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仙降镇中心小学前身为萃英学校,创办于1912年。新中国成立后,校舍一直坐落于飞云江畔。先后称“仙降乡小学”、“仙降乡学校”、“仙降镇学校”。1988年因仙降镇中、小学分设而改名为仙降镇中心小学、2011年6月因瑞安市区划调整,仙降撤镇设街更名为瑞安市仙降中心小学。2003年,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仙降镇中心小学开始实施校舍迁建工作,新校舍坐落于仙降镇仙降村仙山路。2006年春季实现搬迁,新校舍占地45亩,建筑面积14543平方米。 目前,学校共有36个教学班,1700多名学生,80多位教职员工。学校倡导“以人为本,打造辛福人生的起点、创建和谐的精神家园”的办学理念,以“认认真真学习,堂堂正正做人”为校训,引导学生热爱学习、认真学习、学会做人。 学校先后荣获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温州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温州市绿色学校、瑞安市文明单位、瑞安市消防安全示范校、瑞安市校本教研示范校、瑞安市平安示范校园、瑞安市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瑞安市四星级毒品预防教育学校、瑞安市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先进集体、瑞安市校务公开先进单位、瑞安市教育工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当前,学校全体师生正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努力创建一所“制度规范,文化浓厚,健康向上,文明活泼,特色突出,社会声誉良好”的现代化学校。
鄞州区实验小学又名姜山镇中心小学,位于宁波市鄞南姜山东端,占地面积 40亩,现有40个教学班,2000余名学生,是浙江省首批文明学校、省农村示范小学和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106人,专任教师 87人,其中78名教师达到了大专学历,43名教师取得了本科学历,有各级“骨干教师”、“教坛新秀”36名,小学高级教师 47名,小学中学高级教师3名。 学校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先后有《人类经典寓言与儿童成长的研究》等20多项课题在市级以上立项,《小学学科综合活动课程的构建与实践》等20余项课题成果在省、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中获奖,《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自助式小课题研究》等数十篇教育教学论文在《中国教育学刊》、《上海教育科研》等刊物上公开发表。1998年,学校被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命名为“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学校”;1999年至2005年,学校连续几年被评为“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2004年,学校被评为鄞州区唯一的“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2000-2003)。 多年来,学校形成了以书法、体育为主的办学特色,先后被定为浙江省全民健身试点单位、省书法教育实验基地和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实验学校。1990年以来,学校还先后获得全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写字教学先进集体、省业余训练先进集体和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如今,学校以“发展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教育宗旨,逐步形成了“品质高尚、教学相长、求实创新”的校风、“教书育人、教学严谨、精益求精”的教风和“勤学守纪、健康活泼、团结奋进”的学风,在当地享有较高的声誉。
龙湾区瑶溪镇第一小学,前身瑶溪镇中心小学,建于1932年,2002年校网撤并搬到现校舍更名为瑶溪镇第一小学(简称瑶溪一小)。 学校位于龙湾区瑶溪镇,座落在大罗山脚的瑶溪省级风景区,毗邻国际网球中心,北距瓯海大道800余米,东面临瑶永大道,周边是温州市最大的经济适用房商住区,西南面是正在建设的温州党校、温八中,区位优势明显。学校就在这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交通便利、教育氛围浓厚的环境中。学校现有20个教学班,学生843人;在编在岗教师46人,专任教师44人,合格学历达100%,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教师21人,专科16人;小学高级教师25人,小学一级教师17人。 学校占地面积31.4亩(20933.67 M2),生均占地面积27.4M2,建筑面积7657.22M2,生均建筑面积10.02M2。建有教学楼、综合楼、劳动实践基地、食堂和宿舍。学校校园环境整洁优雅,内部设施齐全,有科学实验室两个,两个计算机教室(电脑123台,全部可上网),建有学校校园网、音乐室、美术室、综合实践活动室、舞蹈室等专用教室,设有250座的多媒体教室,会议室、档案室,广播室(配校园广播系统)、文印室、大队室、卫生室、体育器材室。同时建有250米塑胶环形跑道田径场,两个标准的塑胶篮球场,各类体育设施配备齐全。学校图书室现有藏书20798册,生均27.2册,并配有教师、学生阅览室,订有各类报刊31种。合理的布局,先进的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学校成为孩子们求学求知的理想场所。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第二小学成立于2012年7月,是杭师大东城教育集团内的一所江干区区属公办小学。学校坐落于丽江公寓西侧,南临钱塘江,北倚下沙路,占地面积19765平方米,建筑面积12201平方米,是一所办学规模30个班的小班化学校。校园环境优美,白沙旱溪、紫藤廊架、景石等景观富有品味;校园内有标准的200米绿色环形塑胶跑道,1个室内篮球场和2个室外篮球场,两个室内羽毛球场,此外,图书阅览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计算机教室、实验室、书法室等先进办学设施一应俱全。 学校2012年9月正式开学,目前共有一年级5个班,学生174名,教师13人。13名教师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杭州市教坛新秀3人,市区优秀教师4人,区二层次骨干教师3人。在陈敏芳校长的带领下,学校秉承集团“人格为先五育并进”的办学理念,践行集团“幸福校园 优质教育”的发展愿景,提出学校“尊重天性 服务发展”的办学理念,倡导发现教育,让孩子在发现中成长!重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敢于探索,敏于行动,主动提出问题,主动寻找答案,从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不断求索的精神。 学校以课题为引领,以“专心 专术 专长”的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使学校快速走向高起点发展的轨道。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绘画、童话表演、书法、跳绳、合唱、葫芦丝等社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和艺术素养。在考察市内外兄弟学校特色发展的基础上,学校把民族乐器葫芦丝引进课堂教学,全面铺开,在探索实践中摸索教学方法,进而开发校本课程,提升师生的艺术素养,逐渐形成学校的特色教学之一。
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是江干区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也是江干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学校现有43个教学班,近1400名学生,教职工120余人。 学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级绿色学校,杭州市文明学校,杭州市小班化教学实验学校,杭州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06年被江干区教育局认定为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一级A等学校, 08年学校中考优高率与上年相比提升9.45个百分点,提升率位于全区前列,并被授予江干区第四届“滨江房产”教学质量优秀学校的称号。 杭州天杭教育集团,由杭州天杭教育集团天杭校区和桂苑校区组成。 杭州市天杭教育集团位于杭城东部,是江干区第一所公办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5252平方米,绿化面积达6500平方米。现有45个教学班,近1400名学生,教职工127人。 学校积极构建以“雅”为核心的校园文化,育人环境“优雅”,学生行为“文雅”,师生品位“高雅”。学校以“励学、敦行”为校训,以“愿景凝聚人,情感激励人”理念引领全体教职工扎实工作,逐步形成了“笃学、崇善、求精、尚美”的校风。 学校拥有一支励精图治、努力拼搏、团结向上的教师团队。目前,学校有浙江省教坛新秀1人,浙江省师德楷模1人,杭州市教坛新秀13人,区级教坛新秀31人;市级优秀教师5人,区级各类优秀教师17人,区二层次骨干教师7人,三层次骨干教师24人。全体教师以“进德、修业、务实、善导”为教风投入工作。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的办学思想,通过“五星班级评比”、“天杭之星代言”、“好习惯伴我行”、成长导师制推进、“馨心小屋”心理辅导、争章活动等的开展,切实提高常规德育的有效性。同时,作为全国少先队工作试点学校,积极探索共青团、少先队工作一体化研究,组织建设规范化,主题活动系列化。
杭州市莫干山路小学位于杭州城北,莫干山路752弄,首创于1912年,至今已有100 余年的办学史,1997年3月随杭州市行政区域调整由西湖区划入拱墅区。97年至今学校本着合理布局、优化资源的精神,先后撤并星桥、花园岗两所完小,迁建勇进完小,2000年根据祥符镇总体发展规划和科教兴镇战略的实施,以创建教育强镇为契机,学校搬迁至新校区(原祥符中学校址),形成一所中心、两所完小的办学格局。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19380平方米,教学班 40个,在校学生1495人,教职工71人,专任教师68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7人,占39.71%,一级教师32人,占47.06%。所有教师学历均合格,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58人,占85.3%。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在硬件设施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实施校园改建五年规划的第一年就实现了综合楼建设和校园的绿化、美化工程,建有653平方米的风雨操场一个,建立了设施齐备的语音室,3个计算机教室配置了140余台先进的电脑,并先后建立了19个多媒体教学班,现有藏书量18495册。各类教学仪器设备均达到1类标准,为学校网络教学和现代化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随着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办学声誉不断提高,学校先后被评为区“文明单位”、“校风、校纪、校貌最佳学校”“行为规范达标学校”等各项荣誉,2004年被拱墅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认定为整体办学水平“优秀级”学校,2002、2004连续两年荣膺杭州市百万家长评议的“人民满意学校”。
温州市桥儿头小学创办于1991年5月,地处浙江省温州市桥儿头新村,是一所全日制小学。学校占地11591M ,建筑面积6095M ,绿化面积5140.6M ,现有32个班级,学生1649人,教职工83位。学校拥有电脑室、一线通网站、语音室、图书室、自然实验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劳技室、生物标本陈列室、室内健身室及容纳200多个座位的多媒体电教中心。 现在桥儿头小学以和蒲鞋市小学合并,成为蒲鞋市小学桥儿头校区。校长为卓东健。学校常年开展读书节、艺术节等活动
隆山实验小学位于瑞安市安阳新区B区(安阳街道塘河南路122号)。学校核定办学规模36个班级,现有班级34个,1605名学生,84名教师。学校占地面积13181平方米,建筑面积9061平方米。学校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智能系统完善,图书馆、音乐室、舞蹈室、电脑室、网络室、室内体育活动室等各类功能室一应俱全,所有的教室、功能室都配备有多媒体教学系统。拥有200m塑胶跑道与可容纳1000人就餐的餐厅。 我们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学科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在现有84名教师,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约占91.6;本科约占57.1;专科约占34.5;中学高级教师3名,小学高级教师占84.5;瑞安市级以上三坛、骨干教师37名;名师培养对象、骨干教师占50。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重点项目实验先进学校”、“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温州市示范学校”、“温州市红领巾示范学校”、“温州市教育信息化I类达标学校”“、温州市红旗大队”、“温州市数学家摇篮工程基地学校”、“瑞安市文明单位”、“瑞安市儿童少年工作先进集体”、“瑞安市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瑞安市平安校园”、“瑞安市校本教研示范校”“瑞安市学科教学技能培训先进集体”“瑞安市少儿舞蹈培训基地”等30多项荣誉。
费市小学位于江北区庄桥街道费市村,与我国著名的古建筑——保国寺相近,紧邻康庄北路和宁波骆慈旅游线。校园用地面积9890平方米,建筑面积4245平方米,绿化面积1169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草皮翠绿。校内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景、冬有绿,是教书育人的理想之地。 费市小学的前身是庄桥实验学校,是江北区第一所实施九年一贯制办学体制的学校,以教育质量高、校风纯闻名附近地区。2006年下半年,原庄桥实验中学部的7个班级、18名教师合并至庄桥中学。小学部的班级、教师保持不变。学校改名为宁波市江北区费市小学,现拥有12个教学班,在编教师25名,502名学生,是江北区农村最大的完小之一。教师中具有中级职称的12人,教师合格学历达到100%,高学历率达88%。教师队伍敬业奉献,素质优良,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几年来,江北区教育局为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配置了先进的教学设施。有电脑室、音乐教室、美术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舞蹈室等,建立了校园网络系统、校园音响系统。2006年下半年,新建了一幢两层楼的食堂和4道180米的塑胶跑道,拆除了校园内的两幢老教学楼,使学校的整体布局更加合理。2007年,开通“二机一幕”进教室,使多媒体真正走进了课堂。这些现代化教育设施的日臻完善,为教师辅助教学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为落实素质教育提供了保证,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龙湾区永昌第一小学创建于1904年,座落在国家级文保单位——永昌堡的东北角,学校的百年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曾多次被命名为市、区级文明单位。近年来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获得了区级先进集体等荣誉7项,市级示范性家长学校等集体荣誉8项、省级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示范学校等集体荣誉2项,还获得全国第七届智力七巧板科普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奖等荣誉。 学校现有班级19个,学生数830人,教职工46人,取得本科学历的有25人,占55%,研究生学历1人,小学高级教师20人,市名班主任1名,市、区级骨干教师3人,区教坛新秀1名。校园用地面积15031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081.7平方米,配置有电脑语音室,简易多功能教室,科学实验室,实验器材室、图书阅览室,音、体、美及科技与劳技专用教室和校园广播系统。建有200米环形跑道的操场和一个3000多平方米的活动场地,还开辟了一个校园劳动基地。校园绿化面积2118平方米,拥有图书20653册。学校建筑风格仿古,环境清幽,绿化宜人,是一所既涵蕴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又洋溢着现代教育教学气息的学校。 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入挖掘学校百年办学的经验与优秀文化传统,以“人文校园、科技校园、和谐校园、精神家园”为学校的发展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教育的终极追求,开始了基于“崇实求真”的校训文化的特色化办学实践,形成以校训文化以核心的价值追求,并在教师专业发展、学生星卡评价、成长档案袋评价、古诗文诵读、航模基地与七巧科技、学生社团建设等方面具备亮点。同时我们积极开展教育教学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以古诗文诵读、书香校园建设、科技特色学校的创建来达成育人目标的实现,努力使每个永昌一小毕业班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具备自觉的课外阅读习惯,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