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塘工业园小学是三水区一级学校,座落在蓬勃发展的大塘工业园侧,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学校原名是廖世光学校,于1990年12月由香港同胞廖世光先生等人捐资100多万元兴建。近几年,为了更能适应现代化教学,大塘镇政府按区一级学校的标准为学校配置了电脑室、电教室、美术室等设施,使学校教育教学硬件日臻完善。学校现有近400名学生,12个教学班,教职工26人,其中高级教师16人。 学校本着“以德立校,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秉承“团结、勤奋、进取”的学风,“敬业、爱岗、奉献”的教风,一贯坚持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立足农村现实,科学施教,教研兴校。以素质教育为根本,改变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方法,促进师生全面、自主、和谐地发展;以家长学校为桥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合力育人的教育网络。近几年,学校在“体艺”、礼仪等方面逐步形成特色,并给学校带来了丰硕的成果,也为今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今天的工业园小学正洋溢着激情,以坚定踏实的脚步,追求更好的成绩,实现更大的跨越。
吴维泰纪念小学始创于一九五八年,前身是镇办小学,后来分别易名为培英小学、东方红小学、旧圩小学,到一九九二年,由旅港乡亲吴氏四兄弟捐资在原址重建,再度易名为吴维泰纪念小学。近年,由于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旧校的室场设施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为了更好地改善育人环境,陈村镇人民政府根据市政建设的规划和调整,决定把吴维泰纪念小学和锦龙小学合并,并投入1500多万元人民币重建一所高标准的完全小学,并于一九九九年十月六日正式投入使用。学校占地面积23334平方米,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礼堂、饭堂各功能室场齐全,并按省一级小学标准配齐各功能室场的设备、设施、资料和图片,各室场配备电教平台,实行多媒体教学实现校园网,2004年10月顺利通过广东省一级小学平谷验收,成为目前陈村镇唯一一所省一级小学。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000多人,教职工61人
佛山市顺德区龙江苏溪小学传承篮球项目优势,定位为“以生为求突破,篮球特色促发展”的方向,用传统促成办学特色,以专业与普及双管为原则,举行丰富多彩的篮球活动,发掘篮球精神,弘扬篮球文化,争取达到“以球启智、以球励志”的目标。1994年1月4日在工商局注册,最初的员工人数为32人。
【基本情况】培教小学位于广东省木工机械重镇——伦教街道中心城区,2006年9月由新民小学搬迁到原培教职业中学,并命名为培教小学。学校现有教学班33个,学生1734人。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责任到人”,逐步形成了培教小学科学管理体系。以“微笑是培小最温馨的阳光,文明是培小最重要的课堂,快乐地学习、自信地生活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的目标”为信念,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基本情况】学校建筑别致,环境优雅,布局合理,办学条件规范达标。校园占地面积16675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8平方米。设有办公区、教学区、运动区、绿化区。功能场室区等。绿化覆盖率达80%。校舍宽敞,教室与教辅室的比是1:1。学校的各种信息技术设备、教育教学设施、学生阅读图书等满足新课程改革教学和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
学校校址是原叶霖佳中学,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所在四个村委的亲切关心支持下,于2003年7月至今投资1000多万元扩大学校规模,改善教学环境,重建校门,并易名“叶霖佳小学”。现在学校占地面积24102平方米,建筑面积近8000平方米。现有2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1200人,教职工60人。学校拥有三座教学大楼,一个大礼堂,一层具有套间设备的教师宿舍。学校办学条件优越,教育装备一流,设有校园网和一流的广播系统,电脑室、实验室、多媒体室、图书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校史室、卫生室等高标准的专用教室,一一俱全。有约6000平方米的运动区,内设150米的直道和200米的环形跑道,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体操器械场等。 校园环境宁逸清香,碧草如茵,绿树婆娑。漫步其间,飘拂的垂柳,繁茂的榕树,参天的槟榔,洋溢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古诗长廊,英语天地,名人警句,百花竟放,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花园式的校园风光美不胜收,加上同学们课间的欢声笑语,呈现一派生气勃勃的喜人景象。
我校是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刘本章小学,是三水区一级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包括教学楼三座,功能楼三座,教师宿舍三座,学校设有十二个教学班,现有教师24人,学生453人。我校设有电脑室、电教室、科学探究实验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十多个场室。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发展个性,发挥特长”的办学宗旨,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校管理。在各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佛山市绿色学校”、“佛山市体育达标先进单位”、“三水市文明单位”、“三水市优秀少先队大队”等光荣称号。
世埠小学的前身是镛德小学,由龙江蔡氏于解放前创立。1954年更名为沙田小学。1968年再更名为世埠小学,校舍两度易地重建。耗资一千多万元,占地16668平方米的新校舍于2000年8月落成使用。学校按广东省一级学校标准配备,拥有两栋四层教学楼、一栋五层综合楼,校舍宽敞,环境优美、硬件设施齐全。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100多人,教职员工60多人。设有计算机室、图书阅览室、语音室、多媒体室、自然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科技制作室、少先队部、图书阅览室等有关辅助场室及田径运动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生物园……为全体师生创造了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设备条件。
顺峰小学坐落在均安镇顺峰山脚下,由沙浦小学、南浦小学、菱溪小学、南面小学等四所小学集约合并而成。在镇委镇政府的悉心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新校舍于2007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学校三面环山,校园设计新颖,环境优美,成为均安镇集约学校中的样板,社会精神文明的窗口。 学校占地面积46385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设计规模为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50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大专以上学历达96.8%。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佛山市骨干教师3人,佛山市优秀辅导员2人,佛山市先进教育工作者2人,顺德区学科带头人1人,顺德区骨干教师3人,顺德区教书育人优秀教师6人,顺德区优秀班主任7人,顺德区优秀辅导员1人。 顺峰小学设备设施齐备。学校建有100兆校园网,计算机250台,配备30个教学平台,教师人手配备1台办公电脑。有图书室2个,藏书量达到生均30册。 学校以“注重养成、引领成长、奠基未来”为理念,践行“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的发展思路,以“自主、自律、求趣、求真”为校训,努力营造“文明、和谐、善学、创新”的校风,要求教师“敬业、爱生、言传、身教”,培养学生“明理、刻苦、乐学、进取”的学习精神,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实现跨越式发展。 学校办学呈现三大特色:一是校园“四化”特色。凭借新集约学校的优势,整体布局校园环境,把绿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校园树木葱郁,空气清新,干净整洁,绿化覆盖率达到95%以上。校园文化则以“童真童趣”为主题,师生动手制作走廊文化、班级文化、宣传板报文化等,内容活泼,形式新颖,切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二是以“阳光大课间”为中心的体艺教育特色。我校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举行了丰富多彩的体艺活动。如:冬季长跑活动、每周各班特色大课间体艺活动等,让师生锻炼身体,活跃身心。三是以“重养成、促发展”为核心的德育特色。以抓“文明礼仪教育”为突破口,通过定规范、评行为、善引导、自管理、寓活动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多方面、全方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还通过歌唱比赛、节能知识比赛、环保小制作比赛、“礼仪伴我行”故事会等形式多样的知识竞赛,寓教于乐,寓德于行,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目的,取得理想的育人效果。
郊边小学兴办于1965年,于1976年把校址迁移到江边村、1994年管理区投资200多万元兴建新校舍。全校占地面积6687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125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环境良好,教学区、运动区相对分开,是一所规模不算大的区一级小学。 全校现有教学班6个,学生268人,教师14人其中校长1人,教导主任1人,专职教师12人,教师中党员3人,团员5人,高级教师4人,一级教师7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大专毕业占71.4%。我校教师队伍稳定,积极性高,领导与教师关系融洽,团结合作。 学校坚持以“实施素质教育、创办学校特色”为办学宗旨,开展了“大量读写、快速作文、提高时效”的科研探索,以发展思维和发展语言能力为中心,阅读作文和生活作文同步进行。在数学教学中,把“抓四、三做到、两突出、一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美术课则打破以临摹为中心的格局,培养学生从观察入手,把工艺制作带进课堂,重视欣赏,增回写生,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学校有一个敬业爱岗、无私奉献、业务精深的领导班子,带出了一支师德高尚、勇于开拓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批懂得“自我认识”,能够“自我管理”,学会“自我教育”的新人。 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郊边小学的校园环境将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日趋完善,教学水平将会逐年提高,是一年前进中的学校
平洲夏东小学是南海区一级学校,坐落于佛平路夏东大道旁,与南海一中隔河相望,占地9000多平方米,教学楼高4层,每层有五个场室。大楼前建有绿化带,四季如春,校园内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学校现在有13个教学班,学生有六百多人,教职工30多人,其中本科3人,大专13人,正在参加大专或本科函授学习的有16人,学历合格100%。在夏东党支部,村委会关怀下,学校逐步增添了教学设备,实现了“两机一幕”、“小平台”(34寸彩电,实物展示台)进课室,建有一间较大规模的电脑室,内有62台品牌七喜电脑。教师办公人手一台电脑。有图书室,藏书生元气25册。设有实验室、体育器材器、音乐室、美术室、仪器室各一间。教学仪器设备达市一级以上标准。 学校有礼堂,可容纳近千人。有田径运动场、篮球场、十套乒乓球台等,这些设施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创设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不断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逐步推进了素质教育。全体教师勤教善导,学生勤学善练,近年来参加平洲教办及上级教育部门举行的各项竞赛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了扒进“创名校、造名师、科研兴校”的工程,我校结合实际,在执行新课标教学的基础上拟定出《开展探究学习,发展学生个性,拓展互动互学,提高学习质量》为我校的教研专题。经过近年的实践对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昂首新世纪,展望未来,全体师生正满怀豪情向着“崇尚素质、稳打基础、求实创新、拓展特色”的目标迈进。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