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创立的湖南私立成章中学的冠名取义于此,尔后更名为衡阳市第八中学。1998年依托衡阳市八中创办了公助民办中学——衡阳市成章实验中学。2006年,根据湖南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衡阳市成章实验中学与衡阳市八中彻底剥离,于2006年7月15日整体迁往黄白路108号,实行“五独立”办学,其性质为股份制民办全日制普通中学(衡阳市八中股份占49%,民营资本股份占51%)。学校拥有43个教学班,2800名学生。学校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优质教育服务,办学质量有口皆碑,为衡阳市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谱写了熠熠华章。 学校坐落在市一中老校区内。这里,环境优雅而清静,风景美丽而宜人。教学楼、办公楼、公寓楼、图书馆,幢幢新楼拔地而起;曲径、假山、池塘、雕塑,处处设计匠心独具。一望而知,这里是莘莘学子理想的求学圣地。 衡阳市成章实验中学坚持“全面育人,质量为本,和谐发展”,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力促学生全面发展;以创新教育为灵魂,致力学生终生发展。学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对和谐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构建“学生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的育人模式,实现教育与社会的和谐,教育与环境的和谐,管理与教学的和谐,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知识能力的和谐,从而构建了和谐的校园,使学生、教师、学校在和谐氛围中持续、健康地发展。学校管理水平为社会所公认,管理经验播及海内外。国内、国际(日本、罗马尼亚等)来学校参观的团体已达50余起,并被团省委、省青少年教育研究会确定为湖南省青少年教育教研基地。
长沙铁路第一中学位于长沙市芙蓉区向韶村,创办于1958年,原隶属广铁集团公司,2004年移交长沙市人民政府管理。1999年晋升为湖南省重点中学,2004年更名为"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环境优雅,教学设施一流。现有教职工245人,6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300人。 近年来,学校向清华、北大、浙大等各类大学输送了大量人才。现已成为小语种人才培育基地、出国留学人才培养基地。音体美"小三类"也颇具规模和特色,艺术团、民乐团多次荣获省级、国家级大奖。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体育专业人才,向解放军队、省队、国家队输送运动员20多人;学校定向越野队是全国的一支劲旅,跆拳道运动队已初具规模,稳步发展。 学校秉承"为学生的成长奠基"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文化引领,内涵发展"的工作主题,不仅形成了求"精"、求"细"、务实的管理文化,打造了浓厚的教研文化,从各方面着力,全力推动教师专业成长,而且通过建设德育载体,完善课程结构,深化素质教育的内涵,构建师生生命共同体。校园文化已内化为师生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必将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春风催桃李,学海无涯,教学亦无涯。"教育越来越需要学习,教育就是学习",笃守这一理念的曾庆桂校长正引领长铁一中师生执着打拼、不断超越。
一、基本情况 (一)学校概况 洞口一中是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坐落在洞口县城,分老校区和新校区两部分。老校区西临文昌古塔,北接32O国道,南滨平溪,与“鸟过清溪疑仙岛”(明·方以智《题洞口回龙洲》诗句)的廻龙洲隔溪相望。新校区位于洞口县城硖口路东侧,雪峰广场南面。全校占地300亩,现有建筑面积80213平方米,体育及各类活动场地4.4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3400余万元,教育教学实验设施完备,现代教育技术装备1354余万元;教学班级68个,学生4331人,教职工318人。在专任教师中,有特级教师2人,中学高级97人,中学一级129人,中学二级65人;本科合格学历100%,硕士研究生4人,研究生课程进修结业7人;有全国优秀教师、劳模5人;有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6人。 (二)峥嵘历程 学校前身系创办于1880年的硖江书院,当时院址设文昌塔侧(今粮食局院内),有学舍三栋,学田1000余亩。由于清末废科举,取缔书院、义学,兴学堂,1909年,硖江书院改为硖江高等小学堂。1943年,李精一等15人组成校董事会,筹建资金,改小学堂为硖江初级中学。1952年私立又兰中学并入硖江中学,改名私立武冈平溪初级中学,校长肖日如。 1952年4月,洞口建县,私立武冈平溪初级中学改名为私立洞口平溪初级中学,校长黄开虎。11月,因学校学生增多,校舍无法容纳,在原硖江书院下首(今老校区所在地)征地35亩,开始建造新校舍。12月,私立洞口平溪初级中学改名为洞口县第一初级中学,校长邓镇中。1954年上学期,师生迁入新址。1958年8月,招收了两个高中班,遂成为一所完全中学。10月,更名为洞口县第一中学。1969年、1971年,学校先后更名为洞口区中学、洞口县中学。1975年复称洞口县第一中学。 1980年,洞口一中被确认为省重点中学。1981年被被确认为湖南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984年2月,创办了教育印刷厂。1985年10月建成田径运动场、游泳池、高中教学楼。1987年成立了“雪峰文学社",印有社刊《雪峰之春》。1990年被定为省德育整体改革试点学校。1991年上期,重建初中教学楼。1992年上期,翻修校门,并修建临街门面20间。1994年被定为全国中学人口教育第二周期试点学校和省《中学生心理优化及主动发展教育》实验学校。1995年6月建成五层楼的教工宿舍和气势宏伟的科教楼。1996年下期,修建了办公大楼。1998年下期,又修建了一栋三室两厅结构的教工宿舍。1999年上期,修建了新学生公寓。2002年新修了后勤综合大楼。同年,在中共洞口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学校在洞口县城硖口路东侧征地200亩,投资8000万兴建新校区,修建了极富现代气息的教学楼、科教楼、学生公寓、后勤综合大楼,新校区于2005年正式投入使用。 洞口一中近10年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求生存,谋发展,树品牌,并正在向第四阶段(创精品)过渡。 (三)硬件环境 在经费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学校想方设法、加大投资力度,创设了一流的硬件环境。建成了三大系统:闭路电视、校园网络、音频广播系统;配备了七种专业教室:多媒体计算机室、多媒体语音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棋艺室、钢琴室;配有先进的理化生、通用技术实验室,具备多媒体功能的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备课室;拥有标准的体育场、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和餐厅。 二、办学特色 洞口一中始终朝着“树形象、抓质量、推特色”的方向发展,立足学校特点,努力打造办学特色亮点,经过十年的不断拼搏,现在基本形成了八大办学特色,成为湘西南名校。 (一)成熟的传统文化教育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新人。十几年来已形成比较成熟的以年级为阶梯的系列教育活动,寻找“传统、现代、现实”的最佳结合点。编写了《中华古诗文诵读读本》等校本教材,让学生从小感悟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注重人文底蕴的积淀和熏陶,不断强化每位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 (二)先进的以美育人理念 即建立“以美育人”的校园文化基本构架,突显“校园环境优美、学校精神完美、师生关系和谐、特色活动多维”的美育塑身内涵,通过课内外、校内外结合的多渠道、全方位特色美育活动,发展智商,调动情商,开拓心商,努力培养师生具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和求真务实的自我学习能力,立善嗜学的自我教育能力、创新唯美的自我实践能力,让校园硬件建设成为“美的特色、雅的品味、丰的硕果”展示的“会说话的墙”,让师生思想行为成为“塑造心灵美、学习语言美、养成行为美、保持仪态美”教育的“移动的风景”,构建以人为本、教学相长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乐园”,集中体现“团结协作、勇于拼搏、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学校精神。 (三) 多元的国际联合办学 学校不断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和方式,走出了一条与世界名校合作办学之路。一中校友周驾华(湖南商学院教授、美国纽约阿尔弗莱德大学访问学者)热心牵线搭桥,经过多方争取,促成了美国纽约阿尔弗莱德大学和洞口一中结为合作办学伙伴。洞口一中的优秀学子通过相关考核,可以直接进入美国纽约阿尔弗莱德大学深造,并可以享受一系列费用的减免政策。合作办学推进了一中人才培养观念和方式的革新,拓展了一中学生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了一中的办校品位,加快了一中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四) 优秀体育传统项目 洞口一中是湖南省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在强化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两康工程”基础上,不断提高体育课与体锻课的容量与质量,让每个学生都学会一个终身受益的健身项目。坚持“让操场热闹起来”,“让校园活跃起来”,“让生活多彩起来”,构建以高雅艺体为主体的校园文化,积极开展已连续几年获得区一等奖的绚丽多彩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倡导“积极人生”,体验“快乐人生”,引导学生学会感受幸福和体验快乐,真正为每个学生的终生幸福与持续发展奠基。 (五) 领先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经过不懈努力,逐步建立了一套具有推广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模式,开辟了校园心理健康教育阵地。针对教师、学生、家长三个层面,建立了制度化的心理讲座体系,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特别是“春雨热线”的开通,温暖了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灵,驱散了成长中的烦恼,树立了学生追求理想的信心,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推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一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实验”研究课题在中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研究”结题获一等奖;学校连续5年被评为“湖南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洞口一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省、市的特色亮点,也奠定了我校在省、市的领先地位。 (六)暖心的扶贫助学善行 学校成立了资助管理领导小组,下设资助管理中心。制订了贫困学生资助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了贫困生资助的条件、标准、程序及具体操作规程。我们高擎爱心旗帜,广泛募集资金;严格标准程序,合理使用善款。近三年来,通过学校拨款、师生募捐、校友捐赠、社会各界资助以及争取政策扶持等多种举措,共募集到个人、单位和企业捐来的扶贫助学款460余万元,扶贫助学4015人次。扶贫助学善行,让更多更需要救助的贫困学生得到了来自党、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温暖和关爱,让贫困生的成才之路走得更加平坦,更加宽阔。 (七)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 学校建立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课外活动体系。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春风,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加强合作,增强能力,优化素质”为宗旨的学生社团活动应运而生,科技创新、英语沙龙、雪峰文学、心灵港湾、演讲口才、书画艺术、七彩摄影、精彩篮球、国球乒乓、仁义武林、欢乐合唱等二十余个学生社团组织以及各种特长班在教师以及负责人的组织下,争相吐艳,精彩纷呈。我校每年与县作家协会、县书法家协会、县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文昌杯”中学生文学艺术创作大赛。社团积极开展科技、学术、文化、艺术、体育以及心理辅导等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学生们踊跃参加,氛围浓厚。一年一度的“科技·文化·体艺”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展特长、展示风采的平台。 (八)和谐文明的双拥活动 洞口县具有优良的双拥传统,由于双拥工作成绩突出,曾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连续六次被评为全省双拥模范县。洞口一中在县委、县政府及双拥办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各项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鱼水一家人”的和谐军民关系,不断加强与驻地部队的密切合作,共同开辟双拥工作的新途径,在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中取得了明显成效。真可谓“军民齐奏和谐曲,双拥共树文明风”。2012年,我校被评为“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三、办学成果 洞口一中教学成果显著,教改业绩突出,人才辈出,桃李满园。学校培育的名人有长江学者华中科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曾绍群,长江学者中央财政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少安,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副教授赵力涛等。尤其是近几年来业绩更为突出。先后获得省安全文明校园、省园林式单位、省文明卫生单位、省依法治校先进单位、省反邪教警示教育先进单位、省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优秀学校等殊荣,今年我校又被省政府确定为省文明单位。 (一)教学质量 (1)教学成绩突出。近年来,洞口一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领跑洞口教育,跻身邵阳市高中教育前二强。肄业年级学生期中、期末考试,学科合格率均达省教育厅规定标准的95%以上。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远远高出达标标准,被评为邵阳市学考先进单位,多次受到市局表彰。高考连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考取了9名清华、北大生,6名空军飞行员。2010年本一、本二上线率45.33%;2011年本一、本二上线率46.40%;2012年本一、本二上线率54.10%,本一、本二上线805人,600分以上45人,上北大清华线2人,其中唐志鹏同学考取清华大学,尹辉同学考取空军航空大学,尹晓玲同学考取香港城市大学。学生优异的学习成绩印证了高效课堂的成功。 (2)素质教育出色。学校十分重视综合实践、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和特长生培养。2010年以来,学生参加各级体育竞赛,获得市级奖72项,获得省级奖5项;学生参加各级书画竞赛,获得县级奖24项;学生参加各级音乐竞赛,获得县级奖6项,获得市级奖12项。参加中学生数理化生奥赛获得各级竞赛奖共有74人次,其中有2人获全国二等奖,3人获全国三等奖,1人获全省一等奖,2人获全省二等奖,1人获全省三等奖,65人获全市一、二、三等奖。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大赛中,1人获全国二等奖,1人获全国三等奖;在“南方杯·我爱我家”征文比赛中,2人获全国三等奖;在第七届“为学杯”全国中小学创新作文竞赛中,7人获全市一、二、三等奖。在第九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1人获湖南省联赛高中组二等奖,在第三十一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大赛中1人获优秀创新项目二等奖。 (三)科技创新 洞口一中建立了以“机器人”与信息技术为领军的科技创新活动系列。学校创办的《科技创新简报》已成为师生的必读科普读物,每年举办的"科技艺术节"已成为师生展示科技才艺的重要平台。在保持和发扬本校传统项目基础上,利用学生秋游、传统节日等活动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探寻相对稳定的经典实施主题。是省28届科技创新活动优秀组织奖获得者。2007年下期,黄中前老师指导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平溪江水污染状况调查”获省研究性学习成果展三等奖,叶剑南老师指导的“揭开洞口香地之谜”课题获省一等奖。2008年,周兵老师辅导宁佐盛、肖卉石同学的作品“智能机器人”获第八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湖南联赛一等奖;2008年6月,杨洁成同学的电脑制作“温暖2008”获县第五届中学生电脑制作二等奖。2009年4月,许军平、向容老师辅导的“避电打孔定位钻”研究性学习作品获第十三届湖南省青少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二等奖;2009年12月,周兵老师辅导周远同学在第六届中小学生汉字输入课题研究中获一等奖。2010年4月,黎力子同学“高效节能谷壳灯”的设计作品获第十一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2010年6月,周兵老师指导学生肖腾恒、黎力子在第九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获得湖南省联赛高中组二等奖。 (四)科研教改 学校积极探索教学、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校本研修机制,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积极构建校园文化。专任教师课堂教学研究参与率达100%,绝大部分教师参加结合学校实际的课题研究。“成功教育在农村中学的研究与应用”、“中学数学校本教研与校际联动研究”等16个课题获省级一等奖或二等奖;《农村中学生社会交际读本》、《高一新生学习方法指南》、《高一新生入学读本》、《中华古诗文诵读读本》、《美丽的洞口》等8种校本教材获市一等奖或二等奖。构建了“学案导学—先学后教—当堂落实”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率。2010年,一中数学教研组被省教科院授予优秀教研组的称号,蒲宏金老师被评为优秀教研组长。2010年以来,教师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4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3篇;教师论文获省一等奖38篇,省二等奖23篇,省三等奖5篇,市县一、二、三等奖9篇。洞口一中也被评为邵阳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湖南省首批校本教研示范学校。
湖南省武冈市第一中学始创于1922年,是武冈市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公办特色名校。学校现有59个普通高中班,4个艺术高中班,在校学生近四千人。学校现为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学校办学思想先进。学校以“明理、砺志、笃学、践行”为校训,以“培养真正的人”为办学理念,以“以人为本、特色立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宗旨,既秉承传统,又锐意创新。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办学战略和“德育首位、教学中心、全面发展、优质高效”的教学思想,着力抓好普高教育,大力发展艺术教育,聚焦学生素质提高。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职特级教师3人,硕士研究生7人,高级教师65人,中级教师12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6人,省级骨干教师18人,地市级优秀教师及中青年专家17人。 学校办学成绩斐然。学校历年高考成绩辉煌,自恢复高考以来,共为清华、北大输送优秀学生19人,培养飞行员5人。2011年高考一本上线119人,二本以上上线316人;2012年高考一本上线156人,二本以上上线378人。高考提高率逐年攀升,稳居武冈市第一。2012年学考,我校荣获邵阳市第四名。近三年来,学校教改实验课题获省级成果奖4项,邵阳市级成果奖4项;学校机器人代表队参加机器人工程挑战赛获国家金奖一次,亚洲铜奖一次;学校科技代表队获省级奖励10项,邵阳市级奖励78人次;学校体育代表队获省级奖励4人次,邵阳市级奖励98人次,其中篮球队获得邵阳市2010年中学生篮球运动会第一名。近五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南省中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雷锋式学校、邵阳市厂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等40余项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
明德华兴中学即长沙市明德中学初中部(1904年2月,黄兴等人在现明德老校区内成立华兴会,故而得名),是长沙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学校。学校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湘春路389号(明德中学老校区),校园环境优美,庄重典雅,文化氛围浓郁,毗邻湘江风光带,交通十分方便。 学校文化底蕴深厚。长沙市明德中学创办于1903年,是一所有着108年光荣历史的省级示范性中学(原首批挂牌的省重点中学)。素有"辛亥革命策源地"、"院士的摇篮"之美誉。迄今为止,从明德走出的两院院士就达17人之多。 在新的历史时期,明德华兴中学继续秉承百年明德"坚、苦、真、诚"的校训, 发扬"磨血育人"的办学精神,沿着"文化立校、特色办学"的办学思路,确立"养成教育成就习惯、情商教育铸炼心态、特长教育提升品位、文化教育发展内涵"的基本办学理念,着力凸显以下特色:一、实施精细化管理,推行育人导师制;二、全面"三生" 课堂,坚持知识周周清;三、分别以经典诵读、奥数培训、外教口语为载体,打造语数外特色学科;四、以校本活动为平台,推进篮球、田径、音乐等特色项目的普及化。一直以来,学校办学成绩优异。初中毕业升入省级示范性高中的比率每年都在90%以上,已成为湖南省公办初中的品牌。
衡南县第一中学系“湖南省重点中学”、“三湘名校”,学校位于衡南县向阳镇,距衡阳市二十公里。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20人,在校学生4539人,其中高中部48个教学班,3026个学生,附属北斗星实验中学23个教学班,1513名学生。学校占地308亩位于衡阳市衡南县向阳镇,建筑面积82034㎡,衡南一中校园按教学区、学生生活区、运动区、教工住宅区统一布局,规划合理。校园干净整洁、文明高雅,绿化面积达10万㎡,校园内报刊栏、宣传橱窗、文化广场、广播站等诸多因素构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学校占地308亩,建筑面积82034m2,衡南一中校园按教学区、学生生活区、运动区、教工住宅区统一布局,规划合理。校园干净整洁、文明高雅,绿化面积达10万平方米,校园内报刊栏、宣传橱窗、文化广场、广播站等诸多因素构成浓厚的文化氛围。学校完成大型校园网的建设,坐在教室就可以直接领略网络教学的魅力。 自1981年定为湖南省重点中学以来,学校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学校兴建了高标准教学楼、图书馆、科技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教工宿舍。与此同时,学校向教育现代化进军,先后建成了卫星接收装置、电脑房、多媒体教室、双向教学系统、电子阅览室、网络中心、课件制作间、监控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实现了远程数据传输、远程教学及办公现代化。
雷锋学校是雷锋同志的母校。学校始创于1951年,1967年更名为“雷锋学校”,1998年发展成为完全中学,2004年3月晋升为“湖南省重点中学”,后统一更名为“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2007年11月顺利通过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督导评估验收。2008年8月,经长沙市委、市政府批准学校由望城县划转至长沙市教育局直接管辖,成为长沙市教育局直属的省级示范性完全中学,并正式更名为“长沙市雷锋学校”。 学校区位优势明显,地处长沙市“两型社会”建设的大河西先导区位置,处于319国道与望城县雷高公路交汇处,紧邻湖南省雷锋纪念馆和长沙市金洲大道。近十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学校总计投入资金6000万元,新征土地133亩,完成了大量硬件设施建设。学校现有校园面积212亩、建筑面积近80000平方米,64个教学班,师生员工4000余人。英雄母校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1991年12月17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国家教委主任的李铁映同志专程来校视察,对英雄母校的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并寄予厚望,还亲笔题写校名。时任湖南省副省长、现任湖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的许云昭同志多次到学校视察,并欣然题词“弘扬雷锋精神,争创一流学校”。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的何东昌,教育部副部长王湛、陈小娅,湖南省委副书记文选德、湖南省委常委梅克保,湖南省副省长潘贵玉、唐之享等相继来校指导工作。
自1959年建校以来,至今有45年的办学历史,先后四易校名:中南矿冶学院子弟学校、中南矿冶学院附属中学、中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中南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该校位于风景秀美的岳麓山下,隶属于全国知名的“211工程建设”重点大学——中南大学 校园环境优雅:校园依巍巍岳麓,临滔滔湘水,山水交映,花木繁茂,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占地3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千多万元,仪器设备300多万元,图书馆馆藏图书6万多册。 现代化教学设备齐全:现有多媒体报告厅2间,多媒体教室3间,计算机房2间,计算机近200台,教学软件制作室1间,电子备课室1间,电子资料室2间,科利华校长办公系统1套,45间教室均配备了四机一幕。校园网络建全。 常规教学、办公及生活设施完备:有高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学校实验开出率达100%。有音乐室、劳技室、舞蹈房和室内运动场、篮球场、乒乓球训练馆及健身器材。有闭路电视播放系统。每间办公室都安装了电话、电脑和空调。有学生宿舍35间。有专职生活老师,管理有序。建有学生食堂、浴室、小卖部、开水房。配有IC卡电话与电扇。可供380多名学生住宿。 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我校现有41个教学班,学生1936人,教职工11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4人,高级教师的比例居长沙市前列。教师中国家级、省级、市级骨干教师,教研员及学科理事共23名。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教师占93.8%。有国家级课题4项,省市级课题9项。教师年发论文数十篇。每年在各级教学比武中,有多名教师获一等奖。近三年从省市重点中学引进优秀教师 教学成果显著:据不完全统计,该校共有1847名学生进入高校深造,其中多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等全国知名大学;近年来,学校发展突飞猛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中考合格率、平均分等指标均超过重点中学平均水平。近年高考平均升学率为45%以上。近三年来,学科竞赛获奖人次以每年翻一番速度递增,年达人次。 高效的德育工作:我校坚持以德育为首,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重视德育队伍建设,强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注重心理教育,讲究德育的实效性。该校率先在韶山建立了德育基地。近三年来,我校学生未发生严重违法违纪事件。有人被评为省、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个班级被评为长沙市先进班集体,并在一系列的德育竞赛活动中取得佳绩。 学校是长沙市优秀级子弟学校,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企事业办学管理专业委员会常任理事单位,国家创新作文课题研究实验学校,国家级引探教学实验学校,省楹联教学基地,省青年篮球训练基地,中南大学青少年乒乓球训练基地,岳麓区示范学校,省(市)绿色学校,长沙市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中南大学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等 本校是一所环境幽雅、人才荟萃、教学严谨、管理有序、质量优良、设施齐全的综合性完全中学。学校以“厚德博学”为校训,遵循“全员育人、发展特长、教研先导、质量强校”的办学思路,一贯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服务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依托中南大学,领学术风气之先;居岳麓山麓,获人杰地灵之先;处楚材学府,得学子录取之先,是您求学的理想之地。 中南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是附属于国家重点大学——中南大学的一所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的综合学校。 学校坐落在自然环境优美的岳麓山脚下,被人文环境优越的中南大学所包围,学习气氛浓厚,透露出书香气息。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厚德”和“博学”,为的就是培养出一代代优秀的学子。
长沙市周南中学是湖南省首批挂牌的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原首批挂牌的省重点中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三湘名校。近年高考以超90%的本科录取率位居长沙市乃至全省的前列;近年清华北大录取人数超十人。学校师资队伍一流,现有465名在岗教职工,其中特级教师8名,高级教师156名;学校办学条件一流,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北校区座落在长沙市芙蓉北路经开区,校园宽广(面积为415亩),功能齐备,是一所现代化的寄宿制校园,南校区位于市中心中山亭旁,校园典雅优美,是向警宇、杨开慧、丁玲、廖静文等学习过的地方,底蕴深厚。今天106个教学班6600名学生在这里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饱饮知识甘露;实现人生理想。时代的召唤,周南愿与优秀学子共创辉煌。 百年流韵,底蕴深厚 周南中学由著名革命教育家”是学校百年来形成的周南精神。周南为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英才,杨开慧、向警予、蔡畅、丁玲、廖静文、钟期荣等一大批社会精英和教育家都曾在这里就读,学校声誉享誉海内外。 师资一流,名师璀璨 百余年来,周南名师星荟萃,前有徐特立、黄兴、周震麟、杨昌济、李士元、周世钊、杨树达、黎锦晖先后在此执教,现有全国数学名师特级教师夏远景领衔“长沙市夏远景数学名师工作室”,在周南的热土上引领着长沙数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国优秀校长特级教师黄水宁校长兼任省人民政府督学,还有其他长沙市名师工作室名师10名,各学科学会、教学会的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等38名。学校现有481名在职教师,其中特级教师10名,高级教师186名,国家级、省级、市级骨干教师86名,硕士研究生78名,15名教师参加省市级名师高考大讲坛,受聘为“名师高考,大讲坛主讲教师”。近年来,近10名教师获全国赛课一等奖,近百名教师获省市赛课奖。先后有8位教师参与湖南省高考命题,参加省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与评估。 规模宏大,设施齐全 学校办学条件一流,现有周南中学和周南实验中学两个校区,周南中学(高中部)坐落在长沙市芙蓉北路,校园占地415亩,投资近5亿,面积之大,规模之巨,设施之先进,环境之优美,名列全国前茅。周南实验中学(初中部)坐落在开福区黄兴北路北正街,校区古朴幽美,精巧宜人。学生公寓有空调,生活设施齐全,学生寝室布置温馨,可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寄宿条件。 优质办学,成绩骄人 近年来高考以超90%的本科上线率位居长沙市乃至全省的前列,一大批学子在本校高中毕业后考上清华、北大、浙大、复旦、南京大学等国内名牌大学。 热烈欢迎望子成龙的家长,有志成才的学子,选择周南接受书香的熏陶,体会成长的快乐,实现少年的梦想!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