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是一方教育的沃土,孕育着无数祖国的花朵,放飞着无数孩子的梦想; 这儿是一方美丽的大地,撒满真教育的阳光和雨露,滋润着孩子们茁壮成长; 滚滚东逝的长江水滋养着这块沃土,悠久厚重的楚文化承载着这片大地。武汉实验外小一路敢于拚搏,不断创新,团结奋进,昂首阔步地走来。在环境优美的校园里,每一朵鲜花都绽开着希望,每一片绿叶都摇曳出生机,每一扇门窗都记下了外小人一路走过的历程。在黄校长的带领下——年轻的外小与湖北省许多百年老校一起跻身为湖北省教育界的龙头学校;年轻的外小成为一颗被《中国教育报》先后五次深度报道的课改新星;年轻的外小成为了众多家长和孩子争相来享受教育幸福的教育胜地;年轻的外小破茧成蝶,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外小教育品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外小文化底蕴,形成了让人想一窥究竟的外小秘诀。外小的教育魅力在哪里?用黄校长的话来说就是:用真心真情,做真人真事,办真的教育,并享受真教育带来的幸福与快乐!
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创办于2001年,是一所具有开放性、实验性、示范性的武汉市教育局直属小学。现拥有两个校区,教职员工128名,学生1700余名。学校在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提出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创办常青教育实验区的总体思路下,紧抓机遇,开拓创新,牢固树立一切教育行为为儿童的健康和谐发展服务,最终实现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这一根本宗旨,确立了先进的 “生命发展”教育理念,树立了“十个一”的育人目标,构建了“师生双主体”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拥有一支经过武汉市教育局公开招聘,从各区精心选拔出的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组成的精英师资队伍。 学校设施一流,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标本的生命科学馆、有设备一流的现代化网络教室、还设置了“树人谷”、“三动员”、游乐园、美术、陶艺长廊、奥数馆、英语沙龙角、心理辅导室、及藏书数十万册(套)的电子阅览室等,充分体现了开放式、人文性、现代化、科技化和国际化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特色。 先进的办学理念,优美的育人环境,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敬业精良的师资队伍,高效优质的现代管理,使常青一小的每一个孩子提升着生命的质量、享受着成长的快乐。学校被中央教科所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是“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湖北省绿色学校”、“武汉市综合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示范学校”、“武汉市六有六创新示范学校”,多次评为教学立功单位,还被批准为“拥有聘请外国专家资格单位”…… 学校的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和认可,国家教育部、省市各级领导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我校的办学经验在《人民教育》、《湖北教育》、《中国教育报》、《长江日报》、武汉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中进行了专题报道。 站在新的起点,任重而道远,常青实验小学的每一位教职员工一定会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的支持下,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的引领下,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坚定地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用生命的赤诚诠释教育创新的今天,描绘孩子生命发展的美好未来!
广埠屯小学是洪山区首批市级办学水平示范学校,学校现有在册教职工75人,其中专任教师61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区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19人。现有教学班26个,学生1200余人。校园内布局合理,校容整洁,环境优美。 广 埠屯小学认真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优化学校各种人际关系,让儿童在诚恳、热情、谦逊、进取的关系中学习生活。在多元办学、特色办学,走精品育才之路的 思想指引下,学校创建了雅行教育品牌,中央文明委在全国推介,《人民日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及省市电视台多次宣传报道。近 几年来,学校连续获得区目标管理立功单位,连续三届保持小学教学“进取杯”团体赛前三名。在历次调考中学生成绩突出,在各类竞赛活动中学生出类拔萃。学校 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武汉市中小学办学水平示范学校”、“武汉市中小学德育‘六有’建设示范学校”、“湖北省绿色学校”、“湖北省文 明单位”、“湖北省科研先进单位”、“湖北省家长学校示范校”、“武汉市师德、师训、科技、信息技术、卫生、道路交通安全、校园文化建设”等先进学校,还 被授予“全国红旗大队”、“湖北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等多种荣誉称号。
东方红小学,位于武汉市硚口区,创办于1959年,原名大营子弟小学,地处硚口区解放大道仁寿路,与海军工程大学和市二十六中毗邻。 学校现有学生2000多人,教学班43个,全校教职员工123人,其中专职教师110人,高级教师51人,一级教师59人,大学本科学历教师45人,专科学历67人,学历达标100%,高层次学历的教师达95.7%,特级教师2人,市学科带头人2人,市优秀青年教师5人,区学科带头人25人,区优秀青年教师18人。市、区教育学会理事、会员50人。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内涵发展,构建和谐校园,规范学校管理,拓宽教育空间,立足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努力实践“求实教育”办学理念,以“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为办学目标,全面实施东小“一一四“发展规划。形成了德育管理“小而活”,教育管理“实而新”,教师管理“严而序”的格局,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2004年,再省、市、区各级行政领导的扶持下,东方红小学不断拓展办学空间,采用“教体结合”的办学模式,聘请前羽毛球冠军韩爱萍女士等省、市知名羽毛球专业教练,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将世界先进的教育思想、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羽毛球运动相结合,实现“学校有特色、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特色,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作出不懈努力。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整体改革实验基地学校”、“国家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互补实验学校”、“湖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学校”、“湖北省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武汉市示范学校”、“武汉市学习型先进单位”、“武汉市第一轮办学水平先进学校”、“武汉市“三化一高”学校”、“武汉市对外开放学校”、“武汉市文明单位”、“硚口区名校”等多项荣誉。
武汉市武昌区中华路小学创建于1947年,学校的成长史是一部改革发展史,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形成了“创乐园、打基础、求发展”的办学思想。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红旗大队”、“湖北省示范学校”、“湖北省综合办学实力50强学校”、“湖北省教改名校”、“湖北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湖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武汉市示范学校”、“武汉市文明单位”、“武汉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武汉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武汉市艺术教育先进学校”、“武昌名校”、“武昌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学校”等殊荣。 学校教师60%以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现有市区级学科带头人15名,市区级优秀青年教师24名,其中包括全国模范教师、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优秀教师、湖北省优秀语文教师、湖北省优秀美术教师、湖北省教改先进个人(3名)、武汉市优秀教师(2名)、武汉市十佳少先队辅导员、武汉市百优班主任、武昌区十大名师、武昌区十佳教师、武昌区师德建设十佳教师(2名)、武昌区十佳德育工作者、武昌区十佳班主任(2名)、武昌区十佳学习型教师、武昌区共产党员“三个代表”实践行十佳先进个人等。这样一个高素质、专业化、研究型的教师群体,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实施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四年多来,学校教师共上全国、省、市、区各级接待课、研究课210多节,接待各级领导、专家、同行听课2万多人次。学校“十?五”科研成果被武汉市科技局认定为重大科技成果,学校教师在各级论文获奖和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文章180多篇。《光明日报》、《人民教育》等报刊以及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对学校的课程改革情况共作过45次专题报道,学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受到教育部朱慕菊副司长的高度评价。 近几年来,学校更加注重提高学生校园生活的质量,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新一轮课程改革四年多来,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国家级121人次,省级207人次,市级222人次,区级758人次,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受到社会及家长的广泛赞誉。 学校师生体育方面情况 武汉市中华路小学十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利用各种机会搭建多个平台促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学校每年都开展艺术节、科技节与体育节活动。 我校体育学科在武昌区处于领先位置,原副校长王军(去年调至武昌梨园小学任校长)就是体育教师出身,担任行政后一直抓体育学科教育教学教研以及群体,学校现共有体育教师6名,其中武昌区骨干教师两人,获得武汉市体育优质课一等奖两节,全校体育课程开足开齐,校园体育活动也一直是生机勃勃。我校校园面积小,体育组教师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开展体育群体活动——每年春、秋两季运动会,冬季长跑三跳运动会、夏季以游泳为主要内容的夏令营活动以及各种有趣的体育竞技活动,例如编花篮、开火车、花样橡皮筋、划龙船等趣味项目也进入学校运动会。体育教师还根据学生的特点自选音乐自编动作,创编并在全校推广了两套儿童韵律操。 为了增强老师们的身体素质,学校教师的工会活动也有许多体育内容,例如教师排球赛、羽毛球赛、工间操、趣味运动会等等。这次为了给疾风31的队员们鼓劲加油,教师也成立了一支“疾风11”队,和孩子们共同训练。虽然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十分繁重,但是每天下午5点,这些老师及一些热情的师生都会出现在操场上,大小两支队伍在周围一片喧嚣的呐喊声中训练、比拼!
武汉市桥口区崇仁路小学位于汉口闹市区一条狭窄的小巷深处。20年前,是一所典型的薄弱学校,条件差、质量低、教师留不住、学生招不来。近年来,学校坚定不移的走改革与创新之路,使小巷深处这所默默无闻的学校从低谷中崛起,走向全国,声名远播。 崇仁小学现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九五”重点课题“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全国先进实验单位,被评为“全国体育群体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现代教育技术试点学校”、“省教科研五十强学校”、“武汉市环保学校”、“武汉市校园文化建设十佳学校”。原校长李文衡受到李岚清总理的亲切接见,现任校长谈宇贤光荣出席全国第三次全教会,并光荣的代表武汉市小学校长参加全国教育部组织的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究班学习。 学校现有39个教学班,学生近2000名,拥有一流的设施和完善的住宿环境。现有教职工110余人,其中特级教师2名、市“五四”奖章获得者1名,省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1名、市区学科带头人13名,获各级“十佳”称号的教师25次,优秀骨干教师达40人次,教师共计达400多人次。学校还为市、区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学校管理干部。2002年学校还举行了首届“十大名师”评选,拉开了“把学校建设成为名师成长摇篮”的序幕。 学校投资近200万建成了千兆校园网和科利华教学办公平台。其中包括多功能教室,微机室,电子阅览室,网络办公室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学校共有220台多媒体电脑,分布在各个办公室、教室。互联网上开设了崇仁小学网页,努力把学校的先进教育理念推向世界。
湖北武昌实验小学是省内外知名学校,学校充分利用名校及名优教师优势,积极支持农村教育发展。 9月,湖北省首届名师刘有祥带领五位优秀的年轻教师来到宜城实验小学送课支教。宜城市教育局以宜城实验小学为窗口,在全市掀起了“学名师”的学习之风。在得知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名师带队下校支教的消息后,宜城周边区县的教师和教研员都纷纷赶来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中,武昌实验小学的三位教师所执教的课给听课的领导、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场不时传来赞叹声和掌声。课后,三位教师与相关学科教师、教研员进行了教学研讨。整个交流过程气氛融洽,老师们学习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表述了自己听课后的感受,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大家还就教学中的一些困惑交换了意见。刘有祥老师就课改当中老师们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作了专题讲座,详细地解答了老师们提出的问题,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特级教师武昌实验小学书记张基广也和教师们探讨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10月,宜城实验小学第一批骨干教师在两位行政领导的带领下来到武昌实验小学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实践活动。武昌实验小学的校领导热情地接待了这批教师。两位行政领导与实验小学校长就行政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6名骨干教师深入课堂听课,学习教学方法,交流教学经验;少先队辅导员观摩了少先队代表大会及大队委竞选活动,学习少先队的组织和管理。 此外,武昌实验小学还承诺:每学期都派出优秀教师去宜城对口支教,同时还热烈欢迎宜城实验小学派遣青年教师到学校学习。 武昌实验小学“拉手”宜城实验小学的举动在宜城教育系统引起较大凡响,据悉,其它学校也将陆续选派骨干教师到武昌实验小学学习、取经。
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创办于2001年,是一所具有开放性、实验性、示范性的武汉市教育局直属小学。现拥有两个校区,教职员工128名,学生1700余名。学校在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提出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创办常青教育实验区的总体思路下,紧抓机遇,开拓创新,牢固树立一切教育行为为儿童的健康和谐发展服务,最终实现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这一根本宗旨,确立了先进的 “生命发展”教育理念,树立了“十个一”的育人目标,构建了“师生双主体”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拥有一支经过武汉市教育局公开招聘,从各区精心选拔出的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组成的精英师资队伍。 学校设施一流,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标本的生命科学馆、有设备一流的现代化网络教室、还设置了“树人谷”、“三动员”、游乐园、美术、陶艺长廊、奥数馆、英语沙龙角、心理辅导室、及藏书数十万册(套)的电子阅览室等,充分体现了开放式、人文性、现代化、科技化和国际化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特色。 先进的办学理念,优美的育人环境,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敬业精良的师资队伍,高效优质的现代管理,使常青一小的每一个孩子提升着生命的质量、享受着成长的快乐。学校被中央教科所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是“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湖北省绿色学校”、“武汉市综合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示范学校”、“武汉市六有六创新示范学校”,多次评为教学立功单位,还被批准为“拥有聘请外国专家资格单位”…… 学校的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和认可,国家教育部、省市各级领导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我校的办学经验在《人民教育》、《湖北教育》、《中国教育报》、《长江日报》、武汉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中进行了专题报道。 站在新的起点,任重而道远,常青实验小学的每一位教职员工一定会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的支持下,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的引领下,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坚定地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用生命的赤诚诠释教育创新的今天,描绘孩子生命发展的美好未来!
长征小学座落于古城辰州的中心,创建于1974年,始称建设小学,1978年后改称长征小学。 据有关数据显示,该校校园占地面积13242平方米,建筑面积835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43个,学生3202人。教职工162人(73%专科学历),其中一线教师91人(88%专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职称以上教师88人,国家、省、市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42人。学校秉承“育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实施“以人格塑造人格,以管理培育品德,以环境陶冶情操”的德育方略;构建“教改和科研同举,实践与创新并重”的教学模式;实现“办精品学校、出精品教师、育精品学生”的办学目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