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宝区姚河小学始建于1949。1987年行政体制改革成立新乡,正式创建姚河乡中心小学。2001年行政体制改革,更名为姚河小学。校园占地12.7亩,总建筑面积2301平方米。现有小学1至6年级,6个教学班194人,幼儿园2个班59人,教职工23人。学校服务范围1个居委会及12个自然行政村。 从1986年实施《义务教育法》以来,1988年被团省委、省教委、文化厅授予“家乡改革小功臣”先进集体。1991年、1992年被评为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1998年被中央教科所授牌为“国家重点科研课题活动教学与小学生素质发展实验学校”,1997年、1998年、2003年、2005年、2006年被评为区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先进单位称号。 多年来,学校教师扎根山区教育,刻苦钻研,努力提高教学水平。97年学校与实验小学共同承担了国家“九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1级子课题“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及2006年“主动发展教育”的子课题“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全体教师更新观念,积极进行实验课题的研究,整体素质普遍提高。学校的课改实验硕果累累。教师的科研论文多次在市级课改实验活动中获奖,在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有多名教师的优质课、优秀教案在各级竞赛中脱颖而出。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各项能力得到提高,特长得到了充分发展。学生参加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有多人获得国家级奖及省市区级奖,参加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活动竞赛中多次获奖。
东宝区大桥小学位于城区月亮湖路一号,创建于1975年,是一所全日制六年制完全小学。 学校现有学生600余名,共设13个教学班,教职工50人,其中专任教师43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37人,专科以上学历74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名师2人。校园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 近年来,学校一直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以促进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以追求良好的育人效果为目标,以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优化为宗旨,走出了一条全方位、多层次的德育工作新路子,学校科学全面的创新发展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校先后被荆门市东宝区教育局评为“德育红旗学校”;被荆门市教育局评为“德育先进学校”;被东宝区委、区政府评为“最佳文明单位”;被荆门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学校“十百塑心”德育课题组被市教育局评为“先进课题组”;被团省委、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少工委评为“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连续多年被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评为“德育实验先进学校”;2006年荣获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 校训:团结、求实、博学、奋进 理念: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崇尚一流服务社会 目标:德才兼备学有所长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宗旨:贯彻教育方针,培育四有新人 治校一得:向管理要质量,用科研创特色,以质量求生存,靠诚信赢家长,借文化润学校 承诺:带着憧憬和希望走进大桥小学,带着满意和成功走出大桥小学。
东宝区牌楼镇泗水桥小学,创办于1950年,原校名曾为来龙小学、黄集小学、胜利小学,于1990年定名为泗水桥小学。学校座落于荆门市新农村建设前沿,又有“自然画廊”之称的杨竹流域,服务牌楼镇的江湾、杨冲、来龙、泗水桥、荆钟、荆东、革集及钟祥县石牌镇的彭墩、伍冲等九个自然村。学校占地面积10008平方米,建筑面积1358平方米,现有6个教学班和附属幼儿园,全校学生及幼儿200多人,教师14人。 办学目标:以改革为动力,以科研为先导, 以师资培训为切入点,努力创建农村特色的示范学校。 治校方略:以德治校,科研兴校,改革强校。 校训:团结严谨,勤奋进取。 教风:热情、严谨、耐心、善导。 学风:勤学、会学、乐学、学好。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向管理要效益,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品位不断提升。
牌楼镇新生小学始建于1966年,地处城郊,与杨家桥市场毗邻,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完小。学校主要服务新生村、长岗村、花竹村、园艺场和杨家桥大市场等范围的适龄儿童。服务半径近10千米,覆盖人口近万人。学校总占地面积1033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008平方米。学校现有六个教学班,一个幼儿园,在校学生398人。教职工23人,其中专任教师21人,小学高级教师18人。 经过多年的改革创新,新生小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积淀了厚重的校园文化底蕴。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已成为初具规模的农村寄宿制学校。 【办学理念】:我健康、我快乐、我成长。 【校训】:诚实守信做人脚踏实地做事 【办学目标】:把学校办成能适应当地发展需要,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社会声誉好的农村寄宿制小学。 【学校管理】 学校全面推行“量化管理”,即学校把方方面面的工作细化、量化,从目标、过程、结果等方面实行全程管理。通过落实量化管理目标,夯实实施过程,优化了管理结构,强化了管理细节,提升了办学品位。 【教学与科研】 学校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开设课程,严格学生在校时间,科学实行教学管理。教务室制定了适应不同学科特点的备课和教学效果检查评价方案,将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结果及时通报。要求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作业批改体现对学生的鼓励性,辅导体现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让学生感受到“我健康、我快乐、我成长”。 【办学成果】: 新生小学是“荆门市示范家长学校”、“东宝区文明单位”、连年被评为镇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
东宝区子陵镇新桥小学始建于一九五六年,位于城北郊区、东宝工业园区核心位置——新桥村,是一所服务于东宝工业园区、新桥村的全日制小学。学校占地面积77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余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3500余平方米,学生劳动实践基地1000余平方米,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6名,教职工14人,学历达标率100%。 多年来,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新桥村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是一所东宝农村小学的名牌学校。 一直以来,学校始终坚持“播撒阳光,为了一切孩子”的办学理念,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以情治校,科研兴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管理,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诚、信、善、美”的良好校风。 办学理念:播撒阳光,为了一切孩子。 办学目标:育人的花园,成长的乐园,生活的家园 校训:与阳光同行,让优秀作伴。 教风:“诚、信、善、美” 学风:勤学、好问、博览、多思。 教师形象标准:德高、志坚、业精、纪严、心慈、仪端。 学生形象标准:真诚、文雅、宽容、健康、求知、快乐。 办学成果: 五十余年风雨历程,五十余载披荆斩棘,造就了今日之新小。学校先后被评为东宝区最佳文明单位,东宝区示范家长学校,东宝区“交通安全文明学校”,东宝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先进学校,东宝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近十多年来连年被评为东宝区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先进单位等。 我们耕耘,我们奋斗,留下了串串坚实的足迹。我们坚信,新桥小学的明天会更美好。
荆门市东宝区漳河镇却集小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学校创办于1946年,占地面积7324平方米,建筑面积1338多平方米。全校现有教职工18人,小学高级以上职称14人,专科学历14人,学历达标率100%.市师德先进个人1人,现有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7人(包括学前班13人)。 为进一步加快农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优质发展,提高农村学生素质,在上级部门和东泰公司的关心支持下,结合我镇实际,学校于2004年进行全面改造新建。2008年9月龟山小学合并到我校。在教育资源整合后,任课教师更具专业化,让能力强、业务精的骨干教师一心扑在教学上,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校训:守纪求实创新进取 校风:明礼诚信勤劳朴实 教风: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治学严谨,博采众长。 学风:尊师尚美,乐学善思,惜时守信,全面发展。 【追求目标】:建有文化的校园,塑有理想的教师,育有特长的学生,办有特色的学校。 【办学理念】:以德治校,以才兴校,以情引校,以法保校,以廉富校。 【办学精神】:舍小家,顾大家,以校为家;育学生,爱学生,视若己生。 【管理模式】:内强管理(规范化管理),外树形象(公信教育形象)。 【管理措施】:人人有岗位,岗位有职责,职责有考核,考核有奖惩。 【办学策略】:以人为本,以创新为核心,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办学宗旨】:对学生终生幸福负责,为学生持续发展奠基。 【办学原则】:育人为根本,德育为首位,教学为中心,发展为主题。 【办学方针】: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教师追求】: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
漳河镇清静庵逸夫小学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漳河水库之滨,校园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3680,平方米,现有教师11人,7个教学班,在校生98人。 该校原名清静庵小学,始建于1991年9月,主要服务于漳河镇5个行政村。该校的建设得到了原任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同志的亲切关怀。1998年度,该校接受香港著名实业家邵逸夫先生捐赠进行了扩建,并改名为清静庵逸夫小学。为解决库区学生上学远的困难,1999年,经省、市、区、镇领导现场办公,落实配套建设资金,修建了教师学生公寓,配套设施齐全,2004年在荆门市率先建成远程教育“班班通”。2005年建成学生餐厅,2008年学校进行“三改”工程,并接通宽带网,是一所设施完善的农村寄宿制学校。 建校伊始,该校就响亮的提出“不让一个孩子失学,要让每个学生成才,要让每个家长满意”的办学宗旨。该校以教学为中心,以活动促发展,每学期分别开展了文明礼貌月,读书月,社会实践月,健身月,个性特长展示月等活动。学校用封闭式管理,从早晨起床到晚上就寝都做了明细的时间安排和要求,使师生有规律的生活和教学。 学校通过学先进、比奉献,做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教师等系列活动,培养教师高尚的师德;通过课改实验,教学比武等活动,造就了师生良好的教风;通过远足、野炊、采茶等社会实践活动,磨砺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的技能;通过琴棋书画、弹拉说唱、跑跳投掷、读写算等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把学校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2003年4月,省教育厅路钢厅长到该校考察,对该校整洁优美的校容、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教职工强烈的服务意识和寄宿制带给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欣喜地夸奖;“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理想农村学校”;2004年6月,市委书记袁良宽到校考察时评价学校有“三好”,一是学校德育抓得好,二是教师陪侵做得好,三是服务精神好。2008年5月,路钢厅长再次到该校视察。深入英语课堂,与学生互动,评价说;“这就是我想要的远程教育效果” 建校二十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东宝区先进学校,东宝区文明单位,荆门市师德先进单位,荆门市安全卫生先进单位,荆门市学校先进食堂,荆门市初等教育放心食堂,荆门市初等学校文明宿舍,东宝区远程教育先进单位等。
白庙小学位于荆门城东城郊结合部,东临荆门理工学院月亮湖分校,西靠东宝中学,文化氛围浓厚,地理位置优越。2004年10月学校为服务于热电厂三期工程,进行整体搬迁,学校占地面积27171平方米,拥有高标准的教学楼、教工宿舍楼、学生食堂,田径运动场和现代化的微机室、图书室。学校有在职教师43人,其中高级教师36人,在校学生700多人。教学设施完备,校园布局合理。 五十多年来,学校一贯秉承“依法治校、勤俭办校,科研兴校、创新立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理念,把“服务学生、服务社会”作为工作出发点和历史使命,追求“人人发展、个个成才”的育人境界。教研围绕《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实施研究》课题展开教学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自1994年以来,学校成为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教与爱》课题实验学校,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子课题实验学校;2003年获荆门市"金太阳杯"中小学广播操竞赛金奖;2004年学校团支部被评为区"五四红旗"团支部;2006年学校分别获市“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歌咏比赛二等奖;市"优秀家长示范"学校;2007年学校被区评为"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师生获奖累计达1800多人次,获得社会及家长广泛赞誉! 同心同德办人民满意教育,全心全意育祖国需要人才,白庙小学全体教职员工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耕耘在教坛中,为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而奋斗!
掇刀区月亮湖小学建于1986年,地处月亮湖北路中段,占地22.5亩,是一所国家投资与地方无偿捐资助学的城区小学,属掇刀区教育局直属学校。小学部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00多名,在职教师62名,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幼教部共七个教学班,260多名学生。 学校先后设立了仪器室、实验室、陈列室、阅览室、图书室、多功能室、体操健身房、微机室八大室,同时逐年完善自然、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教育设备。06年学校筹资10多万元安装了电控校门,07年筹资40多万元新修塑胶跑道、自然草坪和不锈钢护栏,形成了布局合理、设计精巧、环境宜人的校容校貌。 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开拓进取,以身作则,廉洁勤政,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理念,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勇于探索和创新。学校管理以人为本,以德治校,法德并用。重视和加强对教职工的人格修养教育,学校秉承“以严字要求人、以情字凝 聚人、以实字引导人、以勤字感召人、以创字塑造人”的治校方略,努力创造一种“无为而治”的学校管理境界。 学校以“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为办学理念,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全面优化课堂教学,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注重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孩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切实更新教师的教育思想、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使之不仅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习动机的激发者,学习资源的指导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还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决策者,课堂气氛的营造者。 近五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受到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表彰50多次,学校曾先后被评为“全国整体改革实验学校”、“市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市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市教育科研三 十强学校”、“市文明单位”、06、07年连续被评为“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发表、获奖198次,其中国家级46次;学生发表作品、竞赛获奖238次,其中国家级、省级各48、64次。07年暑假,我校赵传德老师辅导的学生张旭东、王梦媛代表荆门市参加全国现场动漫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龚进、肖璞、范银月、陈颍、何艳立老师辅导学生美术作品30多次获国家级金奖。 相比学生日新月异的发展,教师的成长也较飞速。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脱颖而出。王红梅老师曾先后被评为省级课改先进个人、市十佳教师、市级骨干教师。陈国树、方静、王红梅等老师获市级学科带头人称号。在国家级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我校的李美玲、罗红艳、肖璞等老师获国家级一、二等奖。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新的发展机遇下,学校正立足实际,坚持走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我们欣慰,曾用勤奋和智慧刻下了一个个坚实的足迹,同时,我们希冀,所有教师用百倍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去描绘学校新的蓝图,谱写学校新的篇章!
纪山中心小学于1988年创办。学校占地面积11774平方米,建筑面积547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4个,在校学生535人,教职工46人,肩负着六村一社区的小学义务教育任务。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学楼、教师宿舍楼、标准化食堂拔地而起;校园内花团锦簇,绿树成荫;雕塑、假山点缀其间,清新优美的环境陶冶着师生的美好心灵,为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奋进,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呵护每一颗童心,欣赏每一位教师,构建师生共同成功成长的平台”的办学理念,狠抓了民主管理、校务公开、后勤服务、校本教研等方面的工作,造就了一支素质高、作风硬、业务精、爱岗敬业的教职工队伍。 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1995、1997、2003、2005、2007年度分别荣获沙洋县“文明单位”光荣称号。2005年度被评为县“民主管理先进单位”。2006年度被评为荆门市“课题研究先进单位”,2007年度被评为沙洋县“廉政文化进校园”先进学校。2007、200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沙洋县教科研先进单位”。近三年来,学校有近百人次的师生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县级获奖,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研究课、观摩课、优质课百余节,多次获奖。 “内强管理,外树形象”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今后,我校将着力抓硬件建设及软环境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让社会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