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虹桥镇第八小学位于虹桥环岛西侧的电信大楼旁,校大门南朝虹桥西路(虹桥路向西延伸),北与虹桥镇实验中学隔河相望。学校占地面积162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800多平方米,第一期工程已建成教学楼、行政楼,围墙台门与校内主要设,建筑面积为3873平米。学校现有教学班22个,在校学生950人,教职员工共50多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85.8%,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科学、信息技术都配备专职教师。 新建的校舍式样新颖、色彩明快、错落有致、结构合理,是一所现代化气息浓厚的园林式学校。学校建有现代化设施的多媒体学术报告厅、微机室、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劳技室、阅览室等专用教室。一、二年级两个级段已实施“小班化”实验教学,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大部分的教室配备了小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各类器材按省I类标准配备,图书室现有藏书19800多册,电子书籍1000多册。校园配置了智能广播系统,校校通校园网络。 学校自2004年8月被市教育局升格为中心小学后,随即搬迁至新校舍。在短短的几年里,学校先后被授为乐清市级“文明单位”、“乐清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乐清市办学水平三星级小学”,市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组委会授予“中华经典文化诵读实验基地”、乐清市第二批小班化实验学校、浙江省农村小学Ⅲ类标准化学校等,2006、2007两年连续被评为乐清市创建“平安校园”优秀单位。现正筹备启动第二期校建工程,为创建温州市级“文明单位”和“温州市农村示范小学”的目标而奋斗!
洞头县实验小学云帆管乐团成立于2007年10月,四年来,乐团这棵音乐之苗,在县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师生的支持下,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各种活动中开始耀耀生辉。
温州市马鞍池小学前身为巽山小学,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背靠巽山,南临温瑞塘河。现址位于飞霞南路,交通便利,设施齐全。新校区位于马鞍池公园南首,占地17.2亩,于2009年投入使用。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学校积淀了较深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教育教学特色,拥有一支“品高、业精、政勤、人和”的领导班子,更有一支“严谨、求实、创新”的教师队伍。办学以来,学校致力于“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并于2008年成为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小学双语教学实验学校,在音体美等学科实施双语教学,学校曾先后荣获浙江省体育达标先进学校、市先进文明单位、区文明单位、区教育系统全面先进、中小学生行规达标学校、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学校历来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科学管理体系,实施和谐教育。
嘉兴市秀城区城东外来民工子弟小学办公地址设在长板路,联系人宗启兵,主要经营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小学教育。,注册资本15万元,在职员工26名 嘉兴市秀城区城东外来民工子弟小学,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小学教育。业务描述: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小学教育 嘉兴市秀城区城东外来民工子弟小学已经创建了 欢迎大家的光临!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硖山对峙,紫微风清,洛塘帆影,往事可忆?紫微小学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学校现有教学班46个,学生2380人,教职工117人。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雏鹰红旗大队”、“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 “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城镇示范学校”、“浙江省标准化建设达标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等。学校以“适合每个人发展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为办学理念,以“让每个人获得更好的发展”为办学宗旨,以“发扬传统、追求卓越、打造品牌”为办学方向,以“张扬个性,丰富潜能”为培养目标,以“立德、善学、文明、健康”为校训,以“爱学习,存大志,勤实践,善积淀,勇创新”为紫微精神。学校拥有师德修养高尚,业务素质精湛的师资队伍,先后培养了国家及省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辅导员”、“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教坛新秀”等一批先进教师群体。学校是全国少先队工作学会科研实践基地、省德育工作学会团体会员,德育工作以全国级《雏鹰争章与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优化整合》课题为核心,在科研实践中学习与探索,形成以启导做人为核心的开放德育教育特色:树立三个观念——大教育观、大德育观、大课堂观;坚持三个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实施三个走向——走向社区、走向实践、走向生活;开展三大创建文明学生、文明教师、文明班组,走出了新的特色。学校是嘉兴市教科研基地,多项教科研成果获全国一、二等奖,现正运作的全国及省市级课题有30多个。学校是“浙江省艺术教育先进集体”,民乐、舞蹈、书画、摄影等专业队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屡屡获奖。学校是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校田径队连续30年夺得海宁市田径赛小学组团体冠军,为省级以上运动队输送了23名体育后备人才。全体教师在教学中致力于用新的理念、新的教法,构建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认真探索、积极实践、亲身体验、大胆创造,校内师生学习型组织的形成,使教师成功发展,学生健康成长。百年一瞬,风雨辗转,2002年秋季学校整体搬迁到新校园,优美的环境,先进的设施,开放的教学,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必将使紫微小学这所百年老校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谱写出辉煌的篇章。紫微小学的每一个学生必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我校现有18个班级,在校学生606人,教职工37人,专任教师36人,中学一级1人,小教高级12人,占35%;小教一级21人,占57%。35岁以下的教师有25位,占全校的68%。全校教师平均年龄31岁。本科学历7人,大专学历24人,占84%;中师学历6人,占16%;正式党员3人,预备党员2人,离退休教师12人。学校总占地面积为1581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为21.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500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4.8平方米;运动场总面积7150平方米,生均9.8平方米;绿化面积为2500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3.4平方米,绿化率为15%;图书室藏书量为18866册,生均25.86本。学校现已配置多媒体教学平台、双向控制闭路电视系统、教师电脑室、计算机室(41台)、语音室(54座)、智能广播系统、6套小媒体﹑电子备课室﹑校校通系统。 我校18个班级全部实施“小班化教育”,把“爱国、文明、勤学、健美”作为我校的座佑名。学校先后荣获温州市少先队先进集体、乐清市雏鹰红旗大队、乐清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乐清市先进单位、乐清市文明单位、温州市城市绿化工作先进单位、乐清市二星级学校、乐清市教代会“三化”先进单位、乐清市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
乐清市虹桥镇第七小学座落在虹桥镇北片的瑶北村,南眺繁华集镇,北依苍翠山岳,东邻广阔沃野,西伴长流瑶川,四面临风,无线生机尽收眼底。学校北大门傍虹瑶公路,环境洁净优美,交通便利。学校源于明朝龙山书院(地方人士朱美主持)、金溪书院(朱谏主持)。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乡绅朱虞宾等人创办了小学堂,有高等部学生30余人,初等部学生50余人,首任才能朱虞宾。1906年复设陶淑女子小学堂,不久停办。宣统二年(1910),因陶成璋在瑶岙避难时在小学任教3个月而更名为铸英小学。1912年更名为虹桥区第二国民学校。1929年更名为瑶岙初级小学。1949年改称五权不学,此后相继更名为五权乡立瑶岙小学、五权乡中心小学、五权公社中心小学。1981年更名为瑶岙乡中心小学。学校原辖蒋宅、上滕、东馆、界屿、瑶南、?前、仙垟陈、下仙垟和邵东吕等9所小学。1992年9月,仙垟陈小学、下仙垟小学划归建城区域,除溪东溪西小学外,其他村完小相继并入,学校改为现名。学校专任教师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6人,占59.2%,学校占地14000㎡,建筑面积3011.3㎡,学校绿化面积3506㎡,拥有一座200M环形跑道,有多媒体、校园广播网络等设施,是一所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农村小学。学校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学校先后授予乐清市文明单位、乐清市行为规范达标学校、乐清市先进劳动基地荣誉称号。
望江小学位于高桥镇望江村,当时在区、镇、新安、厦庄、下林三村的重视下,投入资金50余万元,于95年8月建成启用。总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4.2亩),总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绿化面积367平方米。学校环境优美,内部设施也较完善,设有电脑室、实验室、美术室、鼓号室等及标准篮球场地。近几年来,学校在各级政府领导的支持下,相继投入30万元。学校现有图书4000册,教学自然仪器218件,体育器材300件,电脑25台。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招生学区为望江村。学校97年9月通过市、区“两高”验收,97年11通过区“综合办学水平”评估,达优秀级,99年通过“省教育强镇”验收。 学校现有教职工10人,平均年龄32岁,其中小学高级教师3人,一级教师2人,学历合格率100%,全部教师都已大专以上学历,1人本科学历,3人正进修本科学历。计算机B级6人,国家二级1人。 近几年来,学校全体教师讲政治、讲团结,齐心协力、勇于创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规律为工作重点,以爱国主义教育、养成教育为德育工作目标,以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基础;以不断实施和深化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积极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多元化发展,注重制度建设、校园管理,严把课堂教学质量关,创建育人环境氛围,强化环境育人效果。学校工作一手基础,一手抓篮球、书画教育,努力创建学校特色。 1995年建校以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学质量突飞猛进,一路领先,已在高桥镇形成一定的知名度。除抓好学习成绩外,我校坚持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几年来,学生习作在区级以上刊物发表60余篇,十余人次被评为区镇级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十佳少年,3次被评为区级优秀中队、小队,在镇、区奥数竞赛中屡屡获一、二、三等奖。在书画方面,屡获望春点、高桥镇第一名。在体育方面,连续二次获镇小学生广播比赛一等奖,历届镇点两级运动会中,8次获望春点团体总分第一名,4次获高桥镇团体总分第一名等,在高桥镇首届小学生篮球赛中,荣获第一名。在抓好学生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论文也屡屡发表在各级刊物上。
泰顺县司前畲族镇中心小学创办于1917年,办学历史悠久,历年英才辈出。校址位于泰顺县司前畲族镇司前西村秀丽的里光溪畔,学校周边环境优美,田园环绕。学校占地10320平方米,建筑面积5018平方米。现有班级21个,学生978人,其中少数民族286人,占29.2%;现有在岗教职员工65人,专任教师63人,具有小学高级职称的教师23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取得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为52人,占专任教师的82.3%。 近年来,学校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以发展内涵提升品位为重点,立足于提高教师素养和学生素质,着眼于优化教育管理、优化教育环境、优化教育过程,依靠特色立校、科研兴校,致力于创建一流办学水平的农村小学。现在学校办学条件良好,领导班子开拓务实,教师队伍勤奋进取,素质教育有声有色。学校先后获得市示范小学、市绿色学校、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先进集体、县文明学校、县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先进集体、县巾帼文明示范岗、县先进职工之家、县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等10多项荣誉称号,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学校各项工作呈现出较明显的亮点。
宁波市鄞州区横街镇中心小学地处宁波西乡横街镇,前身为1912年设立的“凤岙市初级小学”,1972年更名为“横街五七学校”,1986年正式确立为“横街镇中心小学”。目前,校园占地面积19125.8平方米,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多媒体阶梯教室、语音室、电脑室、舞蹈室、美术室、实验室、图书室等专用教室,校园音响系统、校园通讯系统、校园网络系统等设施一应俱全。 学校现有33个班级,学生1580人,教职员工75人,专任教师63人,其中小中高教师1名,小学高级教师19人,大专及以上学历6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6.8%。教师获“市名教师”荣誉称号的1人,区教坛新秀14人。 学校坚持“实践中求知,体验中成长”的办学理念,大力倡导“爱国、勤学、文明、活泼”的校风,“体验教育”已成为该校的特色,“小学生体验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被确立为省级规划课题,并获宁波市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该校先后获得“省基础教育先进学校”、“县文明学校”、“县先进家长学校”、“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1997年被评为“市师训工作先进单位”, 2000年被评为“县A级学校”,2001年被定为“区科技实验学校”、区首批“红领巾体验教育实践基地”,2002年学校被评为“区文明单位”,同年少先队被评为“省红旗大队”,2003年通过《宁波市现代化学校办学纲要》达标验收,同年又成为浙江省示范性小学,2004年被评为区教科研先进集体。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