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庙小学位于后港镇西南,是一所联村完小,现辖乔湖、三河、冯场、唐林、东岳、金刚、独枣等七村,学校有10个教学班,学生487人,教职工42人。学校占地面积2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50平方米。校园宽广,风景旖旎,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花园区既自成一体,又互相照应,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图。进校园,绿草盈蹊,花卉种种,芬香阵阵,池塘流水通若耶,曲径幽路接天台;望雕塑,触景生情,青春少年,风华正茂,立志求学报国家,探索真理振中华。西南角,运动场上健儿忙;东北处,教学楼中书声朗。这优美的环境,勤奋的学风,无不展示着季庙小学的风姿。季庙小学现在在祁军校长的带领下,以“教书育人、全面发展”为办学宗旨,以“道德高尚、素质全面、身心健康”为育人目标,紧紧围绕“教育、安全、道德、卫生、财产、环境、发展”这些环节开展工作,正稳步向前发展。 二、历史沿革 季庙小学的名称源于美丽的传说。据说,古时候有个姓季的学子在此立馆传教,使此地成了地灵人杰的宝地,后人为纪念他,在此立庙并成立季庙私塾学校,解放后,私塾废除。1950年季庙小学正式成立,校址定位乔姆场西边的季庙遗址上,起初的建设是由赵丙权(季庙小学创始人,也是第一任校长)私人出资修建的,当时只有三四间教室,一百多学生,后经过司马朝俊、汪季良、徐能凯三位校长的努力和社会的支持,学校从小到大,发展成为乔姆公社的中心小学,学校也正式由民办学校改为公办学校。1968年,季庙小学改制为初级中学,命名为“向阳中学”,徐伦凯任校长,学校进行了扩建。1972年学校再改制为高中教育,学校由乔姆公社管辖,学校更名为“乔姆中学”,开设初中班和高中班,1982年,学校再改制为初级中学,1984年,根据荆门市教育委员会精神,乔姆中学定为荆门市26所实验初中之一,这时期乔姆中学已闻名四方,不少异地莘莘学子到乔姆中学就读,为此,学校再度扩建,这期间,田明雄、蔡志元先后任校长,1994年由于生源减少,乔姆又改制为小学,恢复原名,也就是现在的季庙小学。近几年来,由于云南人口向本地迁移,本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三、教育成果 季庙小学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进行改革,把学校办的有声有色,特别是改制成小学以来,季庙小学在唐东银、周永良、祁军几任校长的领导下,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重视科学管理,努力开展教学改革。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都取得了辉煌成果。1995年,季庙小学修建了标准化篮球场,2500平方米的运动场,硬化了道路,绿化了空地,改扩建了校舍。近年学校不断还投入大量的资金装备了图书室、音乐室、微机室、美术室、实验室和远程教育教室。改善教师办公条件,每位教师配备一台电脑,率先在镇级学校采取无纸化办公。学校的环境,教学条件在后港镇、沙洋县独树一帜,教学成果更始突出,1994年被评为沙洋区先进学校,1995年被评为镇先进学校,同年,在省举行的青少年组毽球赛中学校女子代表队代表荆门市参赛获省三等奖,1997年被评为荆门市德育先进学校,1998年被评为沙洋区勤工俭学先进学校,2005年被评为沙洋县教学质量先进单位,2006年被评为荆门市远程教育先进单位,2007年被评为沙洋县远程教育先进单位。2009年度被县教育局授予“远程教育先进单位”。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连续五年分别被市、县授予“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的称号。2010年12月被市教育局学校后勤管理办公室授予“绿化生态校园”。
在美丽沙洋县有一个享誉省内外粮油大镇——官当镇,座落一所令人神往学校——官当小学。 当你穿过漂亮、气派的校门,步入校园,给人第一印象:“壮观”。听校长介绍:校园占地15700m。当你环顾四周,洁白教师宿舍楼、乳白色综合楼和古朴典雅红色教学楼拔地而起,蔚为壮观。校园布置典雅,错落有致。你瞧,林荫大道上广玉兰树翠色欲滴,玉兰树下的花坛,用翠绿球柏拼成的各种运动图案充满生机。大道东侧一条200米长跑道将一个宛如碧玉足球场紧紧环抱着,仿若长龙拱月;大道西侧,“飞龙冲天”的景观石在碧草、绿树丛中,欲飞霄汉;樟树林已傲然成荫,曲径小路花团锦簇,令人赏心悦目。学生活动场上,彩色地砖熠熠生辉,大理石乒乓球桌细腻光滑,高等级篮球场让人跃跃欲试。还有珍贵苗木点缀四周,让你真正领略到了四季常绿、四季花香。 这里现代的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听老师介绍,学校投资5万元,建起80平方米的远程教学室,让师生不出校门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又投资15万元,建起有40台计算机的微机室,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电脑,学习使用电脑。学校还建有图书室、实验室、音乐室。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的教育服务一方人。桑梓子弟都汇聚官小。目前学校分幼教部、小教部,学生共有780人,他们分别来自小庙、罗祠、斋巷、雷场、赵山等八村一个居委会。教职工有47人,其中现任教师43人,全部都达到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 学校是中央教科所教学研究中心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研究课题实验学校。 2、办学成就 1997年荆门市体卫工作先进单位 1998年湖北省第十届毽球锦标赛男子组第五名,女子组第六名 1998——2007年沙洋县小学合格率验收先进学校 2002年沙洋县九五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2003年沙洋县小学生古诗词及课外阅读竞赛优胜学校 2004年荆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荆门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题教育活动先进单位 沙洋县校本教研先进学校 2005年沙洋县小学教学管理先进学校 2006年沙洋县文明单位 荆门市远程教育先进单位 2007年沙洋县教育管理先进学校 2008年沙洋县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荆门市实验室检查评估先进单位 中央教科所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2009年荆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教研先进单位
荆门市沙洋县高阳小学坐落在美丽富饶的黄荡湖畔,北邻马良山,东接沙洋县城,南近荆潜路,西与荆门城相望,这里交通便利,风景独好。学校创办于1950年2月,取名为双阳小学,是当时的烟垢区中心小学,1954年秋季改为烟墩小学,又于1958年改名为烟垢中心小学,沿用至2002年春又更名为现在的高阳小学。校园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园内树木苍翠,林荫夹道;花坛景簇,绿草如荫;高楼林立,错落有致;曲经通幽,妙趣横生;鲜花飘香,四季如春,被荆门市教育局认定为花园式学校。 学校校舍面积6986平方米,建有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科学仪器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礼堂及音乐、美术、劳动等专用教室。学校藏书1.5万余册。学校开设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57人。教职工65人,专任教师36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34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6人,市级骨干教师12人。在岗教师中,青年教师占70%以上,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本科学历24人。 长期的辛勤耕耘,学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全国小学数奥赛荆门赛区四年冠、捧回了“荆门市体操明星”金杯;先后荣获国家级“3·3·3素质教育先进实验学校”、“小语学法指导实验先进集体”、市级“文明单位”、“绿化先进单位”、“教改名校”、“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教育教学先进学校”、县级“民主管理先进单位”、“校务公开先进单位”、“工会工作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长寿小学位于钟祥市西北边陲,始建于1937年,是钟祥市重点学校,因办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业绩出色而享誉钟祥。现有在校学生1102人,20个教学班,62名教职工。学校环境优,师资强,质量高,设施设备先进,办学特色突出。是荆门市绿色生态校园、“放心食堂”学校、教学科研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校务公开先进单位,钟祥市示范性学校、最佳文明单位。学校以“还学生美好童年,给人生坚实起步”为理念,围绕办人民满意学校,落实常规管理,开展教学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办学声誉。
丰乐小学创办于1953年,是一所具有60多年历史的镇直小学。学校内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固定资产321万元,校园总面积为18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945平方米。学校现有10个教学班,489名学生,37名教职工。其中本科教师5人,大专27人,中师5人。教师队伍中党员干部13人,国家优秀教师1人,国家德育先进工作者1人,省特级教师1人,省学术带头人1人,地级骨干教师3人,市骨干教师5人,市优秀教师5人。 近年,学校先后被评为钟祥市“示范学校”、“教学先进单位”、“双文明单位”、“德育先进学校”、“安全先进单位”、“优秀家长学校”、荆门市“科研型名校”、省“教改试验先进学校”。教师撰写的论文、教案、案例近百篇在公开出版的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或在各级评比中获奖;10人次参加地、市教学比武、说课比赛获奖;辅导学生习作近30篇发表或获奖。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丰乐小学全体教职工将以“团结、严谨、奉献、创新”的教风和“勤学、多思、进取、向上”的学风,真抓实干,科研兴校,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再创辉煌。
胡集快市小学创建于1949年,迄今已有59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00人,教职员工40人,其中高级教师10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目前学校拥有标准化的实验室及一类教学仪器,配备了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等教学辅助用房。标准规范的学生餐厅、学生澡堂及宿舍、厕所、洗漱相配套的学生公寓,环境宽敞舒适、清洁卫生;洗衣机、电视机等生活、娱乐设备都一一齐全。校园内主干道全面硬化,草坪、花卉、长青树交相辉映。四季鸟语花香,春华秋实,环境幽雅,风景宜人。 学校以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服务管理,吸引了广大莘莘学子,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我校全体教职员工坚持“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进步就是成功”的育人理念,秉承“为祖国明天的辉煌而时刻努力着”的校训,始终保持“勤奋、科学、敬业、严谨“的工作作风,改革创新,锐意进去,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目标。先后被授予“钟祥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钟祥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荆门市卫生先进单位”、“钟祥市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16个。2008年又被评为“钟祥市宿舍管理示范学校”。 作为寄宿制学校,我校根据学生在校年龄小、适应生活能力低的特点,学校以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新”为宗旨,以“进步就是成功”、“特长就是人才”鼓励每个学生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突出“绿色教育、环境育人、文化育人”,以“厚德载物”来培养学生“文明儒雅”发展个性,学有所长。
双河小学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20人,教职工59人,其中专任教师50名,中学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4人,小学高级教师28人,本科以上学历6人,11名省、地、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学校占地面积23760平方米,校舍面积5362平方米。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钟祥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教研先进单位、钟祥市先进学校、钟祥市教学先进单位、钟祥市学校安全先进单位、钟祥市绿化先进学校。 一直以来,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把育人放在首位,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倡导“为人生留下美好的童年,为明天奠定坚实的基础”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教学设备齐全,生活设施配套,建有标准化的图书室、科学室和远程教育室。 学校一草一木、一墙一板都能说话,以假山为依托的桂花园、以雕像为主体的楠木林带、以教学楼为背景的紫薇园构成了学校亮丽的三大景区。三十米的文化长廊尽显我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内涵,近百条名言警句影响并规范着师生言行,文明、健康、幽雅的校园环境已然形成。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化虚为实,以活动为载体,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四赛”(赛行为规范、赛身体健康、赛学习进步、赛文体特长)、“五心”(忠心献祖国、爱心献社会、关心献他人、孝心献父母、信心给自己)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学生的思想品德、礼仪行为和精神风貌焕然改观。近年来,先后有20多名学生被评为地、市先进学生,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校力求培养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工作作风硬,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学校先后有11人次获荆门市、钟祥市先进教师称号。 学校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紧抓课堂教学不放松,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近年来,先后有105人次的教师在各级学科教学比武、教案设计、教学案例中获奖,其中国家级奖25人次,省地级奖80人次。有200多名学生在全国书画大赛中、中小学生优秀美术书法作品邀请赛及全国中小学征文比赛中、演讲比赛中获奖,每学期都有很多学生在学校各项活动中脱颖而出,品尝成功的喜悦。学校坚持科研兴校,扎实开展校本教研,积极开展“高效课堂”课题研究实验工作,承担的钟祥市级课题“小学生探究性学习研究”已顺利结题。 展望未来,双小人正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朝着“育人环境美,教育质量高,社会声誉好,家长信得过。”的发展目标阔步前进。
磷矿镇陈安小学是一所三村联办寄宿制完全小学,坐落于荆门市新农村示范村陈安村,位于331省道旁边。学校有校园面积10000平方米,校舍面积1666平方米;现有六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45人,学前班一个,幼儿25人,教职工13人。 伴随着陈安村的新农村建设,陈安小学面貌也焕然一新。学校教学楼、厕所、教工宿舍都整修一新,修建标准化篮球场一个,健身器材场一个,有1000平方米的鱼池,校园道路全部硬化,两边都栽上了红玉兰、黄玉兰、木莲、香樟等不同品种的风景树。为了让学校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学校配备了远程教室,开通了宽带网,补充了试验器材,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 多年来,学校围绕“以人为本,以德育人,全面关注每个学生,让学生个个成人,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关注教师发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学质量一直在全镇处于前列,学校先后被评为“钟祥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钟祥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德育工作典型材料被编入《钟祥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总结表彰会汇编材料》。 陈安小学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师生将仅仅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踏实工作,开拓进取,争取将我校办成让领导放心,让家长满意,让学生乐学的钟祥市先进学校。
1994年李集八村办学校合并成立团林镇李集小学。合并后领导班子齐心协力对学校工作进行全程管理,学校工作扎实向前推进。几年之后学校工作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教学质量上升,教学、住宿条件改善。1997年一幢五层10套宿舍楼落成。并对原有老房维修一新,改善教师住房条件。 2001年教育局拨款对教学楼进行大的维修,面貌焕然一新,学生学习环境大为改观。 2003年学校领导向上级部门请示,争取经费,对后面一排宿舍进行大的维修。 2008年秋,学生宿舍楼、运动场落成。几大板块基本形成,教学楼、学生宿舍楼、运动场、食堂、餐厅、家属区一应俱全。加上多年植树种花,学校将成为农村儿童的乐园。 李集小学是团林东南边陲的一所全日制小学。学校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73平方米,现有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人数234人,现在教职工25人,其中专任教师24人,小教高级教师21人。 合并后的李集小学在邓小平特色理论的指导下,拓宽改革思路,加大改革步伐,全面转变教育思想,不断更新育人观念,强化了德育意识,收到了较好效果;先后共有13名学生被评为区级“优秀学生干部”,10名学生被评为“三好学生”,两篇思品教学论文分别获市、区一等奖,陈望立的《校园文化实施方案》被区教委收录于《三优集锦》一书,刘加明写的《弄清事由,晓之以理》一文被《中国改革先锋》一书收录。教师撰写的论文获区级及以上一、二、三等奖的达100多人次。 学校在构建素质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深入教学教研,改革课堂结构,重视全程管理,落实一张课表,力求“五育”并重。1994—2008年,教师在市、区举办的研究会、征文评选、优质课竞赛、三模制作评选等活动中,均获一、二、三等奖;刘晓稳同学1996年4月获数奥赛国家级二等奖;二名学生获东宝区小学数学竞赛二等奖;1995、1997、1998年在全镇举行的冬运会中,学校代表队的总积分、男女组均名列榜首。邓爽、邓小花等12名同学的作文被《荆门日报》科教版刊登。2003年李仪同学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的象棋比赛活动中荣获二等奖。8名教师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1995年5月、1996年6月,学校被区教委先后授予“校办产业先进单位”、“东宝区先进学校”。2005年学校被掇刀区教育局授予“电化教学先进单位”。2007年学校被区教育局先后授予“教学先进单位”、“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掇刀区月亮湖小学建于1986年,地处月亮湖北路中段,占地22.5亩,是一所国家投资与地方无偿捐资助学的城区小学,属掇刀区教育局直属学校。小学部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00多名,在职教师62名,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幼教部共七个教学班,260多名学生。 学校先后设立了仪器室、实验室、陈列室、阅览室、图书室、多功能室、体操健身房、微机室八大室,同时逐年完善自然、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教育设备。06年学校筹资10多万元安装了电控校门,07年筹资40多万元新修塑胶跑道、自然草坪和不锈钢护栏,形成了布局合理、设计精巧、环境宜人的校容校貌。 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开拓进取,以身作则,廉洁勤政,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理念,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勇于探索和创新。学校管理以人为本,以德治校,法德并用。重视和加强对教职工的人格修养教育,学校秉承“以严字要求人、以情字凝聚人、以实字引导人、以勤字感召人、以创字塑造人”的治校方略,努力创造一种“无为而治”的学校管理境界。 学校以“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为办学理念,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全面优化课堂教学,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注重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孩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切实更新教师的教育思想、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使之不仅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习动机的激发者,学习资源的指导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还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决策者,课堂气氛的营造者。 近五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受到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表彰50多次,学校曾先后被评为“全国整体改革实验学校”、“市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市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市教育科研三十强学校”、“市文明单位”、06、07年连续被评为“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发表、获奖198次,其中国家级46次;学生发表作品、竞赛获奖238次,其中国家级、省级各48、64次。07年暑假,我校赵传德老师辅导的学生张旭东、王梦媛代表荆门市参加全国现场动漫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龚进、肖璞、范银月、陈颍、何艳立老师辅导学生美术作品30多次获国家级金奖。 相比学生日新月异的发展,教师的成长也较飞速。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脱颖而出。王红梅老师曾先后被评为省级课改先进个人、市十佳教师、市级骨干教师。陈国树、方静、王红梅等老师获市级学科带头人称号。在国家级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我校的李美玲、罗红艳、肖璞等老师获国家级一、二等奖。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新的发展机遇下,学校正立足实际,坚持走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我们欣慰,曾用勤奋和智慧刻下了一个个坚实的足迹,同时,我们希冀,所有教师用百倍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去描绘学校新的蓝图,谱写学校新的篇章!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