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工程第二建设公司子弟中学(简称化二建中学)是太原市一所久负盛名的企业联办的完全中学。现有学生2350名。1993年被山西省教委命名为“山西省特色中学”,1997年被山西省教委确定为高中新课程试验“国家级样本校”,1998、1999、2000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山西省教改试验先进学校”。 2000年被评为“山西省文明学校”,1999年,由于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质量高,被评为“太原市高中教学质量模范学校”和“太原市教学管理先进学校”,2000年荣获初中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一等奖,高中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二等奖。另外,还多次获得市政府授予的“初中教学质量优秀学校”、“太原市义务教育模范学校”和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授予的“全国体育锻炼先进学校”、“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占地近50亩,总建筑面积16500多平方米。学校理化生实验室、语音教室、教师计算机备课室、多功能电教室、图书阅览室、学生计算机房、体操房齐全,各类教学仪器及图书均按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一类标准配备。学校有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32名、中级教师61名。 化二建中学 教学质量有口皆碑。2000年参加高考的203名学生中,181人被各类大专院校录取,其中36人上了全国重点大学。2001年参加高考的243名学生中,有199人被高等院校录取,其中52名同学上了重点大学。 学校2002年继续面向社会招收民助初中、高中学生,欢迎广大学子来化二建中学就读。 现正式更名为太原市第62中学校。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简称长治二中,位于闻名遐迩的隋朝建筑物上党门西侧,府上街25号。 现单办高中十八轨制,共计5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971人,教职员工214名,有专职教师178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9人,一级教师79人,研究生5人,在职研究生学历35人,省级以上学科带头人11人,骨干教师近30人,被学校和社会各界公认的名师达100人,其中受过国家级表彰的16人,受过省级表彰的50余人,有103名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过论文,有39名教师获得省级以上论文奖。近几年,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市教育局组织的2007年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中,长治二中一举夺得高中组特等奖第一名,4位参赛的青年教师同时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记功表彰。 长治二中自1987年至2007年连续21年夺得高考全市冠军,名列全省前茅。尤其近几年,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带动下,高考一年一个新台阶。 长治二中以一流的成绩,获得了一流的荣誉。先后12次受到国家级表彰与奖励,被省市表彰奖励多达400余项。2007年又被评为“全国百佳创新学校”,被长治市委市政府评委“先进学校”,被长治市劳动竞赛委员会荣记一等功。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第一中学,简称同煤一中(原大同矿务局一中,)是山西省重点中学。于2008年1月正式归大同市管理。现有高中部和初中部,两部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245万元。现有教职工268名,在校学生2779名;现任校长曹迎春,书记胡飞。 学校有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各2座,实验楼、图书楼、办公楼、礼堂、音乐厅、餐厅(分为4个餐厅)和地下车棚各1座,还有足球场一座(右图)篮球场两座 (共10个篮板);学校有微机室、语音室,教学班为多媒体教室,并配有电视机、录音机等;图书馆藏书6万册,订有期刊、报纸70余种;学校各类运动场所齐 全,办学条件达到了省级一类标准。同煤一中-教学南楼(高三专用
康杰中学创建于1945年4月,原名“晋冀鲁豫边区太岳行政干部学校第五分校”。1952年5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为纪念晋南地区 最早的共产党人、优秀的革命家、教育家嘉康杰烈士,将学校命名为“山西省康杰中学”。学校位于运城市空港开发区,校园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资产2.8亿元。 学校现有教学班105个,在校学生近6000名,教职工500余名。其中,特级教师11名,高级教师110名。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建校60余年来,共向高等学校输送优秀新生4万余名。近年来,学校每年考入清华、北大名校的学生在20名左右,高考达线人数逾千名。共有7名学生摘取山西省高考状元的桂冠。 目前,学校在路胜利校长的带领下,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彰显个性、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管理已为社会瞩目,大家称是。学校以“培养有知识的康杰人,有文化的康杰人,有思想的康杰人,大气的康杰人”为育人目标;坚持“用创新精神激励学生,让人文关怀常驻校园”和“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缺点”的育人原则。形成了“人人都能成才,各有各的舞台”的人才观和“只有有了教师的真正发展,学生的真正发展,才会有学校的真正发展”、“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康杰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 “人的发展才是最大的发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不懈追求“让每一位学生都扬起希望的风帆,让每一位教师都能领略教育的趣味”,努力实现由传统名校向时代名校的跨越。经过60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学校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誉,被公认为“河东英才的摇篮”、“求学的圣地”、“山西基础教育的品牌”。先后被评为“山西省模范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山西省示范高中”、“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
忻州市第一中学,简称忻州一中,是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之一。现址坐落在忻州市和平东街。建校以来,不断改革创新,构建“主体教育”模式,教育思想超前,师资队伍优秀,教学设施精良,学校特色鲜明,教学质量领先,得社会比较广泛的赞誉。 校园占地面积为240亩,建筑面积近106350平方米。为适应新世纪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各项设施均按国家一级学校标准建设,拥有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设备,宽敞明亮的开架图书阅览大厅,占尽科技先端的大、中、小型多功能报告厅,先进的多媒体教学网络,大型的体育场馆,完善的后勤服务系统。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现代素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主要建筑有教研办公楼、教学楼、实验室、二课活动楼、后勤办公楼、多媒体综合科技楼、学生宿舍楼、教职工宿舍楼、礼堂兼饭厅等。教学设施齐全,有理、化、生实验室和电教室、语音室、微机室、图书馆及400米跑道运动场地。图书馆总藏书量6万册。1995年,忻州一中实现了“三机”(电视机、收录机、投影仪)进教室;1996年实现了理、化、生实验的力、热、光、电、有机、无机、解剖、显微机科实验。整个学校建筑合理,装饰典雅,风格别致;环境绿化、美化,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围。2013年学校实现全部教室安装电子白板系统,提高了教育的信息化。 学校现有教学班级87个,在校生5800多人,教职工365名,其中专职教师289人。有特级教师5名,高级教师63名,一级教师60名,其中国家级骨干教师2名,省级学科带头人9名,省级学科骨干教师9名,省、区教学能手38名。形成了以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为龙头的以骨干教师和省、市教学能手以及中、高级教师为主体的阵容整齐的学科师资群。
太原成成中学,是山西省首批示范高中。一九二四年九月,由北平师范大学留日(太原)同学会捐资,是由晋籍北平师范大学毕业的进步学生取《中庸.自成》中“成己成人”之意为办学宗旨而创办的一所私立中学,教师多为北师大毕业的校友。建校初期,它就以自力勤俭、师资雄厚、管理严格、教学精良而蜚声三晋。 二十年代末,学校诞生了成中第一个中共学生支部,三十年代初,进步人士和我党党员武新宇(武汉三)、刘墉如(刘子堂)、张衡宇等到这所学校任教。共产党员和进步教师领导学生进行斗争逐渐在这个学校掌权,使它成为三十年代我党在太原地区地下活动的主要阵地之一,成为阎锡山统治下由中国共产党人掌握领导权的唯一学校;一九三四年一月,中共山西省特委秘书处被敌破坏,党员教师张衡宇被捕,该校共产党员和太原的一些党员曾紧急地分散转移到各地去,只留下校长刘墉如一人在校坚持。担任成成中学教务主任的杜心源(杜春仁)转移到北平后,得知张衡宇在狱中坚贞不屈,未吐露丝毫实情,留在学校的校长刘墉如安然无事,有些离开的教师又回到学校教课。杜心源通过张柏园找到即将前去太原隐蔽的林枫,向林作了汇报。林枫和张柏园一起前往太原成成中学以教员身份作掩护,做党的地下工作。林枫接替杜心源的国文课,张柏园接替教务主任。林枫来前已了解了山西的政治情况及成成中学的情况,虽然没有同校中党组织发生横的关系,但彼此互知政治面目。林枫利用在这里的短暂时间,帮助刘墉如分析校中情况,总结“治校经验”。他认为成成中学有一批很好的革命师生,要在白色恐怖严重的太原,保住这块革命阵地。教员工作和学生工作分开,教员要教好书,把学校办成有声誉的学校,教职员不要在学生中发展组织。学生的工作,由外面来的人做。不要轻易发动学潮,一定要保住人,把书教好。在必要时,指点一下,学生就起来了。林枫这些正确意见,刘墉如、杜心源、焦国鼐都很赞成。成成中学党组织领导下的革命活动几次出问题,已有这方面的教训。但是山西党组织受当时“左”倾思想影响,成成中学“教联”和林枫的正确意见,未被上级采纳,致使学生革命组织连遭破坏,革命师生屡遭逮捕。一九三四年四月,杜心源通过上层关系回到成成中学复职,林枫离开太原。 抗日战争初期,一度成为中共北方局、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中共山西工委的所在地,党的高级干部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同志都曾在这里居住、工作过,当时的成中实际上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抗日前线的指挥部。“七七”事变后,广大师生响应党的号召,举校从戎,共赴国难,组成六百人的“师生抗日游击队”,转战晋西北,血沃大青山,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成中历史上最光辉的篇章,被誉为是全国“青年运动的一面旗帜”。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一度在文水复校,并增设大学部改名为“成成学院”,为全国解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干部。新中国成立后,成中在太原复校,定名为山西省立成成中学。 1953年 1953年,学校与云山中学合并更名为“太原第三中学”。1992年,为了继承并发扬成中革命传统,为了永远纪念成中师生抗日游击队的伟大壮举,在原成中老校友的倡议下,学校再次恢复“成成中学”校名。 1999年 1999年,根据市教委提出的以强带弱、优势互补原则,学校又与原17中合并,形成高、初中分设,共同发展的联合办学模式,为成中向全国一流重点中学迈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太原四十八中是太原市2002年投资兴建的一所完全中学,是太原市中考首批招生学校,是山西省示范高中,学校高中部坐落在长风大街南侧的文华苑教师小区。校园环境优雅,设施先进,有集教学、办公、实验、图书、阅览、学术报告厅等为一体的教学楼、综合楼;有高标准的运动场、体育馆;有设施齐备的学生公寓;有覆盖全校的无线局域网。 学校占地120多亩,校园宽阔、设施完备、环境优美。拥有全国一流的理、化、生实验室和科技活动室;一流的多媒体教室、建筑面积3000平米的高标准图书馆。新落成的教学大楼每个教室配备了64英寸精显背投、实物投影、环保微尘黑板、网络系统、双向多媒体系统、音视频广播系统,真正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 几年来,学校形成"以人为本、善待师生、多元发展、人人成功"的办学理念;"管理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作为学校的发展战略;把学校建成管理精细、科研领先、质量优异、特色突显"的优质名校作为学校的发展目标。 通过思考、总结,提炼学校办学理念,进而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这应该是省示范高中创建工作的一个核心内容,因为科学的办学理念能够引领学校持续发展,不断创造辉煌。 "以人为本、善待师生、多元发展、人人成功"。我们试图站在教育的原点上回答这样一些根本问题:教育为谁办--以人为本;如何教育人--善待师生;如何培养人--多元发展;教育目标--人人成功!这一理念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学校发展的两个关键时期,经过两任校领导的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实践、理论思考、总结提炼而形成和发展的。
太原市第四实验中学是原山西省太原市太钢一中。 山西省太原市太钢一中把质量作为办学的永恒主题,作为生命线来抓,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兴校,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恪守“文明求实,团结奋进”的校训,开展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课题实验,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着眼于夯实学生的科学文化基础,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特长发展。在入学成绩与太原市重点中学相差较大的情况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今年太钢一中高考成绩名列太原市前茅。近年来,入学成绩达太原市重点中学分数线的学生,高考一次达线率为95%以上,并创下了自1990年以来连续13年高考大丰收的好成绩。 始建于1956年的太钢一中,是太钢建校最早的中学,是山西省重点中学,山西省冶金系统示范学校,山西省文明学校,太原市德育示范学校。 太钢一中始终秉承“理想远大、举止文明、勤奋好学、开拓创新”的校风,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名师强校、依法治校,已经建设成一所人文底蕴深厚、办学特色鲜明、育人环境优良、教学设施先进、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良好的市级示范高中,为国家培养了两万余名合格人才,赢得了钢城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太原三十七中是1980年建校的市属初级中学,2002年6月28日下放到迎泽区管理,是山西省义务教育示范校。 办学成绩 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历年中考成绩名列市前茅,竞赛学科也均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了社会的厚爱,成为太原市"初中教学质量优秀学校";"太原市平安校园";省、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省"巾帼文明岗";连续多年评为太原市"精神文明和谐单位标兵"、获得"太原市模范集体"单位称号。 师资力量 现有教学班39个,学生2300余名,在校教职工186名。学校现有教师149人。其中全国模范教师4人,省特级教师2人,太原市名教师3人,省市学科带头人12人,省市骨干教师68人,省市教学能手65人,省、市优秀班主任32人,市十佳百优教师、班主任11人。 中高级教师占74.5%,45岁以下教师占77%,本科与专科学历教师比为91︰9。我们拥有一支学历达标、年龄结构合理,职称比例协调,高素质的教师群体,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提供了优质资源。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