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二路小学,始建于一九五八年。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058人,60位教职工,小学高级教师30人,本科学历11人,大专学历25人。学校教学设施较完善,电脑室、自然室、多媒体电教室已达到省一级学校的标准,音乐、美术室等专用场所走均已达标,给学生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学习场所。"求知求学求善求美",中山二小的广大师生以这校训激励自己,不懈努力。今天的中山二路小学人,正以满腔的热情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到大潮中,力求以高素质的教师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面对新世纪,中二人决心策马扬鞭,继续前进,为创办具有新观念、高质量、好校风的新型学校而努力奋斗。 电话: 020-37630339 地址: 中山二路菜园东14号 广州市中山二路小学网址: http://www.zselxx.cn
南浦韵琴小学创办于一九三二年,是侨绅高可宁先生之夫人杨韵琴首创。学校位于番禺区石碁镇南浦村,占地面积9185平方米,其中运动场占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3平方米,设教学区和运动区,教学区除课室外有设备完善的专用室15个,运动区设有200米环形跑道、标准篮球场等。绿化面积6000平方米,覆盖率达65%。教学班6个,有学生近300人、教师13人。学校坚持“兴学育才、造福后代”宗旨,师生团结合作、勤奋进取。近年来,我们不断地探索学校品牌,积极构建学校办学特色。科研课题《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研究》成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二级子课题。师生教与学观念转变、教与学方式、方法不断更新,“合作学习”成为了学校的教学特色。在此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发展特色课程——儿童画。通过合作绘画,以美育人,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学生绘画为学校赢得不少荣誉——近三年师生获市级奖8人次、区级12人次、镇级14人次,在社区内有较大的影响。学校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多次被评为番禺区文明学校,2004年3月,我校顺利通过了督导评估,成为番禺区一级学校。
广州市育才小学的前身是基督教培贤女子神学院,始建于1920年。解放后,由市人民政府接管办起工农速成中学。1953年8月,改为广州市育才小学。1956年,育才小学与市立东区二小、东区八小、私立道青小学合并为保安街二小,后称寺贝通津小学。 1960年9月,由市教育局指定进行十年一贯制试验,与市七中合为广州师院附属实验学校。1964年,复名寺贝通津小学。1986年9月开始在三至五年级开设体育班。1988年——1989年度先后招收小学和初中一年级体育生,并于1988年5月定名为“东山区育才体育运动实验学校”,后又定名为“东山区育才学校”。2001年被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2003年2月,育才学校与育鹰小学、水均岗小学三所学校合并,搬迁到东风东路782号,保留了“东山区育才学校”的校名。 现育才小学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35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60%。全校现有141位正式教职员工,47个教学班,其中8个是体育特色班,1个管乐特色班。共有学生2320人。学校拥有具现代特色的体育馆,恒温泳池和体操训练馆等齐全先进的教学设备,有7000平方米的运动场。学校拥有多媒体多功能室、电脑室、合唱室、美术室、自然实验室等专用室。
广州西关实验小学原名人民中路小学,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她2006年12月正式更名为“西关实验小学”。现拥有光复校区以及芳和校区,拥有近1000个学位。 西关实验小学是一所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开办的历史悠久的古老学校,在历史的演变中,学制和校名几经变动。人民中路小学的前身是万善小学,开办于1939年,校址在光复北路高第坊。解放后,1953年改为“西区第三小学”,1956年改为“光复北路小学”,1957年迁往丰宁路原万善中学校址,改名为“丰宁路小学”,1968年以后改为“人民中路小学”。本世纪初荔湾区委、区政府对学校进行综合改造,将金花前和明兴里两所小学并入,易址光复中路兴建现新校区。新校舍占地近六千多平方米,于2004年9月投入使用。 西关实验小学有着良好的办学传统,是广州市内一所有一定知名度的老校。前省委书记谢非同志为我校欣然书题校名。50年代学校以良好的校风,优异的办学成绩,被市教育局指定为前苏联教育家来华考察团的接待单位。当时专家听了思想教育课和算术课,给予较高评价。60年代,学校文艺活动十分活跃,中南地区上演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学校的中、高年级学生参加演出。70年代,学校承担“汉语拼音基本式”教学实验,创造性地开设了说话课。继而开展电化教学试验,自行设计创作了多种类型幻灯机,创设了全市首个简易语言实验室,为语文、英语教学创设了完善的教学环境。开全国小学先河,获中央电教部的肯定和推广,载入当年《教育年鉴》。80年代后,学校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勇挑了体改重担,进行了“校长负责制”、“定员定编”、“评定职称”等试点工作,曾代表广州市小学与日本福岗市教育代表团进行了友好交流。广州市小学统一使用的《小学生素质评价手册》是我校作为市教育局课题组成员学校的实验成果之一。学校开展教育体制改革和以教学为中心的整体改革,成绩显著,特别是开展劳动教育很有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化、系列化。英语教师黄懿庄创设了“情景教学法”、“英语单词教学”、“愉快教育”等一系列经验在省、市推广,受到专家肯定,并被评为省特级教师,全国文教战线优秀教师。英语教育在市内率先创建了“低年段学生英语唱游课”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口语化、情景化、交际化、儿童化”的教学特色。英语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同行的认可和社会的赞誉。 是荔湾区一所校风好、教风严、学风正、教学质量高的老校。其前身为人民中路小学,于2006年12月正式改名,同时,中国-加拿大-美国教育合作项目—“英语浸入式教学与课程研究”第二届年会也在西关实验小学开幕。西关实验小学将在深化发展英语教育特色上下工夫,加强英语口语训练,在1~3年级实验班的思想品德课和科学课用全英语教学,让学生用英语介绍西关特色,将海洋文化与本土文化结合,打造西关文化特色书香校园。
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是广州市第一所省一级公办外国语完全中学。学校坐落在秀丽的荔湾湖畔,南临繁华的中山八路,交通方便。设备先进齐全,体育设施完备。学校强化外语教学,开设了英语、日语等多语种课程,专职外籍教师担任口语教学工作。学校积极为学生创设了全面发展的平台,先后与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香港恒生商学书院、广州鸥桦文化教育拓展有限公司合作,架设一道道贯通中西教育的桥梁,成立了西关外国语学校国际部,开展了出国预备教育,设立了A Level国际考点,在文理并重和国际合作中形成了外语教育特色。 学校始终坚持“培养走向世界的一代新人”的办学理念,贯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办学宗旨,遵循“德、诚、正、朴”的校训,形成了“外语特色、中西兼容、文理并重、国际合作”的办学特色。学校积极为学生创设了全面发展的平台。先后与、香港恒生商学书院、广州鸥桦文化教育拓展有限公司合作,架设一道道贯通中西教育的桥梁,成立了西关外国语学校国际部,开展了出国预备教育,设立了A Level国际考点,在文理并重和国际合作中形成了外语教育特色。同时连同玛利亚幼儿园,西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形成了连贯的外语特色教学体系。前进中的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正朝着高标准、规范化、有特色的现代化外国语学校迈进!
民航广州子弟学校创办于1984年9月,是广州民航系统为解决本系统子弟就学而办的企业学校,迄今已有20年,分为中、小学两部。1998年,小学部被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2004年,又顺利通过了市一级学校的复评。中学部也与2004年评为白云区一级学校。 学校小学部现有教学班35个,学生1711人;中学部现有教学班15个,学生651名。学校电脑室、教师办公室电脑已全面升级并联网,计算机网络系统初步完善。 学校总占地面积约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932平方米,(2012年10月小学部)共有标准课室34间,电脑室、电教室、舞蹈室、合唱室、科技室等各种功能室42个;建有篮球场、乒乓球室、跑道等体育活动场地和近400平方米的生物园及劳动基地。学校教学设施设备齐全,环境优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华南农业大学附属小学创建至今已有40多年历史,是一所历史悠久,有着优良教学传统的学校。2006年落成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的新校舍配有实验室、功能室、健身室、舞蹈室等配套完整的教学硬件,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更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学校带来崭新的面貌和勃勃生机! 学校设有14个教学班,目前学生人数714人。本校师资优良,全校教师37人,其中本科学历以上教师占83%,拥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人数占56%,在校党员12人。 学校坚持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运用教育科学、管理科学等相关理论指导和推动教改,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学校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经常派出教师参加全国专家、优秀教师的观摩课,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全校教师发表获奖论文多篇。 学校以“教人探索科学真理,启人觉悟学做真人”为管理宗旨,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和支持教师、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区各类竞赛,近年获奖人数越来越多,本学期英语科组学生竞赛成绩尤为突出。校内少先队在学校和各中队辅导员的支持配合下,经常组织各项有益身心的大型活动,为广大学生开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此外,学校的卫生、安全教育工作亦十分到位,做到预防为主,检查在前,落实到位,确保师生的身心健康,也让学生家长放心。
广州市萝岗区九龙第四小学是成立于2006年9月,它是有原萝岗区洋田小学和新田小学合并成。学校的占地面积10363 平方米,建筑面积 3639 平方米,绿化面积达2000平方米。学校绿树成荫,环境清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九龙第四小学现有21个教学班,有820名学生,学生淳朴。教师43人(含临聘教师),教师学历100%达标,其中大专的有37人,本科学历3人。学校教师以年轻人居多,教师队伍充面朝气,富有创造力和开拓精神。学校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宗旨,秉承“尚德、笃学、强体、创新”的校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以德育教育为特色,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重视学生日常行为教育,努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成为一个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九龙第四小学继承了两间学校的优良传统,教育教学成绩显著。 2005学年度有7名六年级的学生考上了玉岩中学,有两位教师被评为萝岗区的优秀教师。乘着我区创建教育强区的东风,九龙第四小学的全体教师将以培养新世纪优秀人才为己任,为我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东城小学是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学校。专任教师60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高级教师42人,大专以上学历39人,市特约教研员2人,区特约教研员4人,参加省级以上骨干教师培训13人。学校领导班子带领老师们一起努力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1997年被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2000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全国红旗大队”、“广东省红旗大队”、“广州市红领巾示范学校”。学校创建自我发展模式,并编著了《小学未来教育模式——自我发展》、《自我发展教育案例设计研究》专集;出色完成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素质教育实验研究》子课题的实验任务,实验成果《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促进学生自能学习》获得全国一等奖,该课题还获得广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被送往香港国际汇展中心参加粤港信息教育展览。2001年被授予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十五”规划学科“四结合”实验学校和中央电教馆《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与教的实验研究》实验学校。我校自98年以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获得国家级奖47省级奖15,广州市级53项。“高起点、高素质、新面貌、新模式”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坚持改革、科研兴校、实施素质教育”是学校的教改方向;创办特色学校,培养一流人才是“学校的奋斗目标。我们将继续努力,向“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教学质量,具有特色和现代教育灵魂的学校”奋斗目标迈进。
广州市黄埔中山大学附属学校黄埔实验小学开办于2003年9月1日,设计规模为24个教学班,学生1080人,现班额和学额均已饱和,且每年因学生毕业而留下的学位数已远远不能满足报名学生的需要。 学校现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64名,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学校班班配备多媒体教学平台,并设有多媒体报告厅、音乐教室、舞蹈室、电脑教室、科技室、美术室、图书室、阅览室等17个专用教室和100兆光纤校园网及校园安全监控系统。 几年来,学校以“为人类社会的和谐而教、为孩子终身的幸福而育”为教育理念,以“培养具有博雅素养和领袖品质的未来精英”为培养目标,以“文人相亲、快乐工作”为教工团队的共同价值取向,在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中大黄埔国际教育集团的领导下,通过睿智而富有拼搏精神的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我校非毕业班参加广州市教学质量抽测,英语成绩两次在区内夺冠;2006年我校首届毕业班一鸣惊人,64.9%的小学毕业生考入省市一级重点中学;2007年我校第二届毕业班再创佳绩,69.4%的小学毕业生考入省市一级重点中学;2008年我校第三届毕业班更是名声鹊起,在语、数、英三个检测科目中数学、英语两科区内折桂,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轰动。 但是,质量优异、特色彰显并不是我校追求的全部内容,我们致力追求的是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国际视野和综合能力。我校于2008年12成为国际文凭组织兴趣学校,博采中西教育之精华,让学生在丰富的探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 目前,我校PYP双语实验班每班学生均不超过26人,每班配备一名外教并担任外籍班主任,由具有护理专业资质的外籍教师负责学生的生活指导工作。优秀的师资团队,国际化的硬件设施,温馨的生活空间,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的学业基础,全面的综合素质得到家长的交口称赞。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