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唯一以“北京”命名的小学,诞生于1949年6月19日,是建国初期由北京市委亲自组建的公立寄宿制学校。目前,学校形成一体两翼、一校多址的办学格局,成为首都基础教育的窗口学校。 “一体”指北京小学,“两翼”指包括寄宿、走读两种办学形式。“一校多址”指北京小学发挥优质教育资源优势,在本区以及北京市其他区县以不同合作形式开办了多所分校,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赢得社会的普遍赞誉。 位于西城区槐柏树街的学校本部现为完全寄宿制管理,每年向全市招收适龄的寄宿学生。位于广外马连道地区的北京小学分校、以及位于北线阁地区的北京小学走读部为走读制管理。 北京小学重视打造优良的教师团队,形成良好的教师文化。目前,专任教师150多名,其中特级教师4名,中学高级教师15名,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近60人。 北京小学(包含本部、广外分校)现有学生近2200多人,其中住宿生1300多人。学校科学体育楼(内设游泳馆、体操馆、天文馆、阅览大厅、电视演播厅、阶梯教室、礼堂、器乐排练厅等)为孩子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创设了条件;庄严的国旗广场、美丽的校园、学生宿舍楼及留学生公寓等设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北京小学秉承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探索创造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使基础教育回归本真。在长期的探索中,北京小学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形成了“实与活”的课程与教学建设思想和主体性德育特色。近年来,学校提出建设学校良好教育生态的理念,重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紧密合作,形成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合力。 北京小学寄宿教育特色鲜明,学校针对当代独生子女的发展需求,突出了“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尊,健康自强”的“四自”寄宿教育宗旨,使六个年龄段上千名住宿的小学生在科学化的教养下茁壮成长。 北京小学是一所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校。学校与欧洲、亚洲、美洲、澳洲等地区与国家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并与澳大利亚五所学校建立姊妹校关系,每学期进行留学生的短期游学交流课程,以拓展本校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英语与生活能力。 北京小学坚持把科研作为提升办学水平、打造优质教育品牌的重要战略,效绩突出。学校承担国家级、市级教育科学研究的实验项目,在主体教育、个性化教育、艺术教育、学校文化建设以及课程改革的研究方面成果突出。近年来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学校、北京市科研示范校、北京市重点课题优秀实验校、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学校,获北京市政府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其办学质量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于2000年9月由房山师范学校转制而成,于2002年9月1日正式更名为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是国办公立区直属中学,现已被确立为房山区重点建设和发展的优质独立高中校,是房山区四所优质高中校之一,自2000年9月以来已累计招生8届共3717人,送走毕业生5届共 2325人, 2007年9月份开学已形成30个教学班,1435名在校生的办学规模。实验中学本着三全五会一核心的办学方针,以和谐教育思想指导教育实践,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原则,以据德、精艺、笃志、报国的校训引领师生,以以有血有肉的教育培育真人作为育人目标,在全程管理理念指导下,实践着打造一块品牌,实现六个一流,即:环境优美、管理规范、师德高尚、校风文明、水平一流、成才有望、办有特色、人民满意的品牌形象。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效益、一流的待遇的六个一流的办学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职工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的和谐统一,整体发展与个体成功的和谐统一。经过7年来的奋斗,随着实验中学的办学效益、办学质量和办学规模逐年提升,已经奠定了在房山区老百姓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成为推动房山区高中教育不断发展的有生力量。
中华路小学位于西城区前半壁街48号,地处北京市中心地带。原校址始建于1943年,原名北平市私立伊斯兰小学。2010年11月搬迁到现校址。现在学校占地面积2440平方米,建筑面积2210平方米,操场面积1040平方米。图书馆藏书总数21000册。 现有8个教学班。宽敞明亮的教室,采用小班化教学方式,还配备了现代化教学设备,优秀的师资队伍为学生们提供良好教学服务。学校还拥有4个专业教室,另外还有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漂亮的心理小屋、宽敞的多媒体教室和密集型图书馆。红墙绿草,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活动空间。中午学校为学生们提供合理的营养配餐,卫生可口的饭菜,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拥有思想素质高、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领导班子,教师队伍年轻化、高素质,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占全校教师的100%。全校教师在郭慧明校长的带领下,发扬“拼搏精神,团队精神,求实精神”,以自己的行动实现着学校的 " 以人为本,促进全体师生健康和谐发展"的办学思路。中华路小学在"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目标下,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我们是排球传统学校,长期以来坚持向全体学生普及排球知识和技能,学生人手一个排球,全员参与,增强了学生综合素质。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排球教学内容作为校本课程,课余时间成立了排球兴趣活动小组,坚持每天进行训练。教练员是我校两位体育教师,他们都是市排球教研组成员,经验丰富。几年来,许多学生在小学毕业时作为特长生升入相应中学。 中华路小学全体教师为实现办高质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顺义八中是区教委直属的一所普通初中校,1994年10月开始兴建1995年8月中旬竣工,同年9月投入使用。学校位于顺义城区北部,东邻潮白河畔的减河公园,北距2008年奥运会水上比赛项目场馆仅1500米,周边环境林木葱郁,整洁靓丽。学校现占地面积19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现有36个教室,13个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多媒体、电子备课室等专用教室。学校有完备的演播室和导播室闭路电视系统。2001年开通校园网,网络信息接口228个。有可容纳400人的报告厅,每班都装有多媒体正投。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学生1048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43人,96位专任教师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93人,其中25人取得了研究生主要课程班结业证书。有北京市特级教师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区级学科首席教师1人,区级学科带头人2人,区级骨干教师21人。高级教师25人,中级教师职称63人,初级职称49人。 办学体系办学思想: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科研先导,自主创新,发展内涵,全面提高。管理理念:围绕“改革、发展、提升”的主题,坚持以德立校,形成办学特色; 质量兴校,细化内部管理;科研强校,全面提升质量;实施科学管理,营造和谐校园。通过“立足于学生,服务于教师,深刻挖掘内涵,快速提高质量”的工作策略,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校 训:学汇中西秀,品达古今优八中精神:有一必争,有旗必夺奋斗目标:追求“四个发展”(全面发展,全员发展,特长发展,和谐发展),实现“五个一流”(一流环境、一流管理、一流队伍、一流人才、一流质量),努力实现顺义区初中校对内外全方位展示的“窗口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