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连江尚德中学创办于1998年,是一所侨建公办的省二级达标普通高中。学校由爱国华侨、闽发集团董事长林尚德先生捐资6000万元人民币、政府提供配套土地建设而成。学校占地10万平方米,校舍4.2万平方米(含在建1.4万平方米),现有高中32个教学班,在校生1800多名。花园式的校园依山傍海,教学楼、实验楼、天文天象馆、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艺术馆、师生公寓等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管理规范,教师爱岗敬业。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绩斐然:2005年高中会考合格率99.37%,优良率98.32%;2006年高考本科上线率77.8%,专科上线率99.8%;高考成绩获连江县“质量突出奖”、“效益优胜奖”;荣获福州市文明学校、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受到社会各界普遍赞誉。学校设有林尚德奖教金、李永东夫妇助学金、申章昌助学金、游泽民助学金、上海云湖集团助学金、清华文津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奖学金、“旅美华侨”奖学金等,奖励优秀师生和帮助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农村学生接受优质高中教育。2005年秋季开始承担省老区办、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福建尚德教育基金会联合举办的“老区宏志班”和云南省绿春县少数民族扶贫生的教育教学工作,2006年正式成为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留学预科学院“高中国际教育项目合作学校”,开办高中出国留学预科班。目前,学校正加快步伐创建省一级达标学校,以实现林尚德先生“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受到优质教育”的愿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的贡献。
福州超德高级中学是由省首批重点中学、省一级达标学校、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的福州高级中学和澳籍华人欧菊如女士于2000年5月联合创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中。它是目前全市唯一的一所由外商投资依托省一级达标学校办的民办高级中学。学校是省民办教育委员会理事单位、市民办教育协会顾问和常务理事单位。学校2005年被市教育局评为可放心选择学校。学校位于福州市仓山区首山路施埔后支路52号。校园环境优美、整洁。本市五区初中毕业生(含“留城生”)均可报考。 福州超德高级中学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支责任心强、高中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老中青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其中高级教师占54%,特级教师1名.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由福州高级中学全面负责,保证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管理规范,教学设备先进、齐全,有按省颁一级达标学校要求配备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带屏幕显示的AA-820型的多媒体语言专用教室、品牌686型电脑连网的专用教室等。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立德为先、全员育人”的原则,着力抓紧学生文明行为和勤奋学习的教育,培养学生做个与时俱进、文明守纪、爱国爱校、发奋学习的“超德人”。始终把教学质量摆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来狠抓,努力探索与创设适应该校生源的教学措施与方法。福高与该校共同举办面向全市“以人为本,多维协动,合作探究,崇尚创新”为主题的“互动式”教学观摩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得到省市各级教科研单位的领导和兄弟学校的教师的充分肯定。福州电视台,《福州日报》、《福州晚报》作了专题报道。市特级教师听课团(15人)来我校指导语、数、英、理、化五科七位青年教师的汇报课,一致给予好评。 学校以其突出的教育教学质量,赢得社会与上级的广泛赞誉。教师有“敬业乐教、勤奋认真、无私奉献”的良好教风,学生有“文明守纪律、发奋学习、积极进取”的学风。该校教师的论文《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获得第四届全国物理教研论文评选二等奖。三位教师分别获得市学科优秀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优秀奖,写生比赛优秀指导老师的荣誉。一位同学获得福建省第七届高中生作文竞赛三等奖。2001年4月英国阿施伯恩学院、泰乃特学院在我省选拔3名优秀中学生赴英留学并享受助学金的众多竞争者中,该校高二年段一位同学脱颖而出,榜上有名。2003年福州市中学生建筑模型制作竞赛中我校获得第二名。更为可喜的是,该校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显著。省会考的8科合格率均达到省二级达标校的要求,并有很高的优良率,在同类校中名列前茅。
福建省连江华侨中学是一所颇具办学规模师资力量雄厚的省三级达标学校。她创建于1957年,前身是 “连江县华侨中级补习学校”,1958年更名为“连江县华侨中学”,校址迁建于江南村。文革期间,校名曾先后改为“连江红卫中学”、“连江敖江中学”,1972年12月又更名为“福建省连江第六中学”。2002年5月,为办出特色促进学校新发展,校名恢复为“福建省连江华侨中学”。 目前,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初中部12个班,高中部24个班;在校学生1700多人,初中部近600人,高中部为1100多人。其中6个少数民族班,初一到高三各一个班,学生近300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过硬,现有教师170人,专任教师167人,其中高级教师为44人,中级教师为79人。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高中专任教师本科学历达到78.6%。已经形成了一支教育理念先进、基本功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校园面积37418.7平方米,建筑面积20852平方米。学校设施齐全,拥有设备优良的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建有校园网,班班有多媒体设备。条件优越,环境幽雅,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摇篮。学校遵循“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办学理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近年来,学校办学成效突出,声誉日益扩大。2006年学校被福建省教育厅确认为省三级达标学校,并获得连江县2008年度平安建设先进集体,2008年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2008年福州市暑期青少年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连江县诚信教育进校园示范基地,2010年度江南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获江南乡行风建设评议第一名,2010福建省“诚信教育进校园”活动先进单位;2011连江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立足“侨”字,写好“侨”字文章,办出特色。2002年旅美华侨刘官政先生捐资50万元人民币(后追加为80万元人民币)建立了“刘官政奖教奖学助困基金”,每年拿出5-8万元人民币,用来奖励在中、高考中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和少数民族贫困学生。2006年学校与马祖高级中学缔结为福州市首个两岸校际合作学校,交流交往活动日益频繁,促进了两岸文化的交流。2008年5月30日与马祖高级中学联合开展“迎奥运、促和谐”连马两岸中学生亲亲夏令营活动,促进了马祖澳两岸的教育文化交流和联络。2010马祖议会陈贵忠议长率马祖议会参访团一行12人,莅临我校参观访问,更好地促进了我校与马祖教科文机构的教育文化交流。 学校办学的另一特色是创办少数民族班。2002年9月学校创办福建省首个“寄宿制少数民族初中班”,第二年又开办“寄宿制少数民族高中班”,学校已有6个少数民族班,初一到高三各一个班,学生近300人。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办学思路,少数民族班教学成绩突出,为我县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2005年12月,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面对新的形势,学校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提出了总体发展目标,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校上下齐心协力抓教学,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把连江华侨中学建设成为办学条件优良、育人环境优美、教师队伍优秀、教育质量优异、管理手段先进的有特色、现代化的省二级达标学校。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是福建省教育厅唯一直属管理的一所完全中学,原国家教委确认的中国名校,以建校历史悠久、办学效益卓著、学生素质全面、校友英才辈出而蜚声中外,在福建省近现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一直是福建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以校友林觉民的名言“为天下人谋永福”为,以“植基立本,成德达材”为校训,以校友邓拓名言“坚持真理,嫉恶如仇;铁骨铮铮,宁折不弯”为精神楷模,以“心术端正,文行交修,博通时务,讲求实用”为育人目标,以“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志向高远,风仪端朴”为学子风范,历久形成“勤奋、严谨、竞取、活跃”的优良校风,教风以“严、实、细、活”著称。确立了福州一中育人宗旨八大支柱,即国家责任、独立人格、学会学习、健体怡情、服务意识、国际视野、实践能力、自力自治;用“Moral(道德)、Modesty(谦逊)、Multiplicity(多样化)”重新阐释为福州一中校标。2007年9月,福州一中开始招收初中学生。初中办学规模核定为18个班,每个年段招生6个班。新初中部属公办性质,与办学并不冲突,三牧中学仍按原有招生方案进行。
福州黎明中学创办于1993年,现有初、高中30个班。2002年评上福州市民办学校首批A级校,福州市初中综合比率达标单位,2003年、2005年连续评上福州市文明学校,2005年又被评为福州市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福建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连年评上福州市初中巩固率、报考率、及格率、全科及格率先进单位。 学校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管理规范有序,学校附设有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黎明中学地球村。多年来,黎明中学坚持“以德树人、以质立校”的办学宗旨,在全体教师中形成“敬业乐教、勤勉治学、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良好教风,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品行端正、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善于学习、主动发展的新型人才。 黎明中学创办以来,教学质量始终名列全市初中校前列。每年为省一类达标重点学校输送了大量品学兼优的学生,2003年、2004年、2005年连续三年,黎明中学陈云从、陈龙、莫琳三位同学分别以全市最高分成为当年福州市中考状元。黎明中学学生每年在各级学科竞赛中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在国际竞赛中获奖7 项、国家级竞赛获奖64项,省级竞赛获奖43项、市级竞赛获奖581项。黎明中学优良的校风、学风、高质量的教学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扬。 近年来,黎明中学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往开来、开拓创新、与时俱进。2003年9月开办特色高中—剑桥高中部,2005年9月开办普通高中,使黎明中学成为既有优质初中又有特色高中的完全中学,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开创了崭新的局面。
永泰县第三中学,简称永泰三中,是一所完全中学,位于福建省永泰县大洋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31公里。学校始办于1958年9月,1970年1月闽侯师范下放与本校合并办学,1978年5月列为莆田地区重点中学,现为福建省三级达标高中、福州市文明学校、福州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福州市高中课程改革样本学校。全校现有47个教学班,2500名学生,172位教师,其中高级职称28人,中级职称68人。校园依山而建,占地面积43189平方米,校舍面积23380平方米。 学校秉承“天道酬勤、滴水穿石”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学生首位”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创新”为目标,建校以来共向社会输送了两万多名合格的初、高中毕业生,其中四千多人进入高校深造。学校曾被评为福建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福建省课改先进集体、福州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福州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永泰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质量立校意识,深入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目前是三项国家级教育科研项目的实验学校。近年办学生源效益居全县前列,高考综合比率居全市同类校前矛,高考本科上线率高(2004年45%、2005年54%、2006年56%、2007年50%),高中会考成绩达省一级达标学校水准,30多位学生在市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60多篇教师教科研论文在CN刊发表。 学校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创办“家长学校”,聘请校外法制、科技、心理健康辅导员,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网络,寓德于教,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坚持全面育人,着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学生体质的增强;着力学生高雅情操的塑造。搭建平台,组成了山月文学社等社团和兴趣小组20多个,举办全校性的科技文艺节和运动会,组织参加社区活动,指导研究性学习,营造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进而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快乐、全面地成长。 重视科技教育是该校办学的传统和特色。20世纪70年代。该校师生研制的“土壤营养度分析仪”在中央农业展馆展出并在全国部分地区推广,80年代“J—C正碰器”在国家教育部教具展评中获二等奖,九十年代利用校办农场试验研制的“必克泰”农药对水稻“普矮病”有明显防治和增收作用。新世纪之初,生物教师带领学生人工养殖棘胸蛙成功,得到省电视台的报道;学生开展校园气象观测活动,也得到了中国气象报的关注。2001年以来,组织师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硕果累累,有77件创新作品在市级及以上比赛中获奖,先后获省、市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称号,学校被确立为全国地理科普教育基地。
平潭一中的前身为始创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的毓贤小学初中班(此前为清光绪32年即1906年美国“美以美基督教教会”(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创设的毓贤男子书院)。创办初期,门生独一20多位,校长或掌管人均由外籍女布羽士担负。汗青沿革1931年秋,毓贤小学初中班与建立于1917年的开宗小学初中班归并,取名“岚华初中”(原本的小学部也归并建立岚光小学)。校址设在城关南炮台(今尝试小学),1937年8月迁往开宗小学地点地北炮台(今城北小学)。 1939年夏,日本侵华的烽火燃及平潭,岚华初中被迫流浪转徙于福清县的东张香山寺、楼锦村等地。1941年夏,福清沦亡,教会当局将10所教会创办的初级中学归并,取名“卫理联中”,统迁顺昌县元坑村。次年秋,闽海各县光复,“卫理联中”随之闭幕,各校前往滋润原地停课,唯平潭孤悬外洋,敌伪残存权势仍不竭骚扰入侵,“岚华”一时未能复校,将男女门生别离寄读于福清的明义,毓贞两所私立黉舍。1943年,又将明义黉舍的岚华门生寄读于龙田镇的融美初中。翌年秋,平潭处所稍靖,“岚华”门生方前往滋润本县上课。 中华群众共和国建立后,平潭县群众当局于1951年10月25日领受岚华初中,改校名为“平潭初级中学”。1956年9月改称为“平潭第一中学”,并增设高中班。“文明大革命”期间,黉舍上课时断时续,讲授次序遭到严峻影响。1970年9月,黉舍下放给当时的“红心公社”,改名为“红心公社中学”;次年10月,黉舍由县“革委会”宣教组领受,又改名为“平潭红心中学”。至1977年,始规复“平潭第一中学”称呼。讲授服从平潭一中汗青悠长,办学事迹光辉。自创办以来,共培养出25000多名初、高中毕业生,1978年平潭一中列为莆地步区重点中学,1980年评为省级重点中学,1994年经省教委验收合格,被授予省二级达标校称呼。办学范围1999年起,在各级带领体贴支撑下,该校掀起了新一轮的创业飞腾,黉舍开端大范围校园扶植。征地40亩,校园面积扩展了将近一倍,新建讲授主楼、综合尝试楼、塑胶田径场、黉舍大门以及校园绿化等,校园面孔今后脸孔一新。 几年来,平潭一中全面实施本质教诲,讲授质量稳步上升,获得骄人事迹。高中会考优良率持续三年超越97%,高考本科上线率100%,本一上线率达45%以上,居福州市同类校上等程度。初中在生源本质良莠不齐背景下,因材施教,中考成绩年年保持全县第一。 平潭一中现有初高中部,共70个讲授班,教职工180人,在校门生4000多人,校园面积90亩,是国度标准化考点和省文明黉舍。
毗邻风景秀丽的丽的国家级旅游景区鼓山风景区的福州第二十中学,创办于1956年,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目前是晋安区唯一一所融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 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九二年在高中部创办旅游服务和管理职业中专班,几年来,学校坚持产学研结合办学,与有关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合作,重视专业技能培训,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竭力为毕业生开辟就业和深造的道路,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并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学校规划用地40亩,现有占地面积约26亩。目前校舍建筑面积11349 .5平方米。教学设施比较完备,已达到二级达标校水平,用有职教楼、教学综合楼、办公楼、食堂、学生宿舍综合楼、200米环形运动场等。配有计算机教学教室(60台电脑)、语音室、打字室、多媒体教室(两间)、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图书馆藏书约3万多册,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图书馆综合楼正在筹建中。校园面积3500平方米。环境幽美怡人,学校正向园林式校园迈进。 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其中初中25个班,职高5个班。在校生1200多人。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形成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水平硬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115人,专任教师77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38人,本科学历超过50%,注重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目前有3人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多人参加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雄厚师资队伍,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进取的校风。 福州第二十中学,正以崭新的姿态奔向未来!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