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附小是一所历史悠久、学习氛围浓郁的全日制完全小学,地处北方交通大学院内。全校教职员工团结协作、开拓进取,以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践行教书育人的职责。近年来,学校各方面已形成良性发展,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在海淀区教育行列中崭露头角。学校建于六十年代初期,原名海淀区向阳小学,2000年更名为北方交通大学附属小学。2007年6月与北下关小学合并,现为一校两址。“面向全体、尊重个性,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交大附小的办学宗旨。学校始终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美、学会创新”为培养目标,以人本华、科学化的管理为手段,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有34个教学班,学生总数一千余名。学校的办学特色本着全面发展打基础、培养特长育人才的思想,主要体现在:(1)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2)以“交通”校本科程的开发和实践,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明行为,拓展学生的课余实践活动。(3)以学校“娃娃评剧团”为龙头,在全校范围内普及、开展民族艺术教育。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以教科研为引领,扎实有效地落实课改精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取得了突出成绩:学校荣获海淀区课堂德育先进校、海淀区教学管理先进校、海淀区课改先进校、海淀区科技先进校、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等光荣称号。
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中心小学紧邻西四环,与郦城、诚品建筑、曙光花园、汤泉逸墅等大型高档社区毗邻。 学校现有教职工160人,教学班36个,学生1200人,占地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是一所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学校。 学校以“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对每一个家庭负责,对全社会负责”为教育宗旨。学校提出“同心呵护童心,同心哺育童心,同心发展童心”的独特办学理念。让学生更喜欢,让家长更满意,让教师更信任,让社会更认可,让学校充满智慧,充满人文,充满活力,让每个学生享受优质教育为办学目标,实行“寄宿、走读双轨制”的办学模式,学校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努力构建适合儿童可持续发展的温馨优美的书香校园。2004年学校通过了GB/TI9001—2000idt IS9001:2000标准国际体系认证。 学校拥有一支精诚合作、业务精良、朝气蓬勃、率先垂范的干部队伍,有一支团结进取、善学习、爱学生、讲合作、懂科研的教师队伍。在任课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占70%,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80%,市级优秀教师占30%,其中小学中学高级教师三名,北京市特级教师一名,区级学科带头人11人,区级骨干教师20人。学校教学管理提出:全员实践、专家参与、课题引领、总结反思的思路;德育工作中提出:标准——强调规范;途径——强调践行;认知——强调体验,教师的专业能力及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几年来,数十名教师先后获得全国、北京市、海淀区评优课一、二等奖。学校近几年取得的荣誉:北京市科研先进学校,北京市校园礼仪示范学校,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北京市落实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先进学校,北京市课程改革先进学校;海淀区小学素质教育优质学校,海淀区学习型示范组织,海淀区和谐校园样板校,海淀区教学管理先进校,海淀区德育管理先进校,海淀区科研先进学校,海淀区艺术先先进学校,海淀区科技先进学校等。学校承担过海淀区课程改革现场会,校本教研研讨会,贯彻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工作现场会,心理健康现场会等,并在大会上作经验介绍。 让读书成为习惯,让文明成为自然,让自信相伴每一天。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快乐。这里永远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梦想成真的地方。
西颐小学地处海淀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地带,毗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家知名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60年,前身为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子弟小学,1970年后,划归北京市教委。现在,直属海淀教委领导管理,是北京较知名的以国际化办学为主要特色的全日制六年制公办小学。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和海淀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使西颐小学的干部、教师树立起全新教育理念,紧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结合学校实际,坚持全面育人,办有特色,为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服务,创办优质教育服务社会,学校提出了 “教学生六年,想学生六十年,想国家一百年” 的教育思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西颐小学的每一位教师,把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与国家的未来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这是教育的神圣职责赋予西颐人的崇高使命。
北京市育鸿学校座落在公主坟空军大院内。1962年,在首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同志直接关怀和指示下,创建了空军直属子弟学校——育鸿小学。 1964年12月,学校移交海淀区教育局,现隶属于海淀教委。1998年,学校被海淀区教委批准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分为小学部和初中部,共有31个教学班,1000多名学生,100多名教职工。育鸿学校建校以来,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学生。在长期办学中,学校形成了“文明、乐学、健美、创新”的校风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学校被确立为“九年一贯制试点校”后,学校提出了“创名校、树名师、育名生”的办学目标,初步确立了九年一贯的三大体系,即:思路清晰、体制完善、内容充实、活动精彩的德育体系;科研引路、分层教学、自主创新、中小衔接的教学体系;舞蹈形体、管乐声乐、科技美术、游泳乒乓等特长生培养体系。
北京市海淀区西苑小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苑操场甲1号,是一所从事小学教育,自建校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使学校办学规模、办学质量、社会效益不断发展。 学校现有职工人数55名。西苑小学于一九五七年建校,是一所有五十五年悠久历史的学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明天,”是这所学校一贯秉承的教育目标,在全社会高度关注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今天,更强化了这个办学目标,学校本着以人为本、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为本的宗旨,让每一名走进西苑小学的学生和老师都生活在一片灿烂的天空下。
我校建校十几年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在办学模式上作出新的探索和实践,突出全方位培育未来人才的教学特色。在保证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基础上,自2005年起增设小学文体特长班,现有10个班,300余名学生。 一、教学目标 1、培养文体专业基础人才,为国内外一流的舞蹈、音乐、体育,美术等院校(附中)输送健康幼苗。 2、培养对音乐、舞蹈、羽毛球,美术有兴趣的小学生,为将来选择国内外一流的专业特长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进入名牌学校的优势。 3、经过文体专业的长期训练,培养一批气质高雅、德艺双馨的高素质人才,为学生未来的发展选择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二、办学特点 1、小学文体特长生班,在"海外"小学部统一管理下,按照北京市小学教学大纲安排教学,使学生成绩均衡提高,学有所长。 2、专家亲临教授基础课,让学生接受一流的专业启蒙教育。专业课程采取小班教学方式,分项教学。在小学一年级阶段每周专业课10课时,以保障专业教育扎实、有效。 3、学校具备独立的艺术教学楼,有一流的舞蹈教室、美术教室、专属的琴房、先进的专业羽毛球训练馆,教学设施得天独厚。 三、专家级师资 舞蹈专业主任由著名少儿艺术教育家,原空军蓝天幼儿艺术团导演于春仪担任。芭蕾课、中国舞考级课、基本功课、民族民间舞课以及表演启蒙课均由北京舞蹈学院在职教师担任。羽毛球专业全部由专业教练担当。总教练由首届北京羽毛球队主力,有多年从教经验的张杨担任;教练由曾在国际、国内羽毛球比赛中取得过优异成绩的原国家队主力队员韦艳、陈羽超担任。音乐专业主任由中央音乐学院在职专家郭翔担任;教师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艺术院校毕业的教师担任。美术专业主任由中国国家画院师生联谊中心副秘书长张录担任;教师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专业美术院校毕业的教师担任。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创办于1958年,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北京师范大学唯一的一所附属实验小学。现有学生1600余人,教职工近80余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中学高级教师12人,小学高级教师48人,逐步形成“专、本、研”结构的师德高尚、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的科研型教师队伍。 学校以科研为先导,重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现有国家、市、区、校级大小科研课题共37项,参与教育科研的教师占总人数的80%,获各级各类优秀科研成果奖31项。近5年来,全校教师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教师参与主编和参编的教材及教育科学书籍百余本,教师参加的各级各类教学研究课、观摩课、评优课数百节,并有30余人次取得了突出成绩。 学校实施以人为本的全面的教学改革,课程设置体现长短课结合、基础课与综合课相结合、学科教育与德育渗透相结合、学科教学与活动课相结合,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学生在科技、文体、学科竞赛活动中展示才能,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发挥特长。在国际、国内各种项目竞赛中有近千人次获奖。 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电教优类校”、“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海淀区“教学管理先进校”、“校园文化环境示范校”、“教育管理示范校”、“科技先进校”、“科研先进校”等,已成为一所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实验性、示范性学校。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简称育新学校)创办于1997年9月,是一所由北京市教委、首都师范大学和海淀区教委直接领导的十二年制公办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近30%的高中教师为北京市或海淀区兼职教研员、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近60%的教师为中学高级教师;100%的教师为研究生及本科学历。现有教学班63个,学生2700余名、教职工208人。 校园环境优雅——北京市校园环境示范校学校始终坚持“先成人后成才,既成人又成才”的育人方针,以校园环境建设为品牌,塑造出了具有浓厚文化氛围、较高艺术层次和科技创新导向的校园文化。 教学设施先进——北京市电化教育优类校学校拥有现代化的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机房、多功能厅及其他专业教室。同时拥有现代化的校园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系统、闭路监控系统、多媒体中心;全塑胶田径场和塑胶篮球场地。 2007年学校中学部将迁往新康校区(距育新小区500米),学校将抓住机遇,加大投入,科学设计,全力建设一所现代化的新型校园,办学条件将得到全方位的改善。 教育科研领先——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校学校本着“超前型、自主型、科研型”的原则,全力开展教科研工作。作为“首都师大教学研究实验基地”,学校每一位老师都有区级以上科研课题,力求做到“以科研求发展,向科研要质量”。先后有多人次获得国家级、市级和区级在教科研方面的奖励。 健康理念人本——北京市健康促进校学校秉承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学生身心健康出发,力求建立一个有利于师生健康的人文环境。先后荣获“北京市红十字会系统先进集体”、“海淀区体育卫生示范校”。学校食堂荣获“北京市食品卫生A级单位”和“海淀区食堂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校园生活丰富——北京市科技示范校学校每年寒假组织高中学生进行华东五省市和西安洛阳两市社会实践。部分优秀高中生每年到德国、澳大利亚、韩国进行修学互访。学校每年举办“风华学习节、金秋体育节、银雪艺术节、神州科技节”,成立有艺术、体育和科技三大社团,34个课外小组,已有多人次在国际、全国、北京市及海淀区的各项比赛中获奖。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劳技教育创造发明专业委员会试验基地”、“中国国际广播少年合唱团育新分团”。 住宿条件优越学校配有专门的住宿楼,住宿环境舒适、设施齐备、条件上乘。公寓式加半军事化管理,形成了学校一道独特风景线。 办学成果卓著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几年来的高考、会考、中考均在海淀区名列前茅。 社会广泛赞誉建校初期,李岚清副总理为我校亲笔题词:“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海淀区副区长赵建中同志把我校赞誉为“海淀教育的北疆新秀”。2000年被海淀区教委推荐为“人民满意的学校”。2006年被评为北京最具影响力的中学和毕业生最具竞争力的中学。 前程发展远大学校将不懈努力,力争起到示范作用,真正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一所名校。
石油附小位于海淀区学院路20号,占地10578平方米,东邻八达岭的高速公路,西邻学院路, 地处著名的北京八大学院文化圈。始建于1957年,1966年后隶属于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具有优良的校风和较高的教学质量,在周边地区具有良好的声 誉。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使学校的规模不断地扩大与发展。现有55个教学班,学生2400余名,教师120名,有海淀区学科带头人、海 淀区骨干教师11名,东升中心学区带头人10名。在海淀区和北京市均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是一所具有较大办学规模的六年制全日制公办小学。 占城市建设与科技发展之先机,学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与教学环境,在设施、设备的更新及硬件改造 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自然实验室、音乐教室等诸多专业教室,做到了班班都有多媒体,为学校特色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孩 子的智力成长与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创造了宽松自由的氛围。学校荣誉 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海淀区课改先进校、海淀区教学管理先进校、海淀区德育管理先进校、海淀 区课堂德育先进校、海淀区科技先进校、海淀区艺术教育先进校、海淀区课外活动先进集体、海淀区优秀少先队大队、海淀区爱心行动先进集体、海淀区校园文化先 进校、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教研室中心实验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