与研究中重视德育工作的继承和创新,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现有英语、书法、美术、器乐、舞蹈、腰鼓、棋类等兴趣小组。 目前学校正在积极实施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向省现代化学校目标迈进。
德天实验小学成立于2000年,占地8268.8平方米,有图书阅览室、实验室、劳技室、美术教室、电脑室和音乐教室等专用教室,藏书量18000余册。拥有完备的校园有线电视系统和校园信息网;建有符合卫生环保要求、设施较好的食堂。全校17个班级,所有年级实行了小班化教学。全校学生537人,教职工48人。 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达90% ,学校不断涌现出区、市的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各层次骨干教师的比例大幅度提高。现有省特级教师1人,省优秀青年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市教坛新秀6人,区教坛新秀5人,13人获市级荣誉称号,35人次获区级荣誉称号。 德天实验小学是一所以“教师成长”为办学特色的学校。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德天实验小学始终坚持以“教师成长”带动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总思路。2003年7月,我校成为区“教师成长工程”基地首家基地;2007年4月,我校成为首批示范性教师成长基地。
学校前身为创办于清光绪四年(1878)的振文书院,后多次更名,曾是宁波市和镇海县的重点小学,1987年被命名为北仑区实验小学。现设24个教学班,1200余名学生,60名教职工。校园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长期以来,学校以其严谨、规范、开拓、协和的校风,文明、勤奋、活泼、上进的校训,求真、求实、求活、求精的教风,勤学、乐学、善学、博学的学风,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高素质人才,为祖国、家乡的教育和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近几年,以培养全面加特长的学生,创建优质加特色的学校为办学宗旨,以轻负担、高质量为主攻方向,本着“实验性,示范性”的办学职能和民主加科学的内部管理思路,通过深化综合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质量不断提高,办学特色进一步形成。尤其在教育科研、童诗教学、培养青年教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几年来,培养和造就了省特级教师1名,省教坛新秀2名,省教改之星2名,市教改之星2名,市教坛中坚1名,市教坛新秀19名,区学科带头人3名,区教坛新秀40余名,为区级机关和城镇学校输送干部、校长10余名……学校被评为宁波市师训工作先进集体,并被当地誉为“北仑的黄埔军校”。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活动蔚然成风。学校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努力向教育科研要效益、要质量。几年来,共有60多项科研成果在省、市、区获奖,近300篇科研论文在全国、省、市获奖和发表。现有省、市级课题各2个,区级研究课题10余个,校级研究课题60余个,学校多次被评为宁波市和浙江省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全面加特色的办学格局基本形成。荣获北仑区小学生计算机比赛团体八连冠;获北仑区小学生田径赛团体六连冠;多次获市、区小学生风筝赛团体第一名;获市小学生羽毛球赛团体冠军;合唱录音获省一等奖;学生书画作品频频获全国大奖;童诗教学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在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严信才先生的关心下,在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学校先后获宁波市军警民共建文明单位、浙江省体育达标先进学校、浙江省课程教材试验先进学校、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示范小学、全国红旗大队等市级以上集体荣誉30余项,1996~2001年,在由北仑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的对全区小学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中,学校连续五年以较大的优势蝉联总分第一名。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