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五十中学始建于1953年。五十年的风雨历程,成就了这一片春风沐浴的桃李之园。现任校长是魏荦同志。 2000年五十中学被确定为崇文区创建市级示范校的重点学校之一,面对机遇和挑战,五十中人发奋图强,苦练内功,走“管理强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之路,使学校步入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以人为本、民主开放是五十中人的教育理念;争创一流、敢为人先是五十中人的办学追求;全面发展、学有精进是五十中人的培养目标。五十年来,几代园丁的辛勤劳动,为学校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学校曾被评为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市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市体育工作先进学校,学校高考达线率一直稳定在98%左右,其中一本达线率始终保持在60%至70%之间,并每年向高等学校输送一批优秀的体育、文艺特长生。 同新中国共同成长的五十中学,正厚积薄发,在创建市级示范学校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平西府中心小学北京市昌平区平西府中心小学以全面育人为宗旨,努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力开展素质教育,育人目标是:强壮的体质、健康的心理、丰富的知识、较高的实践能力。学校经常开展德育、科技、文体活动,把教育推向高水平。学校把教师岗位培训列为管理和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形成。 学校曾获昌平区绿色学校,昌平区先进党支部、先进工会、教师培训先进单位、科研先进单位、德育先进单位、体育先进单位、科技活动先进单位、法制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10年平西府中心小学为五所学校构成。中心校:占地面积10164平方米,建筑面积2759平方米,学生269人,学校图书馆藏书14400册;郑各庄小学:占地面积4010平方米,建筑面积2632平方米,学生341人,学校图书馆藏书11000册;东沙各庄小学:占地面积5292平方米,建筑面积1428平方米,学生201人,学校图书馆藏书9000册;东三旗小学:占地面积451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5平方米,学生134人,学校图书馆藏书6500册;平西府小学:占地面积1408平方米,建筑面积751平方米,学生14人。五校共有在校学生939人。校园占地总面积24384平方米,建筑面积9125平方米,图书馆藏书总册40900册,7000平方米塑胶操场1块,学生计算机教室5个,校园网四所学校开通校园网络,32个普通教室和10个专用教室都装有多媒体设备,满足全体学生各学科教学的需求。全中心共有教职工81人,中级职称47人,区级骨干教师15人,区级学科带头人2人。学生中长跑、篮球、跳绳等项运动水平在全区名列前茅。每年六年级毕业率100%,并有10%左右的毕业生以艺术、体育特长升入实验中学、昌平二中的特长班。
北京市第十七中学,2005年12月被正式认定为市级高中示范校。现有46个教学班(初中、高中两部合计),共有学生2000余人,教职工近200位,学校占地面积133亩,共有陶家湾、百子湾、高碑店三个校区。 学校共有区级骨干教师14位,区优秀青年教师6位,北京市骨干教师5位,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1位,全国优秀教师1位,引进省级数学学科带头人1位,进入朝阳区特级工作室、列入特级培养计划的教师5位。 近年来学校通过积极承办“全区校园文化建设现场观摩会并做典型发言;承办中国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第七届年会并做专题报告;承办‘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深化与推广研究’德育课题现场会”等活动,进一步对外展示和交流,扩大影响力。 学校的综合实力不断获得新的提升,不仅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也收获了累累硕果。学校教育教学成果评选顺利进入终评,校园文化建设获得区优秀奖;学校先后获得 “北京市信息化工程先进学校”、“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先进集体”、“朝阳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规范管理先进校”、“北京市校本培训示范校”、“北京市绿色学校”、“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等重要奖项,连续两次获得“全国陶行知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奖”,连续三次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近两年连续被评为“首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2008年我校在朝阳区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中包揽了五项大奖,同时还有38篇论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奖励。 十七中是一所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而立校和办学的完全中学。始创于1946年,其前身是由陶行知的追随者王润黎为继承和发扬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创建了“高碑店工学团”。六十年的校史积淀和浓郁的办学特色让整洁而又优美的校园突显出厚重的文化色彩及人文精神!半个多世纪的深刻历史足迹体现了十七中学在陶行知教育思想哺育下所走过的发展历程。2004年中国陶行知思想研究会将十七中学命名为“陶行知教育思想试验基地”。在学校的发展历程中,十七中人凝炼地把握住陶行知先生的经典性语句,充实进贴近时代的新内涵,以此立为代代传承的校训:“求真、创造,爱满天下”,将办学培养目标定位于“做长久的现代中国人”。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些陶行知先生的经典论述已成为十七中人在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教育大潮中的自觉行动;成为在实现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与现代科学精神相统一的过程中的现实追求。新的历史时期,张顺校长又深入挖掘了行知思想的精髓,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经验提炼和概括为“教育必须尊重生命,教育必须和谐育人,教育必须崇尚科学,教育必须走向生活”的鲜活主题,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十七中学的办学理念,引领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学校创建了十六个社会实践基地,将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开展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既实现了对知识的探求,又增强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坐落在高碑店地区,该地区紧邻国际投资比较集中的CBD中央商务区,如今以打造古典家具文化产业和兴办民俗文化旅游村而著称于世,吸引着大量的国际友人和知名人士在这里汇聚,为学生中的志愿者们充当外语翻译搭设了舞台,为学生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学识、开阔视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学校在“求真创造,爱满天下”为精魂的德育工作总体思路指引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系列活动,推动着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舍己救人的曾卫东烈士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实践了爱满天下的誓言;身残志坚的王帅同学,学习优异,代表祖国出征雅典残奥会,曾多次在全国残运会、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青少年残运会上摘得金牌,被评为市级优秀学生,成为学生中的典范。 学校2002年开始创办的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班,面向全市贫瘠的山区和农村,招收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初中毕业生,并让他们享受“三免一奖”(即免学费、免书费、免住宿费,一学期评一次奖学金)的优惠条件,将爱洒向社会最需要关注的弱势群体。 学校始终坚持民主治学、科学管理,通过打造合作的团队和营造和谐的机制来为师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为实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弘扬行知思想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的十七中学正朝着努力争创一所“教育有品位、有质量、有特色、有口碑、有影响”的首都名校迈进!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1978年被评为丰台区重点中学,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是一所有着光荣传统和较高教学质量,享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市级示范高中校。北京市第十八中学位于北京城南的方庄小区,交通便利。学校办学条件完善,实现了办公、教学现代化。宽敞的教室、明亮的机房、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和阅览室、标准400米塑胶跑道的草坪田径场,丰富的体育运动设施,为同学们提供了优质的学习、生活环境。2009年,投资1.4亿元的学校扩建工程已经启动,并计划于2010年3月交付使用,届时,学生宿舍楼、食堂、体育馆、实验大楼、图书行政楼等现代化建筑的落成将使我校的办学条件进入北京市一流的行列。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其中知名教师和骨干教师30人,高级职称教师40人,先后有多名教师被评为丰台区“十佳青年教师”、“丰台区师德标兵”、“丰台区人民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突出,教学效果显著,高考成绩一直在全区名列前茅。高考升学率100%,本科上线率达到80%以上,先后有多名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名牌大学,赢得了师生的好评和广泛的社会声誉。2008年学校恢复了初中招生,开展了初高中一体化的教学实验,由各校推荐入学的优秀生群体为十八中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与人文气息浓厚的北京大学医学部紧紧相邻。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具有计算机、形体、美术、科学、音乐、多功能厅、知心小屋、阅览室等一流的专业教室,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园。学校一贯奉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重视教学科研组合,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与提升,始终使学校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多年来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努力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为海淀区办学极具特色的窗口校。学校的校本课程——民族艺术剪纸、心理健康教育、排球,已成为尽人皆知的特色教育,走在了全区小学的前列。 多年来学校以美育为突破口,依托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以美促德,以美育智,以美强体。为培养学生广泛的爱好,陶冶情操,学校成立了管乐团、合唱团、京剧团、民族艺术剪纸组、美术组、舞蹈队、科技小组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用丰富的文化内涵陶冶情操,营造和谐、向上的人文环境,提供个性发展的多元通道,促进师生生命的和谐成长,营造“学园、乐园、花园、艺园、家园、健身园”,构建了持续发展的现代学校。 由于各项工作不断创新,不断进取,成绩突出,先后被评为海淀区德育管理先进学校、教学管理先进学校、师德建设先进单位、金帆书画院(海淀分院)艺术教育先进学校、排球传统项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等一系列学校一贯奉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重视教学科研组合,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与提升,始终使学校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多年来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努力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为海淀区办学极具特色的窗口校。学校的校本课程——民族艺术剪纸、心理健康教育、排球,已成为尽人皆知的特色教育,走在了全区小学的前列。
历史悠久: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始建于1956 年,是一所具有光辉历史的市级高中示范校(重点中学),位于高速发展的望京地区,与众多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高新产业一起构建着本地区浓厚的文化氛围。 学校规模:学校现有六个年级共41个教学班,学生近两千人(其中外籍学生100多名);教职工总数近200人,专任教师150名;其中有特级教师、市级、区级学科带头人、优秀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近50名。政府于2007年建成的高中新校区环境优美,设施设备一流。 办学理念: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根据学校"求真、重德、勤学、守纪"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全面的发展。 国际特色:作为朝阳区对外开放窗口校,学校与教育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等部门紧密合作,积极参与多项国际交流活动,与美、德、意、澳、巴西等国进行了师生互换、互访。在与外国学生、来访者的交往中,我校学生增强了自信,开拓了视野,培养了合作精神,也提高了外语交际能力,这种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形成了和谐校园的新特色,为学生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育业绩: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九十四中以良好的校风、高水准的教育质量,成为学生向往、家长信赖和社会满意的优质学校。学校先后荣获"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北京市电教优类示范校"、"北京市管理先进校"等众多荣誉称号;英语教研组还荣获北京市政府颁发的"模范集体"光荣称号。学校的中、高考成绩始终处于领先水平。高考综合上线率近100%,每年均向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高等院校输送人才(2008届赵建芳、刘思拓等一批同学高三一、二模取得600分以上的好成绩)。在每年参加的各类竞赛中,学生们取得了很多奖项,学校涌现出一批"明星"("艺术之星"、"文明之星"、"进步之星"、"勤奋学习之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之星"、"体育之星"等等)。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