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霖镇白泥墩小学已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由原白泥墩村于1911年创办的树人初级小学与雨钱区清化乡在1931年春设立的化雨小学合并而成。学校几经易名,2001年8月移入原春皋中学,学校更名为甘霖镇白泥墩小学。 多年来,学校领导和教师献身农村教育事业,安心工作,团结协作,学校已形成了“诚信、和谐、务实、进取”的校风,“敬业、爱岗、踏实、奉献”的教风,“勤奋、求实、尊师、守纪”的学风 学校占地面积18717平方米,建筑面积2992平方米。现有22名教职工,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3名 ,大专以上学历16名。学生390名,11个教学班。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标准化Ⅲ类学校、绍兴市示范小学、嵊州市学校工作先进集体、嵊州市合格工会。教职工有1人次被评为绍兴市先进工作者,有10多人次被评为嵊州市级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或优秀干部。教师的教学论文多次获嵊州市级一、二、三等奖,多篇论文还在国家级报刊发表。教师在嵊州市级优质课评比中获二、三等奖。在国家级、市级各类比赛中,我校学生多次获奖,在国家级、市级刊物上,我校也有多位学生的佳作发表。 在各级领导的殷切关怀下,在全校教职工的努力下,我们有理由相信,白泥墩小学的明天会更好。
石帆镇二小原名“西联中心小学”,1992年,随区域合并而更名为“石帆镇第二小学”。学校历经艰难地走过半个多世纪,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各级领导和群众的重视和努力下,于1997年全校搬迁新学校,撤并了周围的完小,实现了规模办学。现学校设置龙门小学、霞雪小学、河淇小学三所完小和一所中心校。中心校占地面积16401平方米,建筑面积7060平方米。新校舍错落有致,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实验室、音乐室、图书室、学校食堂一应俱全。学校背靠风景优美的后屿山,空气清新,校园内还有精心设计的假山、水池、草坪等,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朝阳小学小学于1956年将私塾小学改建为民办初级小学,1960年拆除土地庙拆建学校为完小,1978年迁址新建于村中心,1992年为彻底改变办学条件,村领导发动群众捐资12.3万元,各方筹资43万元,新建了建筑面积为1309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又集体投资15万元,购置设备及美化校园,当年年底建成兰州市三级三类标准化小学。 现学校经扩建总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50平方米,生均5.5平方米,操场面积5850平方米,生均24平方米。学校有教学班6个,小学生244人,学前班一个,幼儿37人,教工15名,公办教师14名,代理教师1名,大专学历3名,中师学历5名,中专学历1名,高中学历2名,初中学历4名,(非专业学校均获两证),学历达标率100%,高级教师6名,占40%,一级教师4名,占27%,二级教师4名,占27%,未评一名。 学校设电教、音乐、美术、图书、体育、卫生、保健等十二室。有电教设备66件,卫生保健器材45件,音美设备132件,体育器材366件,图书3500册,各种设备财产总值约12万。 自1980年以来,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毕业率均达100%。语文、数学双科合格率逐年提高,达到上级下达指标。 自1992年以来,有一名教师获省优秀园丁奖,一名获市级优秀教师奖,五名获区级优秀教师奖;十名学生获区级“三好学生”奖,一名获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二等奖,学校曾获区行政管理先进单位。
我校坐落在美丽的芬湖畔,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学校前身是夏河小学,创办于1901年,在1993年,由香港邵逸夫先生捐款和嘉善地方政府投资建成了逸夫楼,学校更名为嘉善县逸夫小学。至2008年,学校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又新增建了一栋教学楼。如今,学校的校容校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所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怡人,功能配置齐全,硬件设施一流的崭新的学校展现在眼前。 学校现有教学班20个,专用教室8个(电脑房2个,多媒体1个,实验室2个,音乐教室1个,美术教室1个人,舞蹈房1个)。在职教师45人,其中青年教师29人,占64.4%平均年龄35.2岁。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26名,本科学历13人,市学科带头人1名,县学科带头人2名,县教学能手6名,现有学生860人。 几年来,学校曾先后获得“省先进学校”、“省文明学校”、“省信息技术实验学校”、“省示范性学校”、“省陶行知实验学校”、“嘉兴市文明单位”、“嘉兴市巾帼文明示范岗”。等一系列称号!
创办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后迭经变迁。现占地25435平方米,建筑面积14734平方米。各教室和专用教室均装备了实物投影仪、数码投影仪和电脑。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1000余名,教职工52名,其中党员12名,大专以上学历比例占教师总数的69.4%。。现为省示范小学,省II类标准化学校,市现代化达纲学校,市园林式单位。先后荣获全国雏鹰红旗大队,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新碶小学积极筹措经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先后装备了多媒体电教室,教师办公电脑达每3人一台,学生机房上课可达一人一机,所有电脑都接入光缆;54座语音室配有实物投影仪和两台电视机;常识实验室达省级Ⅰ类标准;图书室拥有图书近3万余册;另有美术室、书法室、音乐室、体育室、学生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棋室、劳技室等专用教室;建有羽毛球场地一个,标准篮球场1个,小篮球架6副,排球场2个,另还有快乐体育设施数处;新的学生餐厅和风雨广场已规划立项,计划在下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新碶小学历来重视德育,并注意德育从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抓起,坚持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先后被教育行政部门确定为“宁波市心理健康教育试点学校”、“北仑区自护教育试点学校”、“北仑区明礼一代人试点学校”。
东恩小学前名为卫东小学,一九六六年由知名爱国华侨香港幸福企业集团董事王宽诚先生创建,七十年代更名为东恩小学,其含义是:感谢毛泽东、周恩来对中国人民带来的幸福。 东恩小学座落在鄞州区古林镇宋严王村,是王宽诚先生的故乡。目前,学校拥有学生580余名,所辖学区分别是:宋严王、包家、陈横楼三个行政村,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学校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为培养学生各方面而努力。近年来,办学面貌不断改善,学校设有舞蹈室、音乐室、电脑室、语音室以及多功能电教室,学校为当地经济建设作出了努力。 目前,全校有25位教职工,专任教师23人,其中5人大专学历,全体教师认真工作,努力钻研业务,积极要求上进,终身为教育事业服务、观念牢固,为培养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奉献光和热。依法治教,加强科学管理,争取办出特色,办出风格。
江寺小学位于杭州市萧山城区金家桥路11号。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萧山电机厂职工子弟学校”,后改名为“杭州发电设备厂职工子弟学校”。1993年1月1日起,移交给原萧山市城厢镇管理,更名为“萧山市城厢镇江寺小学”,2001年归口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管理,定名为“杭州市萧山区江寺小学”。2005年,学校占地面积77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建有塑胶环型跑道体育运动场1875平方米。拥有计算机、语音、音乐、舞蹈、美术、书法、劳技、科学实验等专用教室9个及多媒体、图书阅览、科技活动、心理健康咨询、广播室5个。总图书藏量 24000余 册,生均 28 册,并设立“校园书吧”。 江寺小学现有教学班18个,在校学生735人。教职工47人,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41人,占教师总数的90%;有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20人。其中有省名优教师培养人选1名,杭州市学科带头人1名,杭州市教坛新秀4名,萧山区优秀教师3名,萧山区教坛新秀10名,萧山区教育学会语文、数学、科学、思想品德、体育、音乐专业学术会员15名。
座落在象山港畔石浦古镇的延昌小学创办于1911年。占地面积10256平方米,建筑面积7602平方米。校园整洁优美,四季如春。教育设备先进,设施齐全。学校现有小学24班1210名学生,教职工67人;附属幼儿园4班139名幼儿,教职工9人。68名专任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31人,占45.6%;大专以上学历39人,占57.4%。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让每一个人都获得成功。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全面发展、优化个性。以上述理念与目标为指导,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坚持人人成才,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个性特长的形成,稳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学校于1989年成立董事会,动员社会力量支教助教,积极实践学校与社区在教育上的紧密配合,使学校成为教育社会化的一面鲜明的旗帜。学校开设校本法制课程,自编《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四至六年级三本六册),加强了学生的法制教育。学校紧紧抓住学校所在地——石浦所特有的地域与文化特色,开展实施以海洋文化为载体的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以海洋精神培育学生。学校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多次被评为:县文明学校、县红旗大队、县先进基层工会、县普法工作先进集体、县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县文明单位、市卫生先进单位、市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市教育基金会先进集体、市文明单位、省先进图书馆、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省文明学校等。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