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镇中心小学位于逶迤磅礴、秀美壮丽的慕田峪长城脚下,坐落在重峦叠翠、栗花飘香的大山中,距怀柔城区20公里。在绿草茵茵、百花吐艳的校园里,生活着832名天真可爱的孩子。学校有41个教学班,158名教职工。是一所具有浓郁现代化教育气息的农村小学。学校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科学管理、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遵循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数字化校园与人性化校园相结合、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的办学原则;以建设信息化校园、学习型校园、人文化校园,全面构建现代化学校为办学重点;突出培育信息技术教育的办学特色;围绕提高学生现代文明素质这一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求真务实抓质量;努力实现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得到最大发展的办学目标。这里更能体会到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更能体验到现代教育的浓浓气息!学校开设了25门校本课程,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学生曾获得世界独轮车锦标赛金牌,国际书画大赛金奖,学生的蜜蜂假日小队被评为全国百佳优秀假日小队。学校被评为北京市电化教育优类校、科技教育活动示范校、少先队工作特色示范校。
现黉舍修建面积26000平方米,分为五个区。办公区、尝试区、讲授区、糊口区和活动区。尝试区包含两个化学尝试室,两个物理尝试室,两个生物尝试室,四个计算机课堂。讲授区包含60个课堂,藏书楼、阅览室,美术课堂和音乐课堂,讲授区新增理化生尝试室三个。糊口区包含门生留宿楼,西席留宿楼,浴室和食堂。活动区包含四百米标准活动场,篮球、排球和羽毛球园地。全校围墙内占空中积102亩,围墙外包含车棚、厕所及绿化带总占地达140亩。从2003年寒假开端,经区当局、区教委批准,我校增设高中班。黉舍共有讲授班58个,此中初中班26个,高中班26个,技工班4个。 黉舍西席环境:我校有教职工共214人,从春秋布局上看,50岁以上的12人,占教职工的5.6%。40——49岁的31人,占教职工的14.5%。40岁以下的171人,占教职工的79.9%。从学历布局上看,我校任课西席共174人,此中本迷信历164人,占任课西席的94.3%。其他的5.7%,分以下几种环境,一时邻近退休的,二是大本在读的。从职称上看,我校初级职称的24人,中级职称的61人,初级职称的89人。处置迹上看,我校有市级骨干西席1人,区级骨干西席10人,镇级骨干西席16人。荣获市级紫禁杯班主任称呼6人。我校初中西席都是连续分派到的,这些西席中,年青西席占多数,学历合格率已达标。高中西席首要由三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外调来的,另外一部分是本校原教太高中的,再一部分是新引进的大门生。门生环境:我校初中门生共1195人,别离来自宋庄镇的25个天然村,6所完小,讲授质量处全区中下游程度。高中门生1318人,来自全区。2、黉舍的办理环境:1、黉舍按照团体生长需求制定了《潞州中学五年景长打算》,为黉舍的进一步生长进步指明标的目标。2、我校的办理思路是:以报酬本,轨制治校,目标办理,强化过程,进步质量,全面育人。3、办理目标是:德育事情创特性,讲授事情创佳绩,体育事情创一流,总务事情创全优。4、办理体例是:(1)德育方面夸大育人,强化养成,育人以活动为主,养成以办理为重。在三句话高低工夫,完成门生在校的全程办理,(西席、保安、办理职员)在管严、管细、管到位高低工夫,(值周班、值周组、挂牌)构成体系、创出特性。(班主任月考评、心机咨询)。(2)讲授方面夸大西席、门生内涵动力的连络,首要采纳了西席循环制和学段考评制,高中实施全封闭办理。首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一是炼干部,实施干部包年级轨制,干部的嘉奖与所包年级的效益挂钩。二是带西席,除了老带新以外,我校与东城教科研中间联络,我校高中西席不但插手进校的活动,还要插手东城的活动。三是勤阐发,我校有讲授参谋组,由我校的讲授骨干,带我校的青年西席。这个组要为黉舍的讲授停止诊断,阐发明行的讲授环境,提出详细的调剂计划。四是每个学段考评,都要根据参谋组阐发的环境和学段成绩以及教案功课查抄的环境,作出团体判定,研讨出详细整改和调剂办法,并召开全部西席大会,停止安插。五是强办理,黉舍有《讲授条记的根基标准》、《讲堂讲授的根基要求.》、《西席讲堂任务制》、《门生功课措置的根基要求》等文件。以确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六是兴科研,我校是通州区十五教科研课题尝试校,我校有区级尝试课题一个,《关于初中讲授循环制的研讨》,在这一课题下,黉舍分红22个子课题,别的,另有三个校级普通课题。黉舍建立了五人的教科研小组,按期活动,参与区级和校级的课题办理。听取课题承担人课题研讨停顿的阶段性报告叨教,深切到课题组停止指导。每一学期结束要收取课题承担人的阶段性服从。对个别课题停止伶仃指导并深切到讲堂听看实施过程是不是合适课题指导思惟。共同期末讲授总结,连络学段考评和期末测验成绩帮忙课题承担人停止数据的相干阐发。停止服从的开端鉴定。到目前为止,我校颠末几年的尽力,各课题服从明显,我校承担的课题接管区级鉴定。同时,我校向市教科研部报送五篇课改论文。我校程绍山教员承担了《北京教诲丛书》化学部分的编写事情。在学、用、读北京教诲丛书征文中,我校丁丽荣教员获一等奖,并在全区表扬会上发言。我校吴剑侠教员的《压抑型门生的行动改正研讨》,获市级九五打算课题一等奖。黉舍已根基构成了大众性教科研的氛围,教科研在我校已蔚然成风。(3)体育方面,我校订峙以体育促体质、以体育促调和、以体育促规律的大抵育观。对峙大众性与竞技性相连络,走出了我校体育生长之路。4、办理结果:德育完成了校风正、学风浓,次序好、批示灵。几年来,完成了三无目标,即无守法犯法、无严峻违纪、无安然变乱。我校荣获“师德群体扶植先进个人”,镇级“先进党支部”称呼。荣获区“教诲质量评价杰出校”称呼。3、经由过程全校师生的不懈尽力,我们完成了:1、面向全部门生,德育为首,以讲授为中间,教诲看法更新,课程开齐、课时开足,减负提质,每个门生都有所收成,稳固率100%,初三毕业率100%,月朔重生入学率100%,初三年级讲授成绩列全区乡村中学前线,高中会考成绩达到全区均匀程度。2、目标办理体系完美,“德育、讲授、总务”三条办理渠道通畅;以“五抓、两带”为根本,促进干军步队和西席步队扶植的调和同一;“以爱育爱”教诲看法的实施,促进了西席门生团体本质的进步。3、黉舍德育办理收集化进一步完美,门生自律认识、才气才气纵横进步;黉舍无守法犯法、无严峻违纪、无安然变乱。4、讲授事情充分阐扬区级骨干西席的树模指导感化,团体推动停业程度进步;门生全面生长和特长生出现相反相成,既有体裁特长,也有升入北京四中、清华附中、首师大附中的学习特长生。初三中考事情全区优良校,高中会考超越全市均匀成绩。5、体卫事情强化“安康第一”思惟,确保师生安康,播送操完成“标兵校”复检事情,区运会个人获得第四名,足球比赛获第二名,中考体育合格率100%,满分率达50%以上。体育持续八年获区中小学活动会个人总分前六名,课间操标兵校。区教委的体育重点校,市级体育先进校。6、教科研带路,构成“教研、科研、考研”于一体的摸索体系,黉舍出版结集《求真集》,进一步鞭策教科研的生长。教科研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目标。荣获区“教诲科研先进单位”称呼。7、改良办学前提,使当代化讲授设施走进课堂、当代化办公设施设备办公室;为西席进步供应需求的后勤保证,鼓动鼓励学习;为西席创作发明杰出的讲授环境、为学天生立杰出的学习环境,包管束育讲授稳定生长。总务虚现了包管无力的要求。总之,黉舍在调和有序的生长,各项事情在不竭进步。8、改良西席报酬,调剂进步西席校内布局人为。黉舍以教诲实际为指导,遵循事情思路稳步生长。德育事情“管导”连络,强化门生自律;以强化讲授办理为根本,用迷信的办理促质量的进步;体育事情构成“大抵育”观,体育既要促体质,也要促规律、促调和,凸起体育先进校的特性;夸大门生全面生长,促使门生学有所得。轨制进一步健全,“目标办理、轨制治校、强化过程”的思惟在黉舍团体生长中获得全面部现。总务事情凸起目标任务制,强化办事认识、迷信办理,保证事情及时到位,安然事情轨制健全,事情中建立了办事育人的新抽象。中专部的进一步生长为教诲讲授供应了资金支撑,促进了西席福利报酬的进步、布局人为的调剂。我校的生长是在团体思惟的指导下停止,不竭进步,但在不竭进步中也存在着必然的不敷。西席团体程度还不克不及完整达到全面推动本质教诲的要求,新西席多需求加大停业程度的培训;创新教诲在西席中还需求深化,门生的创新来源于西席的创新,西席要起首更新看法;教诲讲授评价体系还需求从单一的评价体系向双向评价体系窜改;门生才气才气纵横的培养还需求进一步加大,使门生能够或许自主学习、创新学习。是以,在此后事情中我们更要全面对峙黉舍的生长思路,遵循“五年景长打算”加大两支步队的扶植,团体进步干部西席的程度;摸索黉舍外部的双向考核评价体系,使评价更迷信。在新的教诲情势下,凸起门生的主体职位、凸起门生本质的进步。
十三陵中学建于1961年,拥有46年的发展历史,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6667平方米,建有教师办公室、学生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多功能厅、学生计算机房、教师电子备课室等建筑场所,校园局域网端口进入教室,正在改造操场为250米塑胶操场。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关注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办学指导思想——“求实创新,勤思博学”;校训——“为学求实,治学从严”;十三陵中学精神——“苦干、实干、巧干”。学校现有教职工49名,(男性19名,女性30名;其中专任教师35名,平均年龄37.4岁;35岁以下为15名;中学高级职称教师4名,中级职称教师14名,初级及无职称教师17名);现有学生242名,(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62名;有智力、精神、肢体障碍随班就读生3名)学校以户籍在十三陵镇本地区的小学毕业生为主要生源,兼招收适龄的、来十三陵地区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并严格按照相应文件精神执行“两免一补”和借读生借读费的减免政策。
西城区四根柏小学位于西城区赵登禹路北段东侧。"九一八"事变后,由东北流亡学生王治安(男)于1932年在此创办了东北小学. 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名为四根柏小学,校长庞景山(男),后为马熙琛(男),教职工十几人。 解放初期,校舍经过翻修,教室增值12个,20多个教学班,分为二步制上课,教职工40多名,校长王楠柱(女),后为赵秀雯(女),1968年与北沟沿二小合并,校名仍为四根柏小学. 1988年,教育局拨款一百多万元,为我校新建了教学楼,教学楼建筑面积4123平方米,包括18个教师,5个专用教室,19个办公室,五楼是面积100平方米的小礼堂,并设有浴室. 我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全面负责,坚持全面发展,各项共活动丰富多彩,学校呈现一派积极向上的气象. 学校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实行了岗位责任制.建立了教职工大会、行政扩大会、组长会、评议干部等制度,坚持重大问题广泛听取意见,增强民主意识,群策群力共同办好目标。 学校党、团、工会各组织机构健全,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青年队伍的建设,始终重视教师思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有计划有目的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工作水平。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劳动观点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活动,给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各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因地制宜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学校以教学为主,狠抓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按照学习,实践,质量监控的思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科研活动,认真落实学科教研组、年级教研组、科研专题小组的专题研究活动,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获得了上级领导的好评,获得《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学校》、《美在校园先进校》、《健康促进学校》金牌、《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EPD)项目》实验校、《全国部级"九五"课题活动课》实验基地、《局区先进党支部》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历史悠久的四根柏小学如今正焕发着青春,它将像朝霞一样放出夺目的光彩。
北京和谐星火小学(中学)成立于2011年8月15日,是一所军校式管理的全日制寄宿学校,创办人是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于静校长。 2011年,针对独生子女群体教育出现的一些问题,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于静老师创立了这所学校,目的是通过军校式的管理和训练,把军人具备的坚韧、勇敢、正直、服从、责任和强有力的执行力等优秀素养,通过长期在校的学习、管理和训练融入到孩子的内心深处,形成终身习惯和准则,最终成为能屈能伸、能上能下的优秀人才。 经过5年多的发展,目前学校拥有学生1650人,分设9个年级45个班。拥有教职员工123人,其中教师75名,90%以上拥有正规统招本科学历。学校目前四个校区总占地70余亩,建筑面积16000多平米。 作为有责任的教育工作者,为了让更多非京籍子女收到良好的教育,于静老师同时创立三所打工子弟学校,史各庄校区、白各庄校区和针对留守儿童的不受任何学费的河北云州村校区。 也正是有这样一位一心做基础教育的优秀校长。 和谐星火学校老师聚集了一批真正愿意用“心 ”来教育孩子们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包括: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于静老师、北京市优秀教师赵立兰老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马小平老师等60多名教师。这些老师,正如一盏盏高高的灯塔,屹立在辽阔的海面上,时刻为孩子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他们,工作日每天从7:00到20:00几乎全天候的陪在孩子们身边; 他们,不惜牺牲周末休息时间免费为基础略差的孩子们补课; 他们,一直在用“心”来教育我们的这些生活在城市边缘但同样朝气蓬勃的孩子们! 因为他们,和谐星火的天空,始终是蓝的!!!宏福苑校区: 小 学:每个月1580元,每学期五个月 包括(学费、住宿费、三餐) 中 学:每个月1390元,每学期五个月 包括(学费、住宿费、三餐)白各庄校区和史各庄校区(公益校区): 小 学:每个月730元,每学期五个月 包括(学费、住宿费、三餐) 中 学:每个月830元,每学期五个月 包括(学费、住宿费、三餐) 咨询电话:4001517780,010-56039090 学校官网:www.hxxhedu.net 学校地址:昌平区沙河镇定泗路温都水城路北
北大附中作为北京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北大"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校训作为自己的校训;坚持"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的教育教学指导方针;通过年近40年的努力,形成了重人才能力培养、重人才素质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并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在基础教学和素质教育及特长生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北大附中创办于1960年,作为北京大学培养人才的"四级火箭"的基础,她一开始就具有高层次的起点。40年来,她为自己写下了一段虽然短暂却又充满奋斗的光荣历史。北大附中的办学特色集中表现在教师队伍的高层次上。北大附中有一批学者型的名师、优师,他们为附中教师队伍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们思想活跃、眼界开阔、冶学严谨、教学方式多样,着眼于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致力于教材、教法和课程的改革,教学研究风气浓厚。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北大附中培养了一支专业基础扎实、知识视野开阔、理论研究深刻,学科全面、年龄结构合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教师队伍,形成了层次高、教法精、思路活、善创新的教学风格,建立了完整的教学研究系统,编写了具有北大附中特色的教学用书。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出的"名师工程"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培养和引进了一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有相当一批教师在区、市乃至全国教育界享有声望,成为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其中特级教师11人,占教师总数的8.5%;大学正高职教师1人,高级教师77人,占66%;市、区学科带头人20人,市青年骨干教师6人,占22.2%。北大附中的办学特色还表现在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的高品位上。北大附中教学环境开放、民主,为广大教师发展教学个性与特长,进行教育教学的探索和创新的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如语文课坚持17年的小论文写作,体育文化节的创设,学生自己设计的生物实验,理科试验班在大中学衔接方面的探索,在理科试验班设文科综合课,史地政教师同上一专业课题,数学应用与建模的实践活动等一批有特色的学科教学设计相继诞生、发展、成熟。北京大学"五四"科学与民主精神的熏陶使北大附中在中学界独具魅力。北大附中的办学特色更表现在培养的学生高素质上。北大附中的学生思想活跃,富于理想,敢于置疑,勇于创新,教师支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创新,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发展。相对较轻的课业负担,使广大学生有独立思考、独立钻研的时间,各学科的教学都努力为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和创造才能的展现提供舞台和机会。这种环境使得附中成为"优秀人才的摇篮",在为北大、清华等重点高校输送优秀毕业生和培养国际、国内学科竞赛优秀人才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北大附中到目前为止共培养了9位"奥林匹克"金牌获得者和三位"雷达杯"少年科学英才第一名。26名学生获北京市中学生最高奖"金、银帆奖"。上千名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使北大附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综合素质得到合面培养。全校目前有各学科兴趣小组、俱乐部和社团40多个,参加的学生两千多人次。经常组织专家讲座、社会调查、专题采访、学科实验、课题研究、论文报告、编辑刊物、演讲辩论等活动。第二课堂的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使一些在某方面有天赋的学生得到了发挥、发展能力的天地。仅从90年以来,就有上千位同学在区、市、全国的各种科技制作、科技论文、小发明、征文比赛、朗诵演讲比赛、各类艺术比赛中获奖,学校也连续九年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活动先进校。1997年北大附中首批成为北京市科技活动示范校,1999年又确定为北京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俱乐部活动基地学校。面临21世纪对中学教育提出的要求,北大附中将继续遵循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开展创新教育,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把北大附中办成有自己特色、有国际影响的一流名校而奋斗!
斋堂中心小学是一所革命老区学校。地处北京最高峰灵山脚下,风景秀丽的永定河畔。稳定的教师队伍,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教育氛围,教育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及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使学校逐步走向成熟与发展。办学思想:坚持“三个面向”,发挥资源优势,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办学目标: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优化师资队伍,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老区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学宗旨: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校训:爱校守纪 勤奋进取教风:艺高身正 教书育人学风:勤学善问 博学多才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职工自身素质,注重两支队伍建设,形成了良好的学风与校风。1993年以来连续多年被评为区级先进单位,1993年被评为北京市百所特色先进校,2001年被评为门头沟区国防教育先进校,2001年被评为首都先进少年军校。2002年被门头沟区教委评定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二等奖。
北京文汇中学建校于1997年,是经北京市教委和崇文区政府批准建立的一所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校,是由汇文中学承办的一所初中校。从建校开始,教委就提出:这所学校要做到起点高、水平高、质量高;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管理以及财务、办学等方面享有自主权。学校努力探索出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特色:重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强调对全体学生负责和对学生一生负责的分类推进,分层指导的教学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及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到2010年,北京文汇中学将办成特色鲜明,管有风格,教有特点,学有特长,有一定影响力的京城名校。形成管理有要求,设施高标准,教学高水平的优质初中校。实现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学生素质的全面整体优化。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