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庙中学创办于1989年,是一所乡镇中学。学校原址是宜章县第五中学的旧址,位于栗源镇西南方向,东邻坪梅铁路,西邻107国道,南邻宜关公路,四周为丘陵环绕。学校占地面积198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现有计算机30台,图书室藏书35000余册。7个教学班,学生368人,教职工36人,中级教师11人,初级教师22人,本科学历13人,大专学历17人。 学校以“诚”、“勤”为校训,激励师生以“诚”待人,以“勤”律己,用自己的真诚和勤奋叩开成功之门。以“德为魂、勤为本、严为经、活为纬”的校风,励精图治、求实创新,不断开创新的教育蓝图,谱写新的教育篇章,为培养21世纪的新型人才而努力! 学校创办至今已为社会及上一级学校输送了3800名合格人才,其中中等专业学校580人,保送一中13人,1995年生地会考名列全县乡镇中学第一,1996年毕业会考综合评价乡镇中学第一,为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
我校创建于1927年,现有教学班3个,学生55人;(另学前班1个,幼儿11人),教职工5人。校园面积约4089平方米,生均约62平方米。校舍总面积1651平方米,生均25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约921平方米,生均约14平方米。教工宿舍约532平方米,人均约106平方米。仪器总价约2万余元,属Ⅱ类标准。有6×60m直跑道,有风雨活动室89平方米,体育器材达Ⅱ类。我校有专业教师3人,学历合格3人,合格率100%,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1人,中级2人,任职合格率100% 。教师潜心于学生,不断加强自身修炼,工作责任感强,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及管理水平,学生听从老师的教诲,勤学守规,关爱生命,都是人见人爱的小学生。⊙
长沙市天心区建业中学,座落在交通便利的芙蓉南路天剑社区内,是一所初级中学。近几年来学校在市、区教育局的领导下,特别是2004年现任领导班子上任以后,学校大刀阔斧实行内部体制改革,以“树建业精神,创一流学校”为指导思想,强力推进“制度管理”,坚定“差距就是潜力,压力就是动力,挑战就是机遇”的信念,立足校情,跨越发展,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全校各方面不断取得骄人的成绩。2007年通过师生的全力拼搏103名初三毕业生中,有32位学生分别被省示范性高中雅礼、周南、明德、十五中、十一中、、地质录取,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1%,同时学校先后被授予“长沙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长沙市综治管理优秀单位”、“天心区文明单位”、“四星级文明单位”和“区级规范性学校”。优美典雅的校园环境:学校虽位于市中心,但没有城市的喧嚣,有的是宁静与精谧,学校鲜花绿草、洁雅感人、清静养人,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花园、乐园、学园。一流的办学条件:每个教学班均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并且宽带连入,充分实现资源共享。有按国家I类标准配备的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及理化生实验室,拥有5个多媒体教室,1个计算机专用教室,信息化教学基本普及。优秀的师资队伍:2006年学校一次性面向全省范围内招聘了13名骨干教师来充实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40人,其中专任教师38人,教师平均年龄35岁,研究生学历1人,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达到90%,其中6位教师成为了省、市、区级骨干教师;还有5位教师分别担任了区语文、数学、生物、历史、音乐学科的理事长和理事。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优秀的人才:我校以“走进来充实自己,走出去影响他人”为校训,注重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先成“人”,再成“才”。科学有效的管理:以质量求生存,靠诚信求发展。几年来,我们一直秉承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相结合的模式,极大的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时时处处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入手,形成了教师科学严谨的教学态度,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严中有爱的学生管理格局。 与雅礼、天心一中牵手共创辉煌:与两所学校的牵手,让我校接受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并能共享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特别是从2007年开始我校将有2%—15%直升雅礼中学的毕业生就读指标,相信随着与这两所学校的合作的深入,在三年内,建业中学一定能走上品牌发展之路,建业中学的孩子们一定能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
回龙铺中学地处宁乡县回龙铺集镇的西北方,宁横公路侧畔,与镇政府一墙之隔。1975年,学校由原华光完小搬迁而至,依山傍水,宁静秀丽,交通便利。 30多年来,党委、政府及全镇人民用各种不同的集资方式,先后投入数百万元建成占地31.8亩、建筑面积14200多平方米、颇具规模的农村初级中学。学校教学楼、综合大楼和艺体楼凝聚着回龙铺镇党委、政府和38000人民的心血,绿树掩映中的教师住宿楼、学生公寓楼透着现代气息,可供3000人使用的节能锅炉、占用1000多平方米的餐厅、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练功房、美术室一应俱全的设施,为师生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学校现有教学班18个,学生923人,教职工64人,中共党员12人。教职工中本科学历40人,专科学历23人,中等技术职称35人,县名优教师1人。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年富力强,团结务实,开拓进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敬业奉献,求实向上。 学校以质量立校,特色兴校。近五年中,教师共有103篇论文获市、省、国家级奖。学校有一支雄厚的艺术教师队伍和高素质的艺术特长学生,2001年市政府授予“市艺术特色学校”称号。在继2000年《果园娃娃》获省一等奖后,2002年《织韵》获市一名,2004年《种》获市一名,文艺节目进了田汉大剧院,誉享三湘。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上一个台阶。近三年来,共有48名学生获市、省、国家级各项竞赛奖。为宁乡一中、四中等高等中学先后输送了61名优秀新生。 “沩”楚有才,三十多年春花秋实,回龙铺中学桃李芬芳。余斯惟盛,构建和谐社会,回龙铺中学正迈步朝前。⊙
笆篱中学创办于清朝末年,时称“西山书院”。解放后,由人民政府接管,几易校名,1972年3月始称为“笆篱中学”,并一直沿用至今。学校历史悠久,文 化底蕴深厚,教学环境清幽,历来是“笆篱三堡”的文化中心、人才摇篮。学校办学规模不断壮大,办学设施不断完善,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共有教师42人,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本科学历教师12人,专科学历教师30人,高 级教师1人,中级教师20人,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爱岗敬业、专业过硬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精诚团结的领导班子加上刻苦钻研的辛勤园丁,使学校连续4年 (2004年 ---- 2007年)获县教育局综合目标管理二、三等奖,受到上级领导和周边群众的一致好评。 学校拥有一栋教学设施齐备的综合楼,内设标准的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体育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电脑室、网络教室(办公全部自动化)。实验教学仪器工作历年都受到上级好评,并作为经验推广。 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充分展示学生”的办学宗旨,朝着“团结进取、务实创新和争创一流”的目标迈进。
长沙市岳麓区矿山学校创建于1960年,位于风景秀美的岳麓山下,大学城中心,依傍麓山南路,交通便利。学校为中小学九年一贯制,教学设施齐备。全校现有学生500余人,主要为来自科研院所、市内机关及高校的子弟,主体生源素质好。现有教职工36人,他们专业素质高,敬业精神强,教学经验丰富,90%以上为本科毕业,40%为中学高级教师。
湘潭市第十中学是市直属普通完全中学,是湘潭市唯一由国家空军招飞工作局授牌的“空军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是湘潭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并与湖南师大附中合作办学,开通了湖南广益卫星远程教学。省军区评估学校成为“国防教育基地”。学校左依上瑞高速,右望湘潭市行政中心,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校园占地200余亩,建筑新美、环境幽雅,是省级园林式单位,湘潭市安全文明校园。学校设施齐全,师资雄厚。有全市一流的现代化教学大楼、科学实验大楼,高标准的学生运动场地。学校现有教师100余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省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共30人,中高级教师占有86%,本科学历100%,研究生学历5人。空军飞行学员早期培训是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学校制定校本教学大纲并编写校本教材,分层次、全方位对学生的学习、身体、心品进行训练。自基地成立以来,我校共向空军航空大学输送飞行学员72名,居全省同类学校前列,多次获国家空军招飞工作局和省市表彰。学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飞苗培训、空乘培训、学科知识培训、体训队、美术班等,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学有所长。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成绩优于一些省、市级示范中学,连续3年获湘潭市一般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优秀单位,得到了市教育局的好评和社会的认可。
坪头山中学 坐落在永安镇石塅村坪头山,距永安镇3.5公里。学校占地面积36000平方米,校舍面积7264平方米,固定资产300万元,学校布局合理,设施齐全,拥有两栋教学楼、一栋实验楼,一栋教师宿舍、一栋学生宿舍和食堂、鱼塘、猪场等,有图书、仪器、电脑、中心电教、实验、卫生、体育器材、美术教室,有250米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和篮球场。学校现有15个教学班,学生720余人,教职工4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31人,中学二级教师16人,本科学历29人,专科学历19人,有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坪头山中学建校以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 德育为首、五育并举、教学为主、育人为本、勇于创新、全面发展 ” 的 办学指导思想 ,形成了“ 谦和、严谨 ”的 教风 ,“ 认真、进取 ”的 学风 。学校以“ 文明礼貌的良好风气,紧张活泼的教学秩序,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奋发向上的开拓精神 ”作为校风 ,以“ 团结、奋进、务实、创新 ”为 校训 ,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德育工作的主旋律,注重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全面育人。近年来,学校教职工团结一心,积极开拓进取,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办学成绩斐然,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跻身于浏阳市农村中学先进行列,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中频频获奖。校园花开四季,绿草如茵,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 教学思想端正、办学条件合格、全面管理有力、队伍建设有效、办学效益良好 ,这是对坪头山中学的中肯评价。现在,学校正朝着“ 管理 一流、质量一流、设备一流、环境一流 ”的 目标 努力迈进,再创辉煌。
我校为一所百年老校,始创于1905年,由武绍英创办西路中学,1914年更名为兑泽中学,1952年改名为长沙市六中,1957年六中搬迁,文星桥创办十八中,后来十八中搬迁,1966年在十八中原址创办长征学校,1979年北区长征中学更名为长沙市第三十二中学。现为省级示范性中学长郡中学对口支援学校。 三十二中的办学历史,跨越了一个世纪。我们始终抓住“以生为本、亲仁善邻”的红线,始终扣住“勤学守纪、文道合一”的校训,始终落实“爱国从爱校做起,成才以成人为先”的办学理念,努力促进教育的和谐均衡发展。 近几年来,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日益改善,教师队伍不断优化,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学校拥有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爱岗敬业的教职员工。现有在职教师55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8人,中学一级教师40人。含大学兼职教授1人,省级骨干教师研修班授课教师1人,国家园丁奖1人,省优秀教师2人,市首届友谊优秀教师奖1人,市优秀青年、优秀党员、优秀教师5人,长沙市优秀教师师德师风报告团成员1人,市、区骨干教师4人,区首届十大明星教师2人(全区中学教师中仅有2人)。由于政府及教育局的重视,近三年共计投入180余万元用于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各种仪器设备的添置,且实现了班班通。学校图书室现有藏书1.8万余册,生均达30册以上。学校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电脑室、阅览室、工会活动室等一应俱全。学校先后被各级党委、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文明卫生单位”、“规范化学校”、“安全文明单位”、“合格教工之家”、“星级安全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师生员工励精图治,创新、培优、提质、和谐、均衡发展。教师主编、编著教育教学用书90余册出版发行,师生在全国省市发表、获奖1000余项,中央电视台、《中国教师报》、《人民教育》、湖南教育台、《湖南教育》等40余次报道或专访。在今年159名毕业生中,12名同学被保送、直升进入长郡中学等省级示范性中学,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家长满意度高。 我校从2004年开始由政府定为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校,2006年被市教育局确定为长郡中学对口支援学校,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学生可按10%—30%的比例直接升入长郡中学高中部就读。长郡中学在教育教学管理、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设备等方面对我校进行支援。我校内抓管理,外树形象,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借助省级示范性中学长郡中学对口扶持的契机和各级政府、市、区教育局的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中青年优秀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师生结对帮困保学”、“长郡中学对口支援教学金”、“校友刘志坚博士砺志奖学金”、“贫困学生帮扶制度”、“家访制度”等,让每一个学生“进得来、坐得住、培养好、发展优”。让三十二中这个小花园内的每一朵花都有机会打苞、吐蕊,散放出自己的芬芳,是三十二中全体师生共同的心愿。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