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石化中学创建于1976年3月15日,2001年被评为“省一级”学校。 学校位于黄埔区石化小区内,校园内绿树相拥,翠竹婆娑,游鱼戏水,小桥卧波,曲径花红。校园占地面积33390平方米,建筑面积20471平方米,拥有五幢教学大楼,一幢高标准的七层综合实验大楼,一幢综合办公楼。两个田径运动场、一幢室内体育馆,教育教学设齐全。广州石化中学新教学楼2014年1月10日 9:00 A.M 正式宣布启用。 广州石化中学于2004年9月31日,由中国石化集团广州石油化工总厂移交给广州黄埔区人民政府黄埔区教育局管理。2005年11月,港湾中学高中部并入石化中学,2006年7月,文冲中学并入石化中学。 黄埔区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石化中学的建设,对广州石化中学寄予厚望,省市相关领导、区委书记陈小钢同志、区长杨雁文同志、区委宣传部部长陈家飞同志等领导都多次到学校视察、指导工作,区委书记陈小钢同志要求把广州石化中学办成一所能与广州市86中学相媲美的省一级重点中学,办成广州东部的一所教育教学质量较高的名牌学校,政府也同时加大对广州石化中学的改造和资源整合的力度,加大了对学校的投入。 2010年4月28日至30日,以广东省督学黄家祥为组长的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专家组一行12人,对广州石化中学的高中教学水平进行评估。专家们3天中通过深入教学一线听课,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召开师生座谈会,查阅学校档案资料,观摩学生社团、兴趣小组活动及研究性学习活动,对部分学科学生的学业状况进行抽查测试等方式,从教学管理、教学保障、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4个方面对石化中学进行了认真评估,最后一致同意石化中学以高分通过评估。
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于1924年开办,和中山大学一样具有光荣的历史传统,后因历史变迁,成为华南地区名校——省实和华附的前身。1993年9月,以“国有民办的新机制”复办,成为中山大学新的组成部分。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确立“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学校发展为中心,以教师发展为基础”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方针,树立“科技教育”办学特色,以“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全面的科学文化基础、突出的个性特长”为培养目标。 十年建校,十年树人,学校执着地在基础教育的领域寻找和谐、寻找支撑、寻找增长点。从办学一开始,就自觉纳入公办学校评价体系,主动接受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督导评估.以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为原则,在各方面与省重点学校看齐。 复办初期,该校借用中山大学原成人教育学院地下、地上两间课室,由中山大学总务处提供学校门口对面一套平房作办公室,开设初一两个班,共68名学生,教职工只有10来人。 1999年,教学大楼拔地而起,古朴、庄重、气派,建筑风格与中山大学氛围相一致;实验楼、宿舍楼相继改建完工,运动场、办公楼陆续建成,一座现代化的完全中学矗立在中山大学园西区,成为中大校园内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2000年,广州市民办学校教学工作现场会在该校召开,该校严格的管理,高质量的教学,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流的教学设施,经济和社会两个效益同步增长赢得到会领导、专家和同仁的一致好评,有力地促进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社会力量办学体制的广泛关注。
广州市第六中学着黄埔军校和西南联大的血统,历史悠久,卓然而立,至今已有76周年的办学历史。 学校以黄埔军校的校训“亲爱精诚”为校训,以黄埔军校校歌为校歌。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遵循“允文允武,惟德惟才”的办学理念,将“培养懂感恩,会思考,能吃苦的六中人”作为学校的教育目标。 六中校园环境优雅,设施齐全。 “雅廊铭恩”、“静道觅韵”、“巍巍黄埔”、“驿站流思”、“亭斋叠翠”、“碧原驰志”是著名的六中六景,体现了高雅的审美品位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学校运动场地充足:田径场绿草如茵,体育恢宏大气馆,还有两个标准游泳池、六个露天篮球场、两个网球场和两个排球场;学校硬件设施一流:黄埔楼是学校的教学大楼,共有标准课室近60间;珠江楼是学校的实验大楼,共有理化生等实验室20余间;中山楼是学校的综合大楼,有阅览室、计算机室、音乐室、舞蹈室、历史室和地理室等功能室;学校饭堂是广州市中学中少有的3A级饭堂。 学校有一支精英的教师团队。其中有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88人,研究生学历47人,具有硕士学位的83人。近几年来,学校先后有22位教师被评为省、市级优秀教师。大批老师是省市学科教研会理事、中心组成员和奥赛教练。
广州市铁一中学创办于1952年,原名广州市铁路第一中学,2005年12月移交广州市政府办学,更名为“广州市铁一中学”,是高中提前进场录取的重点中学之一,现已顺利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导验收。近年来,该校高考的重本率均在40%以上;普本率均在90%以上,最高时达95.16%。2006年高考,铁一中学以47%的重本录取率和91.44%的本科录取率在同类学校中位居前列。 广州市铁一中学创建于1952年,是一所“管理高效益、师资高水平、教育高质量、学生高素质”的现代化发展型名校,是广州市高中招生提前批进场录取的重点中学之一,面向全市十二区招生,是首批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广州市安全文明学校、广州市德育示范学校、广州市花园式单位、广州市优秀校长培养实践基地和广东省优秀校长教育实践基地。 学校践行“开发潜能,促进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打造品学兼优、才艺兼备的现代发展型人才”为育人目标,办学成绩和办学效益显著,被誉为“校风优良,人文浓郁,学生青睐,家长信赖,社会赞誉的精品学校”。2012年,《人民教育》对学校作了题为《生命从此不同》的专题报道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学校拥有校本部和番禺(亚运城)两个校区,二者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办学理念、统一育人目标、统一资金核算,均为广州市直属公办完全中学。2012年,为实现广州市委市政府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战略部署,番禺(亚运城)校区将首次招生。
广州外国语学校,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是一所全寄宿制学校。校训为"博学、雅正、融和具有岭南文化风格的中国书院式高水平、高品位全国一流的外国语学校。立足广州市、面向珠三角、辐射华南地区提前批独立招收外语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小学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广州市教育局将支持学校力争在最短时间内争取到教育部给予高考的保送优惠政策,同时将通过引进一流的外籍教师和国际部的国际合作项目与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国际一流大学开展广泛合作,为高中毕业生开通直达国际一流大学的直通车。广州外国学校将以一流的办学理念、一流的设施设备、一流的教师队伍,并通过一流的管理办成全国一流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品味的外国语学校,为高等院校输送文、理并重、综合素质高、外语能力和发展后劲强、具有世界意识和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广州外国语学校是广州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全日制寄宿制完全中学。注册地址在广州市南沙区凤凰大道东侧,即南沙滨海新城的中心区蕉门河岸边,学校占地面积269亩,建设规模和功能以现行的省一级完全中学标准并有所提高为原则,首期规划建筑面积49000平方米,办学规模为1800名学生。坚持"发展外语特长;坚持文理并重;注重国际交往"方针;走"以人为本,以校为本,强化软件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创建办学特色,走彰显学校个性之路;打造质量品牌,走建设精品学校"之路。 教师在学校办学中居主人翁地位,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力量,学校必须营造和形成尊重教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和氛围。学校必须依法保护、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学校教师必须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维护学校的荣誉和利益,遵守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 学校编制标准,应根据外国语学校实际需要(外语教学分小班教学和全寄宿制)应高于普通重点中学;外语教师的需要应充分考虑小班教学、开展各种外语课外活动的实际需要。外国语学校任教的外语教师发音要好,口语能力要强,适合做中学教学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聘请外籍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学校执行国家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专业技术聘任制。学校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鼓励并支持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科研、学术交流和参加进修或其它方式的培训。教务科负责制定各类科研活动管理规范,指导并督促落实课题研究工作。学校在保障教师享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的基础上,实行结构工资制,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依据教师目标管理评价方案,学校每学(期)年对教师的政治与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进行客观、公正、公平的考核评价。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及管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教学改革和学校建设等方面成绩优秀的,由学校予以表彰、奖励。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可按程序报请上级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学校依法维护离退休教师的合法权益。由学校办公室、工会负责离退休教师的管理工作。
广州市南沙第一中学坐落在国家级开发区南沙区的新城中心,2013年1月广东省教育厅批准我校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的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早在2010年底,为了更好服务南沙新区的发展,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高屋建瓴,将原南沙中学与南沙二中合并组建广州市南沙第一中学。学校现为一校两区的发展模式,高中部位于南沙新城中心,占地面积91956平方米,建筑面积40488平方米。校园周边环境优美,背倚青山,临近地铁站,交通便利;校园内荷韵凝香,绿树成荫,风景秀丽,为老师和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初中部坐落在南沙旧镇,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厚。 学校现有9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99人,教职工339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全国优秀教师1人,高级教师96人,研究生学历教师48人,南粤优秀教师3人,广州市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39人,市骨干教师和市中心教研组成员12人,区学科带头人8人,区级骨干教师23人。广州市南沙第一中学在连续九年被评为广州市二等奖的基础上,2012年脱颖而出,高中毕业班工作勇夺广州市一等奖。2011年高考取得可喜的成绩,打响了合并后高考的第一炮。文科考生罗美丝以616分居全省1530名,理科考生梁炽豪以623分居全省2829名,两位同学均被中山大学录取。2012年高考喜传捷报,重本增加6人,增长50%;本科增加8人,增长3.4%。2013年我校高考成绩再创新高:重点上线人数19人,重点超目标数11人,达标率225.98%;本科上线人数196人,本科超目标数23人,达标率113.23%;专A上线人数448人,专A超目标数88人,达标率124.59%。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被誉为“加工能力超强”的典范学校。 借着学校被授予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契机,我们形成了更加清晰的办学理念:“学以立德、学以致用、学以报国”。志当存高远,学生在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热爱祖国、品德高尚、才华卓越的人,做一个对知识充满渴望,对理想不懈追求的人。我们更以“厚德、博学、创新、报国”为校训,以“尊师、守纪、勤学、爱校”为校风,以“为师为范,求真求实”为教风,以“勤学精思、好问精练”为学风,学校的发展要立足和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这里找到适合他的位置,学校的办学使命就是“让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摇篮,将学生培养成有责任、有爱心、有朝气、有能力、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公民。”培养学生“有爱心、有责任、有感恩”以德育人,打造以红棉精神为核心,以“海洋文化”特色教育为重要内容的校园文化。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对南沙新区定位很高:“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新型城市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区和样板区,建设成为一座面向未来的现代理想新城市。”这对南沙区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州市南沙第一中学作为南沙区教育的排头兵,培养与南沙新区建设相适应的国际化人才,办新区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责无旁贷!学校将把基础教育国际化作为着力点,加快推进教育改革,更新教育观念,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素养教师队伍,为谱写南沙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做出贡献!
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简称省实附中)是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由广东实验中学(简称省实)与广州昊源集团有限公司属下广州实验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强强联手于2005年共同创建的民办完全中学,是广东实验中学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管理的附属学校,是广州市区内少有的专门为发展教育文化征地建设的学校而非楼盘配套学校。 学校无论建筑风格、环境布局还是设施配置无一不匠心独运,深具"外传统,内现代"的文化底蕴,处处充满"有教无类"的人文关怀。学校占地108亩,设施设备的配置优于省一级学校标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分布合理,功能齐全。拥有教学楼、实验楼、信息楼、体艺楼、行政楼、图书馆、体育馆、宿舍楼、饭堂等13栋楼宇;田径场、游泳池、千兆校园网,理、化、生、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语言实验室,地理、历史专用室、报告厅和综合电教室等一应俱全;生物园、地理园、烹调室、陶艺室、书法室、合唱室、舞蹈室、跆拳道训练室、心理咨询室、气象站、25间钢琴房以及省内第一家较大规模的校办科技馆等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全方位人才提供了更好的场所。 学校传承了广东实验中学的文化精神和教育教学的管理模式,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育人理念,以"知、爱、能、品"为育人目标,追求"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办学宗旨,让孩子们成为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学有所长、身心健康的中学生,是学生晋升优质高中和名牌大学的桥梁。 学校的高级管理团队及学科骨干教师来自广东实验中学:校长由现任广东实验中学校长、特级教师郑炽钦兼任;常务副校长由年富力强的广东实验中学校长助理蔡骘担任;副校长由原广东实验中学的校长助理、工会主席黄燕文和原广东实验中学教学处主任程力生担任;荣誉校长由原广东实验中学校长、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首任校长、特级教师禤锦科以及原广东实验中学教导处主任、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第二任校长黄玉凤担任。经严格筛选的优秀专职教师有两百多人。现有66个行政班,在校初、高中学生达两千多人。 学校已形成了依法办学、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管理体制;走出了德育为先、评价激励、校本培训的教师发展之路;开创了以生为本、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全员德育特色;努力实践了集体备课、有效教学、校本教研的教学模式。我校学生参加广州市天河区主要学科的统考,平均分一直名列前茅;历年参加广州市高中招生统考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截至2011学年止,我校学生共获得国家级奖项164人次,省级奖项423人次,市级奖项629人次;其它奖项737人次;我校教师共获得国家级奖项33人次,省级奖项70人次,市级奖项103人次;其它奖项113人次;学校集体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3项,市级奖项18项,其它奖项33项。 自2008年第一届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以来,我校中考成绩在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的情况下,总分平均分连年稳步提高。2011年的中考,我校再创辉煌,在广州市700分以上学生人数减少13.5%的情况下,我校700分以上学生人数仍然增加7.7%,达到238人;成绩达到提前批录取高分保护线学生295人,占总人数48.6%,91%的学生达到示范性高中录取分数线。2011年高考我校首届高三毕业生不负众望,首战告捷,重点本科上线率达18.8%,在天河区位居第二。本科上线率62.39%,大专上线率达99.14%。大大超出广州市各批次上线率。良好的校风、精细的管理、优良的教学水平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赞誉。 在学生、家长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怀下,学校的办学成绩已取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为实现"办中国最好的民办学校之一"的既定办学目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