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幼儿数学教育要为幼儿真正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数学学习能力表现在数学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数学活动的创造性,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其中的核心是数学活动的创造性。
也许有人会说,数学还需要创造吗?3加2等于5,还能创造出别的吗?不错,这个结果是等于5,然而3加2等于5的问题情境不止千百种。正是这些无穷的问题情境为幼儿的创造性活动提供了条件。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幼儿不仅要回忆、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还要对当前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比较,灵活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幼儿数学学习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就是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的。对于幼儿来讲,探索的过程远比很快得出一个结果重要得多。因为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体会和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的过程,正是促进幼儿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幼儿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产生与发挥的表现。
1988年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Stemberg)提出了"创造力的三维模型理论",1991年他又与洛巴特(J.Lubart)共同提出了"创造力投资理论"。他们认为,人的创造力由三个维度组成,包括创造力的智力维度、智力方式维度以及人格维度。任何创造力的产生都是上述三个维度共同作用的集中体现。他们着重解释和研究创造力资源问题,即创造性人格问题,诸如个体的特征、动机等。研究表明对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不仅要重视培养幼儿思维能力方面的创造力,更要重视幼儿个人的智力活动方式以及个体积极性在创造活动中的意义与价值。
每个幼儿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无论这些方式是否有效,它都是幼儿智力活动方式的体现。因此,尊重幼儿个人的智力活动方式,不仅对于激发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与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它是幼儿创造性人格发展的关键。在幼儿数学教育中,我们应将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思维方式以及思维的创造性等有机地统一起来。
幼儿的创造性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不仅仅是学习数学的一个目的,也是学习数学的一种主要方法。当孩子对数学内容进行探索并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时,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发现和理解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建立初步的数概念,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相应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