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高新区火炬学校是湘潭高新区管委会斥资近1亿元倾力打造的一所现代化9年一贯制学校。学校位于火炬北路,地处湘潭市政中心区,占地面积90亩,总建筑面积30475平方米。学校成立于2006年,现有教学班29个,学生1075人;有从全省各地招聘来的专职教师77名,平均年龄只有32岁,其中有2名特级教师,省市级骨干教师16名。学校秉承“让每—位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成长和进步”的办学理念,立足“高素养、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学宗旨,以“追求卓越”为校训,以“市内领先、省内一流、教育高质、管理高效”为目标,突出多元智能的教学策略,是全市唯一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小班教学实验基地。学校先后被评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湘版小学《科学》教学示范学校。湘潭市高新区火炬学校<正>湘潭市高新区火炬学校是湘潭高新区管委会斥资近1亿元倾力打造的一所现代化9年一贯制学校。学校位于火炬北路,地处湘潭市政中心区,占地面积90亩,总建筑面积30475平方米。学校成立于2006年,现有教学班29个,学生1075人;有从全省各地招聘来的专职教师77名,平均年龄只有32岁,其中有2名特级教师,省市级骨干......这所以火炬命名的学校一直是湘潭国家级高新区的“金枝玉叶”。这所2006年才创建的年轻学校,很快就因为优质的教学质量和突出的教育特色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目光。科技教育便是学校最为骄傲的亮点。2010年因区划调整,学校调整到岳塘区,至今魅力不减。2009年火炬学校接连捧回三个全国大奖:7月在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创意总决赛中,学校代表队获团体金奖,并被授予“中国青少年太阳能研究基地”称号,还获赠一套价值15万元的太阳能光伏实验电站;8月在第十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大赛决赛中,学校电脑动漫工作室创作的粘土定格动画片《轮椅历险记》获得小学组一等奖,成为湖南十年来参加这一活动的最好成绩;同样在8月,学校参加第六届世界奥林匹克机器人竞赛中国区选拔赛,获得全国一等奖。2010年,学校在科技教育方面依然捷报频传:5月,湖南省中小学机器人竞赛第一次走出长沙,在火炬学校成功举办,学校代表队一举获得三个一等奖;7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机器人大赛中,学校也获得三个一等奖;12月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大赛上,学校又一举捧回了特别奖。 面对成果如许的辉煌与灿烂,有着一双美丽的丹凤眼的年轻女校长黎辉却表现出老农般的从容与淡定:“人类天性有认知、探究与创造的欲望。获大奖、争荣誉只是我们开展科技教育的副产品,我们的本质所追求的是点燃孩子心中创新的火焰,培养他们乐于认知、勇于探究、积极创造的科技品格。”科技馆去年年底才建成,从硬件到软件前前后后花了60万元。科技馆由声、光、电、力、磁、能、水、气、新材料等九个方面的系列设备组成。这些设备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操作性于一体,能将光的反射、声的传播、力的分解、电的产生、水的循环、能的转化、磁的变化等自然常识和科学原理用最直观的形式演示出来。 “展品的互动性是这个科技馆最突出的特点。学生通过操作能从简单中体会深奥,从娱乐中学到知识。”陪同的副校长刘勇介绍道。他是一名科学教师,他的话不多却很在理。即便我们成人在科技馆里都感到兴致盎然,对于那些求知欲望强烈的孩子们来说,科技馆无疑是魅力无穷的乐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我们老祖宗孔子的谆谆告诫。他说的虽是读书,其实科技教育更是如此。事实上,为了把学校建设成科技的乐园,学校一班人没有少花心思。
湖南省长沙市育才学校位于长沙市芙蓉区南元宫8号,前身是雍正二年(1724年)创办的育婴堂。1950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接管育婴堂并改名为育才学校。首任校长是王首道同志的夫人易纪钧。学校占地面积17295平方米,生均12平方米,建筑面积14284平方米,生均9.8平方米,现有24个教学班,1451名学生,71名教职工。学校绿化覆盖率达31%。校园景色宜人,环境优雅,被誉为花园式学校。 进入21世纪,学校提出了“三全”:“学校全面管理,教师全面育人,学生全面发展”,“三特”:“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目标;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办学宗旨;奏响了“以人为本,以创为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办学旋律。学校现有特级教师1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4人,市级骨干教师7人,区学科带头人7人。近三年来,有79人次获国家、省、市、区“优秀教师”荣誉,市级以上论文获奖200余篇,市级以上课堂教学获奖20余节。学校先后获得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南省绿色学校、湖南省安全文明单位、湖南省羽毛球后备人才培训基地、湖南省科普基地、湖南省学校心理教育理事单位、湖南省小学校长培训基地等荣誉。学校以课题为龙头带动校本教研,近两年来分别在省、市开放了语、数、外、品德、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校本教研活动,产生了较大的反响,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2005年《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构建与实践研究》获国家重点课题优秀子课题奖,2006年《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构建方式与实践研究》获长沙市友谊科研奖。目前学校主持承担的国家和省、市级课题共5项,学校因此成为全国小学作文教学实验学校、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实验学校、国家教委重点科研项目实验学校。
浏阳,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心忧天下、百折不挠、兼收并蓄的湖湘文化在这里沉淀并且延续,从而造就了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浏阳精神.而延续湖湘文化、塑造浏阳精神、培育国之英才的摇篮,是学校.进入21世纪,,国家的发展和科技文化的进步,使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实现“科教兴市”、建立教育强市,是浏阳人奋斗的目标.而现在,我们离这个目标又近了一步,因为一所少年儿童接受优质系统教育,放飞成才理想的学校已经诞生.它就是浏阳市新文学校. 2007年2月8日,在关口长兴社区,市政府2007年重点工程,我市首家实施九年全寄宿制管理的学校新文学校,开始了它的全面建设.仅5个月时间,在学校董事长、原教育局局长张运釮先生为代表的十几位热衷于教育事业、充满爱心的社会知名人士的鼎立支持和帮助下,目前学校一期工程各项建设已经竣工.7月13日,市领导李中琪、刘明理率发改、教育、城建等部门视察新文学校的建设情况后,对学校的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现在的新文学校,占地131亩,建筑面积39160平方米,总投资8000万元.学校按照“前学后寝、山水相依”的设计理念,将九年学段分为小学1—3年级、小学4—6年级和初中7—9年级三个学段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各学段都建有不同的教学大楼和学生宿舍,教学相对独立.另外,学校还建有生活服务大楼、教师宿舍、行政楼、综合大楼、艺术楼、体育馆、300米塑胶运动场和篮球场.校内人车分流,实现了高标准的绿化、美化、亮化、智能化.建成后,学校可吸纳48个教学班,2200名学生就读. 但是,光有齐备的教学硬件设施和舒适的教学环境是不够的。只有过硬的师资力量,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坚强保障。为此,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学校也在积极进行师资队伍和职工队伍的建设。致力于实施“名师群体兴校”战略,努力打造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湛的名优教师队伍。现在的新文学校,已经聚集了张兰清、刘异平、伍艳辉、刘林湘、李林、商南花、刘文章七位名师和19名骨干教师队伍,师资力量在浏阳同类学校中是最强大的。 新文学校坚持以“校园文化立校、名师群体兴校、规范管理制校、质量品牌强校”为办学思路;以“努力构建具有浓郁人文气息和浓厚书香氛围的现代化校园,培养有理性有智慧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为学生幸福生活奠基”为办学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学校有一整套的教学管理体系和制度。
浏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创办于一九九八年,是三湘大地一所最年轻的省示范性高级中学,是浏阳市教坛上升起的一颗新星。学校的诞生是以香港爱国儒商田家炳先生无私捐献4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由市政府和市教育局投入1600万元建成,目前总资产过亿元。 学校占地300亩,建筑面积6万m2,绿化覆盖率达43%,各项教育教学设施齐全。学校以严谨的管理著称,教学质量长期居浏阳市前列,2004年晋升为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学校现有44个教学班,学生2465人,教职工213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外籍教师1人,高级教师70人,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学校办学经验在多家媒体广为报道,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学校自创办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定不移地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坚持以对社会负责,助学生成才,让家长满意为办学宗旨,不断创新思路,深化管理,逐渐树立起了田中教育品牌,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学校从2001年参加高考以来,已连续十年获浏阳市高考质量评价一等奖,奥赛、北大清华自主招生考试成绩斐然。学校礼仪教育、爱心教育、学生自主管理等方面形成特色。学校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引来了众多名校的青睐,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陆续将我校定为“优秀生源基地”。 在现代教育装备方面,学校近三年投入780多万元完善校园局域网、校园广播网、智能球监控网三大网络建设,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数字化田中基本形成。“2008年田家炳中学成立”被评为“浏阳改革开放3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十大事件”之一。 2004年9月,学校与英国金·阿尔佛雷德学校正式签订协议,成为友好学校;2005年,学校又与英国三通高级中学签订合作协议,2009年又与美国自由高中签订合作协议,校际交流合作进一步增强。迄今互派师生达300多人次,交流、培训效果良好。国际交流使学校接触并学习到西方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的学生主体意识、人文关怀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增强。这一活动已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在英国当地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十二年来,学校曾获“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南省园林式单位”,“省卫生文明单位”,“省安全文明单位”,“省级档案合格单位”,“国家教育科学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实验学校”等多项荣誉。目前,学校已成为长沙地区整体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之一。 学校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提出要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建成一个“质量高、校园美、特色新”的三湘名校,打造出田中独有的团队精神,形成田中特有的人文魅力
修业学校历史悠久,是一所名、老、特学校。学校创办于1903年8月18日,校名“修业”,取“修德敬业”之意。也曾以“修业学校”、“湖南私立修业学校”、“长沙私立修业学校”、“桂花井完全小学”命名。1969年恢复“修业学校”校名,现有占地面积3647.32平方米。 修业学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毛泽东、徐特立、周世钊、黄兴、欧阳梅生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过。毛泽东同志曾在这里主编了著名的《湘江评论》。 修业曾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党和国家领导人王首道,革命先烈毛泽覃、欧阳立安,原全国政协委员沈醉、沈其震、李静,人民音乐家田汉,著名作家张扬等均在修业学校接受基础教育。 体操是修业学校的特色,是湖南省体操传统项目学校,长沙市体操学校分校。学校曾获得“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集体”、“霍英东体育基金会”奖金、湖南省体委授予“体操摇篮”称号。 修业学校如今已走过了百年历程,光荣而悠久的历史、突出的教育教学业绩为芙蓉区教育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