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是儿童经验的发展
在幼儿园活动中,有些场景往往令人费解:教师设计了那么精致的环节,使用了那么丰富的道具,采用了那么亲切的教态,为什么儿童的反应却不够生动和强烈?为什么儿童总是走不到教师反复暗示的路子上来?对此,值得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师是否利用了儿童的已有经验。杜威曾经将生活经验与学校学习的分离看作是教育中的一大"浪费"。"从儿童的观点来看,学校的最大浪费是由于儿童完全不能把在校外获得的经验完整地、自由地在校内利用;同时另一方面,他在日常生活中又不能应用在学校里学的东西。"②教育的任务是将儿童的经验引入课程,换言之,儿童的经验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基础。
儿童已有经验对于课程的价值在于:它本身具有生长的动力。经验之所以成为经验,在于它将需要、情感一并包含在内,融合在活动里面。如,儿童知道桥的作用,是因为他们体验到了从此岸到彼岸的方便和快捷;他们知道桥有不同的样子,是因为他们看见了那些弯弯的、直直的、长长的或陡陡的各种桥的形态,不仅如此,他们还能以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和表达这些新鲜的感觉。这些经验都是儿童在生活中获得的,他们同时也产生了各种疑问:为什么桥两边会有洞洞?为什么有的桥是平的而有的是陡的?谁发明了桥......在生活中,成人也许不会为他们作很多解释,儿童也没有机会深入探究这些问题。一旦生活场景发生变十仁,他们的问题便随之发生变化。究其原因,经验的动力在于生命和生活的内在活力,儿童需要解决无休止的实际问题,也需要在精神王国里幻想和期待。
儿童已有经验对于课程的价值还在于:它为课程生长提供了一个原生态的空间。这里的原生态指的是儿童经验进入课程时的原初状态,我们不能将经验仅仅理解为活动的结果,事实上它与儿童的生活、活动过程密不可分。与科学知识的系统性相比,儿童的经验似乎琐碎而凌乱,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它呈现出完整的特质--因为它包含着需要、情感以及过程中那些复杂的情境性的时空因素。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使经验成为每个人自己的东西,而不能像货物一样搬来搬去。例如,儿童熟悉的人行天桥只是儿童经验的一部分,而拥挤的人群、缓行的车流、嘈杂的声响是构成相关经验的重要部分,甚至推自行车上桥的姿态、从桥上往下看的视角、两旁高楼形成的错落空间、过桥遇见的小贩、脚底踏出的声音等,这些细节都会在谈及天桥的话题时浮现在儿童的眼前。如果我们忽视了这种完整性,将"人行天桥"的意象孤立和隔离出来与儿童讨论它的功能和意义,那就浪费了儿童活生生的原有经验。"如果我们采用与儿童获得最初经验尽可能类似的方法来扩展儿童的经验,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都知道,儿童没有进学校以前所学的东西,没有一样不是与他的生活有直接的联系的。"③儿童经验的这种完整特质使课程具有不同方向和程度的拓展潜力,它能生发科学性的内容,也能生发审美性的内容,同时具有伦理的性质。
儿童已有经验对于课程的价值还在于:它能提升儿童在课程中的生存质量。将儿童经验引入课程使儿童生活成为一个整体,而不再出现幼儿园生活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隔离的状况,从而使幼儿园教育成为一个生活的过程,一个在生活的原有逻辑和内容上展开和生发的过程。每一个主题都来源于儿童的生活经验,都与他们的眼睛、耳朵、双手、心灵息息相关。不仅如此,将儿童的经验引入课程也使儿童的过去与未来成为一个连续的整体。经验是不断生成的、流动的,它们过去在生活中产生,现在在课程中得以继续,这种不断丰满和清晰化的过程对儿童具有发展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