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4006-01-9999选课报班 网上报名
【导读】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职业道德修养4.3。

二、高校教师行为的道德评价形式

一)基本形式

社会的或他人的评价。社会、集体或他人对行为当事人的道德行为进行善恶判断和表明倾向性态度。

自我评价。当事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判断和形成倾向性的态度。

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联系。相互补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二)高校教师行为 道德评价的手段

校内外舆论

教育传统习俗。作用:①最简易的起码的尺度;②评价教育行为“总体善恶”的一个重要因素;③巩固道德评价成果的重要形式。两重性:①同一社会的教育传统习俗中也有新旧两种因素的对立;②旧教育传统习俗中,既有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也有继续适合社会发展的因素。

教师内心信念

这是进行善恶评价的内在基础和内在力量,是教师个人发自内心对某种教师道德理想、道德观念和道德原则的坚定信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对现实相应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即良心。

三)高校教师行为评价的依据

动机论(评价善恶只能依据行为动机)和效果论的错误。

动机和效果之善恶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道德行为总体上,动机和效果的善恶是相互贯通或相互一致的;

动机和效果的善恶的统一是充满着差异和矛盾的错综复杂的统一。①性质和程度均相当(一定程度善/恶的动机导致同等程度善/恶的后果);②性质相悖;③性质相当而程度相异(一定程度善/恶的动机导致高于或低于预测程度善/恶的后果);④性质相间(单一善/恶的动机导致善、恶相间的后果,善、恶相间的动机导致单一善/恶的后果);⑤性质不稳定或不确定(动机和后果之一或两者的善恶性质暂不能确定)。

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曲折过程

行为善恶的考察和判断

统一考察和判断行为的动机和效果;

考察行为善恶应该注重于效果:①效果上的善恶比动机上的善恶表现得更直接、更明显。②只有弄清楚了效果的好坏,才能进一步考察动机的善恶。③检验动机的善恶主要凭借行为者的行为及其后果。

在行为的动机和效果的善恶都已明确的情况下,对某一行为的判断应注意其动机。动机善效果善;动机恶效果恶;动机恶效果善;动机善效果恶。

  更多请关注 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 教师考试 选调生 村官 课程 图书教材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为您解答一切公考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