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学校深入开展民族理解教育的课题研究,逐渐形成“尊重、理解、共融”的校园文化。民族理解教育如何从单一走向内涵发展,学校集教育专家和全校教师的智慧,提炼了“诚信做人、智慧成长”的校训,明确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基础、民族情结、开放视野的现代儿童。在校园最醒目的地方展示出来,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成为家长和路人热议的话题。 招生工作是学校的头等大事,是解决学校编制和资金问题的基础,因此在学校老师的配合下,我们非常成功的举行幼小衔接活动。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体验活动。绘本阅读课使小朋友初步感受到了小学课堂的学习氛围。校园DV让大家对穆兴小学有了全面的了解。五年级哥哥姐姐的帮助让孩子们完成了飞机模型的制作和试飞。最后,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兴高采烈地参观了校园,智慧爷爷、欣欣菜园、卡通画廊、金鱼池。幼小衔接活动加深了穆兴小学与幼儿园之间的相互了解,为学前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开了个好头,为每一个孩子的小学生活开启一扇阳光快乐之门。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市中心普通小学,校园面积仅为5538平方米。但我们致力于综合实践活动校内基地建设与课程开发。用自己的智慧“无”中生“有”,边边角角充满着“魔法”,点点滴滴散发着“神奇”,展现着体验教育、创新教育的迷人魅力,为学生的成长加油!目前农耕农事体验区、生物探究体验区、自主阅读体验区初步建设并开展相关活动,得到师生和家长的认可。
杭州市胜利小学系浙江省实验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授牌命名的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素以历史久、设施全、观念新、教风实、质量高著称。九十年代以来,学校着眼于实现教育现代化,致力于师资培训、课堂教学和学生发展,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取得了诸多教育教学成果,形成了全新的办学理念和特色: 1、我们的办学理念:注重生命关怀,提倡学校是孩子们的天地和乐园,学校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乐园;要为学校里的每一个人创造幸福的每一天。 2、我们的办学目标:全面创建人本化、学习化、数字化的21世纪现代学校。 3、我们办学的特色:学校以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和英语教学为办学特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创造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 4、我们的办学教师:学校拥有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共有教职员工81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名,小学高级教师32名;省市教坛新秀13名,省市学科带头人3名,区级教坛新秀、区优秀教师27名。 5、我们的办学设施:学校目前拥有31个教学班,建有先进的校园网络、闭路电视系统、全塑胶的操场、跑道;拥有计算机房2个、多媒体教室31个、计算机100多台;演播、音乐、美术、舞蹈、电子琴、自然实验、图书、阅览、劳技、科技、少先队等专用教室一应俱全,设备一流。
紫阳小学历史悠久,前身为建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的紫阳书院,是清代浙江四大书院之一。三百年来,傅王露、卢文绍、龚丽正及子龚自珍、孙衣言、夏同善等名师宿儒在紫阳开展了各种著书、讲书、传书等活动,对浙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今天的紫阳山上,尚留有活泼飘洒、清秀俊逸的"紫阳书院" 摩崖石刻,校内还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通玄观造像。学校依山而建,占地7630平方米,校内绿色簇拥、古迹众多、钟灵毓秀,是一所精致的盆景式校园。 1902年学校改名为仁和县高等小学堂,成为杭城第一所官办学堂,1970年始称紫阳小学,为原江干区重点小学,1997年划归上城区,成为上城区的实验学校。一所古代书院,历经三百年岁月,弦歌未辍,校址不变,一直演绎成今天的紫阳小学,这在杭城教育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学校通过历任校长和教师的努力,成为杭州市的文化名校,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先后被评为全国尝试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优秀无烟学校;省先进学校、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省绿色学校、省卫生先进集体;市家长满意学校、市体育传统项目优秀学校、市青年文明号、市先进图书室;区文明单位、区优秀学校、区民乐特色学校、区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学校先后涌现出全国级先进教师4人,省级先进教师4人,市级先进教师15人,其中科研成果获全国教育实验研究会一等奖,少先队"十三中队"评为省先进集体,学生吴强被评为全国百名好孩子。 学校现任校长傅颂九,带领全校教师积极创建书香校园,以"文化立校,书香育人"为办学理念,致力于"书香冶情,情景交融;书香益智,智能相长;书香明理,内外兼修"的育人模式构建,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家长的广泛认同,成为孩子开心的乐园、家长放心的学园、教师知心的家园、社会舒心的花园。
杭州市时代小学是2000年由全国百所名校之一——天长小学创办的国有民营学校。2004年,学校迁入1901年创办的蕙兰小学(上城区最早的近代小学校)旧址。同年12月,加入天长教育集团,成为集团会员单位。学校在2006年12月通过了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质量、环境、安全管理认证体系,成为全国首家同时通过三标认证的小学。 时代小学教师朝气蓬勃,才华横溢,教学风格与天长一脉相承。学校拥有26位省市区教坛新秀,9位省市教改之星,95%的教师具有本科学历,其中硕士及硕士在读3人,更多的教育教学骨干、师德楷模正脱颖而出。 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办学宗旨,秉承天长小学差异教育成果——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人人获得有差异的发展。学校全面实施课程改革,英语、电子琴、信息技术、书法等课程从一年级起全面开设。全体学生参与的两级循环活动课程,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保障,并通过学校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游戏节、健身节等载体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努力做到人人有才、人人成才。 “活动育人”是学校的特色,全体教师以“关爱生命,打造品牌”为己任,积极倡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在活动中寻找幸福,留住精彩童年。以“亲情教育”为切入点,让学生懂得对自我生命的珍爱、对父母长辈的孝爱、对同伴的友爱、对教师的敬爱,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对家乡的热爱,以努力实现时代学生“健康之人、亲情之人、自信之人、会学习之人、善创新之人”的培养目标。 走进时代,让我们共同成长;走进时代,让我们彼此拥有!拥有一份幸福的童年,拥有一份灿烂的人生!
杭州市大学路小学创建于1958年,因当时周围学院众多,书香浓厚而命名。 五十年风雨历程,学校拥有一支“严谨求实、厚基创新”的品质教师,一大批“乐学自信、善思互助”博学少年。是一所在上城区颇受社会、家长和上级中学好评的学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规范化数字档案学校、红十字达标学校;杭州市文明单位、人民满意学校、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击剑体育传校、绿色学校、巾帼文明示范岗奖等先进称号五十多项。 学校致力于小班化研究,现有22个教学班、600余名学生,50余名教师,其中具有中学、小学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占80%,市、区教坛新秀13人,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85%。从2008年至今的三年中,大学路小学进入发展的黄金阶段,校舍全面改建,教育教学设施一流,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成为浙江省标准化学校。 在“日新精神”文化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学校注重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发展相结合,基于每一个学生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优化课程设置,借助“日新”俱乐部,以体育传统项目——击剑校本课程开发为办学特色,《伙伴俱乐部:综合实践活动新载体研究》被立项为国家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与研究项目子课题。 2010年在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学校实施三年发展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积极探索“适应未来、主动发展”的办学模式。以“弘扬‘览大学真’精神,打造‘日新教育’品牌”为行动指南,积极倡导“尊重天性•服务学生•提高素养•奠基未来”的办学理念,以“管理有序、教育创新、品学兼优、人文和谐”为立校宗旨,形成“品质立校、博学启智、体育强身、实践炼能”的办学特色,从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杭州市望江门小学是上城区公办小学,创建于1915年,前身是杭县会堡乡立第一国民学校。在近百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坚持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形成了累累硕果:在全区率先提出目标管理制度,市的首批文明学校,尝试教学全国先进单位;学校少先队被评为省和全国的红旗大队。80年代初期,学校成为江干区(学校原所在区)三所最有名的窗口学校之一。2003年,学校的外来务工子女教育工作作为践行“三个代表”的典型,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三个代表在基层”栏目中作专题报道。 2006年7月,为配合望江地区旧城改造,学校搬迁到东宝路55号地块过渡。同年夏,学校成为杭州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中心的实验基地,挂牌杭州新思维实验小学(筹)。 学校现有学生722人,其中随迁子女就读人数占70%以上。教职员工51人。 学校现占地面积2924平方米,建筑面积3265平方米,教学设施比较齐备,每个教室都配备多媒体。 望小是乒乓传统学校。1966年,学校女子乒乓球队作为浙江省代表参加全国小学生乒乓球比赛获得第三名,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近年来,学校乒乓队在省、市、区级比赛中屡获佳绩,并有多名小队员入选至省市乒乓球队。
杭州市天长小学创办于1927年,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她坐落于美丽的西子湖畔,占地8900平方米,环境优美,精致亮丽,是杭州市实验小学、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先进单位,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红旗大队,全国百所名校之一。 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务实、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一大批名师在这里诞生、生长。他们凭着开放的理念,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实干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 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天长一直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教育硕果累累。 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学校之一。大气、开放、人文、和谐已成为天长教育和天长文化的特征。 天长的昨天是辉煌的,今天,天长不仅继承了光荣的传统,更焕发出时代的光彩与活力!她正洋溢着激情,迈步在开创美好明天的征程上!
塔山中心小学,前身可追溯到1908年的绍兴崇德小学堂,现为越城区塔山学区中心小学。2002年9月,学校迁入位于绍兴市延安路265号的新校园。现有57个教学班,121名在职教师,3075名在校学生。 多年来,学校以“自强不息,与时俱进”为学校精神,用“严谨、和谐、求实、创新”的校风,“严肃认真、循循善诱、积极进取、锐意改革”的教风,“勤学、苦练、多思、好问”的学风,做着素质教育的大文章。学校先后开展了《训练元认知,让学生学会学习》、《课堂心理探究》、《小学语文开放教学研究》、《以美育人实验研究》、《弘扬民族文化与营造优质教育整合的研究》、《利用优秀的民族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优秀民族文化育人过程中的雏鹰争章活动的策略研究》等一大批全国、省、市、区级课题研究。教科研活动提高了老师的理论水平,拓宽了教学视野。 学校依据实际,走出了一条民族文化育人的特色之路: 以校园文化营造特色教育氛围——用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构建了庭院文化、厅堂文化、走廊文化和教室文化,形成了校园文化系统。这些文化无不透露出浓浓的民族特色,时时处处陪伴着师生享受愉快的学习生活,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熏陶与感染。 以课外活动拓展特色教育阵地——从1995年成立全市首家学生乐团(塔小雏鹰民乐团)以来,培养了一批批具有民乐才艺的人才,民乐团成为学校的一块响亮的牌子。以此为突破口,由民族器乐向民族文化拓展,组织学科的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如美术的民族书画、艺术教育,音乐的民族戏曲、音乐教学,体育的传统武术教学等。我们还通过学校社团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全面开展民族器乐、戏曲、书法、中国画、剪纸、武术、中国棋类等各个方面探究,为孩子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以校本课程深化特色教育成果——目前已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四套《中华古诗词教育读本》、《中华民族音乐教育读本》、《国学启蒙读本》、《中华礼仪教育读本》。 出色的教育教学,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学校先后被评为市文明单位、市文明学校、市示范学校、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特色学校、省教科研先进集体、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等,还被授予浙江省教育学会实验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创新教育试点学校,全国少先队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等。 进入21世纪的塔山中心小学,以“扬民族文化 育国际良才”为办学理念,积极开展“新世纪民族文化育人”的研究,争创“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学校”。我们将在民族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上寻求新世纪办学思想的坐标,做到面向世界办学、民族文化育人,实现21世纪教育的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和谐统一。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