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1-9999教师招聘
【导读】2015年特岗教师《中学语文》全真模拟卷及解析一详细见下文:

  四、古诗词赏析

  14.(1)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这两句借助联想和想象,运用新奇的比喻,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清凉优美的风光,意境高妙。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答题时要明确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种手法体现在何处。因为晴天无雨,夏夜无霜,所以可知“晴天雨”和“夏夜霜”当为比喻;“雨”是因“风吹古木”而生,“霜”是因“月照平沙”而有。

  (2)示例一: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作者在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招客”。

  示例二: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视之景;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

  [解析]阅读这首诗后不难看出,这首诗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首联写海天、山、川,为远景,仰视和远眺之景;颔联写城中灯火和水中星河,颈联写古木、平沙,两联为近景,俯视之景。

  以上三联所写景物,皆望中所见,均为傍晚时分(夕)的景物。尾联由所望的“夕”景生发感想,邀请朋友来此“销暑”。答题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对全诗的每一联进行简单分析,点明各联跟“夕”或“望”的关系即可。

  五、现代文阅读

  15.[参考答案]明指“我”欣赏池荷的时间;暗寓荷的生命状态,虽已由“喧哗”走向“寥落”,“将谢而未谢”,但它安静地等待来年再唱,在“我”心中永远是“盛开的”。

  16.[参考答案]通过“诚心”、“紧张’’等描摹“我”的心理,表明第二次看荷前“我”的心理准备和心理期待。该段是全文的关节所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一个秋末的下午”紧承上文,而“再轻步向荷池走去”则引领下文。

  17. [参考答案](1)形象美:由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所呈现出来的自然美;亭亭玉立中的韵致美;在雨中英姿勃发的矫健美。(2)精神美:风雨中伟岸、挺拔的气质美;将谢未谢而安静温柔的孤寂美;接受命运安排,等待生命第二次接唱的美。

  六、写作

  18.【范文

  学会“照镜子”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魏征批评他的一篇奏章写在屏风上,当做“镜子”,随时对照。他总结自己“照镜子”的体会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k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们可以说,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

  镜子这东西,差不多家家有,天天用。人们梳洗打扮,总要对着它调查研究一番。镜子,也可以算是一种认识工具吧。人的眼睛,能看到周围的事物,唯独不能看到自己的真实面容。镜子的功用,就在于帮助人们克服眼睛的生理局限,如实地瞧见自己。正因为镜子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人们才推而广之,把借他人、他事、他见以正己的方法,也喻为“照镜子”。这种加引号的

  “照镜子”,可要比日常生活中照镜子难得多了。唯其难,就有人会“照”,有人不会“照”。李世民懂得镜子的作用,能把魏征批评他的话写在屏风上,当做“镜子”,随时对照。又能体会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难道不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的作为吗?

  我国古代,像这样会“照镜子”的不乏其人。战国时齐国人邹忌便是一个。邹忌从镜子里发现,自己实际上并没有别人漂亮,而他的老婆和客人说他很漂亮,不过是阿谀奉承。由此他联想到:在日常生活中不照镜子,对自己的尊容心中无数,尚且有被欺骗的可能,倘若处理国家大事时也不知道经常“照镜子”,那所受的蒙蔽就严重了!他向齐威王报告了自己的感悟。齐威王听了很赞赏,接受了他的建议,实行鼓励臣民批评朝政的政策,并比较正确地对待这些批评,使国家很快强盛起来。

  人的认识有局限性,很容易陷入盲目性,缺乏自觉性。而只要会“照镜子”,做到“以人为镜”,学会在人们的各种批评、意见中认识自己,就能成为一个比较聪明的人、能干的人,就能做出一定的成就和贡献。

  可惜,“镜子”虽好,却有些人不会“照”。自己脸上有疤,却怪“镜子”反映得不准确,不愿“照”;还有那自以为是“天下第一美人”的,则不屑“照”;甚至有人因丑处被照,短处被揭,恼羞成怒而将“镜子”弃之,砸之。这几种对待“照镜子”的精神状态,不是值得我们深思吗?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期。四个现代化建设向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沸腾的新生活中有多少新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索、思考和认识!乾坤正初转,征程尚艰难。现在,对于我们每个同志、每个单位来说,会“照镜子”,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明,是多么重要啊!如果说,邹忌、李世民等有历史局限性的古人都还懂得通过 “照镜子”来解决更好地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问题,那么,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则完全有可能在无比宽阔的领域里,通过自觉地“照镜子”,来正确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

  让我们都学会“照镜子”吧。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历史.特别是总结从五四运动起八十多年来历史的曲折、斗争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从中国的过去认识中国的现在,放眼中国的未来,做到“以古为镜”;只要我们从上到下,把实践的检验、群众的评议、人民的呼声当做领导工作的一面镜子,做到“以人为镜”;只要我们把世界的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的经济建设经验,作为我们搞“四化”的一面镜子,做到“以洋为镜”,那么,振兴中华的大业一定能够提前完成。

(责任编辑:wangjian)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招考
  • 备考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为您解答一切公考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