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英二小位于长沙市马王堆路东玺门社区内,原为荷晏小学,2010年7月更名,同年9月正式开学,占地11600㎡,建筑面积14000㎡,现有25个教学班。在岗教师59人,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研究生1人,本科生达71%,小高以上职称达54%。历任校长为甘润华、张天安、肖红五、黄喜安、朱果新、杜凤华、武苏平、周永忠、龙继红、严春琳。学校拥有200米环形跑道和塑胶操场,配有学生机房、多媒体教室、校园电视台、图书室、形体室、心理咨询室等专业教室;建有数学益智馆、天象馆、藤园等科普阵地;学校还为孩子们开发了多个文化长廊启迪智慧。学校秉承育英学校“追求真实惟美的教育生活,构筑幸福完整的学习人生”的办学传统,遵循“适性教育,平衡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善学笃行,修身致雅”为校训,打造“人文、科普,数字,安全”校园,培养“仁爱、宽容、自信、创造、竞争”的孩子。学校多项科研课题及成果在省市获奖,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多次荣获全国、省、市级奖励。学校先后创建为长沙市规范化学校、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是国培计划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实践基地、市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长沙晚报校园记者站。先后多次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红旗团支部”、市“红旗大队”、“芙蓉区文明单位”、“芙蓉区巾帼文明示范岗”、区“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先进单位”、“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等一系列光荣称号。
双桂希望完全小学,由上世纪50年代双竹村的白羊坡小学和桂枫村的寺门前小学发展而来,拥有50年发展历史的双桂希望小学现在拥有教职工16人,普教班6个学生291人,幼儿园共有两个班共77人,合计368人。双桂希望小学是一所功能设施较全的农村完小,现在校园占地面积为7589平方米,教学楼一栋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风雨活动楼一栋,教师住宿楼一栋,合计建筑面积为2095平方米,师生占地面积23.9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为5.6平方米,教学设备有电脑室一间,电脑30台,图书室兼阅览室一间,图书4000册,阅读座位60个,仪器室兼实验室一间,各类仪器1000件种,实验座位60个,体育器材室一间,体育器材40种,数量1020件。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普教班教师13人,其中女教师6人,本科学历4人,专科学历7人,中师学历2人,小教高级教师7人,小学一级教师6人。教师平均年龄30.9岁。近年来在社会争取外援100万余元,其中深圳市国税局对口支援、钱物达90万,县、乡、村支付金费10万余元。学校现已获县级集体荣誉12次,个人荣誉累计80余次,二00六年四月被县人民政府授予县级示范性完小⊙
东风小学创建于1992年秋季,由原省委常委潘基质副主任亲笔题写校名,是一所年轻的城市住宅社区配套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8864.69平方米,建筑面积2890.70平方米。学校现代化教育设施齐备,建有现代化多媒体双控教学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网络系统、教师计算机备课、阅览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室、大屏幕投影多功能教室。目前,学校有教学班14个,学生700余名。学校拥有一支团结进取、充满活力、敬业乐业的教师团队,现有教职工40人。 年轻的学校,本着“以人为本,科研先导,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奋斗不息。创校至今短短的十六年间,学校厚载着政府的殷切期望与扶持,厚载着全校师生的努力与自强,逐渐成长为 “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五” “十一五”规划课题实验学校、长沙市文明单位、长沙市花园式学校、长沙市“十佳”礼仪学校。2006年,学校两个十五课题 《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和《利用优秀电影,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均顺利结题,并获全国优秀奖。年轻的学校,科技活动成绩显著。校车模队在市六运会上夺得一金一银两铜,取得四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四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学校荣获长沙市第2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先进集体,长沙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区‘我心中未来的长沙’系列科技活动团体一等奖,车模,航模比赛团体一等奖,成为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基地’。我校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英语教研组均被评委长沙市优秀教研组,与问问教研组还被开福区政府授予“共产党员示范岗”荣誉称号。 年轻的学校,有着挚爱生命,追求成功的教师群体。他们的信念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们激情奔放、乐观向上、勤于学习、追求卓越。他们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过硬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掌握着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技能;他们尊重孩子,热爱孩子,与孩子们一起,同进步,求发展,成就理想,迸发出生命的火花,实现着人生的价值。 年轻的学校,有一群充满朝气的可爱的孩子。他们爱学校、爱老师、爱父母、爱学习,有良好的品德的行为习惯;他们健康、开朗、聪明、活泼、自信、自强、文明;他们有开阔的视野、强烈的求知欲望,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今,年轻的学校迎来了新的综合教学楼的建成,东风人新的梦想与追求将要从这里起飞。“东风”的名字,让东风人骄傲,让孩子们爱恋、让家长们称道。“东风”一定会乘着时代的春风,以坚定踏实的脚步,追求更高的境界,实现更大的跨越。
是一所现代化学校。校园环境幽雅,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育人环境和优美整洁的校园让人深深陶醉、流连忘返。 多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亲切关怀与领导下,建设路学校开拓创新,在办学理念更新、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办学环境、校风、学风、品牌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秉承“全面发展,张扬个性”的教育理念,遵循“精细高效,博采众长”的学校管理理念与以“面向全体、启发潜能”的教学理念,围绕“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理念,坚持“崇德、尚美、学渊、志远”的校训、“快乐、文明、自信”的校风、“会学、乐学、勤学”的学风和“爱生、敬业、创新”的教风,不仅打造了一支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骨干队伍,而且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涌现出一大批品学兼优、综合素质强、发展全面的优秀学生,成为一所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社会公认的新兴品牌学校。
东风学校始建于1940年,已经有62年办学历史。学校原名“张家祠堂小学”, 校址在张公岭十组,后更名为“东风小学”, 1992年新建校址于芙蓉区东岸乡张公岭村四组、现占地面积10005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各功能室相应教学装备均达到省颁标准,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70余名,外地来长务工人员子弟近600名,占全校总人数的80%。在岗教职工26名,专任教师25名,大学本科学历19名,专科学历6名,小高职称12名,各科均有骨干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现任校长段美华、党支部书记文越。1992年以来历任校长有曾仪文、唐国平、莫比武、彭国春、朱果新、解敏,历任书记朱果新、解敏、杜凤华、史明、刘萍。 2007年,学校确立了“日常行为管理规范化、教育教学管理科学化、师生队伍管理人文化,建设如家园般温暖的和谐校园” 三化一园式办学目标,倡导以“爱”为核心的人文管理,即“爱生如子,爱民如亲,爱师如母,爱校如家”,坚持内抓管理,外树形象。校内环境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营造和谐新校园”的办学理念,形成了较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历年来,我校获得了 “奥运人才训练基地”,“省二级机关档案室” ,“长沙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区规范化学校”,“区文明单位”,“区巾帼文明示范岗”,“区安全文明学校”,长沙市红旗大队“、“现代远程教育点”等荣誉及称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今的东风人正踌躇满志,奋发向上,欲借芙蓉教育的东风发展东风教育。
长沙市芙蓉区育才二小是芙蓉区教育局为实现教育均衡、实行“品牌东移”,精心打造的一所全新的现代化学校,前身为高岭小学。座落在古曲路与人民路的交汇处,占地面积14466.2平方米,建筑面积 12559.5平方米,整个校园的布局呈横卧的“山”字形,三栋主楼均为五层,由长廊联结,第一栋为办公楼及功能室,第二三栋为教学楼,侧楼为三层,第一层为架空层及图书室,第二层为食堂,第三层为羽毛球馆。育才二小由区委区政府投资建设而成,于2010年秋季开学。学校主要服务于世嘉国际华城、湘域熙岸、芙蓉上河图等10几个楼盘及高岭小区、杨帆市场等安置区各周边务工子弟就读,学校现在25个教学班,1312名学生,73名教师。
长沙市芙蓉区蓉园小学前身是湘湖渔场子弟小学,属三湘开发区配套新建的一所小学,占地面积11996平方米,1999年投入使用。2000年,由时任副省长唐之享同志亲自题名为“蓉园小学”。学校现有20个教学班、1160多名学生和一支“爱校敬业,扎实勤奋、崇尚和谐、追求卓越”的教职工队伍。学校以整洁优美的校容校貌,现代先进的设施设备,品高业精的师表形象,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成为了三湘教育界一朵新开的奇葩!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关心下,学校根据“构建和谐校园,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形成了“全面、创新、求实、灵活”的校风。提出了“抓内涵、强特色、求质量、出效益”的战略性发展口号,将“构建有效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作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心,把“抓特色教育,育创新人才”作为办学的方向,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培养了大批人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更彰显了我校在德育、三模、跆拳道方面特色成果,赢得了社会与家长的信赖。学校先后创建成为长沙市示范性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红领巾示范小学、省海陆空模型运动重点学校、市奥运后备人才基地、全国科普创新示范学校、全国奥林匹克机器人大赛培训基地、长沙市绿色学校、长沙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荣获市文明单位、市先进职工之家、市红旗标杆大队、区巾帼文明示范岗,芙蓉标兵岗、青年文明号等光荣称号。学校八年来先后获得集体奖160余项,教师赛课及论文获各级奖励达1700余人次,学生获全国海模比赛冠军和全国教育机器人比赛冠军等各级各类奖励2000余人次。 “小树长成,生机盎然,正是根深叶茂时”,蓉园人会以八年来取得的成绩为新的起点,团结合作,务实创新,把我校创建成为“教有特点、学有所长、校有特色”优质教育品牌学校!
长沙市天心区小古道巷小学地处南门口步行街小古道巷62号,始建于1927年,于1953年更名为小古道巷小学。现有教学班8个,学生408人,在职教职工22人,其中工勤人员1名,小学高级教师17人,小学一级教师4人。 学校周边无大的单位,2004年7月前,生源主要来自学区内闲散居民户及晏家塘市场的涟源个体老板子弟,学生不到230人。2004年下半年,该校被市教育局确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后,生源猛增至362人,在现在的学生中,无长沙市户口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有358名,占学生总数的85.9%。如此地理位置和生源状况,在天心区小学中恐怕是屈指可数的,虽然在近几年中,校园建设、师资力量、教学硬件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与区内其它学校比,不得不承认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中,教育的竞争也日渐凸出。作为老城区的一所办学规模如此小的学校,如何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这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课题。学校认为,要紧紧抓住学校扩建和扩大办学规模的机遇,依靠政府对学校加大投入力度,要立足于学校实际,找出学校存在的薄弱环节,选准突破口;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风、学风建设,要通过局域网加大对学校的宣传工作,把“小”学校办“精”。
麓山巍巍耸青翠、湘水悠悠延千里、大中学校环抱中、沙小魅力绽天心”。沙湖桥小学,是所充满着爱与活力的学校,依偎在青山绿水及五所学校的怀抱中,极具人文情境和发展潜力。沙湖桥小学创办于1951年,位于长沙市天心区南湖路沙湖街57号)占地面积6520平方米。历年来,学校围绕“学习、提高、创新”的发展思路,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改革,科技兴校的办学理念,在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科技创新,发展个性”的办学特色以及“勤奋、求学、务实、创新”的良好学风。我校现有17个教学班,学生877人,在职在岗教职工42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教师的93%以上(其中21人本科学历,1人研究生),100%取得了计算机合格证、普通话过级证。教师爱岗敬业,业务精良:有省级骨干教师1名,市级骨干教师7人;学科带头人4人,省市各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员6人,优秀班主任8人。教研风气浓厚,注重“科研兴校”,研究和正在研究的课题有国家级1个、省级4个,市级1个,区级6个。课题曾获得两个省级子课题奖、长沙市“友谊科研奖”等。实现了校园整体绿化美化,配备了一流的电脑房、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各间教室实行了“班班通”,图书室、电教仪器室、体育室、音乐室、美术室、卫生室、科技展览室均达到省级标准,学校的硬件设施正在朝规范化、现代化迈进。近年来,沙小抓质量、创品牌,犹如一颗教育教学新星冉冉升起,实现了校园文化、德育建设、教育科研、创造教育、学科竞赛等全方位腾飞,迅速跃升为天心区发展快、规模大、质量高的新型示范性小学。几年来,我校获各级各类集体荣誉称号60多项,如: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实验基地、全国义务教育语文教研实验学校;省反邪教先进单位、省标杆红旗大队、省经典文化导读实验学校;市文明单位、现代技术实验学校、校本管理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四星级文明单位”、少先队市红旗大队;区示范性学校、示范性家长学校,,巾帼文明示范岗,芙蓉标兵岗等。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创造教育、科技发明、头脑奥数、及艺术体育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科技出硕果:学生的发明创造获国家级奖10项,市级以上奖达70余项, 6项在全国劳技教育发明成果展览会上展出,1项作品获发明博览会金奖、牛顿发明奖,两项作品申请了国家专利,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组邀请我校学生录制的节目,作为2007年国庆特别献礼节目;在市奥林匹克比赛、互联网知识大赛、创新作文、“三小”作品大赛中多次获奖;体育创佳绩:是乒乓球传统项目校,市体育达标先进集体;德育育新人: “红领巾飘扬在社区”长期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关注,深受社会、家长的好评;在“星城之星”的评比中,我校有两名学生荣获此殊荣。 “博爱”教育是我们几代沙小人教育的宗旨和理念,围绕教育的核心——“爱”,让学生在 “爱”的教育中奠定一生品格、学习、生活的良好的基础,教师“爱校如家 爱生如子 爱岗敬业 爱学求知” ,同心同德,构建和谐教育,建成全市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