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iangxi.hteacher.net 2020-11-23 14:03 江西教师资格证 [您的教师考试网]
二、多选题
1.AB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影响课程的外部因素为社会、知识、儿童。影响课程的内部因素为课程传统、课程理论、课程自身发展的辩证否定规律。
2.A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资源的类型。根据资源的功能特点,课程资源可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根据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课程资源可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基础训练】
一、单选题
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起源与发展。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注:“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记载。但是此处不是现代含义上的课程,可谓有名无实。
2.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由学校参照国家课程标准、地方课程框架和本校学生的兴趣、需要而开发的,旨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属三级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题干中的“小发明家”“小科学家”等课程是该小学开发、能迎合学生兴趣的课程,属于校本课程。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含义。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专门指所学的某一门课程。
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类型。根据课程管理、开发主体不同,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根据课程的组织方式,可以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根据课程的呈现方式,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根据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可以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综合课程。根据各学科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和广域课程三种形态。学科课程不属于综合课程。
6.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指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而为一的课程形态。针对分科课程精细的学科化倾向,力图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日益综合化的需要。
7.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隐性课程。隐性课程也叫潜在课程,无形课程或隐蔽课程,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具体学习环境中所获得的“计划外”的知识、观念、情感等,不是课程计划中所预期的结果。校风就是属于隐性课程。
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隐性课程。隐性课程也叫潜在课程,无形课程或隐蔽课程,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具体学习环境中所获得的“计划外”的知识、观念、情感等,不是课程计划中所预期的东西。综合实践活动课和科学课属于国家必修课程,校本课程不一定属于隐性课程也可能属于显性课程。
9.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由学校参照国家课程标准、地方课程框架和本校学生的兴趣、需要而开发的,旨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属三级课程。
10.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家课程。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课程是一级课程。
1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
1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组织的方式。心理顺序强调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以及他们的兴趣、需要、经验背景来组织课程内容,而学科的逻辑则处于从属地位。
1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组织的取向。学科取向以学科逻辑为根据,认为课程是“有组织的知识传统累积”,而知识的传递是以教材为依据的,故课程内容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上课所用的教材。
1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组织的取向。学习者取向强调根据学生的心理逻辑组织课程内容,认为课程内容是学习者的经验。根据这种取向,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主动参与者,教师的职责就是构建适合学生能力和兴趣的情境,为每个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
1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课程传统、课程理论和课程规律都是直接制约着课程变革和发展的内部因素。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有:社会、儿童、知识。
责任编辑:江西分校
上一篇: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
下一篇: 没有了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