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罗村镇芦塘小学始建于一九三0年,由镇阳小学改为芝安乡小学、第一区第一小学、第十一区第一中心小学。一九五六年改为芦塘小学至现在。建校至今,有69年历史。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赖于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校在各级党、政的领导和直接关怀下,不断扩大和完善。一九八九年管理区发动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办学,得到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共集资二十多万元。当年八月,动土兴建教学楼,扩大运动场。我校在一九九五年三月三十一日被评为南海市首批一级学校。九八年五月进行了等级学校的复评,复评合格。 学校的环境、教育、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学校现有面积16510m,生均占地56.5m,建筑面积为3564m,生均12.2m。学校绿化覆盖率为50%。现有教学楼二座,配有标准的各种场室用房。有语音室、音乐室、体育室、会议室、德育展室、档案室、实验室、美术室、图书室、阅览室、卫生室、教学仪器室、队部室各一间。用于教学和学校管理的电脑各一台。另配有12个单元少先队鼓号,10万元左右的铜管乐器。有200m标准环形跑道,100米的直跑道。蓝球场两个,有植物园、体育器械区。校园建设布局合理。我校现有教学班8个,学生292人,教师16人,其中男教师3人,女教师13人。学历达标率100%。大专毕业2人,占14%。高级教师3人,一级教师9人,二级教师4人。年龄结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最大的为49岁,最小的为20岁。有朝气,也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按规定配备学校领导班子,设有校长1人,教导主任1人,副教导主任1人,大队辅导员1人,教师中有正式党员3人,预备党员1人,团员7人。有专职的音乐、体育教师各1人,有兼职实验员、图书管理员和卫生保健老师。教师的学科配备、年龄结构合理。
广东省中山市神湾镇神舟学校坐落在广东省中山市神湾镇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学校之一。
沙角小学为1996年由沙角村办的基宁、路中、河仔、西瓦、红星等小学合并而成,2004年6月被评为东莞市一级学校,2006年1月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现有21个教学班,在读学生700多人;有教职工76人,其中教师55人,96.4%具有专科以上学历,72.7%具有本科学历。 沙角小学校园占地2.7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运动场面积7100平方米,其中室内运动场面积1300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雅,2004年2月被评为东莞市园林式单位,2006年6月被评为东莞市绿色学校。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完备,有多媒体综合电教室、电脑室、语音室等各类功能室20多个,多媒体教学平台30套,电脑185台,藏书2.8万册。
横山中心小学是珠海市整合教育资源、调整教育布局新建的一所现代化农村学校。她位于珠海市西北部的莲洲镇,建于2003年8月,总投资达3000万元,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5.4万平方米,分为生活区、教学区、运动区、休闲区等四大区。学校按36个班设计,以省一级学校标准配备了电脑室、舞蹈室、音乐室、美术室等常用功能室,装备了23个教学平台和百兆校园网络,拥有体育馆、游泳池、400米塑胶跑道的标准运动场和可同时容纳700名师生用餐的食堂。信禾汽车公司每天为学生提供交通接送服务。 学校合并了周边的原有的8所麻雀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98人(外来工学生43人),来自周边11个自然村和两个农场,家庭以水产养殖或出海打渔、打工为主要经济来源。生源分布散,需要校车接送的学生337人。学校现有教职工61人,平均年龄41.7,与镇内学校比,我们的教师队伍人员充足、素质高、年轻化,教师敬岗爱业。但由于教师流动,同时没有新教师补充,学校存在严重的学科结构缺编,如英语、音乐学科缺编,没有专业美术教师,惟有把现有的语文、数学教师转岗。社会、家长对这样一所规范化的学校都寄予了厚望。面对着困难和压力,全体师生积极面对迎难而上,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在顺利磨合上下功夫,在科学规划学校的发展上下功夫,在提高办学效益突出办学特色上下功夫,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可持续发展。2004年被评为斗门区一级学校,2005年被评为珠海市一级学校,2006年晋升为省一级学校。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2010年7月荣获珠海市小学生游泳锦标赛和田径锦标赛双项冠军。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连续3年获区教学质量奖。 一直以来,学校坚持“让每一个人都得到更好的发展”的办学宗旨,以建“四园”学校(即精神文明的校园、培养人才的学园、发展个性的乐园、优美整洁的花园)为办学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突出学校办学特色。一方面严抓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生来自农村,要想学生一下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规范他们的一言一行,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首先我们认真实践魏书生教育思想,坚持开展“每日七个一分钟”和“八个良好习惯”的活动,把“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作为素质教育常规工作,制定了学生一日常规,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提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开展既严格又扎实的文明礼仪专项训练,教会学生礼貌用语、举止文明、注重公德,引导学生团结友爱、尊敬师长、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开展“五星班级”评比活动,对学生的形象及穿戴、课中、课间的文明行为、两课两操、课室卫生等情况进行逐项的检查打分,每天统计公布、每周总结表彰,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注重中国传统节日的体验教育。如每年的“五一”劳动节,我们会向学生灌输劳动是美德的思想,让学生争当 “劳动小模范”,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母亲节我们邀请敬爱的母亲们一块参与我们的“我为母亲献心意”主题班会,让我们的学生学会感恩,加深亲子感情;教师节我们让学生见证“献花仪式”,让每位学生都对教师说上一句心里话,加强师生联系的感情纽带等。 另一方面,以游泳为突破口,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学校地处大沙田地区,河网纵横交错,学生生活在水乡,水患无处不在,要让学生学会水中自救就必须要让每个学生学会游泳。因此学校开设了游泳校本课程。学校所在地正是“亚洲蛙王”曾启亮的故乡,我们借助名人效应,成立了“启亮游泳训练中心”,对学生开展规范化游泳训练,以游泳为突破口,打造体育特色。学校多次荣获市游泳锦标赛第一名,被评为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2010年7月学校荣获珠海市小学生游泳、田径两项锦标赛双冠军,参赛学生133人,占全校学生数的18%。在游泳项目的带动下,学校还开展了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全体师生人人参与,个个是体育健儿,每一位老师都是体育教练。在1小时的活动全过程,没有领队,没有口令,轻松愉快的音乐就是指挥口令。1小时的活动分两节,前30分钟是全校集体活动,后30分钟是年级专项活动。集体活动是一分钟抬头挺胸大踏步、韵律动感自编英语体操、健体徒手操、一分钟花式跳绳、感恩的心手语操等;年级专项活动分别为一年级球类游戏、二年级风火轮、三年级滚铁环、四年级跳皮筋、五年级跳竹杆、六年级踢键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通过每天1小时的阳光体育运动,学生的纪律严谨了,活动不仅增强了师生的体质,而且活动的量和难度更是磨练了孩子们的毅力,师生个个精神抖擞,学风、教风、校风有了很大的改变。 回眸走过的路程我们欣喜万分,优美的校园环境、优越的办学条件、上档次的办学规模、一流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使它成为农村学校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改变了当前农村教育规模小,教育资源分散,布局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差等困难,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使农村的孩子得到与城市孩子一样条件的现代化教育。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
1、 象征全体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2、 象征虎岭小学良好的育人环境。3、 幼苗象征活泼、健康的学生。4、 博士帽象征知识、智慧与技能5、 整个校徽的寓意:虎岭小学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从一张白纸开始,在虎岭小学优美的育人环境中,凭着老师们循循善诱和精心的培育,通过学生的勤学苦练、团结进取,逐渐由一株幼苗成长为一名为祖国为社会作贡献的有用之才。
中山市民众镇三民学校是由新平中学、新建小学、义仓小学和裕安小学四所学校合并而成的,她是中山市目前唯一的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公办学校。她招生的范围是民众镇东北部的学生,小学招收新建、义仓、裕安三个行政村的学生,初中除了招收上述三个村的小学毕业生外,还要招收沙仔、新平、平四等村的小学毕业生。三民学校自去年8月份开始动工兴建,将在今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据统计,首届开学将有1900多名学生,其中小学生有800多名,初中生有1100多名;全校教师共有100多人,其中小学部有37人,初中部有60多人。 据了解,三民学校占地78亩,建筑面积14234平方米。教学楼里建有大小课室、教师办公室40多个,综合楼里多媒体室、电脑室、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各种功能室齐备,另有360平方米的师生饭堂一个。三民学校除了教学楼和综合楼外,还设有350米的运动场一个,篮球场6个,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优良的工作、学习、锻炼的场所。 考虑到部分学生上学、放学路途比较遥远,镇政府还设置了数台镇内公交车接送学生,以解决学生上学放学的交通问题。目前,三民学校的建设工程进展顺利,预计教学楼在9月1日即可投入使用,学生可以正常上课;而学生饭堂、运动场和篮球场等配套设施,由于受前期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的影响,阻碍了施工进度,预计将在9月15日后可以陆续投入使用。 三民学校的建设,是民众镇创建省级教育强镇的重要举措,她是目前全镇中小学校中建筑得最漂亮的一所学校。在陈惠棠校长的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三民学校正以崭新的面貌进入人们的视野。
白庙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小学,办学单位是白庙居委会和新建村委会。近20年来,在新会区教育局、镇政府、镇中心小学及白庙居委会、新建村委会两办学单位和港澳同胞、社会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于1987年将分散在六个自然村旧祠堂的教学分点搬进了亮丽的新校舍,该校于1999年被评为新会区一级学校。又在2000年,根据镇中心小学的计划要求,全面完成新建小学并到白庙小学的合并工作,有效地优化教育资源。
曲江区第一小学创办于1912年,是韶关市一级学校、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2011年马坝新村小学纳入为本校分校区,全校现有教学班55个,学生2600余人,教职工165人。近年来,学校为创建省级书香校园,想方设法建立立体图书网络,让学生推荐好书或展示读书心得,方便各班互相交流。为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培养少年儿童的科学素养,学校积极开展“科技进校园”活动,组织引导学生探索奥妙无穷的天文世界,培养从小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学校注重对学生艺术文化的培养,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每年组织各类艺术兴趣小组汇报演出,通过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不断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来艺术展演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其中2009年舞蹈《我爱皮影戏》、合唱《鼓乐》获广东省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金、银奖;学校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新会区沙堆镇梅阁学校现在是一所从小学到初中九年一贯制的农村学校,有27个教学班,学生1269人,教师68人。梅阁学校始建于1913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梅阁海内外侨胞倡导兴建梅阁华侨学校,1981年11月建成,由当时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国家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廖承志题写了校名“梅阁华侨学校”。廖承志的手稿现存于江门市五邑华侨博物馆。这是梅阁学校发展历程中值得记忆的一页。2003年12月,梅阁学校被评为新会区一级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