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洲小学是番禺区达标学校。该校创办于1953年9月,座落于鱼窝头镇万洲经济开发区。学校的占地面积为91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285平方米,有学生271人,设6个教学班,教师11人,其中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5人。配有语言实验室、自然实验室等室场。校园环境优雅,绿树成阴,鸟语花香,是育人的好地方。该校坚持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为办学指导思想,开展“创新教育”的教研活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0学年度鱼窝头镇中小学督导评估被评为先进学校;2001学年度在鱼窝头镇教学质量验收中获“优秀学校”称号;2001年在鱼窝头镇庆祝“三八”文艺汇演中获一等奖;2003年被评为“番禺区文明学校”。万洲小学以番禺区达标学校为落脚点,向番禺区一级学校的目标迈进。
【创办历程】大岗镇岗城小学始建于1940年-1942年间,陈博望先生担任首任校长。学校风景优美,绿树林荫,四周环水,成为当时中山县乃至广东省的一流学校。学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先后易名为大岗乡小学、中山县黄圃区二小、大岗新村小学、大岗镇第一小学、大岗永红学校、大岗镇中心小学,1995年评为区一级学校,2000年9月定名为岗城小学。2003年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基本情况】学校位于番禺区大岗镇府前路(即新村) ,占地16762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现有2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约1000人。学校建成广播网、电视电教网、带互联网ADSL专线的校园网络,建成“校校通”管理平台系统、督导评估系统、学生成长短信系统、教学资源库,实现办公现代化,教学电教化,资料信息化。【设施建设】金洲岗是学校特有的历史、人文教育资源,金洲岗巨石上留下了第一任校长亲题“十年教训”的石刻,表达“教育救国”思想。岗上有古建筑红墙绿瓦的“图书馆”,“四角亭”和“六角亭”,古榕参天。2002年改造和扩建学校,校舍分有教学区、运动区。建有综合教学大楼、新教学大楼、办公楼各一栋。设有标准教室24间、专用功能室27间,有200平方米室内体育室。建有200米环形塑胶跑道(附100米直跑道)的田径场 ,占地300平方米快乐体育器械区1个。学校建筑新颖,装修别致,悠久、古朴庄重的金洲岗与现代化的新教学大楼遥望相映,象征着“传统的精神”与 “明天的希望”融为一体,真是一个环境幽雅、读书宜人的好地方。【师资队伍】学校师资配套完善,现有教师47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100%,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教师中有小学高级教师 11人,一级教师24人,有区教学新秀13人。岗小人秉承“严谨治学,求真创新”的良好教风,涌现出大批先进教师,历年来2人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教师),60多人评为省市区优秀教师,20多人评为区级教学新秀,为兄弟镇校输送骨干教师40多人。 【办学特色】学校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确立“以美育人、全面发展、办出特色”的办学思想。“以美育人”促进了全面素质教育,加强了德育工作,规范了学校管理,推进了教育科研,提高了教育质量,初步凸现“以美促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的办学特色。合唱比赛获广州市一等奖,学校艺术教育、英语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成为质量品牌。校长的“特色名校”办学思想论文在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办学思想论坛上获三等奖。【学校成果】历年来,学校被评为广州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省电化教育优秀学校、广州市学校普法教育活动先进单位,番禺区文明单位、文明学校、绿色学校、红旗大队等。99年被确定为“广东省小学语文情景作文实验学校”。2003年被定为国家教育科学“十五” 规划重点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子课题实验学校、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幼苗培养基地,北京景山远程教育示范校、广东省校园动力实验基地。学校师生共获得区以上各类荣誉称号及奖励达350多项次,其中国家级50多项次。教师二十多篇教育科研论文获国家级奖励。【未来展望】学校与新课程同行,在教育专家的协助下,整合与优化艺术教育、英语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特色,开展“多元智能”、“赏识教育”研究,努力创建省一级学校。
沙湾西村育才小学创办于1946年。2001年被评为番禺区一级学校,01、02、03年分别被评为番禺区“文明学校”;05年被评为市一级学校,区体育工作先进学校,沙湾镇“文明学校”、镇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是北师大创新教育跨越式教学的实验学校之一,素以校风好、质量高、有特色而在区镇中享有盛名。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学生595人。教师30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大专以上21人,占75%;高级教师14人。学校占地69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638平方米。
大新路小学的前身是广州天主教圣神小学,解放后由政府接管,越秀区建区后改用现名沿用至今。学校占地面积5309平方米,建筑面积7530平方米。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50人,教职工50人。其中专任教师40人,学历达标100%,大专以上学历(含本科)3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90%。校园内有百年古榕、红棉多棵,绿树成荫,校园环境优美。自80年代起,该校在教改科研、科技教育、体艺教育等方面逐步形成特色。羽毛球、航空、航海模型活动,一直是市、区传统训练项目,科技小发明、生物百项、科幻画等自90年代起,也在全国、省、市竞赛中取得了不少成绩。
广州市天河区陶育路小学(原名:石牌东小学)创建于1999年7月,位于黄埔大道旁,毗邻著名高校暨南大学,占地面积6350平方米,现有18个教学班,教职工近40人,其中本科学历30多人,占教职工总数的90%,在校学生600余人。学校文化氛围浓厚,教学设施设备先进完善,学习环境幽雅、宜人,是一所中等规模的学校,在周边社区已享有盛誉。学校以“争创一流”为办学目标,积极推进教育的整体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突出我校办学的特色。
鱼窝头镇中心小学是番禺区一级学校,《岭南少年报》小记者站。它座落在鱼窝头镇政府的东北面,河冲环抱,校内古树成荫,处处充满乡村幽静、古朴的气息。2002年7月,上级和地方政府投资近千万元队学校的校舍场地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建设,对学校设施设备进行更新。学校现有占地面积1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专用室场齐全,建有高标准的教学平台多个和高标准的田径运动场。近年来,学校加强了内部管理,重视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狠抓教学工作常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校风,是一所校园美、校风好、质量高的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番禺区文明学校”。
琶洲小学创办于1950年9月,学校现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有课室14间,并配置阅览室、实验室、体育室、音乐室、劳技室、电脑室、电教室等专用场室。 现有11个教学班,400多名学生。教职工27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0人,本科学历一人,大专学历22人。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开展“乐教乐学”的课题研究,逐渐形成了“求实、求新、求发展”的校风和“善思、乐学、创新”的学风,因而在2003年5月份通过了区一级学校的评估。 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开展“乐教乐学”的课题研究,逐渐形成了“求实、求新、求发展”的校风和“善思、乐学、创新”的学风,因而在2003年5月份通过了区一级学校的评估。 学校现有教职工27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0人,本科学历一人,大专学历22人。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开展“乐教乐学”的课题研究,逐渐形成了“求实、求新、求发展”的校风和“善思、乐学、创新”的学风。
广州市东山区海印苑小学创办于一九九六年,它位于美丽的珠江河畔,坐落在环境幽雅的全国示范小区——海印苑小区内。学校占地面积2540平方米,建筑面积251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34人,有12个教学班,学生591人。学校现有一栋四层的教学楼,有一个标准的篮球场和羽毛球场,还有一条塑料跑道。学校环境清静幽雅,做到美化、绿化、净化,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环境。学校设有计算机室、多媒体电教室、舞蹈室、音乐室、美术室、自然实验室、图书室、体育室、卫生室等专用室,使学校逐渐走向教育现代化。 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科学兴国”理论为指导,强化教育教学管理,深入开展教育科研,努力在各科中推行素质教育,并在不断的求实中进步。 在教学方面,学校重视优化课堂教学研究,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多位青年教师参加市、区基本功大赛和课例评比获奖。 在培养学生方面,学校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全体,培养特长,狠抓教育质量。涌现出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我校黄殷同学被评为“1999年广州市尊老敬老好孩子标兵”,受到林市长的接见和颁奖;近三年,我校多名学生参加全国“华罗庚杯”教学竞赛和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得二、三等奖;我校合唱队获1997年市合唱节三等奖,舞蹈队获1999年区艺术节三等奖;田径队从1998年开始,每年晋升一级,从丙级队晋升为甲级队,2000年获得甲级队团体第六名,被授予奖杯一座,2001年获甲级队团体第八名,其中多名学生代表区参加市比赛并获奖;学校游泳队近两年也在突飞猛进,从默默无闻一跃成为区无池组学校团体第二名,多名学生打破区的记录;我校科技队近年也取得可喜的成绩,学生参加各项比赛都取得好名次,得了奖。 我校办学时间不长,起点较低,在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决心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科教兴校为战略,为把海印苑小学办成更高层次的学校而努力。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