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学院附属中学创建于1987年,原名福州市第二十八中学,1995年更名为福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学,2002年又更名为闽江学院附属中学,是福州市直属完全中学、闽江学院教科研实验基地、省二级达标学校。 学校现有初、高中48个教学班,2300多名学生和184位教职员工。专任教师155人,硕士研究生8人,高级教师46人,中级以上职务的教师10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教师队伍结构趋于合理,初、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均达到100%。近年,学校致力培养、大胆提拔年轻有为的青年教师,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中,45岁以下的占72%,总之,学校良好的教师结构已经形成,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学校地处六一中路和群众东路交界处,紧邻福州市体育馆,交通方便。校园面积30多亩,学校设施先进,配套齐全。建筑总面积23537平方米,绿化面积6525平方米。学校按照二级达标配齐教学设施,设有200米6条跑道的塑胶田径场、多功能厅、多媒体教室、多媒体阶梯教室(报告厅)、生物园、地理园、语音室、教师电子备课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理化生实验室、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劳技室、探究实验室、地理专用教室、音乐室、美术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书库资料室、心理咨询室、医务室等。学校风景优美,布局合理。树木盎然,花草葱茏。是福州市“绿色教育学校”。 作为一所新兴学校,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优质初中、特色完中”为目标,以“弘扬正气、特色兴学”为口号,以“教育创一流、闽附争腾飞”为载体,积极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学校自办学以来,一直把构建科技创新教育特色作为办学目标,学校以促进创新发展为己任,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和支持科技创新活动。寓教育于各种的具体活动中,教育面广、形式多样,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几年来,我校科技创新成果异军突起,硕果累累。我校还充分重视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以民乐特色班训练等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审美观念、道德情操。 2005年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省级、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福州市第十二届文明学校、福州市青年文明号、福州市平安校园、福州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省市先进教工之家、福州市教改先进学校、省综合实践活动及其师资建设先进学校、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优化研究与实践先进学校、福建师范大学绿色教育行动先进学校、福州市教育系统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福州市暑期工作先进单位、市红旗团委、市红旗大队等荣誉称号。
在手可摘星辰的永仙峰脚下有一孕育人才的摇篮——奇韬初级中学。她始创于1970年,初名为“奇韬中心小学附属初中班”,1980年更名为“奇韬初级中学”。现校园占地面积10903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600多名学生,49名教职工。 多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关怀下,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以制度管理为基础,以目标管理为导向,以情感管理为动力,以过程管理为关键”的综合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路子,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教育教研方面,根据实际本校制定了“一、二、三、四、五”人才工程计划。即一年有改变(校风建设),二年有突破(成绩提高),三年有成果(学校各项指标得到社会、家长认可),四年有一批优秀教师(兄弟学校比较中成绩突出),五年有一批县以上优秀教师(成绩卓越)。奇韬初级中学由于教书育人的骄人业绩,分别被大田县委、县政府、大田县教育局、奇韬镇党委、政府授予“文明学校”、“先进单位”、“先进教工之家”、“先进党支部”等荣誉。 我们相信,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通过各级政府的关心,社会各界热心教育人士的关怀,全校师生励精图治,与时俱进,奇韬中学将是一所“农村优秀校”,将拥有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古田二中座落于大桥镇风景秀丽的天坪山,是县内一所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农村完全中学。她最早的前身是创办于清光绪13年(公元1887年)的安立间女塾,后来,由于许多学校辗转并入,办学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学校也曾几易其名。1952年11月22日,古田县人民政府正式接办此校,并将之命名为“古田第一初级中学”,从此,学校获得了新生,而11月22日也被定为校庆日。1955年,学校又奉命改名为“古田第二中学”。以上该校各个时期的校址都在古田旧县城。1958年因建设古田溪水电站的需要,古田旧县城搬迁,而古田第二中学则一分为二,分别迁往凤都和大桥,迁往凤都的一部改名为“古田四中”,迁往大桥的一部仍沿用旧名。从此,“古田二中”就在大桥镇天坪山牢牢扎下了根。此后的四十多年,学校继续发展壮大。今天,她已拥有26个教学班,100多名教职工,1700多名在校生,校园占地面积53亩。 百年沧桑,桃李飘香。在漫长而坎坷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保持“勤奋、严谨、团结、进取”的精神,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三风”(良好的校风、严谨的教风、浓厚的学风)为主的优良传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古田二中受到党和政府、社会各界以及海外侨胞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在教书育人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93届到2002届,连续十年中考成绩均高居农村中学第一名,高考成绩也在稳步提高,94届、95届、97届、98届、2000届、2001届、2002届的高考成绩都居于同类完中前茅。学生各学科、各级别的竟赛也捷报频传。古田二中已发展成为农村中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名副其实的楷模。 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 做为百年老校的古田二中,其教学设施亟待改善。所幸的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学校的蓝图已经绘出,远景规划也已制定,家乡的教育事业也牵动着海外侨胞的心弦,被古田县人民政府特聘为古田二中名誉校长,现旅居加拿大的大桥籍侨贤张敏儒先生先后捐资100万元,其中50万元用于兴建“荔枝实验楼”,50万元用于兴建教师宿舍楼(见图)。这种情系故园, 热心桑梓的壮举泽被千秋,功德无量。 辛勤耕耘的古田二中人坚信有海外乡贤、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这朵植根于闽东第一侨乡的教育之花一定会在新世纪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屏南华裔中学。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长汾路。金秋十月,桂香稻熟。走进位于县城长Ae岗上的屏南华裔中黉舍园,面前闪现的是一座座打算有序的极新大楼与一片片朝气勃发的翠树绿草,学子们的朗朗书声和西席的讲课声不时传入耳畔,整座校园充斥平和、活泼的气味。鹄立于这所根本设施日臻完美的斑斓校园里,谁能想到七年前,这里还是满目标凄凄荒草、横生杂木与暴露的黄土呢?秋思绵长,人们想到的是那一名位怀着赤子之心的屏南籍客居马来西亚乡贤,因为他们情牵故园,热情桑梓教诲奇迹,才有了这所初级中学的崛起。1996年的寒冬腊月,在旅马同乡的大力支撑下,屏南县开端筹建县华裔中学,并动手选址征地事情。时价亚洲金融风暴,在马乡贤的企业遭到分歧程度的影响,令人没齿难忘的是,就在这类高枕无忧的情势下,余清守师长西席却慷慨解囊,捐出110万元群众币,为华裔中学扶植了第一座讲授楼——长顺桂花讲授楼,这座楼在1998年底扶植完工并投入利用。今后,校园的蓝图一步步被勾画出来。余清守师长西席本籍屏城乡海洋村,幼年家道贫寒,小学四年级时就停学在家,12岁便离乡当学徒,倍尝糊口艰苦,也磨练了不畏艰巨、固执刚毅的意志。25岁那年,他远渡重洋,奔赴异国印尼餬口存。颠末整整十个春秋的历练,余师长西席再度回到马来西亚创办福海兴无限公司,完成了开端的本钱堆集。1988年,有胆有识的余师长西席与朋友联办专弟子产乳胶手套的YTY产业公司,弄潮商海,获得了令人谛视标事迹,其产品销往环球60多个国度和地区。他成绩大奇迹的同时,也非常热中于有益的社会活动。一向以来,贰心系福州十邑,情牵本籍地各项奇迹,担负亚庇福州公会主席等社会职务,为马中友情与故乡公益奇迹做出凸起的进献。 1999年他再次回籍捐资20万元,在侨中建立“云英奖教奖学金”基金,前后五届颁布奖教奖学金近6万元,鼓励着全校勤奋的门生与辛苦的西席。2000年11月,福州诗巫十邑恳亲团来屏南拜候时,余师长西席又一次捐助2万元为侨中扶植花圃,绿化丑化校园。他作为侨中的名誉校长,把侨中当作本身的黉舍,不时牵挂、体贴、帮忙着侨中这只方才长羽的雏鹰。当他得知黉舍贫乏音乐讲授东西时,专门从外洋带回代价近万元的电子琴,还把随身照顾的代价7000多元的拍照机赠送给黉舍。他送钱送物为黉舍完美办学设施,他爱故国爱故乡的高贵品德也鼓励着全校师生。他的赠言“具有高贵的风致,具有精确的人生观,具有独立的思虑才气才气纵横,具有开阔的视野,具有杰出的人际干系,学会体贴别人”,一向被侨中的师生当作一笔贵重的精力财产铭记于心,并成为侨中的办学目标,催促着侨中人奋力进步。 另有很多在马乡贤同余师长西席一样,魂牵梦萦着故园,极力扶掖着屏南华裔中学。2002年,本籍路下乡芳院村、时任马来西亚砂罗越屏南公会会长的黄寿凑师长西席,在捐助100多万元扶植了路下华裔中学“黄郑兴会堂”、“黄柯清玉科技楼”以后,又捐出60万元在屏南侨中扶植“黄郑兴科技楼”。黄师长西席的父母于二十世纪30年代迫于生存到砂罗越餬口,他便出世在砂罗越诗巫市。昔日的穷孩子生长为在海本土亲中具有很高声望的着名企业家。但他还是是那么炽热地深爱着他的故国、他的故乡以及故乡的教诲等公益奇迹,一次次地慷慨捐募。他的赤子情怀不时打动着故村夫民。 屏南华裔中学的奇迹生长以及所获得的成绩,与这些热情的乡贤息息相连。陈芳名师长西席与陈芳勉师长西席固然本籍在古田县,但他们于2001年到屏南侨中考查时,得知黉舍鄙人雨的气候里,因校内操场黄土泥泞,门生没法在户外活动,便捐出2万元扶植两个水泥篮球场。他们这类不分相互,与屏南在本土贤亲如一家,乐善好施的精力打动着屏南群众,打动着侨中师生。另有初级声响、摄像机、水泥羽毛球场、钢质篮球架等。侨中的师生只需目睹这些设备、设施,黄海莲师长西席、吴仲平师长西席、吴重城师长西席、余民福师长西席等可亲可敬的旅马乡贤的音容笑容就会闪现在他们的脑海中,就会滋长一种一往无前的力量。 短短几年来,客居马来西亚的乡贤为屏南华裔中学累计捐款捐物达200多万元,这些钱物在侨中人的心目中已不但仅是以什物的情势表示出来,更多的是内心的打动、感激感动与精力上的鼓励、激勉。乡贤们的高大抽象在全部师生心灵中树起了一座丰碑,引领着侨中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在历史文化名城泉州西北的德化城关,在悠悠流淌的 溪北岸,凤凰山麓,坐落着一所同样文化积淀浓厚、环境优美的学校——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 八十载风雨兼程春晖沐浴铺就成一条锦绣路,二万余桃李芬芳攻关求索造就出无数栋梁材。 八十年来,一代代一中人始终高擎“爱国、民主、科学、进步”的大旗,筚路蓝缕,耕耘不辍,逐步形成了“团结、文明、求是、进取”的校风,“刻苦、好学、勤思、善问”的学风,“敬业、爱生、求精、善导”的教风和“全面发展、艺术见长”的办学特色。“风吹雷劈虬枝壮,雨打霜凝碧叶鲜”的凤凰山古松见证了它的八秩沧桑,“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昭示着德化一中人世世代代的不懈追求……
福建省云霄第一中学坐落在绿树掩映的望安山麓、秀美如珠的漳江河边,有着悠长的办学汗青。现为福建省一级达标黉舍、省级文明黉舍、省级花圃式单位、漳州市绿色黉舍、省教诲体系先进个人、中国中小学本质教诲基地、省级高中课改样本校。 颠末几代一中人的艰苦摸索,黉舍一直对峙精确的办学标的目标,秉承“埋头弘毅”的校训,构成“连合、求是、开辟、奋进”的校风、“敬业、松散、博学、精育”的教风、“发愤、勤奋、守纪、求真”的学风。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诲目标、推动本质教诲的过程中,慢慢构成了新的培养目标——“以报酬本,全面生长,彰显本性,培养身心安康的‘四有’人才”。 优良的讲授资本 黉舍占地101.51亩,修建面积35731.54平方米,现有2500多名在校生,48个高中讲授班;现有望安楼、高中楼、育才楼、当代教诲技术中间、尝试楼、艺术楼、门生公寓、膳厅综合楼等八座讲授楼和一座行政办公综合楼;设备了省一流的物理、化学、生物尝试室设备;建成千兆校园网、黉舍网站和“教诲资本点播体系”。藏书楼面积达到1862平方米,藏书已达9万多册,电子阅览厅里电子读物10万册,图书的借阅采取主动化办理,是省级树模藏书楼。 薄弱的师资步队 黉舍现有高中兼任西席193人,此中特级西席2人,初级西席89人;中级西席71人;具有5名省级优良西席,3位省学科理事,9名省级骨干西席,22名市骨干西席,5名省级优良班主任;6名省学科带头人,10名县学科带头人,11名县级学科兼职教研员,是一支师风正、本领强、合作好的优良西席团队,并已经构成了三套具有丰富高考讲授经历的高中毕业班西席步队。 优良的高考成绩 黉舍高考成绩稳中有升。近几年,本科上耳目数和本一上耳目数都有新冲破,此中2007年,张艺明(就读清华大学)和方添芳(就读上海交大)别离以674分、656分名列漳州市理科第二名和第十名,施婧名列县应届理科高考总分第一名;2008年,方阳福(就读复旦大学)、陈凌(就读中国群众大学)别离以642分和635分名列漳州市理科第三名和第八名,林德志以588分名列县理科第一名;2009年,罗铭(就读清华大学)以699分荣获市高考理科第一名、全省第十名,方一君以634分名列县理科第一名。
福建省武平县实验中学创办于2002年,是武平县第一所民办中学,是龙岩市课改基地校。学校校占地面积21667m,建筑面积24226m,初中部现有42个教学班,学生2500余人,专任教师126人。学校自创办以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德育工作方面,以爱心教育为主线,以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以重大节日、国内外重大时事为契机,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载体,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后进生的帮教转化,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教学工作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全面发展,以新一轮课改为契机,以教研教改为重点,以转变教育观念、完善评价体系为突破口,努力把学校建成为省示范初中。办学七年来,学校以先进的理念、优质的教学、科学的管理、和谐的氛围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先后被评为“福建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武平县教书育人先进单位”、“龙岩市示范初中”、“全国社会满意十佳民办学校”、“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学校教育创新研究”项目成员校,福建省首批“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师生竞赛在全市取得了获奖级别总体最高,人数总体最多的辉煌成绩,获市级以上表彰共有262人次,其中国家级47人次,省级23人次,市级192人次。教师们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市级以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 连续五届毕业生参加中考,成绩辉煌,上一级达标学校人数居全市第一。 学校将以省级示范学校为起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以全新的理念、科学的管理、一流的质量,把实验中学办成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闽西名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