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郭家务中学,1978年建校于,位于北京市的最南端,与河北省相临。 黉舍订峙"育报酬本"的教诲准绳,重视家长与黉舍的共同办理,是一所家长黉舍,比来几年来跟着黉舍硬件实施的不竭改良,教诲讲授质量也在不竭的进步。 北京市大兴区郭家务中学是一以是初中教诲为主的初中校,现有讲授班14个,门生425人,正式教职工79人。 黉舍占空中积34800平方米,建有117间课堂,此中理化生尝试室3个,多媒体课堂10个,西席机房2个,学朝气房1个,美术课堂2个,音乐课堂1个,多服从课堂1个,阅览室1个,图书室1个,藏书楼藏书30385册,操场占空中积13338平方米,这些硬件设施为这些农家郎弟创作发明了杰出的生长空间。
一、简明情况: 岳各庄中学建于1967年4月2日。学校现有18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00余人,学生来源于12个自然村。学校现有教职工81名 。学校占地合33250平方米,其中操场面积7658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4741.49平方米。 二、学校办学思想、主要特色和简明成绩: 1、办学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育人为根本,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突出管理、质量、创新、发展的工作特点,充分发扬艰苦奋斗、务实拼搏的优良传统,促进学校向学习型方向发展。 2、主要特色 我们学校管理的新思路是: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构建和谐校园:我们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质量促发展的理念;认定教学质量是岳中在竞争和发展中的唯一生命线。 3、简明成绩 岳中,多年来一直是房山区乡属中学里的一面旗帜。如今,已连续12年荣获房山区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一等奖(95—07),连续8年荣获房山区教育先进集体(98—05),连续5年获得中考成绩特等奖。 今天,在崔森校长的带领下,发挥着无限的热情和创造力,团结拼搏,、励精图治、务本求实、开拓进取,依法、从严治校,促进着学校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榆垡中学位于全国重点小城镇—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南与河北固安县相邻,北与“西瓜之乡”庞各庄接壤,北京野生动物园距学校不足两公里,京开高速路从榆垡镇穿过,学校交通十分便利。 学校是一所有50年文化积淀的区级示范学校,于1956年建校,已逾50年的历史。2003年8月,学校迁入政府投资5600万元兴建的新址。新校占地面积107亩,建筑面积近3.5万平方米,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阶梯教室、食堂、宿舍,理化生等专用教室26个;建有配置较先进的计算机和图书阅览设备,每个教室均配有多媒体和实物投影;建有标准的400米塑胶运动场和900平方米看台于一体的体育设施,还有集篮球、排球、乒乓球于一体的功能较齐全的体育馆。可以说学校的硬件设施,已达到区内领先,市区一流的标准。 学校现有42个教学班(其中初中24个,高中18个),近1700名学生,239名教职工,是大兴区规模较大的一所完全中学。学校现有市级紫禁杯班主任5人;区级学科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5人。2004年11月,学校被评定为第二批区级中学示范校,2005年11月,与北京十三中达成了名校办分校协议。 两年多来,我校通过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实行教师逐层聘任制,不断深化了年级管理体制,完善了一系列的管理、评价和激励措施,尤其是加强了学校的文化建设与和谐校园构建,使榆垡中学在人文环境、师生精神面貌、教育教学质量及社会声誉等方面均有了显著提高,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先后被授予“教育部重点课题‘建立促进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分层评价’研究先进集体”“北京市卫生先进单位”、“北京市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北京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先进集体”、“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先进单位”、“大兴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大兴区‘四五’普法先进单位”、“大兴区文明单位”、“大兴区教育教育系统优秀领导班子”、“师德先进集体”、“大兴区教育系统先进学习型组织”、“大兴区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大兴区校本科研先进单位”、“德育特色学校”、“体育传统校”和“教育教学一等奖”等20余项市区级荣誉称号。2004年,学校被评为“大兴区中学示范校”。
北京市怀柔区第一中学(简称怀柔一中),建校于1956年,1978年被确定为区县级重点中学。学校现占地86亩,建筑面积38834平方米,共有50个教学班,2500多名在校生,236名教职工。是北京市教委于2000年第一批批准进行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的学校,2004年4月被正式认定为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几年来,怀柔一中在三个面向思想的指引下,始终坚持一切以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的发展为本的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相协同发展的办学理念。经过三十年来的不懈努力,逐渐形成了科技教育的办学特色。国内外几百个教育团体曾来我校参观访问,中央电视台、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信息报等多家媒体对怀柔一中的办学都曾作过专题报道。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又进一步明确了坚持两个服务,实现两个结合,培养全面发展‘四有’新人的办学方针。逐步实现远郊著名,北京有名,全国知名的办学目标。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北京有名的第二级办学目标。目前,怀柔一中正在按照2004年制定的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以干部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办学特色的巩固与发展三项工作为核心,以实现较高标准的现代化学校建设为目标,向实现全国知名的第三级办学目标奋勇攀登!
苹中——托起梦想的地方 在风景秀丽的西山脚下,在充满现代化气息的高科技园区旁坐落着一所已有四十多年历史的中学——北京市苹果园中学(简称苹中)。北京市苹果园中学成立于1956年初,原名为北京七十六中,1960年改为现名。原隶属于丰台区委,现隶属于石景山区委区教育局。学校占地20002平方米,校舍使用面积8111平方米。拥有一座教学楼(共24间教室),一座实验楼,一个能容纳600人的现代设施齐全的礼堂。另外,还拥有语音教室、计算机房、图书馆、演播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厅、占地3000平方米的操场及大量现代化教学及办公设备。现在全校学生1202人,共24个教学班。在职教职员工151人,专业教师86人,其中77人是大学本科学历(1人硕士学历),9人大学专科学历。另外其中19人为中教高级;38人为中教一级;29人为中教二级。学校1978年被列为区重点校,1995年成为完全高中校。苹中的历任领导注意狠抓领导班子、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建设,在“爱国立志、奋发成才”的校训的激励下,已逐步形成了“实干 巧干 创新”的管理作风;“善学、乐学、博学”的学生学风;“善教、乐教、平等尊重、循循善诱”的教师教风;并确定了“综合加专长”的培养目标。学校在探索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上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色。建立了“两大管理模式”:即“岗位三级管理的评价模式”和“岗位三级评价标准模式”,并根据实践经验于2000年5月出版了《学校岗位三级评价标准》一书;同时还进行了“三大改革”:即用人制度的改革、评价制度的改革及管理体制的改革。在长期的探索中苹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色。教研中心的教学督导、评价的职能层;教研组教学研究职能层;年级组的教育管理职能层。三个层面相得益彰,是教学质量保障的关键;“多管齐下”的激励方法则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的内部驱动力;不同层次教师需要的满足,使学校各部门形成奋发向上的合力。近年来我校涌现出大量敢创新、善管理、高教学质量的年轻教师,他们正逐步成为学校的骨干、中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校高考升学率逐年上升,近几年始终保持在92%以上,2001年再创新高,达到95%。在得到社会认可后,苹中人没有骄傲自满,而是把社会各界的鼓励当作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加大了改革的步伐、管理的力度,我们有理由相信苹中将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让更多的莘莘学子实现一生的梦想!
张各长中学始建于1972年1月,占地面积19962平方米,现有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0多人。有规范的音乐教室,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以及科技、生物等专用教室。教学设备先进,校园环境优美,三季有花,四季常青。1998年通过北京市农村中学规范化达标验收。我校有教职工79人,专任教师52人,均为本科学历,学历层次较高。建校30多年来,我校依靠干部、教师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精神,靠干部一心的强大凝聚力,靠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宏大气魄,走科研兴教之路,在"双高两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多年来,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怀柔区农村中学属一流水平,多次被评为实施素质教育优类校、教育教学质量优秀校、德育工作优秀校。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治教、治学,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精心培育"四有"新人。2004年,我校被区教委确定为实行小班制教学的试点校,小班制教学的最大优势是: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能力的提高,学生的聪明才智能充分发挥出来。培养出具有优良品质、健全人格、扎实知识、个性鲜明的优秀学生,把我校办成学风浓,校风优,校园美,质量高,让学生成功、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现代化的一流乡镇农村中学。张各长中学正已她崭新的姿态,去迎接美好的明天。
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是北京市示范高中,现一校三址办学。位于广渠门外富力城住宅区内的示范高中新建校,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33516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高雅、设施完善、功能齐备,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体育馆、学生社团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学生餐厅等硬件设施全市一流。工大附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近年在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获得多项国际、国内大奖,获市区级奖励达千余人次。我校机器人创新工作组在第七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中获两枚铜牌,在2006年全国青少年机器人迎奥运竞赛中获三枚金牌,吴艺凡同学获第二十七届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和“公共发明家奖”。学校狠抓课堂教学改革,稳步提高教学质量,连续多年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2006年,有25名同学高考总分达600分以上,本科上线率88.8%。秉承着“团结、民主、宽松、和谐,不内耗;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敢争先”的精神,北京工大附中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和谐学校文化、鲜明办学特色、一流教育质量的名校。
北京市通州区西集合学,位于北京通州区的西北部与河北交界,于1956年建校,是一所具有51年汗青的乡村初中校。 黉舍占地45450平方米,有十八个讲授班,共有门生622人,共有教职工88名,兼任西席55名,此中区级骨干西席三名。生源首要来自西集镇四周的各个天然村,另有一小部分外埠借读门生。黉舍是首批北京市标准化扶植达标校,北京市花圃式黉舍,多次被评为中考优良校。 西集合学的生长目标是:将黉舍办成环境美好,具有感化力,校风良好,群众对劲的,使每个门生获得全面安康生长的乡村优良初中校。 黉舍的办学理念:以法制为保证,以感情为依托,以报酬本,对内凝集民气,对外取信于民,民主理理,质量强校。 校训:连合、勤奋、务虚、创新。 西集合学建校时候长,曾为社会、高一级黉舍运送了一批合格人才,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赞誉。办理轨制化,人道化,干群干系和谐,具有必然的凝集力感化力,干部个人富有生机和创作发明力。西席步队年青化,乡村前提虽为艰苦但西席爱岗敬业,有较强的奇迹心、任务心,冷静在乡村教诲战线上耕耘。青年西席谦虚学习,主动与老西席结队,师徒取长补短,相互促进,青年西席敏捷生长。 黉舍以德育为首,以讲授为中间,全面实施本质教诲,对峙科门生长观,以质量求保存,向办理要效益。
顺义区第九中学,前身是一所具有108年校史的地方名校即顺义师范学校,学校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荣的办学传统,高水平的教育质量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校园现占地100亩,形成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的完善布局。现有41个教学班,213名教职员工,一线教师144人,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包括本科),其中研究生4人,研究生课程班结业53人。这支功底扎实,勤奋敬业、勇于拼搏、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受到同行的广泛赞誉。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具有现代化水平。办公楼、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布局合理结构新颖,拥有配套完整的体育运动场地及器材。高标准的400米塑胶跑道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运动场所。校园绿化设计突出了人性化的主题,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成了顺义区教育环境的一个新窗口。普通宿舍楼和条件优越的学生公寓可容纳1700名学生同时入住。学校坚持“以德立校,以人为本,严谨治学,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人文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理念,发扬“把平凡做到极致”的九中精神,创建信息化、人文化、艺术化的教育环境。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积极探索,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学校特色。学校以教科研为先导,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成果。培养出区高考状元和学科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等优秀学生。学校的殊荣接连不断,如:“全国科技教育行动先进集体”、“北京市科研先进校”、市“花园式学校”、“首都文明单位”、“北京市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首都平安示范校园”、“市群体先进单位”、区“先进党支部”、“师德先进群体”、“党建研究先进集体”、“教育先进集体”等。我校将吸纳先进的办学理念,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学校现代化进程,为莘莘学子搭建打造亮丽人生的广阔舞台。
学校有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300名。占地11860平方米,运动场地4200平方米,校舍面积为3667平方米,学校有符合标准的教室,专用教室,有比较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设施,尤其有符合标准的师生图书馆,阅览室,图书馆藏书近3万册。目前教师每人一台计算机,班班能进行多媒体教学。阳坊中学地处昌平区西南,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镇属初中校。历经五十多年的风雨洗礼,以其先进的办学理念,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科学规范的管理和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认可和社会的肯定。学校现有教职工63人,专任教师56人,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2.5%,高级教师6人,一级教师24人,区级骨干教师6人,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5人。目前,学校拥有标准教室13个,专用教室8个,班班能进行多媒体教学。教学设备达到昌平区较高水平。学校秉承了"让每个孩子都自信,让每位学生都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了"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科研兴校、管理强校、质量立校"的治校方略;明确了"全面发展,铸就人生基础;学有特长,提升人生品位"的办学宗旨;确立了"努力争创区级初中示范校"的办学目标。北京市昌平区阳坊中学 - 荣誉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