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创办于1920年,是首批全国重点中学之一,武汉市首家“省级示范学校”,武汉市政府确定壮大发展的首批“示范优质高中”。几十年来,学校共培养了包括多名院士、百名博导在内数以万计的人才,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校友中最著名的有原湖北省委书记赵辛初,原浙江省省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万学远,中国载人飞船发射中心现场指挥徐克俊少将,原武汉大学校长陶德麟教授等。实验中学遵循“培育思想、注重发展、追求创新”的办学理念,在全国开“素质教育”先河,探索“创造教育”途径,铸造了“科技教育”品牌。历年高考升学率都居武汉市重点中学前列,特别是理科实验班成绩骄人,为社会瞩目。 2002届共37人,高考600分以上33人,人均625分,1人数学成绩全省第一,12人被清华、北大、中科大等名校录取;2003届共40人,达到清化、北大录取线9人,人均577分,全班过重点线。实验中学现有在职教师180余人,高级教师占60%以上,研究生学历32人。湖北省“十大名师”1人,特级教师8人,市、区学科带头人2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70%以上的教师承担有国家和省级重点科研课题。高水平教师队伍为各级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2003届高考我校600分以上22人,文科600分以上人数占武汉市一半。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10人,升入重点大学的比例接近60%,本科率达90%。其中,文科学生徐双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绩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实验中学一直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特别关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任重,国务委员、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湖北省省长罗清泉,副省长王少阶、辜胜阻以及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吴文俊、谷超豪、胡和生等曾亲临我校视察并为学校题词,极大地鼓舞了全校师生。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实验中学已成功收购原武汉市幼儿师范学校,校园面积和办学规模将扩大一倍。经省教育厅批准,我校“科技特长班” 今年首次面向全省单独招生。今年上报的招生计划是高一年级招收16个班,实际招生人数接近千人,比去年多招300人。省实验中学作为市区共建的重点高中,在武汉市教育工委和武昌区委的领导下,去年调整了校领导班子,现任校长钱秋元,党总支书记冯希娅,面对新机遇、新发展、新目标,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将进一步弘扬实验精神,推进创新教育,努力跻身全国千所示范高中,争取成为国内百强名校,真正把学校打造成国际知名教育品牌。
武汉市晒湖中学始建于1972年,原名武昌铁校,后更名为武昌铁路第四子弟中学,是武汉铁路局辖下的一所企业学校,其鼎盛时期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在校学生人数达1300余人,中、高考成绩历年在武汉铁路系统学校名列前茅。2004年,学校由铁路系统剥离到地方教育系统,成为一所隶属于武昌区教育局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学校位于武昌火车站东广场旁东安路23号,交通非常便利。学校规划合理、环境优美,按照一类标准配建的各类实验室、功能室、田径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朝气蓬勃、勤奋好学的教师队伍。全校专任教师49人,其中,研究生学历的共5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中学高级教师10人,一级教师27人,小学高级教师6人,教师职称结构合理。 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日臻完善以及规范管理目标的提升,近年来,学校多次被授予武昌区教育局颁发的教学质量奖、武昌区文明单位、教育绩效管理先进单位、减负增效先进单位、先进职工之家、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还被授予武昌区科技教育先进单位、武昌区中学足球、美术、音乐基地的称号等等,我校的跑操、跳绳、口琴等学生社团多次代表武昌区参加全市的评比展示活动,屡次获奖,享誉全市,展示了我校学生的青春风采。 学校将继续按照“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求真务实、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恪守“ 自强自立、成人成才”的校训,遵循“ 有教无类、乐学致远 ”的办学理念,充分赋予义务段的每一个学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让晒湖中学的明天更加美好。
武汉市铁四院学校位于武昌杨园,2006年正式由铁四院移交武昌区,是一所有30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学校校园开阔、校舍整齐,绿色的球场、红色的跑道整饬一新,让人赏心悦目,营造出一种优雅的育人环境。 学校秉承“博爱、均衡、合作、卓越”的校训,熔铸“严谨、尚实、敬业、精业”的教风和“勤勉、奋发、创新、实践”的学风,以“关爱教育”特色立校,注重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以爱修德,以爱冶情,以爱启智,以爱树人,以爱立校……多年来,学校以淳正的校风、优秀的教育教学业绩享誉江城教育大区武昌,被授予“武汉市办学先进学校”。 学校在生源不能择优的情况下,十余年来教学成绩始终稳居武汉市及武昌区前列,被市区教育局领导誉为“不改制的改制校”、“一所真正的名校”! 铁四院学校是武昌区北片的一所标准化学校,与武珞路中学、粮道街中学等学校一道于2008年12月通过武汉市政府验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03工厂子弟中学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石洞街。学校依山望湖、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校园浅含清清的柴泊湖水,偎依苍翠的古岗山。花木四时竞发,鸟语五更争鸣,芙蓉池内泉涌泉落,听涛亭畔涛声依旧;洁白的环湖路,巍峨的教学楼,富丽的图书楼、报告厅,掩映在湖光山色之中。可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里处处显露出园林式学校的特色。“学海无涯”、“惜时如金”、“励志笃学”等校园文化小景的巧妙配设,无不体现优雅与和谐,更是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
湖北省水果湖第二中学是直属于省教育厅的一所现代化中学,成立于2001年8月,是从原武昌水果湖中学分离后组建的一所全新的初级中学。 学校大门正对扩建一新的八一路,比邻湖北省外事办公室,紧靠湖北省教育厅,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东览东湖烟波,南望洪山葱茏,尽享水之睿智,广纳山之仁德。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自然环境,坐享天成。学校校舍整体规划。一次建成,气势恢弘,美观新颖——教学楼设计科学,间间教室宽敞明亮;实验楼功能超前,装配设施堪称一流;综合楼装饰高雅,功能齐全;图书室藏书丰富,阅览室温馨宜人;音美教室彰显艺术品位,潜移默化,陶冶性情;文理科多媒体教室洋溢人文关怀,闪烁理性的光辉,情理融合,环境育人;色彩鲜明的塑胶运动场张扬生命的活力,设施齐备的健身房演绎青春的风采...... 学校名师云集,人气旺盛。90%正当而立之年,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敬业尚德,专业精深——有特级教师一人,省管专家一人 。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优秀教师3人,区级“教坛新秀”14人,有18人荣获省市区优质课竞赛一二三等奖,更有一大批省市区内颇具影响的学科教学骨干和带头人。学校用管理提升质量,用质量打造品牌,学科竞赛名列前茅,中考成绩又传捷报,已在市区站稳脚跟,在省内外小有名气. 新学校,高起点。湖北省水果湖第二中学将把“省内龙头,国内先进并具有 国际影响”的现代化中学作为办学目标,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用完整、科学、先进的现代教育培养高人文素质和高科学素质的现代中学生;以具备“能生存、富爱心、愿合作、善学习、好深究、敢创新、勤健体、懂审美、有特长”等多方面综合素质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 ,逐步形成“衔接小学、呼应高中,构建十二年一贯制”的办学模式,以教学教研为龙头、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主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锐意创新。面向全体学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社会信赖的学校。
湖北省水果湖第一中学成立于2001年,座落在秀丽的东湖之滨,[1]隶属于湖北省教育厅 [2],其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武昌水果湖中学(省级重点中学、省级示范学校、中国名校)。 水果湖一中现有在职教职工130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7人,中级职称教师38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1%。拥有3个年级,35个教学班,2000名学生,是一所实施义务教育的初级中学。教学区面积为26315.28㎡,生均占地13.2㎡。总建筑面积为21781.05㎡,拥有多媒体教室38间,学术报告厅、塑胶跑道操场、天文台各1个,音美专用教室2间、理化生实验室各3间,教学手段日趋现代化。
汉市第三十八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单设初级中学,地处积玉桥老城区、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学校创建于 1956 年,占地面积 17361.53 平方米,有明亮宽敞的教学楼,清爽整洁的办公楼,雄伟气派的实验楼,两块大操场。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亭廊相间,赏心悦目,不愧为读书治学,育人成才的理想场所。 学校确立的办学指导方针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探索、形成“成人”教育特色,其目标是“以人为本,培养有知识,守纪律的文明人,有理想,会创造的现代人。”其内容是“求真知,成真人”。所谓“求真知”,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追求真理的热情,发现真理的才能,捍卫真理的勇气”三种品行。所谓“成真人”,主要是培养学生在“成人”的四个层次上“合格”,即“行为规范,成为合格的学生;明辨是非,成为合格的人;热爱祖国,成为合格的中国人;信念坚定,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满足学生的需要,学校还增设了心理健康课程,开设了“国防合作项目——青春健康”等课程。同时加大校本开发,努力实现“用崇高的道德塑造人;用规范的体制锻造人;用先进的理念转变人;用开放的办学丰富人;用大胆的改革成就人;用美好的明天激励人。” 在教学方法上,三十八中人积极构建大课堂的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填鸭式,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建立自主研究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异步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校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打造特色品牌,强化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把课堂变成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阵地。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学校尤其注重热情关心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相信重用和优胜劣汰相结合,不断优化教师队伍,有效促进成长。为了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的组织”,三十八中以“转变教育观念,增强敬业精神,提高专业本领”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校本培训。学校现有高级教师 12 人,省市骨干教师 11 人,区学科带头人,区优秀青年教师,区教坛新秀,区骨干教师 24 人,占全校教师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六。学校还组织专家定期讲学,“会诊”,促进了“名师”队伍的形成。 为了适应现代技术教育的需要,学校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自筹资金建立了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物理电学实验室,电子备课室,完善了各功能室的设施,计算机教学实现了一人一机,各室设备达到国家 2000 标 I 类。继 1996 年第一轮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后,今年第二轮评估再次被评为武汉市办学水平先进学校。 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北省教学改革实验学校”、“武汉市信息技术实验学校”、“武昌区九五科研强校”、“武昌区目标管理先进学校”、“武昌区最佳文明单位”……信息技术教育在武汉晚报,武汉电视台,湖北电视台竞相报道。仅信息技术竞赛全校师生获国家级奖 79 人次,省级奖 60 人次。 展望未来,三十八中以昂扬的姿态,求实的作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正朝着创“成人”特色的目标迈进。
武汉市南湖学校是一所隶属于武昌区教育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地处国家级示范小区南湖花园城内,学校分设中小学两个校区。校园规划合理,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形成了幽静、雅致的校园文化氛围。按照一类标准配建的各类实验室、功能室,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目前,全校拥有5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700多人,在校教师145人,是武昌区一所规模较大的学校。近年来,学校高举“人本教育”旗帜,秉承“知礼、尚德、博学、诚信”的校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特色求声誉,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学思路,遵循“办质量上乘之学校,办人民满意之教育”的办学宗旨,以培养“文明、守纪、团结、友爱、进取”的校风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南湖学校的“体育精神”和“三视精神”,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独具南湖特色的合校情、有实效的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学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办学水平跻身武昌区一流,在各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令人瞩目:2005年5月被武汉市政府认定为“武汉市办学水平先进学校”;2005年至2008年连续四年被评为“武昌区最佳文明单位”;2007年至2009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武昌区教育工作绩效考核先进单位”;2006年至2010年连续六年获得“武昌区教学质量奖”;2008年高标准通过“武汉市初中标准化验收”;学校近几年分别被有关部门授予“武昌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武昌区绿色学校”,“武昌区科技教育先进学校”,“武昌区语言文字示范学校”,“武汉市体育特色学校”等光荣称号。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