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4006-01-9999选课报班 网上报名
【导读】教师招聘考试最新热点汇编

4. 在中小学德育中如何运用榜样(示范)法?

(1)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样板。

(2)运用榜样示范法的基本要求: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

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③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5. 什么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2)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6. 在中小学德育中如何运用说服教育法?

(1)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方式。

(2)运用说服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①明确目的性。

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③注意时机。

④以诚待人

7. 中小学德育的内容有哪些?

(1)爱国主义教育。

(2)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民主、纪律与法制教育。

(6)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

(7)正确人生观与科学世界观教育。

8. 德育的任务是什么?

(1)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2)德育的任务包括:

①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观。

②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③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④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9. 如何认识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学生的品德又由道德的知、情、意、行等四个因素构成,所以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就是知、情、意、行交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

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学生品德的发展。其中知是前提和基础,它可以使学生在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行动;情和意是在知的基础上形成的精神力量,它对学生品德的发展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行是人的思想品德的一个重要外部表现,是衡量学生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3)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

第一,德育要注意全面性。

第二,德育要有针对性。

第三,要注意多端性。

第四,要注意长期性和反复性。

四、“留守儿童”的教育

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都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在我国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占有不小比例,且在不断增长。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由此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

(一)留守儿童面临的社会问题

1.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

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升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

2.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担忧

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别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3.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

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排第一位的是流动儿童,排第二位的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更多请关注 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 教师考试 选调生 村官 课程 图书教材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为您解答一切公考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