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黄浦区泰景中英文小学是由广州市先科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于2001年6月与黄埔区教育局协议创办的,是黄埔区实施“科教兴区”,推进多元化办学体制构建的,属小区配套的、承担义务教育的第一所国有民办学校。 泰景中英文小学坐落在黄埔区泰景花园内,毗邻16届广州亚运会黄埔新体育场、黄埔生态荔枝公园、黄埔图书馆、黄埔区青少年宫、体育馆、全国示范性高中省一级学校市86中学初中部(该校对口升初中学校)。学校环境幽静整洁,与周围优美的自然景观互相辉映,浓厚的校园文化熏陶,人文精神的潜移默化,是孩子们学习生活、健康成长的好校园。 泰景中英文小学开设全日制小学1-6年级,在校生1000人。校舍建筑面积5452.77㎡,校园占地面积8145㎡,有标准200米弯道和100米直道塑胶跑道运动场。学校硬件建设逐步到位。学校实行校董事会授权下的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学校育人的核心理念:给孩子一个坚实的起步,使每一个儿童都得到最优的发展,让小草和鲜花都享有同样爱的阳光,快乐成长。学校董事会和校长倡导和实践的办学宗旨是:努力办成一所普通老百姓上得起、信得过的优质民办学校。(Create a Quality School for the Common People.)坚持不断完善构建创新学校素质教育模式: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师德为首、德育为先;以英语教育为主体特色,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以语文(双语教育及语言规范化)数学、电脑为优势,以体育、艺术、科技为特长的多元化特色品牌的优质民办学校。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德、智、体、美育和谐发展,又显现学校个性,“让每个孩子都有进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形成素质教育整体推进的格局。 从2005-2010学年中,泰景中英文小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五年级语文、数学科全市抽测成绩突出,数学平均分87.4,比省市一级学校的86.02高;语文80.9,比区厂校80.09高。;2009年,六年级语、数、英三科在全区毕业普查考试中取得佳绩,优分率、及格率、平均分三项成绩都超过全区省、市一级学校。2010年,六年级毕业班语文、数学、英语全区毕业普查统测成绩中更是名列前茅,平均分及三科总平均分(黄埔区区属学校230.33,该校为235.04)均超过区属学校。学校整体成绩优良,个人尖子学生也脱颖而出,谢璟毅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黄惠蓬、张语然、刘洁、吴卓韬、区嘉怡、雷逸航、黄海菲、刘金荣、周倩桦、李小琪也作为优秀生被市86中分校录取。 泰景中英文小学发展的总目标:魅力泰景,规模优质,英语特色,内涵发展,和谐校园。 家长的赞语:“最好的选择是泰景!”“The best choice is Taijing!”
广州市增城市刘村小学位于萝岗区东区街刘村,是一所六年制公立学校,今年4月通过区一级学校评估。始建于1915年,原校址在刘氏大宗祠,自1986年起刘村居委几经集资重建新校。学校占地面积1148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422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管理规范,师资雄厚,凝聚力强,办学资源丰富,育人质量高,是原萝岗镇中小学校管理综合考评一等奖的学校。 现有12个班,学生450人,在职公办教师23人,学历达标100%,大专学历以上20人,占90%。其中,本科毕业9人,2人取得了学士学位;高级教师8人,一级教师12人,是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教室与教辅室之比达1:0.83,教学设备设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现代信息技术设备较完善,为办公和教学现代化提供了保障。全校共有计算机70台,都通过互联网;有13个教学平台,全面实现了教学手段现代化。 刘村小学是“教育创强”中改扩建的窗口学校。萝岗区政府已为我校投入教育装备和修缮专款104万元,又确立了1000多万元的改扩建项目。刘村居委无偿提供建设用场4972.96平方米,新建教学综合楼、师生食堂、集塑料跑道和两个标准篮球场为一体的综合性运动场等将为校园添色彩。改扩建后,教学功能室及其设施设备齐全,办学规模达18个班,学生810人,办学条件将达到市级以上的标准,刘村小学的优势将越来越强。 刘村小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新成果。体育、英语、少先队仪仗队、毕业班工作等是我校强项,展示了特色风采,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小学是创办于六十年代的老校。经过数十年的洗刷,旧貌变新颜,校园环境整洁、美观,绿树成荫,现在已成为越秀区一级学校。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中,该校的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取得了显著成绩,逐步形成了科技兴校的办学特色。在近三年中,该校获得全国、省、市、区奖项共253个,其中学科38个、科技140个、体育56个、艺术19个。并在2001年底被评为广州市首批科技项目(生物与科学环境探索活动)特色学校。 地址:大德路203号 电话:83337672 ?
越秀区铁四小学开办于1952年,属公办学校。学校位于广州市站西路机山一巷9号。学校于2006年3月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评估,晋升为广州市一级学校。学校原属广铁集团公司羊城铁路总公司管辖,2004年9月交由白云区管辖,2005年8月随广州市区划调整交由越秀区管辖。 学校占地面积852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8.66平方米;建筑面积5231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5.32平方米。有4200平方的大小操场,其中有标准的篮球、排球、羽毛球、毽球等场地及60米塑胶直跑道,还有192平方米的风雨操场。 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983名学生。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56人(1人为工勤人员,)。其中,校级领导3人,校长均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学校设置教导处和总务处,配备两正三副的中层干部。在编教师55人中,教师平均年龄37岁。小学高级教师34人,教师学历达标100%。我校现有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1人;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6人次;区教育系统先进个人4人次;区教坛新秀4人;有4人参加区“百千万”高级研修班学习并结业;有15人次担任过区中心组成员。 近年来,我校在不断学习、探索、实践中,结合学校实际,找到一个能适应现代教育需求的符合校情的管理思路,提出了“依法治校,科学管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创办规范、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研究型学校”的办学总目标;“尊重个性—快乐学习,培养特长—健康成长,主动发展—幸福生活”的育人目标。不断探索学校发展的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逐步使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办学活动步入法治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努力提升依法治校工作水平。
广州市南沙区横沥小学始建于1985年,原名横沥镇中心小学。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横沥镇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自2001年与2006年先后与原新兴小学、前进小学合并,并于2007年6月改名为南沙区横沥小学。横沥小学现有教学楼一座,内设教室21间,综合楼一座,内设专用室24间。学校占地面积22521平方米,建筑面积5215平方米,绿化面积为10260平方;有200米环形跑道、100米直道的田径运动场1个。学校布局大方合理,教学、运动、生活三区严格分开。横沥小学一方面坚持依法治教,实现民主决策、政务公开;另一方面在管理中注入情感因素,通过关心、沟通、奖励,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以人为本、情感和制度互补的管理机制。
增城市富鹏小学,位于广州增城市荔城街富鹏区沙区路[1],创办于1994年,现有29个教学班,拥有一支“勇于创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的教师队伍。 校园环境优美,是增城市一级学校、增城市绿色学校,被评为增城市文明校园、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学校秉承以德育人,确立“以人的发展为本、张扬教师个性、推进素质教育”的办学思路,以“求新、求严、求实”为办学方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增城市富鹏小学是增城市课改实验学校、增城市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研究实验学校。开展“在新课标下学科练习设计”的研究,开发美术科校本课程——《黑与白的游戏》,并取得阶段性成果。2002年以来有13人次被评为市、镇优秀教师,80多篇师生论文、作品在全国、省、市获奖、发表,130多人次在全国、省、市、镇学科竞赛中获奖。学校正在逢勃发展,各项教学设备设施逐步完善,目前准备申报广州市一级学校,以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迈向辉煌的明天。
惠福西路小学是一所数次数所学校合并的学校。最近期的一次是2003年4月由惠福西三小与麻行街小学合并,命名为惠福西路小学,是越秀区一级学校,也是广州市首批“绿色学校”。学校虽然规模较小但办学特色比较鲜明,以体育传统项目(射击、射箭、乒乓球、毽球)及出色的德艺工作而闻名(学校的少先队大队部多次被评为市、区的红旗大队,艺术工作被评为区的金奖单位)。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毕公巷4号:惠福校区;麻行街6号:麻行校区)12个教学班,学生442名;教师32名,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7名,占全校教师的53.13%;本科学历25名,占全校教师的 78.13 %,大专学历 6名,占全校教师的18.75%,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学校拥有一个“自主、合作、务实、创新”的中层领导班子和一支“敬业、好学、严谨、创新”的教师群体队伍;举“以人为本”之旗,走“和谐管理”之路。以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为办学目标,以提高全面教学质量为核心;大力倡导“尊重、赏识、期待”的校园人文精神和“爱生、奉献、探索、创新”的教师工作作风;学校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形成“尊师律己勤奋创新”的校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乐学勤学会学博学 ”的学风;用丰富的文化内涵陶冶人的情操,建设了一个集自然美、艺术美、人文美于一体的校园文化环境;以精细的管理、精心的态度、精良的方式,创造精品的教育,是一所“师生留恋、家长信赖、小而精致、特色鲜明”的学校。
豪贤路小学创办于1947年,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学校位于广州市老城区的中心,近年来,学校校舍不断改造、扩大,校园环境琢步美化,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该校现有18个教学班,771名学生。 近年来,该校实施素质教育,创设条件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发展个性,发挥特长,全面发展。游泳是该校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年来,为省市输送了不少人才。学校荣誉 近年来,该校实施素质教育,创设条件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发展个性,发挥特长,全面发展。学生参加省、市、区各级各类竞赛,获奖260人次,其中全国奖1人次,省级奖9人次,市级奖31人次。特别是在科技活动中,我校开设了生物工程、车模、航模、无线电工程、无线电测向、信息技术等科技活动小组,长期坚持训练,培养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创新精神,涌现出了像梁嘉裕、许景禧等一大批佼佼者。游泳是该校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年来,为省市输送了不少人才。辛维维、廖俊琪、周慧思、黄嘉文等同学多次在省市大赛中名列前茅。 师资队伍 学校有一批教育经验丰富的教师。学校现有教职员工:62人,专职教师:54人,小学高级教师:35人一批年轻教师先后参加了本科学历的进修,预计2005年,本科学历将达60%以上。45岁以下的教师都能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一批年轻教师正在成熟起来。
横沥镇大田小学创建于1992年9月,是由原东方红村、太阳升村、群结村、新村村4条村3所小学合并而成。选址新建后座落于番中公路旁东方红村路段。学校占地面积10667平方米,生均31.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731平方米,生均5.1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基本分开。校舍建筑质量符合国家建筑标准,教室宽敞整洁,通风透光,舒适幽雅,整洁美观。学校“三化”建设良好,育人氛围浓厚,绿树成荫,绿化覆盖率为95%。学校规模8个教学班,学生340人。学校教师16人,平均年龄29岁。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大专学历14人,占教师总数的87.5%。学校以提高青少年儿童的整体素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办学宗旨,不断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大力开展教育教学科研研究、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合校以来由于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开拓进取,所以取得了一定成绩。教师中有2人被评为市优秀教师,11人次被评为区优秀教师,3人被评为区级优秀少先队辅导员,1人被评为市优秀共青团员,1人被评为区优秀共青团员。教师3篇论文发表于区级以教研刊物中。学生中共有40人次获区级以的各项先进奖励。学校曾被区评为电教先进单位、健康教育先进单位,有多个班曾获区先进班集体称号。少先队于1996学年至2002学年连续七年被评为区的红旗大队,学校2002年被评为区“红领巾示范学校”。学生在各类比赛中成绩优异,曾获番禺区硬笔书法、交通漫画、环保小制作比赛一等奖。
越秀区海珠中路小学创办于1968年,占地面积3142.5平方米。1999年,在区教育综合改造工程的推动下,有效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将海珠中路小学与原天成路小学合并,建成原越秀区第一批的用地特困学校改造示范单位,命名为越秀区海珠中路小学。本校现有15个班,在校学生580人,教职工35人。其中:在职党员8人,共青团员4人,专任教师32人,获小学高级职称22人,全校师生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先后被评为广州市绿色学校、越秀区一级学校、越秀区文明示范校园、广州市普及信息技术先进单位、2003-2004年度获优秀家长学校、2002-2004年度广州市学校民主管理工作三星级单位,学校连续两次获越秀区素质教育三年规划办学水平评估优秀奖励。2006年被评为广州市市一级学校,是广州市国际象棋传统项目学校。学校以明确的办学理念和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依法治校,以育人为根本,以质量为核心,以发展为目标,建设具有“敬业、爱生、合作、创新”精神的团结、高效能的团队教师队伍。培养“崇德尚礼,身心健康,活泼主动,尊重生命”的全面发展的学生。建设以深化改革和教学质量为突破口,着力加强养成教育和国际象棋的特色的规范化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