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黄埔区双沙小学创建于1930年,1993年易地重建,学校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17平方米。教育教学设施不断改善,现配备了多媒体电教室、电脑室、美术室、图书室、自然实验室、棒球训练室、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200米跑道运动场等专用室场。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学校目前有教学班13个,学生560人。在编教师28人,师资力量强,大学本科学历13人,大学专科学历14人,中专学历1人;小学高级教师23人。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年龄、知识、能力、性格结构相对合理,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凝聚力强,优势互补,是一个“作风正派,求实进取、开拓创新”的领导团队。 在区委区政府的关怀和教育局的领导下,双沙小学校坚持“依法治校、管理强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思想。学校在管理中倡导“生命因欣赏而美丽、氛围因宽容而和谐、责任因自主而生成”的人本理念,促进“博学善教,启智育德”优良教风的形成,关注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自我完善。学校着力培养“学而多思,合作探索”的学风,引领学生和谐发展与自主成长,让每一位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点,沿着最适合自己的轨迹不断前行。由于学校致力于学校、教师、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积累了较深厚的教育底蕴,优良的办学业绩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学校先后被评为区一级学校,文明学校;近几年均获黄埔区教学工作二等奖;被评为“广州市民主管理三星级单位”,英语科组被评为“区英语先进科组”; 被广州市公安消防局授予“广州市学校消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称号;被评为黄埔区教育系统安全管理先进单位;获黄埔区教育系统首届教师健美操大赛一等奖…… 学校坚持以“实践新课程和开展真研究”为突破口,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各学科扎实开展课程研究,切实依托教育科研,优化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把教师的兴奋点聚集于智慧型课堂的建构,大力提高了教学研究水平,教师的论文、教学设计获省、市、区奖励众多。 学校围绕“重质量、兴科研、彰特色、创品牌“的目标,初步形成了“以棒球传统项目为中心的体育特色;以探索科技教育与少先队工作、社区资源整合的实践活动为内容的活动特色;以行为规范教育为主线的 德育特色”的办学特色,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素质教育之花硕果累累…… 学校棒球队被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体育局确定为广州市体育特色传统特色项目。参加全国、广州市比赛屡获佳绩,曾获全国小学学生棒球锦标赛第四名;2006年参加广州市小学学生棒球锦标赛荣获第三名,彭天昊老师获“优秀教练”称号;棒球队获“广州市特色中队”称号。并先后为广东省、广州市棒球队输送四名队员。2007年我校棒球队代表广州市到香港比赛获得了第四名。代表黄埔区参加广州市第十四届中小学生运动会获得第三名,棒球队赛场上队员们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对手和全场观众的高度赞扬,多名运动员分别获得“体育道德风尚运动员”“优秀投手运动员”等称号,为黄埔争得了荣誉。 学校“神勇消防中队”被评为全国特色中队;“消防小卫士中队”被评为区特色中队;成功承办黄埔区中小学消防教育现场会;消防特色教育曾被《岭南少年报》《信息时报》《现代小学生报》报道;学校被广州市公安消防局授予“广州市学校消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称号。科技活动成绩也捷报频传,学校代表广东省到北京参加第十届全国青少年四驱车模总决赛分别获五轨跑道竞速冠军,离心跑道竞速第五名,个人全能第七名。2007年获第二十二届黄埔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11项获奖作品中分别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五项,有四项作品代表黄埔区参加广州市的比赛均获奖,其中论文《关于青少年消防意识的调查和研究》获市的一等奖。近三年,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区各级各类科技比赛获奖60多人次。 让每一少先队员“从小事做起,做文明的现代人”,已成为双沙小学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学校曾获全国少先队“创新杯”竞赛优秀奖,全国杉杉杯“养成道德好习惯”体验教育活动二等奖。 阳光风雨,擢英春秋。今天的“双小”风帆正举,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扬帆远航,去追逐“和谐育人“的太阳。 电话:020―82389952 82334183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双沙社区双沙小学 邮编:510725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外语学校 (简称“广外外校”)创办于1993年9月,是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办的一所以英语为特色的素质教育实验学校,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大朗(广外大大朗校区)。广外外校现有小学60个,中学63个,共计1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4600余人,教职工700人,占地面积258亩,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优越,生活设施优良。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外语学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壮大,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英语特色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被教育部认定为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全国十三所外语学校之一,又是广州市白云区十大民办学校。已经毕业的七届毕业生中,很多学生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等名牌大学,有一小部分考入外国名校。
中大附小是一所有90多年历史的学校,学校座落在钟灵毓秀的中山大学校园内,具有天独厚的育人环境。校内红墙绿瓦,古树繁茂,环境优雅。目前,全校有30个教学班,学生1495人,,教职员工74人,其中研究生及本科学历教师占教师人数的45%。高级教师占教师人数的68%。教师平均年龄32岁,是一支年轻而资历雄厚的教师队伍。学校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和特长的发挥,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为办学指导思想,开展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从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和信息技术课,并在一、二、三、四年级开设英语特色实验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学校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发展”为努力方向,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学生多人次在省、市、区各学科、文艺、体育、科技的竞赛中获得好成绩。教师多人次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学校合唱团、舞蹈队、田径运动队、机器人竞技队等多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学校自筹资金2000万元建设崭新的校园,明亮的课室,全塑胶的运动场,功能齐全的专用室,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学校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良好的育人环境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广州市越秀区黄花小学座落在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广州市东山区黄花岗公园西侧,南近区庄立交,北邻华侨新村。学校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上下团结一致,在改革中求发展,连续5年获区教育成果奖,1993年以来,连续8年被评为“广州市学生体育锻炼达标先进单位”。1999年被评为“东山区一级学校”;2000年被评为“广州市绿色学校”;2001年被评为“广州市科技特色学校”"广州市一级学校”;2002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3年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 黄花小学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050人。校园占地面积5880多平方米,布局合理,整洁、幽雅,具有良好的生态和人文环境。该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主线”的办学策略,走出了一条以环保教育为特色,促进学校跨越发展之路。成长为一所广东省一级学校、广州市生物与环境科学探究活动特色项目学校、广州市体育(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广州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学校。 从1992年起,学校就把环境教育作为改进校园环境管理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在普及环保主题教育的基础上,以环保教育的科学探究活动为重点,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为目标,不断拓宽教育领域。经过十多年的积淀和创新,该校逐步铸造了环境教育的特色,构建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引领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在绿色教育的先进理念引领下,学校通过校本研训、自编校本课程教材等活动,增强了教师自我提高的意识,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们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追寻充满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世界,努力创建与时俱进、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学校把环境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学科和各项活动中,学生通过参加一系列环保科学探索研究、科技比赛,与国内、港澳台学校交流等活动,行为规范、思想道德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潜能得到了挖掘,特长得到发展,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健康活泼地成长着。
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实验小学于2003年8月挂牌,由原五羊第二小学和五羊第三小学合并而成,地处五羊新城商贸发展小区。 东山实验小学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10人,在职教职工60人,其中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30人,获国家、省、市、区各类荣誉称号的教师有30余人,"东教之星"及优秀青年教师有8人。学校占地面积7611平方米,是"广州市绿色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和"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东山实验小学今后五年发展的目标是:以"面向现代化,体现实验性,突显个性化"为办学方向,不断改善物质环境;加强现代学校建设,进一步深化"小学生自主意识和主动发展能力的培养研究"的研究,形成社会化教育格局和反映"现代化、实验性、个性化"的学校文化,培养思想品德优秀、身体心理健康、知识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学生群体。 办学特色: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学校荣誉 东山实验小学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基于网络环境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发展研究》课题实验基地学校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课题实验基地学校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生本教育理论的实践与研究》试验基地学校。学校确立了实施"科研兴校"战略,通过科研带动"名师培养工程","质量品牌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教育科研工程","人文环保教育工程"等五大工程建设,构建"主动发展教育"实验学校。返回顶部 师资详情 东山实验小学网罗了一批优秀教育工作者,他们不仅拥有丰富教学经验,专业的学科知识,还热爱教育事业。目前,在职教职工57人,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25人,获国家、省、市、区各类荣誉称号的教师有30余人,"东教之星"及优秀青年教师有8人。教师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有52人,占教师总数的91.2﹪。
广州市天河区暨南大学附属小学(暨大附小)位于环境优美的暨南大学校园内,文化气息浓郁,是育人的理想摇篮。学校隶属暨南大学,创办于1958年,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700多人,在册教职工46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4人,专科、本科学历教师43人。 学校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教育教学设备先进,设有多媒体电教室、网络互动室、语音室、舞蹈室、美术室、音乐室、自然室、科技室、图书室等12个功能室,建立了网络控制中心,实现了单机进课堂及校园网络化教学。 学校秉承“全面素质育人,促进个性发展”的办学思想,依托大学,整合资源,努力创建与暨南大学“侨校加名校”战略目标相匹配的附属小学。
西关培正小学,创建于1931年,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有着优良传统的学校。 1998年发挥名校效应,合并薄弱学校恩宁西街小学。今天的西关培正在先贤的育人理念的引领下,在上级的领导和关怀下,成为一所占地面积6234平方米、建筑面积7555.65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校舍布局合理,教育教学设备设施均达省一级标准的新型的现代化学校。现有教学班27个,学生1219人,教职工80人。 该校一贯秉承“至善至正”的校训,始终把民族的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并发扬光大。1987年起,学校把以乐学、乐习、乐考为目标的乐学实验纳入整体改革中。1997年将乐学实验和科研相结合,走科研兴教之道,形成了团结、勤奋、严格、文明的校风和敬业、严谨、精深、创新的教风,在区内属办学效益和整体水平较高,教学设备较完善,教师群体形象较好的学校。近几年先后被评为市、区先进单位、文明学校,广州市绿色学校,省游泳传统项目学校,被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吸收为单位会员。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41号 电话:020-81814390
龙口西小学创办于1998年9月,坐落在繁华的龙口西路。是天河区一所配套小学。由于辖区住宅比较密集,根据区教育局规划,2002年9月,开办帝景分校,2005年9月,开办穗园分校。到2005年9月,学校共有三个校区。2012年,47中因合并天秀中学,而将帝景校区纳入47中,龙口西小学新校区现在龙口东路。 学校现各个年级有9个班,一年级10个班。学校现有教学班47个,学生2137人,平均每班45人。 学校布局合理,教学区、办公区、运动区、绿化区分开。整个校园环境清新、错落有致,绿树成荫,配以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是个教书育人的好地方。;办学以来,学校以“爱、严、博、新”为校风,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宗旨和“全面发展,个性鲜明” 的育人目标,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加强活动课程,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实行依法办学、民主治校、科研促教,努力实现干部和教职工队伍优质化、学校管理制度化、办学条件规范化、教育思想现代化,使学校的各方面工作有了极大的进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是学校对自身的要求,也是龙口西小学每位成员对自已的要求,它将激励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开拓创新,树立学校一流形象。
真光中英文小学创建于2003年,由有一百三十一年办学历史的省一级名校广州市真光中学承办。校园环境优美,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雄厚的师资力量,高级教师、一级教师占全校教师总人数90%以上。学校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设有音乐室、合唱室、舞蹈室、多媒体教学室等功能室和先进的体育活动设施,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真光中英文小学秉承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真光校训:“尔乃世之光”; 坚持“崇实求真”的治校原则;实施“育人树德、以德为本”的育人目标。学校以丰硕的文化内涵底蕴,与新时期教育相结合,致力培养二十一世纪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并以中英文教学,艺术教育为办学特色,从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强化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聘请外籍教师担任英语口语课的教学工作,校园内特设立英语沟通地带,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良好环境,力求学生毕业时英语读写能力达到初中二年级水平。学校特别重视学生的素质修养,专门开设舞蹈课、形体训练课、艺术欣赏课等专项课程,达到培养学生良好气质的目的。 真光中英文小学将继承真光中学管理严、校风好、质量高的优良办学传统,以真光中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及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服务于广大学子,服务于社会。可以预见一所高标准、高质量、有特色的新型学校将在芳村区西翼崛起。
宝玉直街小学创办于1921年,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学校具有优良的办学传统,“求真、尚美、进取”的校训激励着师生们孜孜不倦地探求科学,追求真理。 1997年,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新的起点,新的挑战,学校领导干部 和教师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坚定地走科研兴校促教之路。学校以“评价带动,主动学习,全面发展” 为办学方向,根据“以人为本,承认差异,着眼发展”的评价理念,积极开展教改科研实验,以促进素质教育在学校全面实施。通过科研试验和科研成果的应用,以激励性评价为手段,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构建了“激励评价,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建立起与素质教育要求相吻合的管理机制。近两年,学校还确立了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整体发展的办学思路。学校在区政府、区教育的支持下,投入二百多万元建设了主干为千兆的校园网,多媒体电脑室、电子阅览室及软件制作室,计算机网络覆盖了全校各场室。校园网的建立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现了管理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促进和改变了教师的授课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了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学校内部管理、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复杂需求,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通畅的全方位信息交流,使学校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迈出了一大步。 近年来,学校“硬件”、“软件”实行同步建设,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育人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促进了学校的办学朝着“条件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教育教学特色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了学校迈向更新、更高的台阶。学校先后被评为广州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州市先进集体、广州市绿色学校、广州市红旗大队、广州市卫生模范单位、广州市游泳传统项目先进单位,去年学校还通过了广东省一级学校的复评。学校培养的一批批学生各方面素质均得到全面、主动地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良好,文化科学素质和爱好特长得到很好的培养,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学校的办学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享有良好声誉。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