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是广州市第一所省一级公办外国语完全中学。学校坐落在秀丽的荔湾湖畔,南临繁华的中山八路,交通方便。设备先进齐全,体育设施完备。学校强化外语教学,开设了英语、日语等多语种课程,专职外籍教师担任口语教学工作。学校积极为学生创设了全面发展的平台,先后与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香港恒生商学书院、广州鸥桦文化教育拓展有限公司合作,架设一道道贯通中西教育的桥梁,成立了西关外国语学校国际部,开展了出国预备教育,设立了A Level国际考点,在文理并重和国际合作中形成了外语教育特色。 学校始终坚持“培养走向世界的一代新人”的办学理念,贯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办学宗旨,遵循“德、诚、正、朴”的校训,形成了“外语特色、中西兼容、文理并重、国际合作”的办学特色。学校积极为学生创设了全面发展的平台。先后与、香港恒生商学书院、广州鸥桦文化教育拓展有限公司合作,架设一道道贯通中西教育的桥梁,成立了西关外国语学校国际部,开展了出国预备教育,设立了A Level国际考点,在文理并重和国际合作中形成了外语教育特色。同时连同玛利亚幼儿园,西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形成了连贯的外语特色教学体系。前进中的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正朝着高标准、规范化、有特色的现代化外国语学校迈进!
顺德大良聚贤小学坐落于美丽的德胜河畔,顺峰山麓。今天的聚贤小学,走过了近半个世纪艰难曲折而又灿烂辉煌的历程。她起步于1959年创办的顺峰小学,当时只有几十名学生,几间简陋的课室和少量的设施,是一所初级小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壮大,到1980年已成为设有初中班的学校。由于发展需要,校舍从建龙区搬迁到沙头区,并与所在地区的企业及生产大队一起联合办学,实行小学初中八年一贯制,共有8个教学班、400多名师生,成为在本地区很有影响的企业学校,1985年曾获顺德县先进学校的光荣称号。1988年由于教育布局的调整,撤销了初中部,把初中学生转到附近初级中学就读,因此顺峰学校由八年制学校成为一所完全小学。到1994年,顺峰小学已成为有12个教学班、600多名师生,在顺德地区颇负盛名的一所学校。1995年,当时的顺德市德胜区领导从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决定易地新建顺峰小学,并与当时的顺德糖厂职工子弟学校小学部合并,同时命名为聚贤小学并确定为德胜区的中心小学。2002年,随着学校布局的调整和教育资源的整合,原南江小学南霞分教点并入聚贤小学。从此,聚贤小学在新的历史机遇中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一所拥有24个教学班,1200多名师生规模的佛山市优质学校。
大沥镇黄岐中心小学创建于1995年,是南海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设校本部和分校两个学区,校园占地面积36213平方米,设有一座体育馆,一个室内游泳池,五个电脑室,一个语音室,四个科学实验室和三个多功能阶梯室等101个设备先进的辅助用室,教学用室与辅助用室之比为1:1.2。学校开通了校园网,建有校园电视台和校园广播站。 学校现有74个教学班,学生3700多人;拥有一支教艺精湛,师德高尚,团结协助,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队伍。现有小学高级教师92人,区、镇级骨干教师23人。 近年来,学校在上级部门的重视和关怀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奋发有为意识,主动服务意识,质量品牌意识,和谐发展意识。围绕课程改革主旋律,扎实开展教育科研,深入推进"合格+特长"素质教育。坚持环境育人,服务育人,教学育人,管理育人。学校先后被评为南海区先进家长学校,南海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南海区先进法制教育学校,南海区安全文明校园;佛山市优秀家长学校,佛山市绿色学校,佛山市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广东省巾帼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学校正昂首阔步向规范有序、科学民主、勤奋向上、优质高效、和谐发展的品牌迈进。
翠景东方小学创办于2001年9月,是长洲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得到澳门东方基金会的鼎力襄助兴办的新型民办学校。办学六年来,先后荣获“中山市校园文化先进单位”、“中山市规范学校”、“中山市一级学校”等殊荣,并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成为全市民办教育中的佼佼者。 高点起步,特色明显。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发展,培养21世纪具有创新精神的现代人”的培养方向,形成并强化了英语、体育艺术、奥数三大特色。设备超前,多媒体教学全面实施;外教加盟,校园英语氛围浓厚;全面发展,体育艺术教育成绩斐然。 各种功能室设施齐全,配备了千兆光纤为主干的校园网络,所有课室均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电教平台,实现了教育教学的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精心设计的植物园、仿真动物园,以及新颖配套的校园文化设施,共同营造出浓厚的育人氛围。时尚雅致的欧式建筑,与周围 整齐鲜亮的翠景社区环境融为一体,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学校特聘请澳大利亚籍外教担任各年级口语教学,体现了“从学英语走向用英语”的理念转变。在校园文化建设及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强化英语氛围,实现了英语学习从课堂向日常生活的延伸和拓展。“全英语教学实验”初见成效,广播操、武术操、韵律操全面使用英语,体育、形体等课程实行了中英文双语教学,其他相关学科的中英文双语教学试验广泛开展。师生校内问候一律用英语,每日下午准时开放“英语角”活动,圣诞节前后的英语活动周丰富多彩,深入人心。 一年一度的体育运动会、科技节成为全校孩子们最开心的节日,校园、社区都是他们表演的舞台,学校还组团远赴澳门参加联谊活动,为每个孩子搭建了展示自我、发挥特长的大舞台,更为他们提供了舒展心灵、放飞理想的自由空间,让学校不仅成为严谨、愉快的学园,更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红卫小学地处会城中心地带,创建于1962年,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发展到今天,红卫已拥有南隅、五显两个校区,39个教学班,2352名学生,41个多媒体教学平台,2个多媒体综合电教室,2个电脑室,建成了“三网”合一的校园网,承担着会城中心地带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 红卫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责任感强的教师队伍,其中具备小学高级(副高级)教师资格的2人,小学高级教师资格的103人。南粤教坛新秀1人,江门市优秀科研工作者3人,江门市优秀教师1人,新会区名校长1人、名教师1人、学科带头人7人,新会区优秀教师35人,有 5人分别担任新会区教育学会学科专业委员会的副会长、理事,2人成为新会区兼职教研员。这支精良的师资队伍在市级以上评奖或发表的论文有400多篇,其中在全国教育核心期刊以及省级刊物发表的论文40多篇;同时还承担了多个国家级或省级课题,积极与国家课改前沿接轨。 多年来,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助航,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理念下,红卫人积极探索和实践“博学+专长”的教育之路,他们挥洒汗水,收获硕果——江门首届小市长有两名是红卫学子;新会区历届高考状元多名出自红卫;合唱队多次荣获区、街道文艺比赛一等奖,区、街道的文艺表演中多次见到他们的身影;田径队多次获得街道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红卫更以英语特色教学为突破口,让英语特色成为 “拳头产品”,学校是“剑桥少儿英语学习系统广东省培训机构”,也是“新会区英语特色学校”。校园英语气氛浓厚,学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被省推荐参加全国首届剑桥少儿英语演讲大奖赛全国决赛名单中红卫学子榜上有名,学校的英语特色舞台剧、校本教材多次被邀参加街道、区的特色学校展演,获得一致好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伴着科教兴国的号角声,踌躇满志的红卫人珍惜着过去的每一份荣耀,也努力向着“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助航,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目标昂首前进!
南头镇中心小学,中山市一级学校,创建于2005年8月,是由原南城小学、北帝小学及穗西小学合并而成的。学校起点高,规模大。学校校园占地面积44660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18700平方米。学校分行政楼区、教学楼区、艺术楼区、科技楼区,配备有体育室、乒乓球室、三棋室、卫生室、心理辅导室26间,有200米塑胶运动场、标准篮球场、快乐体育园地和教师健身室,保证了健康学科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共有教学班34个,学生1469人,教师77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38人,本科学历75人,名校长1人。 学校形成了一支以学者型行政队伍为后盾,以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在名校长梁小洁同志的带领下,我校已走出一条“健康教育特色带动学校全面发展”的成功之路。先进的设施设备,丰富的校园文化,一流的办学成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校先后荣获广东省档案管理先进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中山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中山市书香校园、中山市足球训练先进单位、中山市无烟学校、中山市少先队红旗大队等荣誉称号。
民航广州子弟学校创办于1984年9月,是广州民航系统为解决本系统子弟就学而办的企业学校,迄今已有20年,分为中、小学两部。1998年,小学部被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2004年,又顺利通过了市一级学校的复评。中学部也与2004年评为白云区一级学校。 学校小学部现有教学班35个,学生1711人;中学部现有教学班15个,学生651名。学校电脑室、教师办公室电脑已全面升级并联网,计算机网络系统初步完善。 学校总占地面积约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932平方米,(2012年10月小学部)共有标准课室34间,电脑室、电教室、舞蹈室、合唱室、科技室等各种功能室42个;建有篮球场、乒乓球室、跑道等体育活动场地和近400平方米的生物园及劳动基地。学校教学设施设备齐全,环境优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石岐高家基小学座落在中山市石岐城区中心,向南朝北,西靠烟墩山,东临太平路,占地面积约5200平方米。 石岐高家基小学的前身是广智国民学校,校址设在花王巷(即太平路474、476、478号),创办于1906年12月25日,1915年在石岐太平路高家基购高氏大屋,开办香山县第一所女子学校,取名为世光女子高等学校,附设女子职业班,香山县改为中山县后,两校合并为广智世光小学。 抗战初期,正式改名为石岐私立世光小学。解放后又与石岐高家基明德小学合并为石岐市私立高家基小学,文革前后,学校先后改为石岐粤中船厂子弟学校、石岐反修小学、石岐第九小学,1985年,恢复使用石岐高家基小学这个校名。 石岐高家基小学创办至今,历任校长是孙志卿、黄杰安、谭天宝、黄锦容、黄子文、程佐潮、卢竹荣、容彼得,1956年至1960年7月是高凌杰校长,1960年7月至1970年8月是周金开校长,1970年9月至1986年12月是梁桂步校长,1987年1月至1990年7月是邓丽容校长,1990年8月至1997年7月是梁本妍校长,1997年8月至2002年7月是郑碧茜校长。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