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ansu.hteacher.net 2021-12-10 17:56 甘肃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C
【解析】少年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是带有较大的经验型。青年初期个体的心理发展特点为:智力水平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经从“经验性”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故本题选C。
2.C
【解析】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而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思考,有时问题还未弄清楚就开始解答。这种类型的学生认知问题的速度虽然很快,但错误率高。故本题选C。
3.D
【解析】认知方式也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认知方式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它主要是影响学生的学习风格。故本题选D。
4.C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其中,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题目中小学生和中学生面临的任务是不一样的,体现了阶段性的特点。故本题选C。
5.B
【解析】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6-11岁的儿童,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主要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这是儿童进入学校掌握知识、技能的时期。题干中,已知信息“小学生”,符合6-11岁的年龄段,同时,该学生是因为经过努力但仍有两门功课不及格而留级,会给该生带来自卑感。故本题选B。
6.C
【解析】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它常被描述成一种理解记忆的策略。为了要记住“桌子—巧克力”这两个词而在这两个词中间加上一些词语,使他成为诸如“桌子上放着巧克力”等易记词语,这是在运用联想,属于精加工策略。故本题选C。
7.D
【解析】学生的个别差异包括认知差异与性格差异。题干描述先前基础知识、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差异等都属于个体差异。故本题选D。
8.D
【解析】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根据假设进行推理,相信演绎得到的推论,使认识指向未来。计算概率问题属于抽象逻辑思维,因此处于形式运算阶段。故本题选D。
9.C
【解析】少年期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主要是经验型思维,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已经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故本题选C。
10.C
【解析】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形成初步的运算结构,随着分类和排序的获得,儿童的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群集运算,但仍局限于具体事物,缺乏抽象性。儿童的思维开始逐渐地去集中化,能够学会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刘绍文
下一篇: 甘肃教师招聘中小学教综笔试试题及解析3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