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始建于1955年,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1978年被定为全国铁路重点中学和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2005年12月成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占地面积42716平方米,建筑面积57327平方米;现有80个教学班,在校生近2900名,教职工近390余名。学校建有办公楼、实验楼、科技楼、图书馆楼、学生宿舍楼、塑胶运动场、多功能演播厅和报告厅,并设有师生阅览室、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机器人教室、科技创新实验室等专用教室,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报刊杂志500余种。学校建有计算机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网和广播网,各班教室及专用教室全部多媒体化,实现了教学、办公网络化。学校随着祖国的发展而提高,随着社会的改革而创新,在半个多世纪的特色办学中积淀了丰厚的底蕴和强劲的发展优势。优势一:精神旗帜作为国家经济动脉的铁路系统办学,一开始就备受重视并被寄予厚望;毛泽东主席1964年为我校所作的“春节批示”精神中指出:学校各项工作都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这高屋建瓴、影响深远的指引是学校独有的精神财富和卓越资源,正是这伟大旗帜的指引,学校快速全面的发展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产生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优势二:区位优势学校处在北京市教育强区——西城区,有着非常优秀的教育资源和环境;而所在的黄金地段,紧邻国际金融中心,学校周边有16个副部级以上单位,高水平的社区环境和高素质人文环境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三:师资优势曾经是首屈一指的铁路重点中学汇聚了一大批优秀教师,现在仍然奋斗在教育教学一线,学校300多专任教师中,中学高级教师110余人,达到近40%;各级各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研员近百名。2008年学校聘请了一批特级教师和专家组建成立了专家顾问团,专家顾问团以学校和教师发展为本,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优势四:课程特色作为北京市教科研先进校,学校努力把教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与当前的课改相结合,大力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加工”能力和成就水平。我校特级教师程汉杰研究发展的校本课程“高效阅读”在国内产生了很大影响,被北京市教委初审通过为北京市中小学地方教材,被西城区列为区级地方课程,“高效阅读”已成为学校的典范特色课程。优势五:学风优势作为北京市有影响的传统校,我们一直面向全市招生,由于我们与北京四中一样具有在各区县较大比例招生的优势,招入的各区县优秀初中毕业生,朴实真诚,自律自强,学习刻苦,努力追求发展,用实际行动体现、充实着我校踏实刻苦的学风。正是优秀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引领使我校教育教学成绩不断提高,特别是为高等学府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优势六:住宿优势在核心城区的示范学校里,有可以容纳900余人的住宿条件是非常难得的,学校有着良好的管理传统和习惯,有一支高水平的宿管教师队伍,住宿生管理规范、有效,确保安全、全面关爱;学生宿舍条件优越,所有宿舍都装有空调等,新整修的毕业年级宿舍四人一间,为学子们发奋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优势七:管理优势优秀的校长和敬业的管理团队是学校快速发展的“火车头”。作为全国优秀教师有着15年校长经验的新校长,不仅有独到的办学理念,还有丰富的办学实践,他提出教育的根本功能、价值和意义是提升人的生存能力,提升人的生活品味,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促进社会发展,促进人类美好!提出学生要“为尚品德、增才干、健身心走进校园,为担责任、做贡献、求发展走向社会”等新的理念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激情、新的行为,也必然带来学校新的发展和新的面貌!优势八:品牌优势作为当年全国铁路系统重点中学理事长学校的铁路二中,在全国各省市的相关示范学校中有着较大的影响,现在学校和部分省市示范学校建立起互助促进组织,对学校的快速发展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学校师生的发展构建了广泛的网络,搭建了较高的平台。优势九:特色成就学校认真贯彻毛主席批示精神,始终坚持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和特长发挥。作为市级科技示范校,科技教育特色显明并成绩优秀,如在第八届北京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在09年北京市第2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科技论文荣获优秀项目一、二等奖;作为排球体育传统校,2006、2007连续两年我校排球队获北京市传统校排球赛第一名,2008、2009西城区中小学生三好杯排球赛第一名;学校的铜管乐队08年获西城区第一,在09年北京市学生艺术节比赛中获一等奖;作为乒乓球传统校,在09年西城区中学生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五项第一。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每年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开展体育单项竞赛、铜管乐团、机器人工作室、书法、绘画、摄影、演讲、辩论、征文、才艺展示等活动;实现校园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为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提升国际境界,学校与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日本、泰国、瑞典、南非等国家的一些学校建立了交流互访活动等。学校曾先后荣获“北京市西城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优类学校”、“北京市西城区心理教育示范校”、“北京市西城区平安校园”、“北京市西城区科研先进单位”、“北京市排球传统校”、“北京市电化教育优类校”、“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校”、“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西城区创建文明行业示范单位”等集体荣誉。鲜明的办学理念、优美的育人环境、先进完备的教育教学设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良好条件,为我们办卓有成效的精品名校提供了充分保证!
北京市西城区白云路小学位于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西城区月坛地区,学校1960年建校。目前学校有28个教学班,800名学生,近60名教师。是一所有良好育人环境,广受社会各方赞誉的学校。 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紧紧围绕“使学校成为严谨、和谐、开放、可持续发展的国内外有影响的新型生态学校”的办学目标,开展教育整体改革实验,逐步使学校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基地,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土。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的窗口,国内外交流的阵地,为社区服务的典范。 多年来,学校以科学的精神和态度,严谨治学,以科研促教研,推动学校的发展。坚持将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和学校整体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研究教材找重点、挖掘教材找伸展点、动手实践找兴趣点、学科综合找结合点等形式,形成了“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为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建设绿色教育中心,为师生搭建实施环境教育的平台和空间,在学校建立了占地约1000平方米的环境教育专用场所——月坛绿色教育中心,形成了环境教育、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学校。“中心”由报告厅、资源厅、活动厅、实验室、养植室、环保工艺室、资料室、生态走廊等几部分组成。
在北京首体南路南端、钓鱼台国宾馆北侧,坐落着海淀区历史悠久的北京市立新学校。学校的前身是由民国总理、著名教育家熊希龄先生于1920年创办的香山慈幼院,她以设施完善、治学严谨、师资队伍精干、学生成绩优良蜚声海内外。新中国成立后,香山慈幼院逐渐发展成为一所集中学、小学、幼儿园于一体的公立学校学校。立新学校占地面积63000余平方米,现有学生、幼儿共计2700余人,拥有设施一流的教学楼、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及专业教室;温馨舒适的住宿部;全塑胶足球场、400米环形跑道;室内游泳馆、篮球馆;礼堂、演播室、多功能厅、排练厅;宽敞整洁的食堂、西餐厅等,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师生的生活创造了优良环境和条件。
北京市劲松第四中学,是劲松地区仅有的三所完全中学之一。位于朝阳区劲松西口以南的华威西里甲48号。06年有23个教学班,其中初中10个班、高中13个班。共有教职工88人,高级教师占30%,拥有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1名。本科学历教师占95%以上,高中任课教师全部为本科学历以上,四分之一以上的教师参加了研究生主要课程班的学习。班主任队伍中,紫金杯获得者,市级、区级优秀教师称号获得者占到40%。自1982年建校以来,在历任校长的领导下,一直以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办学宗旨。全校教职工全身心地致力于教育教学工作中。二十多年来,我校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中学成长为一所具有一定办学规模、一定声誉的完全中学,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教学工作在历年中考、高考中的取得好成绩。会考、中考、高考近几年连续获得朝阳区优秀奖。会考成绩多次在全区受到表扬,中考升学率达到100%;高考升学率连年上升,最好成绩达到98?85%,获区一等奖;04年高考贡献率居区第三名,04年中考取得区30名的优异成绩, 05届各项成绩均列区普通校前茅,在本区南片校排名第二,05年中考取得区23名的优异成绩,高考被评为区高考优秀校。学校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更注重培养具有鲜明个性,有一定特长的学生群体,学校办有阮族乐团、电声乐队,开办了多门选修课。在全国中小学作文竞赛中每年均有多人次获奖;市、区中学生运动会多人次获奖;2003年获朝阳区中小学生运动会初中组团体第四名;近两年来我校培养篮球国家二级运动员17人(高考加20分),校篮球队2次夺得区级比赛第三名;是北京市合唱节先进单位;在每年的市、区科技月和艺术节中均有多人次获奖。苏一沫、陈妍、蒋意民同学获朝阳区“十佳”中学生奖。我校同学参加全国性征文获奖率达到60%以上。多年来,我校是北京市红十字学校;区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北京市普教系统电化教育优秀校;连续12年被区评为初中教学先进单位。是地区各类先进单位。2002年起,我校开始承担国家“十五”重点基础教育课题《班级活动中交往与互动规律和教育功能的过程研究》实验校的研究工作。学校育人环境优良,教学设备齐全、先进。建有校内闭路电视系统,有双物理、双化学实验室,有生物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多媒体电化教学阶梯大教室。除此外,学校新盖的教学楼,设有多媒体语音室、2个计算机房、美术室、音乐教室、劳技室等专用教室。为了实现劲松四中教育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在徐妍校长的领导下,在“对生命负责,为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引领下,正开始实施新的三年规划。全体教师正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实践新课程改革。以“今天要比昨天做的更好”为校训,实现有效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受教育者整体素质的培养目标。有学生家长说:“劲松四中是一方育人成才的热土”。
北京市润丰学校为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隶属朝阳区教委。 学校于二零一零年五月创办,由原史家胡同小学校长卓立亲自办学。卓立校长为北京市特级教师,被评为首届全国十大明星校长、全国名校长、北京市杰出校长、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德育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小学优秀党支部书记、北京市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优秀校长和优秀书记,改革开放30年北京教育功勋人物,获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北京市关心青少年工作奖等。 学校位于青年路西里6号院,建筑面积30250平方米。除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外学校还配有体育馆、游泳馆、报告厅等附属设施。学校采用一流的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为教室、专业教室配备了多功能触摸电视,用于教学活动。多功能触摸电视是集实物投影、电脑、触摸电视、信息互动于一身的现代化教学设施。
杨宋镇中心小学占地面积3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7427平方米,运动场面积13600平方米。 杨宋镇中心小学下辖一所幼儿园??杨宋镇中心幼儿园。在岗教师157人,全校共有29个教学班,6个幼儿班,学生979名,185名幼儿。 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为了教师发展,一切为了学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宗旨。明确了三全、三特、四结合的办学理念和四优的办学目标。 几年来,狠抓学校管理,使各项工作规范有序;狠抓两支队伍建设,做好三级培训,落实三项工程,强化四种意识;狠抓德育工作,确立一个主体、三条主线和三个重点的德育思路;狠抓教学工作,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校本教研,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狠抓校园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学校工作最大的亮点一是体育工作,至今,已连续7年获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连续11次获区元旦长跑冠军,中长跑项目,在市长跑比赛上也名列前茅,男女蓝在区级比赛中,成绩喜人。 辛勤努力结硕果,办学质量奏强音。学校曾荣获国家、市、区级荣誉称号多项,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和社会的认可。
北京服装学院附属中学始建于1964年的完全中学。高中部毗邻国际展览中心,距三环不足50米,交通十分便利。 我校具有一支精通教育教学、善于科学管理的领导集体和一支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整体实力强、教学底蕴丰厚、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队伍,在全区有着良好的声誉。高级教师39人,一级教师45人,区级兼职教研员5人,23位教师担任市、区级观摩课,2位教师参加中考命题工作。还有2名教师在全国教学交流会获得录像课、现场作课一等奖;我校教师撰写的论文在全国、市、区获奖380余篇。教师们勇于实践,善于运用先进的教育科研理论指导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中考、高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教学经验在全区中、高考总结会上进行交流。学校多次被评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初中、高中教学优秀单位”“体育达标先进单位”“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北京营养配餐先进单位”“市女排传统校”“少年科技定点单位”;《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曾多次进行报道。 我校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多媒体教学设备先进;教学设施配套完善;给予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舒适环境、展示个人能力的广域空间、发展素质的良好平台、健康成长的活动场所和迈向高等学府的成功阶梯。一年来,学校投入大量资金扩大办学规模,初、高中部均拥有200米塑胶跑道、人工草坪足球场、标准的篮排球场地;改建了理化生实验室、语音教室和计算机教室,8个专用教室和两个高水平的音乐教室,所有教室全部具备现代化的多媒体设施,图书阅览实现计算机管理,校园宽带网扩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 一批批德才兼备的毕业生走向社会,考入清华、北大、人大、北航、复旦等高等院校两千多人,海外留学获博士、硕士学位五十多人,体育人才更是硕果累累,走进国手队伍的有足球、排球、篮球、手球、击剑、网球等项目的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为中国获奥运金牌一块,亚运会金牌三块,今年为专业队输送了20名队员。 我校是朝阳区中小学生课外活动示范校,具有全国少年电子技师北京地区认定资格。在全国无线电测向华北赛区、全国探雷北方赛区竞标赛中多位学生获得一、二、三等奖。30多人获得二级运动员称号,获得在高中会考中免试物理、体育两学科,并在高考成绩中加20分的奖励。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