掇刀区团林铺镇普庵寺——始建于宋仁宗年间,座北朝南,分前厅、中厅、后厅等七厅,规模之宏大,在当时与玉泉寺齐名。苍海桑田,至民国二十四年,七厅早已变为三厅并无完屋,僧走寺空。祖居在普庵寺东撒石岭(后改为四岭山)脚下的龙泉山庄的武举李太慧率子携孙从武汉归来,触景生情,报国之心犹存,便四方游说,缮寺兴学,创办了当时方圆四十余里规模最大的私立学校。东至杨家集,西至朱家店,北至马家店,南至草家场,有钱子孙纷纷来读,原西南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杨正东就是李太慧的第一届门生,此时正是公元一九三五年。 一九四六年,抗战胜利,荆门县政府着手恢复和发展教育,设乡镇中心国民学校42所。普庵寺便在其中,曰“杨溪乡中心国民学校”,校长刘五垓,主任李兆奎,学校设大、小两个教学班,学生四十余人。 全国解放后,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发展教育事业。一九五二年,学校更名为赵庙小学,是当时全县32所公办小学中规模较大的学校。 文化大革命之间,学校更名为赵庙中学,一九七五年,赵庙中学被定为重点中学,始设高中班,吞并蒋集中学的高中班,学校由6个班增加到12个班,这一时期是赵庙中学的鼎盛时期。她造就了一大批才子佳人,像任大力、廖发良等载入《荆门教育志》的为数不多的硕士生都是这一时期赵庙中学的骄骄者。 一九八七年,撤区并乡,赵庙中学落下帷幕。名下言顺的普庵寺小学又开始了她新的旅程。一九九五年,是普庵寺感到骄傲的日子,延续了上千年的平房换成了楼房。 如今,因生源减少,普庵寺小学还设有学前班一个,一到六年级各教学班一个,教师十一人,学生87人。廖文生已是这里的第二十七任校长。
掇刀区团林铺镇团林小学位于荆门城南20公里,207国道东侧,团林铺镇中心。学校占地面积3864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 学校现有21个教学班,学生1000余人,教职工56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专科及以上学历45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30余人,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4人,市科研型名师1人(以上含幼教部)。 学校以“科研兴校,争创一流”为奋斗目标,立足校本教研,深入课改探究,教育科研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先后独立承担国家级课改实验课题1个(《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协作承担国家级课题2个(《语文阅读教学》、《数学启发式教学》)。近五年,教师获国家级现场说课一等奖1人次,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1人次,市级优质课一等奖5人次。教师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多次刊登在《试教通讯》、《教学案例》、《新课程》系列丛书等书刊杂志上。学生开放性测评和《成长档案》深受省、市、区专家好评,学生素质得到健康有序地发展,教学水平及质量得到全镇人民的一致肯定。2003年学校被市教育局授予“科研30强”学校,2004年学校被市教育局授予“科研型名校”。并多次被区教育局授予“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沐浴着课改的东风,校长李元清正率领着全体教师朝着美好的明天奋勇前进!
牌楼镇冯庙小学位于东宝区牌楼镇,地处市区东南部,西邻荆门石化,北眺热电厂,东靠襄荆高速公路,207国道复线离学校只有百米之遥,地理位置优越。学校始建于1969年,几经迁移,现校园总面积7992㎡,教学楼970㎡,现有教学班6个,教职工10人,在校学生150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教育已成为牌楼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办学特色: 【学校管理】 学校现正在推行“全方位管理”模式,即学校各处室、各年级把方方面面的工作细化为不同的项目,从目标、过程、结果等方面实行全程管理。如德育处制定了班级文化建设、学生安全事故预防、班主任能力培训、后进生转化四个项目。教务处制定了学生学习习惯、科任教师业务培训、教学常规检查三个项目。通过落实项目目标,夯实实施过程,优化了管理结构,强化了管理细节。 【教学与科研】 学校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开设课程,严格学生在校时间,科学实行教学管理。制定教学常规检查方案及校际备课实施方案,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方式对教师进行检查,及时反馈结果。本学期,学校还提出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要求教师深挖教材,勤反思,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学习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 【办学成果】 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曾多次被镇评为“先进单位”、“教学质量优胜单位”,教师的论文、案例、优质课也多次在省、市获奖。
钟祥市文集镇小学是一所六年制小学,座落在文集镇希望路46号,校园面积15410平方米,校舍面积3311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2个,学生631人,教职工36人,其中专任教师29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19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学校遵循“以人为本、尊重人格、以情激励”的管理模式,制定了“面向未来,全面育人”的办学方向,确立了“以教学为中心,管理为手段,课改为动力,后勤为保障,质量为目标”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团结务实,严谨治学”的校风,“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教风,“乐学善思,全面发展”的学风,全面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制定了学校素质发展目标:指导方针——深化改革,明确目标,以德促教,以教育人,更新观念,争先创优,与时俱进,办出特色。学校总体目标:改革教育思想、教学体制、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法。努力实现一流的学校管理,一流的学校建设,一流的校园环境,一流的教学设施。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学会生活。做到教育教学水平达标,品行达标,综合能力达标。力争实现学校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 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开拓、务实、创新,带领全体教职工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办学方针;坚持“外树形象,内强管理”的管理理念;在强化常规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近年来,一批优秀老师脱颖而出,省级骨干教师1名,荆门市学科带头人1名,荆门市骨干教师2名。学校先后被评为荆门市“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学校”以及钟祥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教学管理先进单位”、“教科研先进单位”、“校务公开先进单位”、“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冷水一中小学部位于冷水镇文卫街,现有教职工93人,在校学生940人,20个教学班。她创建生于1941年,1979年迁于现址。1985年被钟祥县列为县15所重点初中之一。现在是钟祥市先进学校,钟祥市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学校,钟祥市科研先进学校,人民代表满意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351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4090平方米。现有集学习、办公、电教、阅览于一身的教学楼一座;藏书近5万册;多媒体教室,理、化、生Ⅰ类实验室,音乐、美术室各一个;2007年筹资70万兴建能容纳400人住宿的女生公寓;2008年筹资72万元又兴建了能容纳400人住宿的男生公寓;2010年筹资53万元兴建了能容纳近千人就餐的餐厅;自筹资金17万元硬化学校路面,改建花坛和透视围墙;有一个占地面积为1.2万平方米的容篮球场、足球场、环形跑道、吊环、高低杠健身场于一体的综合运动场;配置了35万元的理、化、生实验教学仪器。校园环境优美,文化长廊、宣传橱窗、绿化景点、人文雕塑点缀其间,是读书学习的风水宝地。 学校拥有一支学科门类齐全,素质优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73人,其中本科学历5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8%,大专学历16人,学历合格率为100%。专业教师中,一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45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70.2%,各科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5人,其中荆门市、钟祥市学科带头人2人,钟祥市骨干教师14人,20多人次获得过地、市级荣誉奖,近百人次在各级各类教学比武、论文评比、教具制作等教研赛事中分获省、地、市级学术奖。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团结、守纪、勤奋、创优”为校训,坚持教育创新,坚持依法治校,育人为本,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教研互促,师生互动,近几年来,各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德育工作中,关爱弱势群体,“心理行为异常学生的管理办法”受到市局领导的认可,并在全市学校中推广践行;教研工作中,我校承担的钟祥市“十五”课题《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研究》于2008年5月经钟祥市教科研课题专家组鉴定验收批准结题;国家级体育课题《素质教育与学校模式——32111模式的实验性研究》于2008年6月经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课题专家组鉴定验收批准结题;由周相进老师主持的国家级体育课题《素质教育与体育学科关系研究》于2008年7月经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专家组鉴定验收批准结题。荆门市“十一五”课题《中学师生关系研究》、《学生创新品质研究》于2009年12月经荆门市教科研课题专家组鉴定验收批准结题。在课题研究中,我校周相进老师的论文《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积极进行体育锻炼》、论文《谈课堂教学中发展情感智力的方法》分别于2008年6月和2008年11月在国家级刊物《中国教育学刊》和《当代教育导刊》杂志上发表;教学案例《篮球》、论文《探究活动中的学生表现评价案例》分别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评为二等奖;青年教师马玉琴的德育说课获荆门市一等奖;小学美术优质课获钟祥市一等奖,冯艳萍老师执教的语文优质课《背影》获钟祥市二等奖;罗莉老师初中历史、宋金菊老师小学数学、薛龙梅老师小学科学、程祖云老师的心理辅导优质课获钟祥市二等奖,体育教师周相进的录相优质课《足球运动精彩无限》获国家级一等奖,同时教案也获国家级一等奖。高大元老师辅导学生的电教作品分别获得省级二等奖和地级一等奖。陈于旭、姚华、裴成东等老师辅导的学生作文及爱国主义征文获省市级奖项。 另外,学校还有有100余篇相关论文、教学设计在国家级、省级、地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有8个相关课件获国家级奖;有9人市级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一等奖;培养出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726研究中心第二届优秀实验教师一名,地、市级骨干教师6名,荆门市学科带头人3名。 学校教学工作抓得井然有序,此前的中考成绩,年年在全镇乃至全市处于领先地位,学校先后有170余人录取龙泉中学、钟祥一中等重点高中,有近3000人考取普通高中;有100多名特长生考入高一级学校专业班学习,有10多名学生考入三中飞苗班学习。 学校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的原则,进行后勤管理,坚决执行国家的收费政策,从不乱收费。对于特困学生,学校以减、免等措施确保他们的受教育权不受损害。近几年来,学校每年为特困学生申请国家资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和资助名额之外的贫困生减免生活费共计5万多元。冷水一中小学部的前景是光明的。她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冷水5万人民的哺育下,将会不断前进,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柴湖镇小学位于钟祥市柴湖镇柴湖大道60号,始建于1972年,是湖北省最大移民安置区中心小学。学校现占地1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05平方米。 学校有34个教学班,共有学生2032人,其中本部有25个教学班,学生数达1871人,下辖3个教学点共9个教学班。教职工87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3人,大专以上学历72人,国家数学学会会员4人,国家优秀教师2人,地级优秀教师6人,市级优秀教师17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荆门市学科带头4人,荆门市骨干教师6人。有50名教师获过市级以上优质课竞赛一、二等奖。近五年,有280余人次在国家级、省级、地级、市级论文、案例、课件制作等各类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 通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学校形成了“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先后开办了手风琴、小提琴、古筝、竖笛、素描、国画、舞蹈、体育等20多个兴趣小组。艺术教育成绩突出:1999年11月,学校乐团参加在武汉市洪山礼堂举行的湖北省第五届黄鹤美育节文艺汇演决赛,以一首曲调激昂器乐合奏《大草原战歌》拉开决赛大幕,受到一直好评,并荣获三等奖;2003年9月,器乐合奏《草原小巴特》,参加荆门市庆祝第二十五个教师节文艺汇演,荣获特等奖,同年10月,代表荆门市参加湖北省第六届黄鹤美育节文艺汇演决赛,并荣获二等奖;2006年9月,学校乐团表演的器乐合奏《奥运圣火燃边疆》,代表荆门市参加湖北省第七届黄鹤美育节文艺汇演决赛,并荣获二等奖;2009年8月,学校乐团表演的器乐合奏《雪域欢歌颂祖国》代表荆门市参加湖北省第八届黄鹤美育节文艺汇演决赛,并荣获二等奖。美术小组学生作品先后有400余人次获得过国家级、省级、地市级一、二等奖。 学校是“全国启发式教学实验基地”、“湖北省农村自然教学实验基地”、“荆门市艺术教育实验基地”、“钟祥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先后被评为“全国启发式教学先进单位”、“全国美术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少先队示范学校”、荆门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钟祥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钟祥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钟祥市优“秀家长学校”、钟祥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钟祥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优秀艺术教育传承学校”。
长滩镇金星小学座落在南山脚下、长滩河畔。学校占地面积约为12000平方米,校舍面积2040平方米。现有学生410人,9个教学班,学校教职工23人,其中专任教师21人,大专以上的学历有21人,小学高级教师13人,小学一级教师6人,教师合格率100%。 自建校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为教学宗旨,以“责任没有借口,细节决定成败”为工作理念,以“视质量为生命,视学生为子女”为服务承诺,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近年来,学校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开设了英语、足球、篮球、写作、绘画、写字等特长班,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学校还营造浓厚的德育文化氛围,让学生从小感受人文情怀的温暖,呼吸自由的空气,真正享有智慧之光,仁爱之美,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学校成为学生求知的成长摇篮。 学校先后被评为“钟祥市先进学校”、“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先进家长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荆门市文明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12月被评为荆门市教科研先进单位学校、钟祥市教学先进单位和德育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2月荆门市教育局评为“教科研先进单位”,2010年3月被钟祥市教育局评为“教学先进单位”。
东桥镇镇直小学创办于1949年10月,面积25760m2,校舍面积5301m2。现有教职员工54人,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28人,其中有住宿生282人。学校多次受到各级表彰,先后荣获“荆门市示范学校”、“荆门市花园式学校”、“钟祥市教学先进单位”、“荆门市教科研先进学校”、“湖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环境优美,校园建设分区合理。近年来,全校师生励精图治,发奋图强,学校面貌年年都有新变化。开通了校园网,改建扩建了学生宿舍,新建了住宿生浴厕间、水冲式厕所,新修了文化长廊,新建了配套齐全的学生食堂和餐厅,争取新能源项目为住宿生安装了价值近10万元的整体太阳能。目前,学校不仅教学设施俱全,而且师生生活设施齐备。基本做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为全体师生提供了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师资力量强。全校37名专任教师中有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22人;荆门市名师1名,钟祥市骨干教师3名。参加省优质课竞赛获一等奖的2人,参加地、市两级优质课竞赛获一等奖的仅近五年就有18人次之多,陈芬老师在全省教学研讨活动上讲“空中英语课堂示范课”,获得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赞誉。学校制定了《东桥小学“名师工程”培养计划》,提出了“八子”的具体措施:①结对子——拜师学艺;②定盘子——确定目标;③压担子——有意识地给年轻教师下达科研任务;④抓点子——通过各种活动促其思考新思路;⑤搭台子——多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与机会;⑥补漏子——及时纠正工作的偏差;⑦树样子——树立中青年教师中的“名师”;⑧创牌子——推举出去参与市级及以上的竞赛争夺荣誉。激发了教师主动参与教育科研、全面提升业务素质的热情。 学校科研氛围浓。多年来立足于科研强校的战略,在“十五”末和“十一五”期间,学校先后承担了六个市级以上的研究课题,教师全员参与研究,在科研中强素质,在科研中出成果。教师们在研究过程中撰写的论文和案例发表及获奖的共有200余篇,其中国家级的就有30多篇。 东桥镇镇直小学将全力打造“爽心悦目的环境,和谐愉悦的氛围”;着力培养“勤奋向上的风尚、拼搏进取的精神”;力争达到“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学生信赖的师长”的崇高目标。
张集小学是一所山区镇直公办完全小学,创办于1948年冬,地处大洪山南麓,校园面积14526平方米,校舍面积6145平方米,教学楼一栋,面积1352平方米,综合楼一栋,面积1065平方米,学生公寓800平方米,学生食堂餐厅504平方米,并配有学生餐桌凳160套,教工宿舍楼两栋,面积3100平方米,学生澡堂65平方米,其它用房389平方米,图书2100册,各种教学设备齐全。运动场地占地面积8286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589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1%,绿化率92%,是钟祥市“示范学校”、荆门市“寄宿制合格学校”。优化、净化、美化的校园,高标准的生活设施,配置合理的教学设备,为师生学习、工作、生活提供了舒适的环境和保障。 张集小学现有教职工47人,专任教师46人,其中荆门市、钟祥市学科带头人各1人,市骨干教师5人,小学高级教师28人,小学一级教师14人,大专以上学历34人,占专任教师的81%,师资合格率100%,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教职工中获国家级表彰1人,省级表彰1人,获得荆门市表彰的5人,获得市级表彰的24人。广大教师潜心研究教学,近几年来分别在国家、省、地、市发表论文或获奖200多篇,6人次参加地、市教学比武,并获得好名次。学校每年还选派部分教师到外地学习、培训,教师队伍素质逐步提高,为教学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近几年来,张集小学办学规模发展较快,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500余人,一个学前教育部,覆盖一个社区、16个村。 2000年以来,我校全面实施教师聘用制,大胆实行工资改革和教育教学工作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承担省、地、市课题4个,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一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李春宇、兰琛、赵媛媛等一批学生考取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两次被评位“钟祥市德育先进单位”,六次被评为“钟祥市先进家长学校”,一次被评为“钟祥市老龄工作先进单位”、“钟祥市双文明单位”,多次被评为镇“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综合先进单位”,成为一所乡镇直名校。 我校立足本校实际,在学校管理上大胆探索、改革,形成完善的具有特色的管理模式。师生共同管理模式是一大特色。在管理中,师生共同参与管理,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管理能力上下工夫,实行学生干部竞选制、监督员轮换制,让学生人人参与管理,在管理中学习,在管理中互换角色受教育,不断提高学生自理自治的能力。多年来,学校管理效果突出,特别是环境卫生管理和学生寝室的管理,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通报表扬,曾3次在钟祥电视台做专题报道。 我校始终坚持“办特色学校、育特殊人才”的办学思路,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特长,突出学校的特色。学校成立了“童声广播站”、“文学社”、“鼓号队”和“数学兴趣组”、“绘画组”等6个兴趣组,在课外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特长,有4个文艺节目分别获得黄鹤美育节钟祥赛区一、二等奖,35篇学生征文分别获国家、省、地、市级奖,5名学生参加市级演讲比赛获奖,还涌现出一批体育、文艺特长生。 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建好寄宿制特色学校。近年来,在学生寝室管理上,着重抓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学生学会洗澡、洗衣、整理床铺和寝室,教学生学会生活,取得了生活和育人双丰收。严把食堂服务关,提高学生生活和健康水平。在加强食堂卫生与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千方百计提高饭菜质量,做到了合理调配饭菜,合理营养,一日三餐尽量避免饭菜雷同,每餐至少三样菜,对特殊学生特殊照顾,学生生活开心,家长放心。 学校在教职工中广泛开展了“爱岗位如生命,爱学校如家庭,爱学生如子女,爱同事如亲人”的四爱教育,增强了广大教职工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培养出了刘庆莉、王少玉、等一批学生信赖的老师。 在学生中开展“自理自治”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学生成人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是在学生中开展了“穿校服、唱校歌、遵校纪、守校训”的“四校”教育,让学生爱祖国、爱人民,从身边做起,从小事中体现。二是学校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编写了《张集小学学生行为规范》“三字歌”和《张集小学学生行为风范》、《张集小学学生课堂常规》。学生人人会背、能讲解、个个照着做。有的班级还把“三字歌”编成拍手歌、儿歌,让学生会唱、会跳、寓教寓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生活、学习习惯。钟祥电视台对这一做法还进行了专题报道。 学校始终注重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几年来,学校坚持把周三下午作为学生特长发展和展示的时间。学校先后成立了鼓号队、器乐队、舞蹈队、校园合唱队、体育、书画、科技兴趣小组等特长组织,培养了像陈琳、兰琛、张长生等一大批全面发展的学生。近年来,学校坚持“着眼未来,全面发展,整体优化,个性鲜明”的办学方针,坚持在内涵上下功夫,在特色上做文章,严格学校管理,坚持依法治校,学校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学生讲文明、懂礼貌、讲卫生、爱学习,“尊师守纪,勤学善思”的学风初步形成。
郢中街办新堤小学位于市区文峰路35号。创建于1909年(清朝宣统元年),100多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新堤人的辛勤努力,新堤小学已发展为钟祥市小学中规模大、设施好、质量高的窗口学校。学校校园面积2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8975平方米,设有图书室、电教室、实验室及音、体、美、劳等专用教室,各种条件均达省标,固定资产达980万元。学校现有教职工近138人,其中专任教师123人,专任教师中有省特级教师1名,省骨干教师1人,荆门学科带头人3人,市骨干教师14人。学生达2800多人。 进入21世纪以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倡导“微笑管理,和谐教育”的管理模式,注重素质教育,实现跨越发展。学校先后承担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国学校体育发展与研究》、《小学生命教育典型教学案例与反思研究》等国家“十五”重点课题。多年来,学校立足课堂深入课程改革,转变教学观念,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奥数比赛获金奖,2003年,学校代表钟祥市参加湖北省第三届教师教育观念辩论赛获一等奖,2009年,学校参加湖北省中小学生机器人大赛获得一等奖,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数十名教师在省、地、市各级优质课竞赛中获奖,几百篇论文在省地市发表或获奖。 学校还注重学生的特长发展,舞蹈队所编排节目在历届黄鹤美育节大赛上获奖;学校足球队多次获湖北省少儿足球联赛荆门赛区冠军,并为国家女子足球队输送了1名球员,为省队输送了8名队员;学生的声乐、二胡、钢琴、舞蹈、美术、书法等有50余人次也曾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少先队示范学校、省级足球项目传统学校、荆门市教科研30强学校、荆门市示范学校、荆门市安全卫生先进单位、荆门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荆门市教科研先进学校、荆门市农村寄宿制先进学校、荆门市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荆门市后勤管理先进单位。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