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第七中学校坐落在兴化平原与山区的接合处梧塘镇东街区,东迎晓日,西望笔架,眺壶山,北邻公路,是所交通便捷、风景宜人、历史悠久的老完中。其前身博文财经学校创建于1944年,后学校更名为莆田七中、五·七中学、梧塘一中,现又重新起用校名“莆田第七中学”。学校已培育出我省乃至我国各条战线众多出类拔萃的人才,曾以其卓越业绩彪炳史册,闻名遐迩。她似兴化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至今,她已跨过60年的沧桑岁月。 近年来,学校班子和衷共济,群策群力,励精图治,致力于三级达标重振“博文”雄风,带领学校步入新时期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良好的高、中考成绩。学校坚持“德育为本,教学为主,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使学生勤学老师乐教蔚然成风。97届文科考生陈智军获原莆田县英语类总分全县第一名;98届理科考生许春聪以高分蟾宫折桂,喜获莆田市“方伟廉奖学金”;99届文科考生许雪峰又以原莆田县普通完中文科类总分第一名的佳绩,再夺“方伟廉奖学金”;2000届至2002届考生高考均超额完成原县教育局下达的高考指标,上省专线比率均超55%,上本科人数尤为可观。2003届高考更上一层楼,除上本科总数比率在同类学校中位居前列外,多位同学考上重点大学;专科上线率达89%。在硬件建设上,学校领导又多方筹划,成绩斐然。学校争取到新加坡林、刘、王三位先生120侨资,兴建了一座雄伟壮观的集办公、教学、实验于一体的五层综合楼。之后,侨胞林先生增设100万“林金钵先生奖教奖学金”,使这成为教学的强劲后盾;学校斥资14万元组建了电脑室;2000年筹资70万元建造了生活设施齐全的四层学生宿舍楼,面积1489㎡。嗣后,再争取到侨资5万港币组建了“陈玉书先生语音室”、林金钵、刘成楼俩先生捐款6万人民币兴建新校大门,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基础设施。 2001年秋新班子上任后,以冲剌三级达标校为已任,纵横捭阖,内强管理,外疏环境,恪守“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校训,进行各方面大刀阔斧的改革。赢得各界群众良好的的口碑。学校主要领导在管理上狠下功夫:(1)加强行政队伍自身建设,要求行政加强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和团结精神,确保其发挥学校工作主心骨和领头雁作用。(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紧抓师德师风,鼓励教师“专”升“本”,建章立制,奖勤罚懒,奖优罚劣。(3)千方百计注重抓教学及课改中心任务,坚持“高、初中并重”“两条腿走路”的办学原则;教学中提倡研究性学法的运用,注重师生互动和“三维”目标的统一,极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4)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大家进取心,为每位教师提供晋升的机会。继学校“三处一室”行政人员竞争上岗后,学校对工会班子和各教研组长人选也实施竞争上岗,真正为德才兼备的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 目前,新班子与时俱进,雄心勃勃,加快发展步伐,力争在今年60周年校庆时实现三级达标,使学校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为此,新班子除加强软件建设外,正极力完善学校硬件建设。经多方筹措,造价80万元的教工宿舍楼及斥资140万元的校友楼(新教学楼)已投入使用。我们还征地33亩,筹资200万元已扩建400M标准运动场;筹资500万元建造富有现代气息的科学楼,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进程。现学校已拥有多媒体教室和200台电脑。2008年4月升格为福建省三级达标中学。校园现占地面积57533平方米,校舍面积24311平方米,绿化面积3555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69人,其中高级教师50人,中级教师50人;40个教学班,学生1959人。 学校整体布局合理,常年绿树成荫,环境静谧优美。拥有符合省达标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电脑室、语音室、多媒体电教室、电子备课室、图书馆、阅览室、美术音乐专用教室;设有校园广播网、闭路电视网及百兆以太网,配备电脑170部;馆藏图书6万余册;建有标准400M跑道田径运动场、篮排球场、羽毛球场和乒乓球场等。各种设施齐全,功能完善。 梧桐栖凤、塘渊卧龙。站在全新的起跑线上,学校秉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教学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民主管理、规范办学、创新发展,努力提高整体办学效益,同时爱国侨胞捐献的100万元 “林金钵先生奖教奖学金”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强有力的助动力。高、中考成绩逐年提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屡获佳绩。07年高考大专上线193人,上线率76.6%,本科上线45人,4位同学考取本科一批,理科最高分593分,居全区第38名,文科最高分552分,居全区第44名;07年中考66位同学考取一级达标校,最高分445分,名列全区第二名。07-08学年在数学、理化生奥赛及其他学科各类竞赛中,有39人次获得市级以上奖项,3人次荣获省奥赛三等奖;高中学生开展各类研究性学习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收到良好的成效。 2003年至今,学校先后被授予省先进教工之家、市先进教工之家、市素质教育优秀学校、市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优秀学校、市网络文明教育先进学校、市学校安全专项整治百日会战先进集体、区文明学校、区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南安市实验中学(Nanan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创办于1999年9月,是一所由南安一中高、初中分离而创办的市直初中校。学校坐落于市区西北角,占地面积6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700平方米,绿地面积26680平方米,拥有标准400米运动场,功能分区科学合理,建筑布局层次有致,构建了“蓝天·白云·红墙·绿地·富有现代气息”的独特校园风格;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和谐统一。学校现有38个教学班,学生2300多人。 学校现有正式教职工132人,专任教师117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0人,中学一级教师61人,中共党员42人,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98人,专业合格率达100%。现有省级表彰的优秀教师4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泉州市学科带头人8人,泉州市骨干教师38人,泉州市教坛新秀3人,南安市学科带头人8人,南安市骨干教师11人,南安市教坛新秀12人,有22人次获得福建省、泉州市的表彰,教师发表于CN刊物的论文300多篇,各级各类业务技能竞赛获奖500多人次。教师队伍结构层次合理,文化素质与职业道德高、教育管理与教学科研能力强。
龙海莲花中学,建立于民国,最开端名为南院小学。 建国后改名为海澄尝试小学。 80年9月前是“海澄尝试小学” 81年9月正式改成了“莲花中学”,相沿自今。 龙海市莲花中学——九龙江干、海澄月港的一所魅力四射的黉舍。现有30个班级,门生人数1800多人,教职员工107人。 二十多年的厚积,引进蕴育多量资深西席,学习、糊口园区不竭扩展,教诲环境、教诲设施日臻完美,慢慢建立构成誉响一方品牌——带来了近几年的薄发:教诲质量位居龙海市前线,门生在插手学科等竟赛中,国度、省、市级嘉奖均榜上驰名,西席论文和科研服从多次在多级刊物颁发并获奖,黉舍和西席多次被评为省、市级先进个人和小我,“创特性、树品牌、办名校”的目标将稳步完成。 对峙“让每个门生都获得全面生长”的均衡生长教诲理念,莲花中学将从办理体制、师资程度、办学前提等诸方面动手停止全方位的“进级”,与时俱进的“莲花”将以极新的面孔揭示在您面前。
平和第一中学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简称平和一中。前身是平和私立东溪初级中学、私立双十初级中学、私立文成初级中学、私立大诚中学和私立新民中学。是省级“花园式”学校。 1927年春,琯溪地方贤达林友梧、蔡坤一、苏玉宾、林际泰等倡办“私立东溪初级中学”。筹法币2万元,选择琯溪中山公园左侧一片旷地,动工兴筑校舍。1929年秋,校舍落成,有办公室、 教师宿舍,教室计12间和一座礼堂。同年10月4日,与中山公园同时举行揭碑典礼。10月10日,正式开学,学生近百人,教师二十余人,聘张际升为校长。 1937年10月,厦门私立双十初级中学迁入平和琯溪镇,借用私立东溪初级中学校舍,招收平和及闽南沿海各地学生入学。1939年11月,成立新校董事会,划原东溪初中校产为双十初中使用,改校名为私立双十初级中学,省府派赖德渊为校长。校董会筹款扩建校舍14间,后又续建崇德楼一座10间。在校生256人,教师三十余人。抗战胜利前夕,学生增至六百余人,成为抗战后方一大学府。 1946年6月,双十初中奉命迁回厦门。原双十初中校董卢祖泽等14人,组建校董会,成立平和县私立文成初级中学。9月,招收一年级新生108名,加上双十初中委托附读的初二、初三年学生260名,在校生总数368名,聘用原双十初中部分教职员执教。至1949年夏,文成初中拥有礼堂一座、办公楼、教师宿舍、教室计36间。校长为林际泰。 1944年,香港私立大诚中学创办人赖文清,通过平和县国民党党部的帮助,成立大诚中学平和分校筹备会。1945年2月,香港私立大诚中学由永定迁入平和琯溪西山李氏祖庙(现校址),就地招收高一学生50名。同年秋,又招高一、初一各一班,成为平和第一所完全中学。而后,在李氏祠堂对面增建教室6间。1948年更名为平和县立大诚中学。
建瓯市东峰中学建立于1958年,始称建瓯三中,1966年改名为东峰中学。1971年增设高中部,1997年因东峰镇新布点东峰二中初级中学,黉舍改名为东峰一中。2002年8月建瓯市当局对东峰镇中等教诲停止布局调剂,高中部迁出独立办学,原东峰二中(初级中学)同时并入,又改名为东峰中学。 黉舍位于松溪河边,东峰集镇东侧,占空中积60亩,当今有36个讲授班,门生1680人,教职工130人,此中中、初级西席68人。 在新的汗青期间,东峰中学进一步担当和发扬良好的办学传统,建立“对门生卖力,为乡村办事”的办学看法,弘扬“文明、勤奋、务虚、向上”的校风,大力加强文明扶植,主动推动本质教诲,获得卓著的成绩。 2002年以来,门生五次插手建瓯市中小门生田径活动会,三次获得初中组总分第一名,一次获得第二名。每一年门生插手中考,上一中正取耳目数都超越百人。07年中考又有新冲破,上一中正取线120人,全市中考总分前十名的门生东峰中学占了5人。05年黉舍被南平市教诲督导室评审为“本质教诲先进校”。 杰出的校风,凸起的办学服从,博得社会的赞誉,《闽北日报》、《福建教诲》、《福建日报》比来几年来别离以“另有工夫在教外”、“不一样的投止生糊口”、“乡野学园的多彩文明”为题报导了东峰中学的办学特性。07年,黉舍还被福建教诲厅保举插手了教诲部与中心电视台结合停止的“风采校园”展播活动,在中心电视台揭示建瓯市校园文明扶植获得主动服从。
松溪二中创办于1975年的黉舍,是我县独一一所范围最大的完中。它承担初中任务教诲以及高中教诲的两重教诲讲授任务。黉舍现有教职员工173人,在校西席中本迷信历占兼任西席总数80%以上;全校共有49个讲授班,在校门生2700多人。黉舍于2004年4月升格为福建省三级达标黉舍。黉舍持续六届(第四至第九届)被评为南平市“文明黉舍”、市“综合管理”先进单位、2001—2005年市“法制颁布发表道育”先进单位等。 黉舍依托多元教诲理念展开教诲讲授,以“德育首位、教研先导、讲授为主”的目标,尽力推动本质教诲,主动投入新一轮课程鼎新实际。以“人本博爱”为校训,以“大家都能够胜利,大家都能够成才”为教诲理念,以“统统为了门生,为了统统门生,为了门生统统”为办事理念。比来几年来, 在下级带领的体贴和支撑下,办学前提获得了极大的改良。目前黉舍具有全县最初级的教诲讲授物质资本、人才资本和育人环境。同时,黉舍具有一多量老态龙钟的优良西席,在杨德建校长的带领下,颠末全校师生的共同尽力下,黉舍办学质量获得了逐年进步,近四年中考成绩重点中学升学率一直在全县首屈一指,高考省专上线率年年达80%以上,本科上线率年年都有汗青性的冲破,为培养新一代的社会主义扶植者、为松溪的孩子走出大山做出了严峻的进献。 2004 年,为满足松溪县群众对教诲的需求,县委、县当局决定松溪二中迁址重修,新二中按省二级达标黉舍标准扶植。新二中的迁建事情同时也获得了省、市等各级群众当局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撑,汪毅夫副省长和市委、市当局带领都曾多次到临考查松溪二中“迁建”事情,并对二中迁建赐与资金上大力支撑。黉舍占地110亩,修建总面积达22700多平方米。2006年8月,统统扶植项目全数完工,并于9月投入利用。 新校的完工使黉舍站在了一个新的出发点上,面对着新的任务和新的应战,是对畴昔划上一个顿号的同时,也是揭示新的教诲质量的一个出发点。这是一所指日待兴的黉舍。新一代的松溪二中人必将更加刻苦勤奋,松散务虚,勇于创新,奋勇拼搏, 为松溪教诲添写更加光辉而光辉的汗青!
福州铜盘中学创办于1975年,是一所省二级达标中学,学校现有教职工177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3人,一级教师78人 ,省市骨干教师30人,初、高中共有45个教学班,在校生达2135人。学校占地面积19427.7平方米,教学设施完善,近几年先后投资2000多万进行校园建设,拥有多功能教学楼、实验楼、电脑室、语音室、图书馆、广播室和计算机网络,班班有多媒体设备、广播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实验器材按国家Ⅰ类标准配备,建有250米环形塑胶大操场,各种配套设施齐全,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雅、文化气息浓厚,校园绿树成荫,为莘莘学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确立了“以尊敬唤起自尊,以成功重塑信心,用意志赢得荣誉,用规律提升成绩”的办学思想及“建设具有特色的一流学校,为每一学生人生成功奠基”的办学目标。学校以“博学敦行 求是致远”为校训,彰显“双拥共建”办学特色,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能力培养,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中高考成绩喜人,连续四年获得福州市中考四率表彰,高考两次获得福州市“高考教学效益优胜奖第一名”称号。学校先后获得福建省第九届文明学校、福建省第十届文明学校、福建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福建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福州市双拥共建先进单位、福州市教育系统收费规范单位、福州市暑期青少年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福州市少先队红旗大队、福州市“三八红旗集体”、福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州市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福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校、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平安校园等多项荣誉。
永泰一中是一所创办于1902年的百年老校。她坐落于永泰县城龙峰山麓,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人才辈出。校园松樟交柯,绿荫成片,因势矗立,错落有致。学校分南北两区,共有86个教学班,学生数近5千人,其中北区现有53个教学班(初中部23个班,高中部30个班),学生数2850人。它以现代教育育现代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多年来,永泰一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办以来,为社会输送了三万多名优秀毕业生。1978年学校被认定为莆田地区重点中学,1981年被认定为省重点中学1992年被定级为省三级达标校,2004年5月升格为省二级达标学校,自1993年以来连续被授予第五、六、七、八届省文明学校,2000年以来连续被评为第二、三届省警民共建先进单位。 如今的永泰一中已成为办学规模宏大、教学设备齐全的园林式的现代化学府。学校分南北两区,共有86个教学班,学生数近5千人,其中北区现有53个教学班(初中部23个班,高中部30个班),学生数2850人;南区现有33个教学班(初中部14个班,高中部19个班),学生数1878人。全校公办教职工285人。校园总面积184亩,农场面积23.5亩,现有。拥有高中教学楼(逸夫楼)、初中教学楼、科学楼、理化生实验室、体音美专用教室等教学设施。,拥有高中教学楼(逸夫楼)、初中教学楼、田径运动场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校舍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学生食堂900平方米。2002年落成的科学楼,是一座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规模宏伟的综合实验楼,各层理化生、电脑、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设备均达一级学校的配置标准,价值达700多万元。学校图书馆藏书量达7万5千多册。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简称南安一中,创办于1939年秋,校园面积145亩。目前教职工235人,2006年时有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45人,设有54个教学班(高一年18班、高二年18班、高三年20班),学生3000多人。 南安第一中学地处闽南金三角。学校自1939年创办以来,在上级领导、爱国侨胞、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逐渐发展,日趋壮大。学校于1955年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中学,1997年晋升为福建省一级达标中学,1999年由完全中学改为高级中学,2003年被确认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高级中学”。学校占地145亩,设有54个教学班,学生近3000人,教职工242人(2013年)。现为 “全国绿色学校”“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群众性体育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福建省模范职工之家”“福建省首届文明学校标兵”“福建省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