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江夏区舒安中学位于武汉市江夏区舒安乡。学校依山望湖、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校园浅含清清的柴泊湖水,偎依苍翠的古岗山。花木四时竞发,鸟语五更争鸣,芙蓉池内泉涌泉落,听涛亭畔涛声依旧;洁白的环湖路,巍峨的教学楼,富丽的图书楼、报告厅,掩映在湖光山色之中。可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里处处显露出园林式学校的特色。“学海无涯”、“惜时如金”、“励志笃学”等校园文化小景的巧妙配设,无不体现优雅与和谐,更是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学校周边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学校校风严谨,周边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育人的办学理念。近几年均被上级单位评为教学先进单位。
武汉市江夏区贺站中学位于武汉市江夏区贺站社区走马岭。学校周边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学校校风严谨,周边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育人的办学理念。近几年均被上级单位评为教学先进单位
保福中学创办于1980年,位于江夏区南端,紧邻梁子湖畔,随着生源的不断增加,于1994年底易地重建。校园总面积20820平方米,建筑面积3090平方米,乡镇撤并,生源大幅度下降,目前教学班8个,合计学生数363人;教职工27人,其中校级干部1人,中层干部4人,教师和干部中(含中层干部)20人,寄宿部主任1人,炊事员1人,保育员1人,教师和干部中(含寄宿部在内),中教高级21人,大专学历6人,其余为中级以上学历,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学校设置标准化专用教室,即仪器室、图书阅览室、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劳动技能教育室、体育器材室。室外体育器材标准,运动场地规范,学校布局合理,校园洁净,绿树成荫,环境宜人。
武汉市江夏区建新中学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学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极为便利。校园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开阔优雅,景色宜人,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拥有教学、实验大楼三栋,建有高规格、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和理化生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均按国家一类标准配备齐全,图书馆藏书近5万册。校内布局合理,四季树木葱茏,环境优美,是理想的求学之地
武汉市江夏区湖泗中学位于武汉市江夏区湖泗镇湖泗街。武汉市江夏区湖泗中学地处花园旁,周边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育人的办学理念。
武汉市江夏区桥头中学位于武汉市江夏区法泗镇长虹村 。 学校周边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学校校风严谨,周边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育人的办学理念。近几年均被上级单位评为教学先进单位。近几年来,学校发展迅速,更以其先进的办学理念,优雅的办学环境,纯正的校、多元化的课程,多样化的办学,优秀的师资,一流的教学质量,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
张之洞与江夏区安山煤矿江夏县没有县城,县衙门就设在武昌府城里。马鞍山乃秃岭,树木不多,野兽也不多,自古以来便是一座无主的荒山。 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湖北创办钢铁工业,兴建汉阳铁厂,开办大冶铁矿,但冶炼钢铁需要焦煤,必须引西方先进技术,建设新式煤矿。1893年初春,张之洞派德国技师在马鞍山附近勘察。德国矿师在马鞍山的仙女岭脚下发现了煤矿,发现此处焦煤蕴藏丰富,并露出地面。德国矿师发现此煤矿后向德国政府报告,经过张之洞不懈斗争,维护了采矿权。 于是张之洞购机开采,1893年4月开始采矿,1895年焦煤大规模开采,雇用矿工1000人以上,日采焦煤200吨。 张之洞先后下令开发了江夏马鞍山煤矿(矿井二处)、大冶王三石煤矿(矿井三处)和道士茯洑煤矿(矿井一处)。 以上合计每月出煤六百吨,但煤质不佳。以后,又开发江西萍乡之煤。这样,就以炼铁厂为中心,兼采铁、采煤和炼钢为一体,创建了我国近代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也为我国重型工业开了先河。所以,毛泽东同志曾谈到,举办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江夏区安山煤矿是张之洞办洋务开办最早的煤矿,也是他毕生视察过的两座煤矿之一(另一座为大冶王三石煤矿)。该煤矿已载于中国近代工业史册,令世界瞩目。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