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花园村第二小学建校于1967年,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六年制小学。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村第二小学现分为南北校区,北校区坐落在环境优雅的潘庄小区,与理工附属中学分校一墙之隔;南校区坐落在一片绿树掩映的花园村4号居民楼中,自建校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学校近七十名教育工作者在这片美丽的育人花园里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新的世纪,学生们在丰富多采的活动中,聪明和才智得以充分地展示;在严谨又活跃的课堂上,是学习的主人;操场上,又是学生们开展丰富多彩体育活动的乐园。 学校倡导“为了学生利益”,奉行“尊重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推崇“培植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四个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有效的促进了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和发展,建设以“人文、优雅、和谐”为特征的学习型校园文化。以夯实基础、广泛涉猎、张扬个性为理念、通过民主和谐的学校管理,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发学生潜能,丰富学生情感世界,培养秉承传统美德、知行统一的现代中国人。 学校走向行政管理标准化,校园文化优雅化,教学资源网络化,教学视野国际化,建立以平等、宽容、理解和激励为根本特征的学校教育文化。
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始建于1999年7月,是北京市海淀区政府为适应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需要,批准成立的具有现代化设施的新型外国语实验学校,被首批评为北京市先进民办校。 我校设有小学部、中学部、国际部、校务部、物业部,占地20公顷(300亩),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总投资4亿元人民币,是由北京市四博连通用机械新技术公司投资举办一所寄宿制学校,现有学生3500多人,教职员工500多人。 我校具有一流的教育教学设施,优越的教学条件和优美的育人环境,是修身求学的理想之所。教学设备齐全、先进,现有各类专业教室160余个,每个教室都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全面实行多媒体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个性发展空间,为此我校投巨资修建了国际标准400米全塑田径场、人造草坪足球场、篮球场(12个)、排球场(3个)、网球场(7个)、棒球场、综合体育馆、游泳馆、艺术厅、形体厅、音乐厅、多功能报告厅、英语城、钢琴房、天文台、图书馆、小动物园等教育教学场所。 我校依国家之助,集社会之力,走改革之路,育创新之才,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办学经验,面向未来办学,面向世界育人。培养知书达礼、品德高尚、外语出众的高素质人才。建校八年来,我校在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上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和实践,并以喜人的成绩和惊人的变化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厚爱,各级领导的肯定与赞许,多家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与频频报道。 2009年,我校乘势而上,进入了一个暂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我校坚定精品化学校的目标,为前来就学的每一位学子,开辟一条走向世界、全面发展、自强不息的绿色通道,让每一位“海外”学子和“海外”一起走向世界,共铸辉煌。
星星学校是北京市海淀区教委于1997年3月正式批准立案,1998年3月又增设了中学部,现在是小学、初中、高中12年一贯制的全寄宿制学校。董事长由出身于教育世家的社会知名人士段君宜女士担任,法人代表陈媛媛兼校长,教学顾问由特级教师刘梦湘先生和特级语文教师张光潞先生担任。 学校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齐全。设有小学自然实验室,音、美、舞蹈教室及活动室,有操场及室内锻炼室,中学部设有理、化、生实验室、语音教室、计算机房。星星学校从小学到中学有一支强有力稳定的教师队伍,各年级设有专职班主任,专职生活管理教师和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中、小学课任专职教师及外籍英语教师。 学校奉行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校训为建心、强身、立志、报国。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21世纪有用人才。
北京林业大学附属小学始建于1960年,由北京林业大学承办 。校园环境典雅优美,小巧精致。坐落于北京林业大学草木葱郁的校园中。少先队大队现有12个中队,72个小队,少先队员444人。 学校的教育理念是给教师、学生营造舒适温馨的教育、教学环境及氛围。办学目标是成长、发展、健康、快乐。
中国农科院附属小学创建于1950年,地处海淀区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毗邻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具有良好的人文地理优势。学校占地11000 多平方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先后获得“北京市红旗单位" 、“北京市绿色学校”、“北京市文明先进单位”、“北京市少先队基础建设规范化学校”、“海淀教育先进集体”、“海淀区教学管理先进校”、“海淀区艺术项目传统学校”、“海淀区艺术教育先进集体”、“海淀区科技教育示范校”、“海淀区科研先进学校”、“海淀区校园文化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昨日硕果累累,明日任重道远。中国农科院附属小学将以先进的办学理念、现代的育人环境、科学的管理方式和高水平的教学质量,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北京市羊坊店第四小学是海淀区素质教育优质校、北京市教科研先进校。学校以求真创新、超越自我、共求发展为办学理念,发挥学习型组织的优势,创建开放的学习系统,最大限度地开发师生的潜能,让校园充满智慧、蓬勃向上。这所学校是幸运的:周边文化科研单位众多,军博、央视、中华世纪坛成为文化德育基地,学校传统的优质教学获得赞誉。在这里学习的孩子是幸运的:不同领域的科学家每学期走进校园,引领学生漫步科学的海洋;引入美国“斯坦福”英语教学软件系统,借助多媒体网络学习英语;走入绿色军营--防化少年军校建立近20余年,参与防化演练,体验军队集体生活;生动的“关爱”教育深入人心,“阳光少年”真挚感人的校园故事在校内外传颂;学校每年有80%的毕业生提前被重点中学和理想学校录取。央视优秀主持人鞠萍、朱迅、亚宁,青年雕塑家程兵,获美国杰出青年专家奖的谢宏,高二被清华大学录取的张帆、2003年北京文科高考状元阎天,都曾在这里度过美好的童年。我们愿努力创造优质教育,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让每一个孩子在这片沃土上留下坚实的足迹。
中关村四小成立于2003年9月,是北京市海淀区为了适应中关村地区发展而特批建立的一所公立小学。学校地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地带,西傍大钟寺博物馆,南临北三环联想东桥,周边高校林立,环境优美、交通畅达。 按照国际学校标准设计建造的教学楼,现代时尚又童真童趣,典雅精致中透出大气端庄,简洁朴实中散发着浓厚的书香气息。落地大窗的明亮教室,宽阔的室内走廊,让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更为便捷舒畅。 这里的每一个地方都力图能够赋予它教育的意义。图书馆讲堂、生涯辅导月、导师制、升旗仪式、流动秀场、粉丝大巴、学生社团等特色活动吸引了每个学生的眼球。不是为了挑选、表演、展示一个成人眼中的完美,而是呈现出一幅每个学生“我也要成长”的画卷。学校的资源不再为只为部分“好孩子”所有,而是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了“试一试”的展示与发展空间。 学校凭借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彰显学生个性的办学特色,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快速步入北京市乃至全国一流小学行列,成为教育部影子校长培训基地校,海淀区优秀校长培养基地校。
万泉小学,是一校两址的全日制六年制公办小学。本校区始建于1950年,坐落在中关村科技园核心区域,毗邻人民大学。占地面积11990平方米,建筑面积16707平方米。分校始建于2003年,是由原厂西门小学搬迁改建的学校。2005年落成使用的新校舍,地处风景如画的昆玉河畔,紧邻嘉豪国际、牛顿等现代商务办公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校园典雅大方,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占地面积12269平方米,建筑面积6126平方米。 学校现有72个教学班,2776名学生。全校160名教职工中,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学历124人,大专学历29人,中专学历2人。高级、中级技工各一名。拥有小学中学高级教师5名,小学高级教师75名,一级教师66 名。其中35岁以下教职工65人,36——45岁81人,46岁以上14人。目前拥有市级学科1人、骨干4人;区级学科带头人31人、骨干教师45人;中心学科带头人75人。他们不仅成为万泉小学不断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且其中的许多骨干分子已在区、市、乃至全国崭露头角,发挥引领作用。 学校曾被评为海淀区素质教育优质校,全国心理健康标兵学校,全国十佳创新型学校,北京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北京市科研先进学校,北京市课程改革先进学校,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北京市绿色学校,北京市金帆艺术学校,海淀区教学管理先进学校、德育管理先进学校,海淀区科技示范学校,海淀区总务管理先进校…… 我校校徽是在广泛征集,择优评选的基础上诞生的。是由我校罗智中同学设计。它表达了:在地球上,我是自豪的中国人;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我是万泉小学的学生;在新世纪的校园里,那曾获得全国优秀设计奖的雕塑矗立在校园中央,它象征着教师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用自己的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让创造之星冉冉升起,熠熠生辉。
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位于海淀区双榆树东里32号。学校成立于1980年。现有少先队大队1个,中队21个,小队130个,少先队员710人。 学校少先队工作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强调少先队自主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培养小干部的工作能力,促进队员间的和谐相处。学校不断创新活动方式,培养少先队员爱国情操和集体主义,努力开创少先队工作的新局面。 学校少先队结合形势和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丰富队员的校园生活。少先队各项制度完善,基础建设扎实,能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的作用。开展活动注重从小处着手,如节约每一滴水、节水妙招、弯腰拾起一片纸、文明用语天天用、我是守纪小标兵、擦亮行动、赈灾大捐款、手拉手共成长等等,让队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一次次的活动中受到教育。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和北京市少先队读报用报先进单位称号;获北京市星星火炬奖;被评为海淀区手拉手活动先进集体;海淀区重大活动优秀组织奖。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第五小学位于长安街西延长线,坐落在中央军委和铁道部南侧,占地面积7350平方米,建筑面积11318平方米,伴随区域教育布局调整,办学基础硬件设施逐步得到改善,学校建筑布局合理,育人环境优美整洁,被评为“海淀区绿色学校”。学校内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音乐、舞蹈、美术、科学等专业教室,演播室,远程互动教室,图书馆等设施,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被评为“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优秀基地校”。学校始建于1953年,原名为北京铁路职工子弟第五小学,曾是全国铁路系统重点小学。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与教师德识才学两个全面发展为目标,遵循“团结、和谐、务实、高效”的工作原则,通过打造高素质的干群队伍,引导干部教师在学习中思考、在工作中研究、在总结中,高效,也曾创下辉煌的历史。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