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市荆襄西区小学创建于1990年3月,原名荆襄化学工业公司机关小学。1993年7月迁至风景秀丽的金牛山湖畔、荆襄磷化循环产业园东西大道与南北大道交汇处。校园占地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80平方米。学校现在拥有12个教学班,学生540人,教职工31人,其中,专任教师28人。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14人,占专任教师的50%,专科学历的13人,中师学历1人。 学校致力于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除平时的常规安全教育外,2010年联合荆门市公安局大峪口分局成立了“少年消防警校”。由于工作扎实,被荆门市防火安全领导小组授予“2010年度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先进单位”。 学校倡导学生全面发展,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突破口,致力于减轻学生负担,推进素质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教育教学理念,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 十多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养成教育成为学生的德育主题,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常开常新。学校以一切为了孩子,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严格制度管理,狠抓队伍素质建设,不断改革求新,扎实工作,为创办人民满意学校打下坚实的根基。近年来,教师论文有150余篇在国家、省、地、县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励。青年教师刘江慧在第五届“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征文大赛评选表彰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论文大赛湖北选拔赛上荣获省特等奖.学校先后被授予“湖北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钟祥市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建校以来,我校的毕业生中有6人分别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等院校。2010年,我校2004届毕业生周熠航、杜雯诗分别以651、621分的高考成绩进入高等学府深造…… 成绩属于过去,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新的发展机遇下,学校正立足实际,坚持走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我们全体教职工正用百倍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去描绘学校新的蓝图,谱写学校新的篇章!
南湖小学位于钟祥市南湖棉花原种场七里牌,是一所完小。现有教职工30人,其中专任教师28人。中级职称19人,初级职称9人。省骨干教师1人,荆门市学科带头人1人,钟祥市骨干教师3人。学校现有学生312人,8个教学班。学校占地面积30160平方米,建筑面积5178平方米,学校设备齐全,运动场规范标准,微机、远程教育、多媒体、音乐、美术等功能室一应俱全,校园道路硬化率达100%,绿化率达65%以上。 学校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增强德育工作实效;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以校本教研为载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办人民满意学校,做学生信赖的老师,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学校先后被评为荆门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荆门市小学实验室检查评估先进单位、钟祥市示范学校、钟祥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钟祥市教育系统作风整顿先进单位、钟祥市校园民主政治建设年活动先进单位、钟祥市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钟祥市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钟祥市信访维稳工作先进单位。
官庄湖农场小学坐落在官庄岭南北街15号,创办于1960年秋。为了整合教育资源,官庄湖农场党委于1995年和2001年相继撤销林湖分场小学、中山分场小学和田湖分场小学,小学生全部集中到该校,使之成为官庄湖农场唯一的一所小学。 学校占地面积19560平方米,建筑面积4948平方米,固定资产150余万元。现有教学班12个,在校学生425人。专任教师48人,其中专科以上学历27人,高层次学历占56%,学历合格率100%。 学校确立“让成功从这里起步”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师先后获得市级以上各种奖励200多人次,其中获国家级奖励20人次,省级奖励5人次;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国家级10篇、省级20多篇、地市级70多篇。该校承担的课题《小学学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验》结题成功在钟祥市推广。 学校先后被湖北省农垦总公司评为农垦教育先进单位,被中共钟祥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最佳文明单位,被钟祥市教育局表彰为教育科研先进学校、教育科研十强学校、德育先进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罗汉寺种畜场八里小学位于罗汉寺种畜场八里分场,是一所服务3个村,服务人口2300多人的农村完小。学校占地面积1800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80平方米。学校有藏书1万册的图书室,有远程教育室。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98人,专任教师8人,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教师8人,小学高级教师3人,钟祥市级骨干教师2人。校园内有樟树园、银杏园、桂花园,绿树成荫,花香迷人,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是花园式学校。 八里小学始终积极倡导实施“团结进取、诚实守信”的校训和“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创造性地推行新课程理念。课堂学习主权始终是学生的,学生是主人,是拾玉者、交流者、知识创造者;教师只是引路人,是解惑者、组织者、评价者。始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每学期的家长评议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优秀率均超过97%。 八里小学始终坚持不懈地积极倡导实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和情感教育。始终和家长沟通教育信息,共同培育学生。始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用爱施教,师生之间亲如母子,胜似母子。学校曾连续两年被钟祥市人民政府表彰为两个文明先进单位。 八里小学始终坚持不懈地完善管理体系,精细化管理学校,促进学校规范和谐发展——《办学章程》、《学校日常工作管理制度》、《迎送学生制度》、《陪寝制度》、《安全工作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学生日常行为量化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教师考勤制度》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八里小学凭着执着的追求,坚定的信念,高昂的斗志,定能谱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屈家岭实验小学(五三农场实验小学)创办于1953年,它是随着原湖北省政府主席李先念同志在垦区掀起第一锹土与国营五三农场同步诞生的,它伴随着国营农场的艰苦跋涉和努力发展走过了五十六年的办学历程。 屈家岭实验小学是目前全区规模最大的一所学校,教育面覆盖易家岭地区的所有区直单位以及周边办事处的部分生产队。学校现有学生1403人,27个教学班,教职员工112人,其中专任教师92人。学校已建立起一支具有较高素质并且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师队伍,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全校具有副高职称3人,中级职称的专任教师51人,中高级职称人数占教师总数的52%。 学校有校园面积33339平方米,生均23.7平方米;有校舍面积7110平方米,生均4.62平方米。近几年来,学校努力加强教育技术装备方面的建设,各类教育技术装备及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学校有藏书室、阅览室,有图书23490册,师生人平15.2册。各类技术装备及配套设施基本能够保证教学工作的需要。随着地区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办学条件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屈家岭实验小学始终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在目前办学面临许多客观困难情况下,坚持向内使劲,不断地强化优化学校内部管理,坚持”以人为本、以质立校”的办学理念,按照“科研兴校,爱心育人”的办学思想,围绕“创市级示范,办一流学校”的总体办学目标开展工作。学校的管理、德育、教学教科等工作已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并且已形成了“讲政治、讲纪律、讲团结、讲实干”的领导工作作风,形成了“团结、奉献、敬业、争先”的教风和“文明、尊师、勤奋、创造”的学风。学校的各项工作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扬。连续六年被评为荆门市文明单位。
沙洋县马良小学位于沙洋县城最北端,枕内方山之麓,面架子山之阳,弦汉水之歌,是毓麟钟秀、栽桃培李之地。马良小学前身是清朝乾隆甲戌年(1753年)兴办的内方书院,成为了众多学子的求学之所。数百年来,学校历经风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现如今,已从只有几十人的学校发展成为拥有数千人的大校,现分为两大教学区:即幼教区和小教区。 幼教区现有6个教学班,在园幼儿280多人,户外活动场地设有娃娃城、滑梯、转盘、海洋球池、沙地、摇船等大型器材,建有一幢标准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楼,开设语言、美工、数学、社会、健康、体育、科学、音乐、英语等课程,是广大幼儿学习、快乐成长的理想乐园,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小朋友对幼儿园流连忘返。 小教部12个教学班,580多名学生。学校环境优美、景致怡人。师资力量雄厚:学历达标百分之百,现有本科学历8人,专科学历32人,小学高级教师36人。学校教学设施齐全,设有实验室、劳技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图书室、远程教室等专用教室,2009年秋,沙洋县班班通试点落户马良小学,为学校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教育手段为学生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标准田径运动场、窗明几净的餐厅,为学生的活动、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学校以师生成长为出发点,以课程改革为突破点,以家校互动为生长点,确定了“以德治校、以质强校、以研兴校、以特荣校”的办学目标,学校以科研为先导,坚持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校际交流、组内反思的研讨模式,立足于课堂教学,逐步构建了自主、开放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模式,并通过变革教研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进一步为师生搭建展示平台,促进了师生共同发展。几年来,学校有多名教师被评为市、县级学科优秀教师,2名教师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4名教师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教育、管理文章53篇,论文获奖127篇。学校创办的《红蕾》文学社向外推荐稿件被录用并公开发表学生文章近百篇。校园文化与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找回了自信,找到了方向。学校致力于创“阳光校园、享智慧乐趣”,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落实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在玩中有所学、在学中有所乐。 百年春秋,桃李芬芳。沙洋县马良小学哺育了数以万计的学子。不少校友在建设现代化祖国的不同岗位熠熠生辉,成就卓著。学校连续被评为“荆门市示范幼儿园”、“荆门市教育质量先进单位”、“沙洋县小学毕业合格率验收先进单位”、“沙洋县文明单位”、“德育管理先进单位”、“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校正朝着“办学特色明显、运行机制高效、整体效益突出、师生发展卓越”的目标奋进。
拾回桥小学创办于1917年,学校占地面积近50000平方米,是沙洋县最早的市级示范学校之一。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53人;7个学前教育班,在园幼儿282人。学校在职教师85人。 拾回桥小学服务范围涵盖拾回桥镇北街路、接龙桥、工商街、新河街四个社区和王桥、五八、桥河、东风、大兴、塘坡、马新七个行政村。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学校面貌一新:教学楼、实验楼、标准化食堂拔地而起;校园内红花绿树摇曳生姿;雕塑、画廊点缀其间,清新优雅的环境陶冶着师生美好的心灵;远程教育室、微机室、图书室、红领巾广播站等设备一应俱全,为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以生为本,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注重知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培养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办学理念,狠抓民主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造就了一支懂业务、善管理、具有开拓精神的领导班子和一支素质高、作风硬、业务精、具有主人翁精神的优秀教职工队伍。学校坚持以德育人,以爱启智,以劳健体,以美净心,取得了显著成绩。学生雏鹰起飞队在湖北省体育小能手比赛中,囊括了跳绳、踢毽两个参赛项目的个人和团体第一名。学校以科研为先导重视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现有10多项课题立项在研。全校教师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100多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究公开课30余人次取得了突出成绩。 近年来,学校在规范管理上做文章,在教育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上升。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沙洋县教学管理先进学校,特别是2006年学校在沙洋县小学毕业合格率验收的考试中获得了全县第3名的好成绩。为此沙洋县2006年小学教育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荆门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荆门市校本课程研究先进单位、荆门市校本课程开发先进单位、荆门市校务公开先进单位、荆门市红旗团支部、荆门市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沙洋县文明单位、沙洋县小学毕业合格率验收先进学校、沙洋县教学管理先进学校,沙洋县民主管理先进学校等。 昨天的辉煌已成为过去,明天的画卷,还等待我们拾小人用辛苦的汗水去描绘。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序幕已经拉开,追昔抚今,我们拾小人更加豪情万丈,更加斗志昂扬。我们坚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有拾回桥镇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只要我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定会以崭新的姿态,展示新的风貌,就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谱写拾回桥小学教育的新篇章。
学校地处风景秀丽的象山东麓,浏河湾旁,座落在金虾路与象山四路交汇处。1971年由象山村投资兴建,1996年前隶属龙泉街道办事处,1996年后成为东宝区区直学校。学校现有40个教学班,1889名学生,132名教职工。其中,中学高级教师6名,小学高级教师78名。学校占地面积1648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698平方米,有“花园式学校”之美誉。学校建有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乐器室、少先队室、音乐、舞蹈训练室,开通了校内闭路电视和计算机校园网,2002年又接通高速宽带网,实现与世界信息高速公路全面对接。 学校坚持“自主创新精致和谐”的办学理念,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办学宗旨,积极推行“把大事做小、把小事做细、把细节做靓”的校训,以科研为先导,以质量求生成,以特色促发展,转变机制、改革创新、规范管理。学校从一所村办小学一跃成为全国知名小学。1993年3月,学校被中宣部、国务院办公厅、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学雷锋活动先进集体”称号。1993年10月,学校被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确定为首批九所实验基地之一。 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被湖北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授予“最佳文明单位”、“普通小学示范学校”、“教育科研50强学校”、“优秀家长学校”、“劳动教育先进单位”、“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绿化先进学校”、“教改名校”、“教育科研实验学校”、“课题实验先进单位”、“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学校倡导“团结勤奋、活泼进取”校风和“严谨扎实、探索进取”的教风,注重以教师发展引领学生发展,贯彻以科研促发展的思想。1988年以来,开展了以“小学素质教育管理模式探索”“小学生主体性品质培养”“校本课程开发与师生主体性发展”为课题的三轮整体改革实践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去年,以“校本研究与教师成长”为新课题第四轮实验研究工作正蓬勃开展。同时,大力开展师德教育,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大面积提高了教师的素质。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有900多篇论文在各级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奖,有120人(次)获国家级、省市级优质课奖,教师受区级以上各类表彰达320多人次。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密切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品质培养,秉承“勤思好问、主动好求”的学风,以“张扬个性、激发潜能、健全人格、享受成功”为育人目标,“教学生六年想学生的六十年”,坚持开展乒乓球等特色体育项目,组织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和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期间,学生获专利2项,参加竞赛获奖达1300多人次,发表习作360多篇,参加省市区乒乓球比赛获19个儿童组冠军。 创新德育工作思路,确立以班级建设为中心,大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组织制度建设和班级活动建设,积极推进全新的班级管理程式,开展礼仪教育、家庭教育、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举办家长学校,推动班级管理的规范化正规化建设,涌现出多个示范班级体和先进个人,促进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 加强安全教育,推进学校安全管理规程建设,积极开展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有效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学校被评为市区两级“平安校园”和安全管理先进单位。 在探索中蹒跚起步,在改革中发展壮大,在科研中走向成熟,在创新中形成品牌。十一五期间,象山小学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和谐校园为目标,走内涵发展道路,统筹教师与学生的协调发展、统筹学生自主能力与自律意识的协调发展,与时俱进,求实创新,向全国一流学校目标迈进。 办学理念:自主创新 精致和谐 校风:自主 自重 自得 自成 自道 教风:严谨扎实 探索进取 学风:勤思好问 主动好求 校训:尊德道学 教学理念:教学生六年想学生六十年 育人目标:张扬个性 激发潜能 健全人格 享受成功 特色:自主创新 优质服务 现代前沿 精致和谐 目标:全国知名学校
石牌镇荆台小学创办于1982年6月,原名钟祥县石牌镇荆台中学,后改称石牌镇初级中学,1995年1月改为石牌镇第一初级中学。1999年原石牌镇李集中学(1995年更名为石牌镇第三初级中学)并入该校。2006年秋季开始招收小学高年级学生,2008年8月改成完小。 我校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31万平方米,有符合要求的教学楼、教学辅助用房、师生宿舍楼、师生食堂、田径运动场。校园植树种草,修建花坛,绿化达标,并逐年加大投入。学校按模式3安装有远程教育设备,有现代远程专用教室2间、网络教室1间,配有微机62台、电视机1台、投影仪及幕布一套,接通局域网;有符合标准的实验室2个,有实验仪器保管室3个,有实验仪器7004件;图书室藏书3万余册;有音乐、美术教室各1个;其他功能室配备齐全。 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88人,教职工62人,其中专任教师45人。我校师资力量雄厚,大学本科学历32人,高级职称3人,一级教师38人。专任教师中有荆门市级骨干教师1人,钟祥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6人。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建现代化规范学校,育新世纪优秀人才。依法治校,以德立校。向管理要质量求发展。时时育人,事事育人,人人育人。 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尤其喜人,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学生遍及北大、清华等著名高等学校,有的已成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自建校以来,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毕业生4千余人,其中考上重点高中900余人。学生学科竞赛成绩蜚然,获国家级奖82人次,省级奖124人次,市级奖185人次。1992年获荆州地区四科联赛优胜奖,胡俊峰同学在1995年获全国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一等奖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师大附属中学录取,成为钟祥市第一个走进首都的初中毕业生。历年中考成绩名列前茅,其中,2001年荆门市中考状元唐胤就出自该校,如今唐胤同学在北大深造。同届毕业生向兰茜如今也在清华就读。《江边草》文学社为全国中学生文联团体会员,被教育部关公委评为全国百家文学社团,被湖北省教学研究室评为百家优秀文学社团,社刊《江边草》目前已出至第97期,学生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习作480多篇。 体卫艺活动扎实有效。一是切实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时间,活动场地规范、活动器材齐全、安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每年秋季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促进学生扎实锻炼身体,增强毅力和集体主义精神。二是利用生物等学科加强卫生知识教学,利用班会、晨会、夕会,黑板报、橱窗、广播等形式宣传卫生知识。加强防范措施,加大力度督查校园环境卫生、寝室卫生、学生个人卫生;强化消毒措施,制定学校《公共卫生安全应急预案》;与卫生院形成协作关系,积极宣传卫生防疫,请进来进行卫生工作指导;设立学校卫生室;特别注重女生卫生工作,每学期举办1-2次女生卫生知识讲座或办专栏,一年四季为女生提供热水。三是上好音乐课,加大音乐教室投入,添置器材;举办歌咏比赛;积极参加黄鹤美育节;每年举办一次全校性的文艺演出活动,各班每年举行一次文艺演出活动。 如今,我校办学特色突出三个方面:一是强化英语基础教学,扎扎实实打好学生的英语基础;二是抓好养成教育,每学期开学利用一周时间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养成教育、敬老爱幼教育,使学生的文明程度有一个质的飞跃;三是作好学生的生活指导,学校配备8名生活老师,从学生的穿衣、洗漱、吃饭、内务整理等各方面进行悉心指导,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整体大幅度提高。 我校本着人人参与、服务教育教学的宗旨扎实进行教育科研。目前已结题的课题有:钟祥市级《农村家庭教育与义务教育关系研究》《新时期农村初中师生关系研究》《创新教育与英语学习关系研究》《留守学生问题调查研究》;荆门市级《初中主体教学研究》《初中生心理教育与辅导研究》《农村初中语文教育的现状与出路》;国家级有《英语“四位一体”教学研究》。正在研究的课题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物理“STS”研究》《中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关系研究》《钉子户学生帮教问题研究》《初中课堂教学方法研究》《学生数学焦虑与数学成绩关系的调查分析研究》。在教育科研上取得的成果有:实施方案、报告、论文、教案等在地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42篇;实施方案、报告、论文、教案评选获国家级奖10篇、省级奖37篇、地市级奖69篇、市级奖125篇;优质课获市级奖4人次;课件设计制作获国家级奖3件、地市级奖2件;其他成果省级1件、地市级4件。 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教师队伍,学校把强师德,铸师魂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进行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每周的政治学习时间不少于2小时,每期政治学习心得体会不少于2篇。严格要求所有教职工必须遵守师德规范,并与各种考评、考核挂钩,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建校以来,该校师德师风良好。对于学生,首先抓住入学关,对于新生,都必须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规范教育活动,利用班会、晨会、夕会,专栏、黑板报、橱窗宣传,举办规范知识讲座、竞赛,成立专门督查组,使每个学生都能知规范、守规范,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的学生;其次是常规工作常抓不懈,由政教处、团总支、学生会组成专班,有检查、有记载、有处理结果;再就是每月有一个活动主题,如学雷锋活动月、文明礼貌月、红五月读书月、安全教育月等。建校以来,该校学生违法犯罪率为0,思品测评优秀率在90%以上。 建校以来,我校获得了不少荣誉:钟祥市示范学校(钟祥市人民政府2006.6)、教育科研先进学校(钟祥市教育局2002.32005.1)、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钟祥市教育局2003.122006.1)、黄鹤美育节先进单位(钟祥市教育局2006.12)、电教“五优”优秀组织奖(荆门市电教馆2005.9)、“安全,才能回家”征文组织奖(钟祥市教育局2003.6)、教育先进单位(石牌镇党委、政府1984.101985.81986.81992.81995.81997.82000.82001.82002.32003.82006.8)、先进团组织(石牌镇党委2000.52001.52005.5)、校务公开先进单位(钟祥市校务公开领导小组2002.3)、文明单位(钟祥县(市)党委政府1986.32001.12)、先进党支部(钟祥县党委1984.7石牌镇党委1994.61995.62000.62003.62005.6)、社会治安合格单位(镇级)、全区初三年级四科联赛优胜学校(荆州地区教育科研所荆州地区教育学会1992.5)。 涓涓细流,聚成大潮。正是像我校这样的基础教育落实到位才有了整个钟祥教育的辉煌。2012年钟祥高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录取清华、北大11人,录取香港中文大学(获50万元奖学金)1人,分别占全省的6%和20%。重点本科上线率更是超过了10%,铸就了2012年高考的辉煌。 今后,在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会不断完善管理措施,运用现代教育理念不断摸索、不断实践,探索适合少年儿童学习和成长的新途径、新方法。尤其注重后勤工作的管理,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在我校安心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不断提升我校办学理念和管理水平。为我市的高一级学校输送更多更好的优质生源。
雷巷小学创办于1956年,由一所完全小学到初中,完全中学,又到初中,再到小学的历程。53年来,走过了漫长的历史道路。 1966年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办,雷巷小学改成初中,更名为雷巷公社耕读中学。1970年荆门市教育局到雷巷公社蹲点,学校更名为曾集区雷巷公社中学,增设高中班。1971年办成既有高中又有初中的完全中学。多次受到省、地、县的表彰。1979年改为荆门县曾集区初级农业中学。1980年雷巷中学成为湖北省农职高中试点学校。1982年县教育局调整高中布局,将雷巷中学的高中班撤销,改成四年制农业初中试点学校。1984年恢复三年制初中。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有实习农田36亩,鱼塘4亩,林场2亩。1975年被评为荆州地区先进学校。1977年被评为荆门县教育战线10面红旗之一。1979年、1981年两次被评为荆门县勤工俭学先进单位。1994年开设小学班,1995年秋,蔡庙乡调整学校布局,将雷巷中学的初中班合并到蔡庙中学,又重新办成雷巷小学。 现在,全校开设了幼儿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一共8个教学班,316名学生,23名专任教师。学校占地面积156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有一栋教学楼,两栋教师宿舍楼,35亩学农基地,固定资产210万元,是一所全日制联村完小。学校因地制宜,从“教育性、艺术性、娱乐性”出发,对校园环境进行了“绿化、美化、净化”,目前整个校园布局合理,学校配备了高标准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设施,体音美科学劳技器材完全达标,设施齐全。学校新建了高标准的学生宿舍和学生食堂。营造了优雅、舒适的育人环境。多年来,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培养了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教师的论文,优质课在各级竞赛中获奖。 学校坚持改革、发展,加强写下了科学民主管理,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学校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公民道德,在学校范围内形成了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新局面。学校先后被评为“荆门市卫生安全先进单位”、“沙洋县文明单位”、“师德师风先进单位”、“校务公开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获得沙洋县教育和文化体育局教学质量先进学校。5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