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二中东滨湘江,北望南岳,吸三湘之灵气,钟衡岳之秀色,以百年的悠悠历史,开衡阳近代中等教育之先河,以质朴淳厚的校风教风、知书达人、造福四乡,从莲湖书院到1906年建立衡清官立中学堂,历经西湖中学、衡阳县立中学、市立中学,再到衡阳市二中,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现已发展成为有50个教学班,3000多名师生员工的现代化完全中学。学校久负盛誉,人才辈出,卓越的教育家曾熙、曾恕曾任学校校长,当代著名作家唐浩明和著名画家钟增亚等知名人士曾就读于学校。 学校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现有在职教工206人,其中高级教师98人,中级教师96人。80年代以来,先后有5名教师被评为特级教师,12名教师获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称号,1名教师获全国师德标本称号,2名教师获“全国英才导师奖”,1名教师获“徐特立教育奖”,8名教师获省级以上理、化、生奥赛及科技发明“园丁奖”。近几年来,学校教师在市级以上优秀课比赛中获奖达120余人次,其中全国奖7人次,省级次29人次。向棣伟老师获全国物理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第一名。教师教育科研成果及论文获奖149项(篇),论文获国家级奖16篇,获省级奖19篇。樊芬芳老师研制的《中学型化学实验盒》获国家专利及全国科技教育发明一等奖,课题《中学型实验盒的开发与应用》获湖南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学校拥有衡阳市一流的办学条件,兴建了设施完备的科技楼,安装了闭路电视双控系统、计算机教学网络和电脑智能控制广播系统,修建了“三辰影库”和 一流的室内外塑胶跑道、建成了高标准的体艺大楼和带有独立卫生间和盥洗室的学生公寓,。实验室、语音室、电影放映室、电教控制室等,均按国家1类标准装备。 学校确定了文化基础知识教学为主体,以体育、艺术特长教育为辅助的“一体两翼”办学思路,成绩斐然。近三年,学生学科竞赛中获奖186人次,其中国家级奖26人次,省级奖72人次。蒋艳婷同学获英语奥赛全国一等奖,刘汉明、刘垣明,唐超等分别获2002年、2003年,2004年全国高中化学,物理奥赛二等奖。高、初中毕业生会考合格率都在98%以上,高考成绩及高考录取率列全市前三名。2004年学校高考本科一次性上线168人,录取率高达86%。学校的奥赛实验班在社会上享誉较高,每年的高考录取率达90%。 学校体育和艺术特色教育已结出硕果,运动员先后夺得全国比赛金牌9枚,省级比赛金牌125枚,市级金牌432枚,18人次达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培养国家二级运动员122人,高中毕业班运动员100%保送到国防科大等全国高校,艺术特长生获国家级、省、市级奖53人次,其中舞蹈《洞庭渔米乡》、《平湖秋月》,合唱《江南好》获省一等奖。近三年学校艺术特长班录取率达90%,2004年有多名艺术特长生被中央美院、中央音乐学院和电影学院等全国一流大学录取。 学校办学成绩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多次获得表彰。学校已挂牌为衡阳市重点中学、衡阳市教改教研示范校、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南省培养体育运动后备人才重点中学、武汉体院训练基地、湖南师大艺术学院衡阳附中、“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还先后被授予“有突出贡献单位”、“优秀学校”、“行为规范示范校”、“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25项荣誉称号。 学校地理位置优越,校园环境幽雅,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先进完备,特色教育突出,是衡阳市教育界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以人为本,开拓创新,二中人还在努力,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在辛勤汗水的浇灌下,衡阳市二中这朵教苑奇葩将迎风怒放,艳冠群芳。
衡东一中始创于1940年,前身为著名的国立师范学院附中(1940年创办)和省立十二中(1942年创办)。1950年两校合并,定名为省立衡山中学,后曾更名为衡山二中(1952年)、衡山一中(1961年)。1966年,从衡山县析出湘江以东地区成立衡东县,学校成建制划归衡东,始改今名。1978年被首批定为市属重点中学,1998年挂牌为省级重点中学,2004年更名为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校园占地面积300亩,现有教职员工253人,4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3000人。 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学校创办至今已近70年,是一所有着深厚办学底蕴的传统名校,为国家民族培育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两院院士沈志云、中科院院士刘新垣和赵淳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龙驭球、原湖南省省长刘正、原山东军区司令员易元秋,省政协副主席阳宝华、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王志等是我校历届学子中的杰出代表,1982年以来,有27人考入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 环境幽美,设施完善。学校拥有一流的软硬件设施,现代化的综合教学大楼、藏书8万册的图书馆、400米标准田径场、多功能体育馆、50×22.5米游泳池、设备先进的科技楼、高规格的学生公寓以及不断完善的校园网络教学平台,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校园环境在绿化、净化、美化、精品化的同时,更多地熔入了时代精神,素有“公园式、花园式学校”之称。 名师立教,博学业精。师资队伍的高素质,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一中人的永恒追求。从1997年开始,学校推出了“3510教师形象工程”,鼓励中青年教师“三年成长,五年成熟,十年成名”,构筑起一中的名师群体。工程启动以来,对中青年教师的成长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近三年,他们中有30多人次在省、市教学比武中获奖,其中12人次获一等奖,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奖论文、课件及课题成果达160多篇次,不少中青年教师开始由“教书匠”向专家学者型教师过渡。学校现有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67人,全国和省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19人,省市学科研究会理事和学科带头人21人,有一大批享誉全市的名师。 德育体育,特色突出。德育、体育是衡东一中突出的两个特色。学校以德育科研为龙头,实施全员德育计划,形成了“学校无闲人,校园无空地,处处皆育人”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格局。学校德育课题《校园环境建设与育人关系的研究》被评为国家重点科研课题成果二等奖。在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学校曾被推荐作经验介绍。普及与提高并举是衡东一中体育形成特色的法宝。学校的群体活动制度化、经常化、专业生训练科学化、规范化。体育合格率、达标率年年保持98%以上。以我校为主组成的衡东县中学田径队,连续十四年夺得市中学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学校男子篮球队多次蝉联衡阳市中学生篮球赛冠军。康慧中同学在全国第五届城运会上曾勇夺4×400米接力赛金牌。 理念先进,质量领先。学校以“砺志、勤学、求实、奋进”为训,坚持“优化育人环境,构筑名师群体,推行素质教育,培育高质人才,创建一流名校”的办学理念,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本科二批以上录取率一直保持在全市省级示范性高中前列, 2001年谭彦同学获全省文科状元,2004年4人被清华北大录取,2008、2009年刘天赐、周衡威连摘衡阳市理科状元桂冠,连续多年被评为“衡阳市高中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学校还先后获得过“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400佳单位”、“湖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以及“衡阳市校园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百载功业,万里前程。“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教育强县”的为衡东一中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课程改革,为衡东一中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团结奋进的一中人,将秉承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东风,积七十年办学之精华,聚精会神搞建设,全心全意谋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全面提升学校品位,高歌猛进续新篇。
长沙市湘一芙蓉中学,是一所具有八十多年办学历史、由长沙市一中直接管理的公办重点中学,是一朵绽放在三湘大地上的绚丽的教育奇葩。 学校秉承百年名校长沙市一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长沙市一中成熟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公、勇、勤、朴”为校训,突出“素质+个性,规范+创新”的办学特色,树立“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优秀学生”的办学理念,既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又重视发展学生个性。 学校地处五一大道省政府对面,环境优美,各类设施齐全。绿地草坪,水榭凉亭,春意盎然;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错落有致;图书室、语音室、实验室、音美教室、心理咨询室、交互式多媒体网络教室,设施先进;篮球场、塑胶跑道、形体房,一应俱全。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硕士学位12人,本科学历138人,占在岗人员的95%;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55人;省级骨干教师6人,市级骨干教师36人。 近三年来,学校高考、中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0年高考上线率98%,中考合格率96%;2011年高考上线率100%,中考合格率96%;2012年高考上线率99.5%,中考合格率96%。近三年来,学校教育教学教研成果斐然:教师获国家级一等奖5人,学生获国家级特等奖4人、国家级一等奖42人;教师获省级一等奖10人,学生获省级一等奖6人;教师获市级一等奖18人,学生获市级一等奖110人…… 学校2002年挂牌为长沙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3年挂牌为长沙市示范性中学,2006年通过长沙市示范性学校的复查,2007年挂牌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10年再次通过了长沙市示范性学校的复查验收。近三年学校先后被长沙市授予“青少年礼仪教育先进单位”“优秀家长学校”“芙蓉标兵岗”“模范职工之家”“十佳学习型组织”等称号。 湘一芙蓉中学是一所设施先进、管理完善、制度齐全的现代化学校。学校校风淳朴,教风严谨,学风优良,是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之地。“让每个学生扬起希望风帆,让每位教师尽展教学风采,让每个家庭享受成功的喜悦”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湘潭县云龙实验中学创办于1999年,是由湘潭市教育局批准,湘潭县教育局主管,湘潭县教师进修学校主办的国有民办寄宿制完全中学,也是隶属于湘潭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师训基地和实验基地,湘潭市示范性中学。学校位于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天易示范区核心地带易俗河镇云龙路,交通便利、环境幽雅,被誉为省级“文明卫生单位”和“花园式单位”。学校在短短的十年迅速跃起,成为了湘潭教育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享誉三湘。这是几代云龙人艰苦打拼的努力成果,是学校几任领导人高瞻远瞩谋划的结晶,是高标准高起点办学思路结出的硕果。学校根据校情提出“不做大,努力做精做强”,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确立“以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打造一流的品牌”的办学目标,已在德育、心理咨询、教学科研、教学质量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学校于2006年挂牌市示范性中学,2007年挂牌省民办学校办学特色实验学校,2008年挂牌省示范性家长学校。学校教学质量稳居全市前列,连续三年获示范性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一等奖,2008年至2009年连续两年在民办教育机构年检评估中获“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连续五年一、二批本科上线绝对人数及升学率居县第一、二名,全市前列,获市县嘉奖,特别是2009年湖南省学业水平考试中,合格率为98%,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五强,2010年又居全省前列,连续两年受到嘉奖。2006年至2010年高考一年一个台阶、2010年高考取得辉煌成就位居全市第二;县委、县政府在庆祝高考十一连冠的表彰大会上授予该校“为国育才奖”、“社会力量办学高考贡献奖”、“培养特长人才奖”、“高考成绩提高奖”,“高考参考率优秀奖”“高考本科人数上线率优秀奖”“高考本科人数上线率提高奖”,学校先后被评为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县新课改实验先进单位、市文明卫生单位、高考优秀考点、招飞先进单位、市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省诚信单位、省示范性家长学校、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
湘乡二中,湖南省首家特色教育实验中学,创办于1908年,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阶段是1908年至1949年,二阶段是1950年至1968年,三阶段是1972年及以后。到 2008年,整整百个春秋。这百年,是飞速发展的百年,是英才辈出的百年,是灿烂辉煌的百年。湘乡二中,是[1]湖南省首家特色教育实验中学。湘乡市第二中学创办于1908年,时名淑慎女校。1913年更名湘乡县立第一女校。1950年改称湘乡县立第一初级中学,1958年改成完全中学,名为湖南省湘乡第二中学。1987年湘乡撤县建市,确定现名为湖南省湘乡市第二中学。学校现有40个教学班,2800多名学生,130多名教职工。2002年下学期到2004年,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立了“小而精加特色”的办学思路。所谓“小”,就是保持适度的办学规模,不盲目扩大;所谓“精”,就是追求高质量的教育教学,高档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高品味的校园文化;所谓“特色”,就是充分发挥音、美教育的传统优势,打造特色品牌,使之成为湘乡学校艺术教育的中心。这个办学思路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学校还提出了“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科学建校、特色办校、民主办校、教研兴校、质量强校”的治校原则和“以生为本、以师为本、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生为本”,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师为本”,切实依靠全体教职工办学,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不断促进教育改革;“育人为本”,坚持德育领先,优化课堂教学,精心组织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湘乡二中新校区位于红仑片区,占地100余亩,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新校区按可容纳48个教学班、2400名学生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其中以招收初中生为主,高中生为辅。建成后的新校区将是一所规划科学、质量可靠、环境优美、规模适宜、风格独特、20年内不落后的合格中学。据悉,市二中新校区一期建设工程包括:食堂1栋、学生宿舍2栋、图书艺术楼1栋、教学楼1栋,总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目前,整个一期主体工程现已全部竣工,今年9月将投入使用。
宁乡县双凫铺镇双凫铺初级中学位于湘中重镇双凫铺,至今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几经迁移,于1999年搬至现址。这里位于宁横公路32公里处,原为一大型茶厂,建于1980年,学校占地53280平方米,除一栋教学楼外,其余均为旧厂房沿用。这些房屋共有4583平方米,经鉴定为C级危房,近几年已拆除近3000平方米。学校现有五个年级,十六个教学班,870多名学生,45名教职员工,在校寄宿学生360多人。目前学校发展态势良好,综合素质排名已跃居全县第三。美术、篮球、心理教育等办学特色逐步彰显。七年来,经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关怀和全面支持,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不断提升。一、 新建深水机井一口,基本解决了目前师生生活用水问题(但水源越来越不足);二、 新建规模可饲养近百头牲猪的猪厂一座;三、 修整缺损围墙近百米,新建教学楼前透视墙一座;四、 04年下半年修建200米煤渣田径场一个;五、 05年下半年新建占地1288平方米的标准食堂礼堂一个;学校自筹资金购 置了一套三万多元的学生餐桌凳;六、 06年上半年硬化进校路面200多米;七、 新建微机室一间,多媒体教室一间;八、 旧厂房改造作教师学生生活住房40余间;九、 植树近200株,移植花草,绿化面积400多平方米。以上估计共投入近180万元,使学校得以暂时正常运转。但是以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标准来衡量的话,从学校长远发展规划来看,学校硬件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口,改危工作仍相当艰巨,我们近几年必需如下几大方面的投入:一、 新建含语音室、电教室、多媒体教室、仪器室、实验室的现代化综合楼一栋,建筑面积1020平方米;二、 新建教师宿舍,建筑面积约1400平方米;三、 新建学生公寓,建筑面积约2800平方米;四、 学校出入道路、校门、围墙建设;五、 深水井清洗,解决师生饮用水源问题;六、 校园绿化、校园文化、整体规划美化建设。以上各项,保守估计,至少需要资金投入四五百万元。
湖南省祁东县第二中学坐落在祁东县城,背倚巍峨雄伟的鼎山,藏诸峰秀色; 南俯蓬勃发展的县城,览全城风光,地傍交通繁忙的京广,通九州名都。学校占地面积220亩,校园布局合理,环境幽雅,鸟语花香,曲径通幽,系“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绿色学校”、“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湖南省艺术教育先进学校” “衡阳市、教研教改示范学校”。 祁东二中创办于1955年,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1978年跻身湖南省重点中学行列,1980年调整被再次确定为省重点中学,1982至1983年,在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中,祁东二中的获奖者占了衡阳地区总数的三分之二,1993年通过湖南省教育厅对省重点中学的重新评估验收, 1994年被授予“湖南省重点中学”的金字匾牌(全省仅30所),系“湖南省绿色学校”、“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2003年10月,又一次通过了省督导评估团的复查评估并获得“一先二特三校八有”的高度评价。2003年11月,被推选为湖南省重点中学常务理事校。2003年年底,与北京四中正式签订为友好学校。创办半个世纪以来,祁东二中已成为一所享誉三湘、独具特色的农村高级中学。 而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学校很注意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注重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成立了20余个业余兴趣小组,学生的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多次在省、市、县获奖。在学校优秀老师指导下,由爱好文学的优秀学生创办的《鼎山通讯》、“雏鹰”文学社分别获得湖南省“十佳校报”、全国“十佳百优”文学社团。 多年来,学校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始终遵循“以人为本,承认差异,面向全体,各得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德治校,质量立校,教研兴校,管理强校”的工作思路,以德育为核心,以教育为中心,积极开拓,与时俱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动区域性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真正的示范作用。1998年以来,学校已连续六次被衡阳市教育局评为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学校目前有专任教师200余人,其中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67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9人,县市各学科骨干教师75人,形成了一支强大而精良的师资队伍。十年来,二中已先后完成教研教改课题32项,其中国家级课题的子课题5项,省级课题8项。在教改教研的推动下,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年年提升,连续六年高居全省前十名。近六年,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近20名。2004年高考,本一、本二一次性上线人数高达426人,创造了衡阳教育史上破400大关的奇迹。 自2000年到2007年,祁东二中每届高考升学率均居衡阳市之首,学校连续八年荣获衡阳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
国防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是1970年哈军工南迁长沙后创办的,自创校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 “长沙市重点中学”(1987年)、“一级一类子女中学”(1991年)、“全军优秀中学”(1995年)、“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3年);2008年与湖南省博物馆开展合作,成为全省首个“馆校共建人文素质教育基地”。 2008年2月附中从科大一号院内整体搬迁至现址,新校区由国防科大和长沙市政府共同投资兴建,用地面积60余亩,建筑面积36229平米,总投资约1亿元。附中的设施和设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附中现有教职工123人。专任教师本科学历占100%,研究生学历22%,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1%,中共党员62人。现有教学班34个,其中初中部22个,高中部12个,在校学生近2000人。 多年来,附中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航天制导专家包为民院士曾在我校就读,从这里产生过长沙地区的高考文、理科状元。2004年,我校伍广宁同学考入北京大学。2008年,理科实验班高考本科上线率达100%。2011年,附中高考本科上线率达77.6%,专科上线率达99%。学校“中、高考成绩”均实现了生源基础上的重大突破。
湘潭县第二中学坐落于美丽的涟水之滨,系湖南省湘潭市示范性高级中学。南眺衡岳之雄,西望韶峰之尊,仰乌石之威严,阐隐山之幽微,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五十年的辉煌校史,六十年的文化积淀,享誉三湘。 学校占地面积76.98亩,建筑面积35000多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布局合理;教育教学设备齐全,设施完善。学校教学大楼,实验楼,办公楼,学生公寓,教师公寓,学生食堂,电脑室,语音室,实验室等一应俱全。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数字化。现有教学班39个,在籍学生2600余人,教职工148人,其中省级优秀教师8人,市县级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38人,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先后获得“广州军区国防生生源基地”,“省级文明卫生单位”,“市级园林式单位”,“湘潭市A级食堂”,“省级模范职工之家”,“市级培养优秀人才贡献奖”,“市教育教学目标管理一类单位””高考13连冠”等荣誉称号。
长沙市湘一立信实验学校是经长沙市教育局批准,湖南太阳山置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近六亿元,依托长沙市一中举办的一所全新的现代化民办完全中学,办学规模达到初中、高中3500人,由长沙市一中委托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全面管理。教育理念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名校,办学成绩享誉三湘,全国知名。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作为长沙市一中集团校中办学最早、规模最大、社会认可度最高的学校,已经发展成为湖南基础教育阶段最优质的民办教育品牌。湘一立信将秉承百年名校长沙市一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长沙市一中、青竹湖湘一成熟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坚持“把每一个学生放在心上”的育人理念,倾力打造湖南省民办教育的新名片。师资队伍由长沙市一中特级教师、国际奥赛金牌教练、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青竹湖湘一校长武建谋老师兼任湘一立信校长。学校师资队伍由长沙市一中选派优秀骨干教师直接任教,并担任学科带头人,同时,由青竹湖湘一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到湘一立信任教,湘一立信与青竹湖湘一全面实施师资配备统一,教学管理统一。办学条件学校位于开福区青竹湖镇太阳山路与青竹湖大道交汇处,毗邻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占地18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学校拥有一流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为全校师生提供高标准的学习生活条件,实行24小时全程人性化封闭式管理。学校餐厅干净整洁,营养配餐;寄宿生公寓宽敞明亮,舒适温馨。严格按照国家专用校车标准配备校车。走读生校车线路覆盖长沙市八一路以北地区、寄宿生校车线路覆盖整个长沙市城区。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